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是创造有价值人生的基础。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因此,在品德学科渗透安全教育,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育;安全;品德课;渗透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教育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是品德课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重视安全教育,让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是品德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品德课上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渗透,以增加学生的安全知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自觉遵守“规则”,提高基本安全防范意识
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如《学校里的规则》,根据学校环境,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安全公约》等内容,注重抓好学生最基本的安全教育。
1.娱乐活动中遵守“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追逐打闹,不遵守活动规则,难免造成碰伤事件。轻则擦伤皮肤,重则造成身体伤害,更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教师要时时留心、关注学生,随时渗透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课外观察、发现、制止不良行为;课内交流、反馈、评论其危险性。用鲜活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玩乐活动时注意安全的重要性。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不摸电源插口,不玩火,不做危险动作,不玩有损身心健康的游戏等。通过小品、相声、编课本剧等活动拓展安全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活动中应该相互尊重、谦让,举止文明,行为规范。
2.教育学生着装要遵循“规律”
小学生年龄小,身体免疫力差,穿衣要随自然规律——季节、天气变化而异。通过列举季节易发疾病引导学生着装上应该注意什么,进而得出保护身体的重要性。如,春天易发感冒,要注意穿暖、防风,保护关节,着衣应“下厚上薄”;夏天,要预防热感;秋季,腹部受凉会诱发感冒、腹泻,应保证睡眠充足,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冬天寒冷、干燥,是流行性感冒蔓延的季节,重在全身保暖,积极预防。进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坚持锻炼,以强身健体
坚持锻炼数年如一日,才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因此,教师要把课堂上的理论指导和课后的实际行动相结合,为人师表,引领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学生乐于上好体育课,乐于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乐于每天坚持做好“三操”:早晨跑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做到标准、到位,真正达到強身健体的目的。
二、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小学生过马路成了家长头疼、学校担忧、教师担心的大事。“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知道行人应走人行道,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要点。因此,结合教材《四通八达的交通》《生命只有一次》等学习,教师主要从两方面做起,确实抓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1.明确交通“法规”要求,懂得“规则”重要性
按照《小学生守则》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形成小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保护身体,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师首先应该使学生通过“查资料、搜图片(或照片)、做调查”等方式,结合“守则”“规范”内容,加深理解,牢记交通安全“法规”“条例”要求,懂得从小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对生命的重要性。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观看宣传图片、电视、“采访交警”等办法,明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懂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熟记符号标识“规则”,明理导行
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学习《交通规则》《交通安全教育手册》
《道路交通安全法》相结合,针对学生过马路时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督促学生形成习惯。
(1)收集资料,积累安全知识
指导学生自学。搜集、识记交通安全符号标识: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查找交通安全常识:图片、儿歌、顺口溜等;动脑、动手筛选、编辑、制作《文明交通安全行》小报,以学习、积累交通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2)竞赛激励,巩固安全知识
如,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谁识记的交通安全符号标识多;说一说、听一听,谁分析的交通事例典型、有教育性;评一评,看看谁是班上最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3)以拍手歌强化记忆“交通安全儿歌”
“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往前行。一慢二看三通过,不与车辆来抢行。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手、头不能出车窗,扶紧把手不能忘。乘车谦让有礼貌,交通安全靠大家。”采用教师护送路队检查,路队长管理、带头,人人监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办法,真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切实做到“内化与心,外化与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三、了解“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知识,加强突发事件预防自救意识
教师要结合课程《自然灾害中的威力》《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等内容,通过看图片、查资料、听故事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威力(如地震、台风、火灾、水灾等)是巨大的,有时候人为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人们只有尊重自然法则,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大自然的惩罚。通过课内学习,课后扩展,使学生懂得遇到灾难时,自救、互救的办法。例如,在学习《灾难之中的救护》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灵活开展活动实践课:“火灾演练”“地震避难”“洪水来临”等实际演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牢记自护自救方法。切实懂得:生命大于一切,有一线希望就应该百分之二百地争取。如,住楼房遇到火灾,火势不大时,一定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嘴,低着头,出门顺墙根下楼梯。火势凶猛,不能出门,且住在高楼时,就要想办法扯下床单或衣服,并将其结成绳子,一头拴在楼房靠近窗户的栏杆或者窗框上,另一头挷在自己腰间,手抓绳子一点点顺着绳子滑下来。实在不行,就想办法打电话或别的办法求救。还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还有哪些好的自护自救措施,以增强面对灾难临危不惧,设法自救,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社会安全知识,掌握预防和自救、互救措施。首先,提醒学生牢记父母电话号码,有危险时马上打电话求救。独自在家,应及时锁好门。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食物,陌生人敲门,先透过“猫眼”看是否认识,再听声音是否熟悉。无论其任何理由,什么身份,都不能开门。想方设法把坏人吓跑:如假装大声同父母“说话”。其次,熟记特殊电话号码,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如: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等,拨打时要简明、准确地说明时间、地点、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人员处理。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教育要发挥毛毛雨常下的渗透作用,从小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自觉维护人身安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浦建兴.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教育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03).
?誗编辑 韩 晓
关键词:教育;安全;品德课;渗透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教育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是品德课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重视安全教育,让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是品德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品德课上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渗透,以增加学生的安全知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自觉遵守“规则”,提高基本安全防范意识
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如《学校里的规则》,根据学校环境,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安全公约》等内容,注重抓好学生最基本的安全教育。
1.娱乐活动中遵守“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追逐打闹,不遵守活动规则,难免造成碰伤事件。轻则擦伤皮肤,重则造成身体伤害,更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教师要时时留心、关注学生,随时渗透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课外观察、发现、制止不良行为;课内交流、反馈、评论其危险性。用鲜活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玩乐活动时注意安全的重要性。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不摸电源插口,不玩火,不做危险动作,不玩有损身心健康的游戏等。通过小品、相声、编课本剧等活动拓展安全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活动中应该相互尊重、谦让,举止文明,行为规范。
2.教育学生着装要遵循“规律”
小学生年龄小,身体免疫力差,穿衣要随自然规律——季节、天气变化而异。通过列举季节易发疾病引导学生着装上应该注意什么,进而得出保护身体的重要性。如,春天易发感冒,要注意穿暖、防风,保护关节,着衣应“下厚上薄”;夏天,要预防热感;秋季,腹部受凉会诱发感冒、腹泻,应保证睡眠充足,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冬天寒冷、干燥,是流行性感冒蔓延的季节,重在全身保暖,积极预防。进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坚持锻炼,以强身健体
坚持锻炼数年如一日,才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因此,教师要把课堂上的理论指导和课后的实际行动相结合,为人师表,引领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学生乐于上好体育课,乐于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乐于每天坚持做好“三操”:早晨跑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做到标准、到位,真正达到強身健体的目的。
二、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小学生过马路成了家长头疼、学校担忧、教师担心的大事。“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知道行人应走人行道,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要点。因此,结合教材《四通八达的交通》《生命只有一次》等学习,教师主要从两方面做起,确实抓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1.明确交通“法规”要求,懂得“规则”重要性
按照《小学生守则》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形成小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保护身体,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师首先应该使学生通过“查资料、搜图片(或照片)、做调查”等方式,结合“守则”“规范”内容,加深理解,牢记交通安全“法规”“条例”要求,懂得从小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对生命的重要性。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观看宣传图片、电视、“采访交警”等办法,明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懂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熟记符号标识“规则”,明理导行
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学习《交通规则》《交通安全教育手册》
《道路交通安全法》相结合,针对学生过马路时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督促学生形成习惯。
(1)收集资料,积累安全知识
指导学生自学。搜集、识记交通安全符号标识: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查找交通安全常识:图片、儿歌、顺口溜等;动脑、动手筛选、编辑、制作《文明交通安全行》小报,以学习、积累交通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2)竞赛激励,巩固安全知识
如,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谁识记的交通安全符号标识多;说一说、听一听,谁分析的交通事例典型、有教育性;评一评,看看谁是班上最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3)以拍手歌强化记忆“交通安全儿歌”
“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往前行。一慢二看三通过,不与车辆来抢行。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手、头不能出车窗,扶紧把手不能忘。乘车谦让有礼貌,交通安全靠大家。”采用教师护送路队检查,路队长管理、带头,人人监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办法,真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切实做到“内化与心,外化与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三、了解“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知识,加强突发事件预防自救意识
教师要结合课程《自然灾害中的威力》《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等内容,通过看图片、查资料、听故事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威力(如地震、台风、火灾、水灾等)是巨大的,有时候人为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人们只有尊重自然法则,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大自然的惩罚。通过课内学习,课后扩展,使学生懂得遇到灾难时,自救、互救的办法。例如,在学习《灾难之中的救护》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灵活开展活动实践课:“火灾演练”“地震避难”“洪水来临”等实际演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牢记自护自救方法。切实懂得:生命大于一切,有一线希望就应该百分之二百地争取。如,住楼房遇到火灾,火势不大时,一定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嘴,低着头,出门顺墙根下楼梯。火势凶猛,不能出门,且住在高楼时,就要想办法扯下床单或衣服,并将其结成绳子,一头拴在楼房靠近窗户的栏杆或者窗框上,另一头挷在自己腰间,手抓绳子一点点顺着绳子滑下来。实在不行,就想办法打电话或别的办法求救。还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还有哪些好的自护自救措施,以增强面对灾难临危不惧,设法自救,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社会安全知识,掌握预防和自救、互救措施。首先,提醒学生牢记父母电话号码,有危险时马上打电话求救。独自在家,应及时锁好门。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食物,陌生人敲门,先透过“猫眼”看是否认识,再听声音是否熟悉。无论其任何理由,什么身份,都不能开门。想方设法把坏人吓跑:如假装大声同父母“说话”。其次,熟记特殊电话号码,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如: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等,拨打时要简明、准确地说明时间、地点、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人员处理。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教育要发挥毛毛雨常下的渗透作用,从小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自觉维护人身安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浦建兴.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教育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03).
?誗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