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的构建和实施是本科院校为边境贸易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的建设成效将直接影响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以黑河学院为例,对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的初期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初期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
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专业商务外语人才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黑河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州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一江之隔,是中俄边境商务活动的桥梁和纽带。黑河学院作为中国境内中俄边境线上的唯一一所高等本科院校,其商务外语专业群的构建为中俄商务合作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
一、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现状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党中央“高校强国”的战略思想,依托边境地区商务贸易的优势和地缘特点,结合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人才的特殊培养目标,黑河学院在构建商务外语专业群的实践过程中打破学校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下系别、专业的划分方式的束缚,逐步形成以商务英语和外贸俄语两个专业为核心的商务外语专业,及以物流、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旅游管理等为辅助专业的商务外语专业群框架。基本构建了“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外语专业知识模块+专门岗位技术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线,以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实训为手段,形成以经贸俄语和商务英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二)组建课程资源库
不同区域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课程资源具有较大差异,黑河学院在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过程中将课程资源库的组建作为另一项重要任务。课程资源库以现有的经贸俄语(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商务英语(校级重点专业)的相关课程为核心,借助经济管理系和历史文化旅游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法律等多个专业的相关课程为辅助,有效整合商务外语专业课程资源,优化知识结构,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现阶段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主要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开放性、经济性和特色性。在课程资源库建设中尽可能高效利用与商务外语专业教学相关的所有课程资源,做到知识、技能、空间和途经的多层面开放,形成课程与课程、专业与专业、校内与公司和企业的共享模式,并通过多种途经与手段最大化的协调发展,合作共赢,从而有效地节省教育开支,减少资源浪费。商务外语专业群的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充分满足商务外语专业群内及相关、相近各专业的教育教学需求。集中课程资源,避免资源重置现象,有利于群内不同专业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提高。
(三)鼓励学生基地实习
商务实习是本科院校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学生实习主要采取基地集中实习的方式。现已建成的商务外语实习基地有5个,分布在国内重要商务集中城市,其中也包括服务黑河市地方经济的黑河市天工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每年大约派出集中实习学生200余人,每位学生均配备经验丰富的商务外语专业指导教师和公司、企业的一流技术指导人员。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和商务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加入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中,把课堂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商务实践中,学以致用,不断积累各种商务经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实习岗位,黑河学院与公司、企业积极合作,特聘请杭州阿里巴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深商务人士到学校为商务外语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的商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商务专业知识与商务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加入到具体的商务岗位的实习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商务实习促进学生商务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有效地推进了校企合作,为学生毕业后服务边境贸易,发展地方经济作以铺垫,更好地实现边境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务岗位人才培养力度不足
商务外语专业群建设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外语过硬,商务技能娴熟的复合型人才,以迎合当今社会各商务岗位高需求与深内涵的综合性特征。黑河学院在商务外语专业群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仍处在初期阶段,对于商务岗位人才的培养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学生在商务实习基地实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岗位知识欠缺,专业技术不成熟,应对商务突发事件能力不足,商务专业知识与岗位实际操作衔接不流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商务岗位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所导致。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与商务领域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融合性不好,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有偏差。除此之外,商务外语专业群在商务岗位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迁移性培养不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的不断深入,商务活动更加频繁和活跃,商务岗位的竞争也愈加激烈,终身制的岗位也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毕业生具备必要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目前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在缺少一个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平台,未能给学生提供相关或相近学科之间的相应岗位互通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在一定商务范围内的岗位适应和迁移能力相对较弱。
(二)群内专业组建不够合理
就目前现状而言,黑河学院在商务外语专业群的划分方面不够合理,为了当前商务外语专业群建设的需要,不得已将一些不太相关的专业牵强地组建到群中来,这样的做法即无法很好地实现专业资源共享,又无法促进专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商务外语专业群的良性发展,也束缚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思路,因此,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还存在经贸俄语和商务英语这两大核心专业的引导和辐射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弱化了商务外语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本质性的融合,没能对商务外语专业群和高效运转及和谐发展起到催化作用,阻碍了教育教学中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在商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发挥。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待在今后的商务外语专业构建过程中摸索方法,寻求对策,逐步完善。 (三)整体评价机制不健全
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的效果如何,其核心取决于客观切实可行的并具有指导意义的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机制。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正处于构建的初期阶段,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目前只停留在构建前计划的标准层面上,具体表现为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周期过长,以年度为单位。其次,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只有概念化的计分形式的定量评价,没有体现具体的构建水平和体系标准的定性评价。对于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是否按计划的进展阶段如期进行;现已构建的商务外语专业群基本模式是否达标;商务外语专业群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否切合实际;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适应商务岗位需求;现阶段的实施运行是否合格等相关事项都需要一套完整的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机制来约束和考核。
三、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的改进措施
(一)增强实习、实训
边境本科院校应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按照商务岗位对专业人员的需求进行校内和校外多种岗位实践。校内实践环节重点利用商务外语专业群内的教学设施和场所,如语言实验室、模拟商务谈判室、国际贸易综合模拟试验室、B2B网络商务平台、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室、国际货运模拟实训室等教学实训软件和场所进行模拟实训。聘请更多企业高级商务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商务岗位专业知识讲座,并亲临模拟实训现场指导。校外实习环节一方面带领学生参加以黑龙江省内为主辐射全国范围的各种形式的商务会议,如中俄贸易博览会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商务氛围,体会商务岗位任务,领会商务活动的内涵,以他人之鉴寻找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以适应未来商务工作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更好地校外商务岗位实习机会,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校内实训技能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
(二)合理组建群内专业
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以适应边境地区社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如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相结合,构建成以电子产业和产品为核心的商务外语营销专业;将轩际贸易实务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形成以物流运转为核心的商务外语实务专业。在商务外语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对经济、物流、旅游、管理、营销等相关知识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在商务外语专业群组建时应解放思想,合理组建群内专业,聚合相关专业,弱化次相关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商务外语专业基本功和通识的商务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同时满足边境地区商务岗位的需求。
(三)完善评价机制
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机制的重点是促进商务外语专业群培养出能够胜任边境商务岗位的专业人才,对商务外语专业群进行周期性的评估和考核。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在现有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应重点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科研成果和学生商务技能大赛这五大项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制定出一套健全的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机制。按学期和课程分类进行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估和考核。首先,缩短评估和考核周期,将原有的以年度为周期的评价体系调整为每学期进行一次,以更好地监督商务外语专业群的构建和运行,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其次,在原有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客观合理的定性评价体系,对商务外语专业群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使两种评价体系有机结合,各司其职,更好地促进商务外语专业群的合理化教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商务外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力蔚.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2]胡蕙芳.论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秦殿军,郭晓晶.国际商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4]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5]王清华.专业群建设的重点和难点[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英语系)
关键词: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
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专业商务外语人才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黑河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州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一江之隔,是中俄边境商务活动的桥梁和纽带。黑河学院作为中国境内中俄边境线上的唯一一所高等本科院校,其商务外语专业群的构建为中俄商务合作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
一、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现状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党中央“高校强国”的战略思想,依托边境地区商务贸易的优势和地缘特点,结合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人才的特殊培养目标,黑河学院在构建商务外语专业群的实践过程中打破学校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下系别、专业的划分方式的束缚,逐步形成以商务英语和外贸俄语两个专业为核心的商务外语专业,及以物流、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旅游管理等为辅助专业的商务外语专业群框架。基本构建了“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外语专业知识模块+专门岗位技术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线,以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实训为手段,形成以经贸俄语和商务英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二)组建课程资源库
不同区域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课程资源具有较大差异,黑河学院在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过程中将课程资源库的组建作为另一项重要任务。课程资源库以现有的经贸俄语(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商务英语(校级重点专业)的相关课程为核心,借助经济管理系和历史文化旅游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法律等多个专业的相关课程为辅助,有效整合商务外语专业课程资源,优化知识结构,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现阶段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主要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开放性、经济性和特色性。在课程资源库建设中尽可能高效利用与商务外语专业教学相关的所有课程资源,做到知识、技能、空间和途经的多层面开放,形成课程与课程、专业与专业、校内与公司和企业的共享模式,并通过多种途经与手段最大化的协调发展,合作共赢,从而有效地节省教育开支,减少资源浪费。商务外语专业群的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充分满足商务外语专业群内及相关、相近各专业的教育教学需求。集中课程资源,避免资源重置现象,有利于群内不同专业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提高。
(三)鼓励学生基地实习
商务实习是本科院校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学生实习主要采取基地集中实习的方式。现已建成的商务外语实习基地有5个,分布在国内重要商务集中城市,其中也包括服务黑河市地方经济的黑河市天工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每年大约派出集中实习学生200余人,每位学生均配备经验丰富的商务外语专业指导教师和公司、企业的一流技术指导人员。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和商务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加入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中,把课堂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商务实践中,学以致用,不断积累各种商务经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实习岗位,黑河学院与公司、企业积极合作,特聘请杭州阿里巴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深商务人士到学校为商务外语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的商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商务专业知识与商务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加入到具体的商务岗位的实习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商务实习促进学生商务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有效地推进了校企合作,为学生毕业后服务边境贸易,发展地方经济作以铺垫,更好地实现边境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务岗位人才培养力度不足
商务外语专业群建设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外语过硬,商务技能娴熟的复合型人才,以迎合当今社会各商务岗位高需求与深内涵的综合性特征。黑河学院在商务外语专业群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仍处在初期阶段,对于商务岗位人才的培养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学生在商务实习基地实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岗位知识欠缺,专业技术不成熟,应对商务突发事件能力不足,商务专业知识与岗位实际操作衔接不流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商务岗位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所导致。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与商务领域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融合性不好,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有偏差。除此之外,商务外语专业群在商务岗位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迁移性培养不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的不断深入,商务活动更加频繁和活跃,商务岗位的竞争也愈加激烈,终身制的岗位也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毕业生具备必要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目前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在缺少一个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平台,未能给学生提供相关或相近学科之间的相应岗位互通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在一定商务范围内的岗位适应和迁移能力相对较弱。
(二)群内专业组建不够合理
就目前现状而言,黑河学院在商务外语专业群的划分方面不够合理,为了当前商务外语专业群建设的需要,不得已将一些不太相关的专业牵强地组建到群中来,这样的做法即无法很好地实现专业资源共享,又无法促进专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商务外语专业群的良性发展,也束缚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思路,因此,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还存在经贸俄语和商务英语这两大核心专业的引导和辐射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弱化了商务外语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本质性的融合,没能对商务外语专业群和高效运转及和谐发展起到催化作用,阻碍了教育教学中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在商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发挥。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待在今后的商务外语专业构建过程中摸索方法,寻求对策,逐步完善。 (三)整体评价机制不健全
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的效果如何,其核心取决于客观切实可行的并具有指导意义的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机制。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正处于构建的初期阶段,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目前只停留在构建前计划的标准层面上,具体表现为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周期过长,以年度为单位。其次,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只有概念化的计分形式的定量评价,没有体现具体的构建水平和体系标准的定性评价。对于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是否按计划的进展阶段如期进行;现已构建的商务外语专业群基本模式是否达标;商务外语专业群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否切合实际;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适应商务岗位需求;现阶段的实施运行是否合格等相关事项都需要一套完整的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机制来约束和考核。
三、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的改进措施
(一)增强实习、实训
边境本科院校应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按照商务岗位对专业人员的需求进行校内和校外多种岗位实践。校内实践环节重点利用商务外语专业群内的教学设施和场所,如语言实验室、模拟商务谈判室、国际贸易综合模拟试验室、B2B网络商务平台、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室、国际货运模拟实训室等教学实训软件和场所进行模拟实训。聘请更多企业高级商务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商务岗位专业知识讲座,并亲临模拟实训现场指导。校外实习环节一方面带领学生参加以黑龙江省内为主辐射全国范围的各种形式的商务会议,如中俄贸易博览会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商务氛围,体会商务岗位任务,领会商务活动的内涵,以他人之鉴寻找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以适应未来商务工作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更好地校外商务岗位实习机会,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校内实训技能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
(二)合理组建群内专业
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以适应边境地区社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如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相结合,构建成以电子产业和产品为核心的商务外语营销专业;将轩际贸易实务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形成以物流运转为核心的商务外语实务专业。在商务外语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对经济、物流、旅游、管理、营销等相关知识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在商务外语专业群组建时应解放思想,合理组建群内专业,聚合相关专业,弱化次相关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商务外语专业基本功和通识的商务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同时满足边境地区商务岗位的需求。
(三)完善评价机制
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机制的重点是促进商务外语专业群培养出能够胜任边境商务岗位的专业人才,对商务外语专业群进行周期性的评估和考核。黑河学院商务外语专业群在现有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应重点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科研成果和学生商务技能大赛这五大项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制定出一套健全的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价机制。按学期和课程分类进行商务外语专业群评估和考核。首先,缩短评估和考核周期,将原有的以年度为周期的评价体系调整为每学期进行一次,以更好地监督商务外语专业群的构建和运行,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其次,在原有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客观合理的定性评价体系,对商务外语专业群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使两种评价体系有机结合,各司其职,更好地促进商务外语专业群的合理化教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商务外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力蔚.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2]胡蕙芳.论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秦殿军,郭晓晶.国际商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4]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5]王清华.专业群建设的重点和难点[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英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