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如今的农村教育过程中,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孩子成绩好,则一切都好。反之,就是教师没有抓紧学生,或家长没有盯紧学生。教师与家长合作交流的矛盾也由此而产生。从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家长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结合在农村小学见习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对小学生造成恶劣后果的不良现象,如“告状”“体罚”等等,找出教师与家长双方教育理念上不同的地方,以及两者各自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的不足之处。讨论教师与家长应该如何进行交流,以及交流什么,才能够改进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教育观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几乎成为所有家长关注的问题。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之外,也不能忽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因为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的环境中,还生活在自己家庭的环境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孩子的品德和学习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就必须积极地与学生家长通力合作,逐步把两股教育力量汇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但是,要做好这个工作,却是相当不容易的。在现实的农村教育过程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跟学生家长各自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矛盾。作为教师,有的时候很苦恼:你教育学生不随手乱丢垃圾,但你无法阻止成人随地吐痰;你教育学生尊老爱幼,但你无法惩罚虐待老人的不孝儿女;你教育学生分清是非,偏偏有家长颠倒黑白。这样,家长的教育与教师的教育背道而驰,甚至互相矛盾。许多教师一提起家长,就摇头叹息,通常以一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话来道出自己的无奈:“现在的家长,怎么说呢?素质太低了,唉!”另一方面,作为家长,经常也是同样的充满无奈的一声叹息:“现在的老师啊,不说也罢!”似乎家长也有一肚子不得不诉的委屈。
一、家校合作交流之中存在的冲突
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与家长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
我在家乡的一所农村小学实习的过程中,几乎天天都能在办公室看到学生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被教师通知来的。家长站在办公室里,一个个都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低着头,唯唯诺诺地听着老师的数落,再对老师千拜托,万拜托,请老师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我觉得,这样的沟通,根本达不到信息交流的预期目的,沟通方式也不科学。仔细分析之后,我发现教师与家长两方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
许多教师在观念上有着这样一个误区:所谓教师与家长合作交流,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家长配合教师教育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主,家长为辅,这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对二者的定位。于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之下,合作交流不是双向交流,而是单向告知,即家长只要记住学校或老师的要求并照此执行就可以了。教师不但很少询问家长对教育的看法,而且还有一种不自觉的判断标准:凡是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凡是不照老师要求去做的,都是素质较低的家长。在这里,教师无意中扮演了“真理”代言人的角色。
而事实上,尽管教师是较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并不意味着家长对如何教育孩子的看法一定不如老师高明。家长群体几乎是社会的缩影,相当一部分家长在教育方面还是非常有见识的,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偏差
当前家庭教育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不少家长以错误的教育观教育子女,重智轻德便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如今,农村里的大部分群众的物质生活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条件都有所改善,如不少家长为孩子购买高档的学习用品,或者为孩子请家教等等。只要他们觉得是对孩子有好处,家长都会不惜花费钱财和精力。但是,不少家长却不支持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也从不让孩子干家务,总认为:孩子嘛!得保证他首先吃好、穿好、学好,至于劳动嘛,就由我们家长多做点,不用他操劳了,让他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就行了。
显然,让孩子多学点,学习条件好一点,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不注意对孩子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忽视劳动教育,那么,就会使孩子从小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一个个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甚至成了只想别人伺候,而不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寄生虫”,这将是多么危险啊!
3.教师与家长联系与沟通的渠道单一
目前,家长会依然是教师与家长最主要的沟通渠道。家长在家长会上获得的信息通常都是常规的、共性的、表面的,大部分是一些须知或要求,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则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个别,单独交流获得的。但是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如果每个家长都在家长会后一一与教师交流,恐怕不太现实。而且,平时教师和家长各自忙碌,很难抽出时间进行交流深谈,这些都导致了家长与教师沟通困难。
4.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内容片面
传统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主要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教师在与家长进行个别交流时,有关孩子的负面信息占了绝大部分,仿佛优点不需要沟通似的。长久下來,就会产生一种“不良反应”,即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最经常的联想就是孩子一定是出了问题。二就是老师在反映问题时,往往只陈述现象,而不分析原因,也很少给予具体的指导或建议。类似这样的语言是常见的:“你的孩子最近学习退步了,上课也不专心听讲”“最近的作业情况不是很好,连续几次都没做”等等。总之,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老师都喜欢向家长“告状”。而这样的交流往往会以家长对孩子的责骂或体罚告终。对学生而言,我挨了骂,挨了打,是因为你老师向家长“告状”了,于是怨恨老师,平日课堂里更加与老师作对,纪律涣散,学习就更加不上心了。如此不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还雪上加霜,这恐怕不是老师希望看到的。
二、解决家校合作交流矛盾的策略 诸如以上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看似简单,解决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教师要联系家长,做好家长工作,就必须要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还要有坚定的毅力、意志和不畏艰辛的决心。当今,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面对不同水平、层次、职业的家长,更要有高水平的教育艺术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师应该主动联系家长,当然联系家长不仅仅是做好家长工作,而且还应该向家长主动反映学校情况,并且了解学生在家庭、在社会的表现情况,一方面,便于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三、家校合作交流的内容
教师与家长进行合作交流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向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育措施
教师必须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活动的大致安排以及具体的要求,了解这些教育行为的有关意义;帮助家长提高对学校整体教育的认识,特别是对素质的认识,如此才能够使家长有规可循、有据可依。家长如果不了解党的教育方针,就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学校的教育工作千头万绪,难免会出现差错,也很容易会引起家长的困惑,这就更需要教师及时向家长说明和解释,消除他们心中的误会和不满。对学校或教师自身行为的不足之处,教师也要主动向家长承认错误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以求得家长的谅解。
2.向家长介绍班级和学生的情况,班级的教育计划
家长通常很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及其所在班级的大致情况。所以班主任应该理解这种心情,向家长如实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应该注意客观反映孩子的进步,并适时指出他的缺点和问题,有些问题还需要提醒家长注意。更要注重跟家长交流自己调查的原因及分析判断,给出自己的建议,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使家长配合班级工作,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指导。
3.向家长了解其子女在家里的表现情况
教师要想真正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仅仅看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尊敬师长,可在家里对父母长辈恶声恶气;有的学生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劳动,在家却什么事都不干;有的学生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常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混混”来往,沾染上不少坏习气。教师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就一定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
4.向家长讲述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
在农村小学中,有的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往往直接、简单;有的又对子女过严过狠,容易造成子女的逃避、逆反、对抗等心理;有的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分溺爱,袒护过错,纵容放任,这些恶劣现象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有义务与这些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使他们掌握最起码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科学、合理地教育孩子,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协调的作用。
四、家校合作交流的方式
在农村小学中,教师最常用的就是家访,接待家长来访、书面联系,以及开家长会四种方式。
1.家访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谓家访,就是教师亲自去学生的家庭走访,也就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去走走、去看看、去问问、去谈谈。尽管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如电话、短信等等和家长联系,但那种直接感受性远远不如亲自走访。家访可以是一般性的,也可以是专门性的,这就以教师的工作需要而定了。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另一面,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可以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处境和困难,可以了解到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意见。凡是优秀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具有实际意义的家访。
2.接待家长来访
家长到学校来找教师是很常有的事,这也是教师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工作的良好机会。家长来访,主要是家长发现子女在学习、品德、健康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或对于学校、班级工作有某些意见和建议,需要到校来向教师反映。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教师特意请家长到校来讨论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这在农村小学尤为常见。教师对待家长来访,除了要热情接待之外,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家长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教师能解决地应尽快给予解决。二是要及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向家长说明,如果有些情况需要别的任课教师介绍的,可约请任课教师介绍。
3.书面联系
书面联系也是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书面联系,可以把学校或班级要开展的重大教育活动通知家长,或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以纵向的记录告诉家长,让家长能够从纵向和横向来比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做到心中有數,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4.召开学生家长会
家长会是对家长集体进行指导的一种形式,家长会面向全体家长,目的是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发动家长自己教育自己,同时让家长了解学校和班级的教育要求,向家长汇报班集体发展的主要情况,并且研究解决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讨论改进教育学生的办法和措施,促进家长与教师两者教育的有机结合。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教育不容忽视,因此,只有教师与家长加强合作,适时交流沟通,随时交换自己掌握的信息,让两种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教师的工作也会取得更圆满的效果。在农村小学中,更需要教师与家长掌握高水平的教育艺术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改进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德洲.家校沟通的问题与策略[J].班主任,2013(2):32-33.
[2]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万祥,席咏梅.破解班主任难题[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25-227.
[4]汤书翔.小学教育学[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18-223.
[5]张爱华.班主任工作艺术[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284-290.
[6]龚乐进,张贵仁,王忠桥.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2012:139-141.
[7]方天培.班主任工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35-140.
[8]戚建庄,王北生,王洪元.班主任工作艺术[M].北京:华夏出版,2011:229-241.
编辑 段丽君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教育观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几乎成为所有家长关注的问题。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之外,也不能忽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因为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的环境中,还生活在自己家庭的环境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孩子的品德和学习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就必须积极地与学生家长通力合作,逐步把两股教育力量汇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但是,要做好这个工作,却是相当不容易的。在现实的农村教育过程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跟学生家长各自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矛盾。作为教师,有的时候很苦恼:你教育学生不随手乱丢垃圾,但你无法阻止成人随地吐痰;你教育学生尊老爱幼,但你无法惩罚虐待老人的不孝儿女;你教育学生分清是非,偏偏有家长颠倒黑白。这样,家长的教育与教师的教育背道而驰,甚至互相矛盾。许多教师一提起家长,就摇头叹息,通常以一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话来道出自己的无奈:“现在的家长,怎么说呢?素质太低了,唉!”另一方面,作为家长,经常也是同样的充满无奈的一声叹息:“现在的老师啊,不说也罢!”似乎家长也有一肚子不得不诉的委屈。
一、家校合作交流之中存在的冲突
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与家长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
我在家乡的一所农村小学实习的过程中,几乎天天都能在办公室看到学生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被教师通知来的。家长站在办公室里,一个个都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低着头,唯唯诺诺地听着老师的数落,再对老师千拜托,万拜托,请老师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我觉得,这样的沟通,根本达不到信息交流的预期目的,沟通方式也不科学。仔细分析之后,我发现教师与家长两方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
许多教师在观念上有着这样一个误区:所谓教师与家长合作交流,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家长配合教师教育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主,家长为辅,这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对二者的定位。于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之下,合作交流不是双向交流,而是单向告知,即家长只要记住学校或老师的要求并照此执行就可以了。教师不但很少询问家长对教育的看法,而且还有一种不自觉的判断标准:凡是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凡是不照老师要求去做的,都是素质较低的家长。在这里,教师无意中扮演了“真理”代言人的角色。
而事实上,尽管教师是较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并不意味着家长对如何教育孩子的看法一定不如老师高明。家长群体几乎是社会的缩影,相当一部分家长在教育方面还是非常有见识的,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偏差
当前家庭教育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不少家长以错误的教育观教育子女,重智轻德便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如今,农村里的大部分群众的物质生活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条件都有所改善,如不少家长为孩子购买高档的学习用品,或者为孩子请家教等等。只要他们觉得是对孩子有好处,家长都会不惜花费钱财和精力。但是,不少家长却不支持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也从不让孩子干家务,总认为:孩子嘛!得保证他首先吃好、穿好、学好,至于劳动嘛,就由我们家长多做点,不用他操劳了,让他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就行了。
显然,让孩子多学点,学习条件好一点,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不注意对孩子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忽视劳动教育,那么,就会使孩子从小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一个个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甚至成了只想别人伺候,而不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寄生虫”,这将是多么危险啊!
3.教师与家长联系与沟通的渠道单一
目前,家长会依然是教师与家长最主要的沟通渠道。家长在家长会上获得的信息通常都是常规的、共性的、表面的,大部分是一些须知或要求,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则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个别,单独交流获得的。但是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如果每个家长都在家长会后一一与教师交流,恐怕不太现实。而且,平时教师和家长各自忙碌,很难抽出时间进行交流深谈,这些都导致了家长与教师沟通困难。
4.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内容片面
传统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主要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教师在与家长进行个别交流时,有关孩子的负面信息占了绝大部分,仿佛优点不需要沟通似的。长久下來,就会产生一种“不良反应”,即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最经常的联想就是孩子一定是出了问题。二就是老师在反映问题时,往往只陈述现象,而不分析原因,也很少给予具体的指导或建议。类似这样的语言是常见的:“你的孩子最近学习退步了,上课也不专心听讲”“最近的作业情况不是很好,连续几次都没做”等等。总之,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老师都喜欢向家长“告状”。而这样的交流往往会以家长对孩子的责骂或体罚告终。对学生而言,我挨了骂,挨了打,是因为你老师向家长“告状”了,于是怨恨老师,平日课堂里更加与老师作对,纪律涣散,学习就更加不上心了。如此不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还雪上加霜,这恐怕不是老师希望看到的。
二、解决家校合作交流矛盾的策略 诸如以上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看似简单,解决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教师要联系家长,做好家长工作,就必须要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还要有坚定的毅力、意志和不畏艰辛的决心。当今,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面对不同水平、层次、职业的家长,更要有高水平的教育艺术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师应该主动联系家长,当然联系家长不仅仅是做好家长工作,而且还应该向家长主动反映学校情况,并且了解学生在家庭、在社会的表现情况,一方面,便于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三、家校合作交流的内容
教师与家长进行合作交流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向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育措施
教师必须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活动的大致安排以及具体的要求,了解这些教育行为的有关意义;帮助家长提高对学校整体教育的认识,特别是对素质的认识,如此才能够使家长有规可循、有据可依。家长如果不了解党的教育方针,就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学校的教育工作千头万绪,难免会出现差错,也很容易会引起家长的困惑,这就更需要教师及时向家长说明和解释,消除他们心中的误会和不满。对学校或教师自身行为的不足之处,教师也要主动向家长承认错误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以求得家长的谅解。
2.向家长介绍班级和学生的情况,班级的教育计划
家长通常很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及其所在班级的大致情况。所以班主任应该理解这种心情,向家长如实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应该注意客观反映孩子的进步,并适时指出他的缺点和问题,有些问题还需要提醒家长注意。更要注重跟家长交流自己调查的原因及分析判断,给出自己的建议,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使家长配合班级工作,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指导。
3.向家长了解其子女在家里的表现情况
教师要想真正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仅仅看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尊敬师长,可在家里对父母长辈恶声恶气;有的学生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劳动,在家却什么事都不干;有的学生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常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混混”来往,沾染上不少坏习气。教师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就一定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
4.向家长讲述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
在农村小学中,有的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往往直接、简单;有的又对子女过严过狠,容易造成子女的逃避、逆反、对抗等心理;有的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分溺爱,袒护过错,纵容放任,这些恶劣现象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有义务与这些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使他们掌握最起码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科学、合理地教育孩子,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协调的作用。
四、家校合作交流的方式
在农村小学中,教师最常用的就是家访,接待家长来访、书面联系,以及开家长会四种方式。
1.家访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谓家访,就是教师亲自去学生的家庭走访,也就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去走走、去看看、去问问、去谈谈。尽管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如电话、短信等等和家长联系,但那种直接感受性远远不如亲自走访。家访可以是一般性的,也可以是专门性的,这就以教师的工作需要而定了。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另一面,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可以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处境和困难,可以了解到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意见。凡是优秀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具有实际意义的家访。
2.接待家长来访
家长到学校来找教师是很常有的事,这也是教师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工作的良好机会。家长来访,主要是家长发现子女在学习、品德、健康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或对于学校、班级工作有某些意见和建议,需要到校来向教师反映。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教师特意请家长到校来讨论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这在农村小学尤为常见。教师对待家长来访,除了要热情接待之外,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家长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教师能解决地应尽快给予解决。二是要及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向家长说明,如果有些情况需要别的任课教师介绍的,可约请任课教师介绍。
3.书面联系
书面联系也是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书面联系,可以把学校或班级要开展的重大教育活动通知家长,或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以纵向的记录告诉家长,让家长能够从纵向和横向来比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做到心中有數,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4.召开学生家长会
家长会是对家长集体进行指导的一种形式,家长会面向全体家长,目的是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发动家长自己教育自己,同时让家长了解学校和班级的教育要求,向家长汇报班集体发展的主要情况,并且研究解决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讨论改进教育学生的办法和措施,促进家长与教师两者教育的有机结合。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教育不容忽视,因此,只有教师与家长加强合作,适时交流沟通,随时交换自己掌握的信息,让两种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教师的工作也会取得更圆满的效果。在农村小学中,更需要教师与家长掌握高水平的教育艺术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改进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德洲.家校沟通的问题与策略[J].班主任,2013(2):32-33.
[2]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万祥,席咏梅.破解班主任难题[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25-227.
[4]汤书翔.小学教育学[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18-223.
[5]张爱华.班主任工作艺术[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284-290.
[6]龚乐进,张贵仁,王忠桥.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2012:139-141.
[7]方天培.班主任工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35-140.
[8]戚建庄,王北生,王洪元.班主任工作艺术[M].北京:华夏出版,2011:229-24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