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了解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对3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共分离出病原菌29株,38例中治愈31例,好转6例,1例自动出院。结论: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应根据不同细菌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病原菌 抗生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98
资料与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2月收治败血症患儿38例,男22例,女16例。临床表现:发热7例,反应差、少吃、少哭25例,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24例,呕吐、腹胀8例,肝肿大4例,脐轮红肿、脐部脓性分秘物19例,皮肤脓疱疹3例,腹泻3例,抽搐5例,嗜睡4例,咳嗽5例,呻吟伴发绀2例,皮肤瘀点瘀斑1例。
辅助检查:①外周血象:38例均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5.0×109/L 3例,<10.0×109/L 17例,<20.0×109/L 14例,>20.0 × 109/L 4例。②血培养:怀疑败血症时立即做血培养,38例病例共培养出菌株29株,阳性培养率76.3%,均为单一菌种生长。细菌分布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SE)18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链球菌1株,洋葱假单胞菌1株,大肠埃希菌3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株。药敏试验:表皮葡萄球菌18株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其中11株对利福平敏感,10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敏感,8株对头孢唑啉钠敏感,4株分别对头孢曲松钠、氧氟沙星敏感,2株分别对妥布霉素、氯霉素敏感,11株对青霉素耐药,9株对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对头孢哌酮,万古霉素、利福平、头孢唑啉、氯霉素敏感;1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敏感;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株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喹诺酮类及四环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
链球菌1株对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舒巴担钠敏感,其余均耐药;洋葱假单胞菌1株对四环素、青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中介,其余均耐药;大肠埃希菌3株对头孢曲松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担钠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1株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敏感,对青霉素及头孢唑啉耐药。②C反应蛋白(CRP):其中27例于病初取静脉血进行检测,以>8mg/L为阳性,12例CRP阳性(44.3%)。④脑脊液检查: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9例行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均异常,2例脑脊液涂片为表皮葡萄球菌与血培养结果一致。
结 果
38例中治愈31例,好转6例,1例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家属放弃治疗后自动出院。
讨 论
新生儿败血症国内发病率1%~10%[1],病死率12%~20.5%[2]。研究显示[3],白细胞计数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特异性93%,但敏感性只有14%。
SE属凝酶确阴性葡萄球菌,近年来SE败血症在小儿发病有逐年增加趋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SE产生细胞间脂多糖吸附素(PIA),它可保护细菌不受抗菌药物的作用,并降低机体免疫功能;②新生儿淋巴系统发育不成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不健全,皮肤、黏膜屏障不健全或容易受损,故易被条件致病菌感染;③儿科抗生素、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不规范应用,耐药菌株增加;④细菌培养技术提高。
新生儿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对疑诊败血症患儿应及早于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做血培养及CRP、血常规等确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的抗生素,也应该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做到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减少和避免使用激素。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2-348.
2 宋韶鸣.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科杂志,2001,16:233-234.
3 李梅,费兰香,于鑫岩,等.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与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1(11):677.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病原菌 抗生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98
资料与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2月收治败血症患儿38例,男22例,女16例。临床表现:发热7例,反应差、少吃、少哭25例,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24例,呕吐、腹胀8例,肝肿大4例,脐轮红肿、脐部脓性分秘物19例,皮肤脓疱疹3例,腹泻3例,抽搐5例,嗜睡4例,咳嗽5例,呻吟伴发绀2例,皮肤瘀点瘀斑1例。
辅助检查:①外周血象:38例均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5.0×109/L 3例,<10.0×109/L 17例,<20.0×109/L 14例,>20.0 × 109/L 4例。②血培养:怀疑败血症时立即做血培养,38例病例共培养出菌株29株,阳性培养率76.3%,均为单一菌种生长。细菌分布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SE)18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链球菌1株,洋葱假单胞菌1株,大肠埃希菌3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株。药敏试验:表皮葡萄球菌18株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其中11株对利福平敏感,10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敏感,8株对头孢唑啉钠敏感,4株分别对头孢曲松钠、氧氟沙星敏感,2株分别对妥布霉素、氯霉素敏感,11株对青霉素耐药,9株对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对头孢哌酮,万古霉素、利福平、头孢唑啉、氯霉素敏感;1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敏感;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株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喹诺酮类及四环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
链球菌1株对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舒巴担钠敏感,其余均耐药;洋葱假单胞菌1株对四环素、青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中介,其余均耐药;大肠埃希菌3株对头孢曲松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担钠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1株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敏感,对青霉素及头孢唑啉耐药。②C反应蛋白(CRP):其中27例于病初取静脉血进行检测,以>8mg/L为阳性,12例CRP阳性(44.3%)。④脑脊液检查: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9例行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均异常,2例脑脊液涂片为表皮葡萄球菌与血培养结果一致。
结 果
38例中治愈31例,好转6例,1例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家属放弃治疗后自动出院。
讨 论
新生儿败血症国内发病率1%~10%[1],病死率12%~20.5%[2]。研究显示[3],白细胞计数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特异性93%,但敏感性只有14%。
SE属凝酶确阴性葡萄球菌,近年来SE败血症在小儿发病有逐年增加趋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SE产生细胞间脂多糖吸附素(PIA),它可保护细菌不受抗菌药物的作用,并降低机体免疫功能;②新生儿淋巴系统发育不成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不健全,皮肤、黏膜屏障不健全或容易受损,故易被条件致病菌感染;③儿科抗生素、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不规范应用,耐药菌株增加;④细菌培养技术提高。
新生儿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对疑诊败血症患儿应及早于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做血培养及CRP、血常规等确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的抗生素,也应该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做到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减少和避免使用激素。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2-348.
2 宋韶鸣.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科杂志,2001,16:233-234.
3 李梅,费兰香,于鑫岩,等.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与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1(1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