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豆种业是实现中国大豆振兴的根本所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的部署,今年5月中旬以来,我带领市委政研室、市农业农村局以及市种子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相关同志,先后深入到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北方大豆研究所和中科院海伦地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对我市大豆种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与思考,形成此报告。
一、发展现状
绥化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大豆主产区和集散地,已有100多年的大豆种植历史。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品牌特质尤为明显,以海伦作为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为代表,单位产量和品种质量在全省领先。究其原因,既有绥化土壤地力、大豆栽培技术的因素,更有绥化大豆种子品质优良的因素。
(一)研发实力相对雄厚。省内比较知名的科研机构有8家,我市占有3席。“国字号”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共培育10个东升系列大豆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增产大豆10亿公斤,为地方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省字号”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到目前共育成及推广大豆品种 58个,“绥农号”大豆在黑龙江省及周边地区累计种植面积 2.46 亿亩,增产大豆43.57 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 112.61 亿元。“民字号”的绥化市北方大豆研究所,作为大豆原原种研发新军,掌握种质资源5000余份,选育出适合黑吉辽蒙四省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特别是培育出适合我省第一至第六积温带种植的优良品系、品种60多个。
(二)优良主栽品种富集。全市审定通过的大豆种子品种82个,现有各类种子繁育基地面积3万亩。目前全市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大豆品种主要有:第一积温带主栽品种为绥农51、东农55、黑农52等;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为绥农26、绥农36、绥农42、东生6、东生9、东生77、合农76、黑农48等;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为东生7、绥农44、绥农48、绥农22、绥农27、绥农31、合农77、垦豆38、北豆40等;第四積温带主栽品种为绥农44、东生1、黑河43、克山1号、合农95、金源55等。
(三)繁种基础优势明显。全市有5家大豆原种生产基地企业,年生产销售大豆原种1160万公斤。如,绥棱县棱丰种业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主营棱豆3号和牡豆10号,年生产经营大豆种子200万公斤左右。黑龙江育桑农业以培育、生产、推广为主,自有大豆品种宝农1号,年生产经营量280万公斤左右。海伦雷炎种业作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市场辐射黑吉辽蒙四省,年繁育销售非转基因大豆种子300万公斤以上。
(四)良种生产供给充足。全市大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50万亩左右。以2019年为例,全市大豆种植面积719万亩,占全省的11.2%。全市大豆原原种基地面积300亩,提供优质高产原原种6万公斤,可为域内外20多家、1.6万亩原种繁育基地提供用种。全市生产大豆原种325万公斤,可为80万亩大豆良种基地提供用种,辐射大豆主产区4000万亩种植面积。绥化大豆良种应用约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一左右。
二、主要问题
从全市优势大豆品种的单位产量看,目前绥化各科研机构主推的优良品种繁育示范的亩产量均可达到200公斤以上,有的甚至更高。但全市大豆亩产一直徘徊在130公斤左右。深入分析,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较大。一是种植习惯问题。表现在品种选择上,目前我市第一至第四积温带均有亩产超过200公斤的品种,但老百姓不愿意轻易换种,有些农户还存在跨区种植问题,至少影响亩产40公斤。表现在播期选择上,多数农户种植大豆只凭经验,或播种过早,易发生烂种现象,出苗不全,或播种过晚,错过适宜墒情,出苗后遇到干旱易产生落干。表现在地块选择上,有的是只种不管,大多是为了获取平均255元/亩左右的“地补+生产者补贴”,往往选择二三类地,广种薄收。有的是重迎茬问题严重,影响整体产量。二是田间管理问题。表现在水肥施用上,主要是花荚期遇旱减产严重,也有的农户注重施肥数量忽视含量,施用比例不合理,只是施用氮磷钾肥,有机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生物肥料施用量偏少。表现在药液漂移上,大多数农户使用的非标准化喷头,雾化效果欠佳,雾滴不能及时降落到靶标作物,易随风漂移。有的玉米地块在喷施农药时,造成药液漂移,对邻地大豆产生药害。表现在除草时机上,有的封闭除草施药时间提前,杂草没有萌动,药剂失效。或者苗后除草偏晚,草龄过大,防治效果差。水肥药等因素综合起来,每亩一般影响产量15公斤左右。三是装备配套问题。绥化大田作业,玉米机械装备和作业水平明显高于大豆生产作业。表现在整地施肥上,大豆种植秋整地面积不大,多数为春整地,作业晚、春风大、散墒快。与秋整地、秋施肥相比,春季整地、施肥亩单产要相差约30-50公斤。表现在机械作业上,中小农户大多使用小型机械作业,动力不足,整地作业深度只有15cm-20cm,无法有效打破犁底层,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表现在播种水平上,作业精度高、播种质量好的气吸式大中型播种机保有量少,整体作业面积不大。中小农户大多使用国产普通2垄播种机进行作业,存在株距、行距不精确,播深不一致问题。表现在收获能力上,现有的国产大豆收获机械,作业精度不够,加之有的机手刻意加快作业速度,收获时丢粒现象严重,平均每亩地至少丢粒5公斤左右。
从打造现代种业的发展要求看,更存在着较多深层次问题。一是产业思维亟待提升。受传统思维影响,对种子是“农资”的先天身份认知根深蒂固,重视生产资料属性,忽视其生产力属性,导致绥化种业潜力被严重低估,也错过了一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开放合作做大做强的机遇。种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市场需求联结不够紧密,向内求提升产业链能力还较弱,向外求整体竞争能力还不强,产业间、要素间缺少协同,条块分割,品牌意识不强,融入全产业链发展较为滞后。二是经营能力亟待提升。绥化还缺少像垦丰、大北农、倍丰等规模较大、育繁推能力较强的大型龙头种业公司。目前,全市现有注册资金500万元大豆良种生产企业只有5家,而且规模小。造成原原种研发能力较强、原种基地偏小、良种基地很弱、推广体系更弱的局面,出现研发在内、繁育和推广在外、大部分种子需由外地调入的不正常现象。三是社会服务亟待提升。种子企业和销售主体实际经营中,往往是一卖了之,并没有“种管收”一体化的技术指导方案,造成农户在种植大豆时往往是根据经验来生产经营,错过最佳播种期、除草期等。四是规模经营亟待提升。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50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53%,这就意味着至少47%的耕地仍然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大豆规模经营的面积更小,今年全市种植大豆面积633万亩,规模经营比例不足50%。从表面上看是影响了大豆生产水平和产量提高。实质上,既难以实现更多优势品种在当地大面积推广,更影响了各种业经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最终传导到了从大豆种业到大豆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
三、对策建议
第一,搞好试验示范是当务之急。建议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绥化市北方大豆研究所等三家科研机构为重点,同时吸纳省内其它优质品种,在1-4积温带进行品种实验示范。
第二,推广托管经营是治本措施。通过调研分析,影响我市大豆单产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造成良种、良法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治本之策已不完全在技术层面,而在于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推广土地托管,扩大规模经营面积,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应用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第三,争创国家级基地是长远大计。去年,国家为了支持东北振兴,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当好“压舱石”,又明确提出了在黑龙江建设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适当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的战略决策。我们绥化有科研优势、地缘优势、种植优势,应该在争取国家级大豆繁育基地建设上不断加大力度。
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绥化市种业技术服务中心
一、发展现状
绥化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大豆主产区和集散地,已有100多年的大豆种植历史。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品牌特质尤为明显,以海伦作为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为代表,单位产量和品种质量在全省领先。究其原因,既有绥化土壤地力、大豆栽培技术的因素,更有绥化大豆种子品质优良的因素。
(一)研发实力相对雄厚。省内比较知名的科研机构有8家,我市占有3席。“国字号”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共培育10个东升系列大豆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增产大豆10亿公斤,为地方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省字号”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到目前共育成及推广大豆品种 58个,“绥农号”大豆在黑龙江省及周边地区累计种植面积 2.46 亿亩,增产大豆43.57 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 112.61 亿元。“民字号”的绥化市北方大豆研究所,作为大豆原原种研发新军,掌握种质资源5000余份,选育出适合黑吉辽蒙四省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特别是培育出适合我省第一至第六积温带种植的优良品系、品种60多个。
(二)优良主栽品种富集。全市审定通过的大豆种子品种82个,现有各类种子繁育基地面积3万亩。目前全市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大豆品种主要有:第一积温带主栽品种为绥农51、东农55、黑农52等;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为绥农26、绥农36、绥农42、东生6、东生9、东生77、合农76、黑农48等;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为东生7、绥农44、绥农48、绥农22、绥农27、绥农31、合农77、垦豆38、北豆40等;第四積温带主栽品种为绥农44、东生1、黑河43、克山1号、合农95、金源55等。
(三)繁种基础优势明显。全市有5家大豆原种生产基地企业,年生产销售大豆原种1160万公斤。如,绥棱县棱丰种业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主营棱豆3号和牡豆10号,年生产经营大豆种子200万公斤左右。黑龙江育桑农业以培育、生产、推广为主,自有大豆品种宝农1号,年生产经营量280万公斤左右。海伦雷炎种业作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市场辐射黑吉辽蒙四省,年繁育销售非转基因大豆种子300万公斤以上。
(四)良种生产供给充足。全市大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50万亩左右。以2019年为例,全市大豆种植面积719万亩,占全省的11.2%。全市大豆原原种基地面积300亩,提供优质高产原原种6万公斤,可为域内外20多家、1.6万亩原种繁育基地提供用种。全市生产大豆原种325万公斤,可为80万亩大豆良种基地提供用种,辐射大豆主产区4000万亩种植面积。绥化大豆良种应用约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一左右。
二、主要问题
从全市优势大豆品种的单位产量看,目前绥化各科研机构主推的优良品种繁育示范的亩产量均可达到200公斤以上,有的甚至更高。但全市大豆亩产一直徘徊在130公斤左右。深入分析,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较大。一是种植习惯问题。表现在品种选择上,目前我市第一至第四积温带均有亩产超过200公斤的品种,但老百姓不愿意轻易换种,有些农户还存在跨区种植问题,至少影响亩产40公斤。表现在播期选择上,多数农户种植大豆只凭经验,或播种过早,易发生烂种现象,出苗不全,或播种过晚,错过适宜墒情,出苗后遇到干旱易产生落干。表现在地块选择上,有的是只种不管,大多是为了获取平均255元/亩左右的“地补+生产者补贴”,往往选择二三类地,广种薄收。有的是重迎茬问题严重,影响整体产量。二是田间管理问题。表现在水肥施用上,主要是花荚期遇旱减产严重,也有的农户注重施肥数量忽视含量,施用比例不合理,只是施用氮磷钾肥,有机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生物肥料施用量偏少。表现在药液漂移上,大多数农户使用的非标准化喷头,雾化效果欠佳,雾滴不能及时降落到靶标作物,易随风漂移。有的玉米地块在喷施农药时,造成药液漂移,对邻地大豆产生药害。表现在除草时机上,有的封闭除草施药时间提前,杂草没有萌动,药剂失效。或者苗后除草偏晚,草龄过大,防治效果差。水肥药等因素综合起来,每亩一般影响产量15公斤左右。三是装备配套问题。绥化大田作业,玉米机械装备和作业水平明显高于大豆生产作业。表现在整地施肥上,大豆种植秋整地面积不大,多数为春整地,作业晚、春风大、散墒快。与秋整地、秋施肥相比,春季整地、施肥亩单产要相差约30-50公斤。表现在机械作业上,中小农户大多使用小型机械作业,动力不足,整地作业深度只有15cm-20cm,无法有效打破犁底层,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表现在播种水平上,作业精度高、播种质量好的气吸式大中型播种机保有量少,整体作业面积不大。中小农户大多使用国产普通2垄播种机进行作业,存在株距、行距不精确,播深不一致问题。表现在收获能力上,现有的国产大豆收获机械,作业精度不够,加之有的机手刻意加快作业速度,收获时丢粒现象严重,平均每亩地至少丢粒5公斤左右。
从打造现代种业的发展要求看,更存在着较多深层次问题。一是产业思维亟待提升。受传统思维影响,对种子是“农资”的先天身份认知根深蒂固,重视生产资料属性,忽视其生产力属性,导致绥化种业潜力被严重低估,也错过了一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开放合作做大做强的机遇。种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市场需求联结不够紧密,向内求提升产业链能力还较弱,向外求整体竞争能力还不强,产业间、要素间缺少协同,条块分割,品牌意识不强,融入全产业链发展较为滞后。二是经营能力亟待提升。绥化还缺少像垦丰、大北农、倍丰等规模较大、育繁推能力较强的大型龙头种业公司。目前,全市现有注册资金500万元大豆良种生产企业只有5家,而且规模小。造成原原种研发能力较强、原种基地偏小、良种基地很弱、推广体系更弱的局面,出现研发在内、繁育和推广在外、大部分种子需由外地调入的不正常现象。三是社会服务亟待提升。种子企业和销售主体实际经营中,往往是一卖了之,并没有“种管收”一体化的技术指导方案,造成农户在种植大豆时往往是根据经验来生产经营,错过最佳播种期、除草期等。四是规模经营亟待提升。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50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53%,这就意味着至少47%的耕地仍然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大豆规模经营的面积更小,今年全市种植大豆面积633万亩,规模经营比例不足50%。从表面上看是影响了大豆生产水平和产量提高。实质上,既难以实现更多优势品种在当地大面积推广,更影响了各种业经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最终传导到了从大豆种业到大豆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
三、对策建议
第一,搞好试验示范是当务之急。建议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绥化市北方大豆研究所等三家科研机构为重点,同时吸纳省内其它优质品种,在1-4积温带进行品种实验示范。
第二,推广托管经营是治本措施。通过调研分析,影响我市大豆单产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造成良种、良法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治本之策已不完全在技术层面,而在于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推广土地托管,扩大规模经营面积,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应用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第三,争创国家级基地是长远大计。去年,国家为了支持东北振兴,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当好“压舱石”,又明确提出了在黑龙江建设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适当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的战略决策。我们绥化有科研优势、地缘优势、种植优势,应该在争取国家级大豆繁育基地建设上不断加大力度。
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绥化市种业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