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2年秋季,我校开展课改以来,我们根据本校的周边环境是地处城乡结合部,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积极创建出“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科研为载体,以个性化教学为目标,努力打造以“三位一体”为特色的品牌学校。
“三位一体”教育,是一种富有生气、机动灵活的办学机制,它的特点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一体化办学体制,学校、家庭、社会趋向同步,形成校内外教育协调一致的素质教育场,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方式,为全面实施课改创造优化的教育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理、创新的能力,为实施课改实现主体内化;以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实施课改提供可靠保证,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我校参加新课改工作五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突显“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学校专门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共同参与课改。校领导十分重视课改工作,校长亲任课改领导组长,亲临课改第一线参与实验,平时十分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先后组织了524人次赴外地参加学习,参加各级各类课改研讨课竞赛、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设计等比赛活动,获奖达856人次,学校也先后被授予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研修基地、自治区“爱科学月”先进集体、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巾帼文明岗、自治区创新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等150项集体荣誉,3人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14位教师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市级各类先进,11人获南宁市教学骨干的光荣称号,学生获各级奖项1765人次。“课改”已成为我校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
一、“三位一体”,优化了社会教育资源
我校于2003年10月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有主席、理事长及委员共42人。这些成员中有军队老干部、大学教师、各行各业先进人物、艺术家、企业家、社区单位、街道居民组织代表及周边共建单位代表等。他们与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结合形成了实施课改有力的指挥系统,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8处,实现了教育基地系列化,其中有北湖小区,北湖安居1区、2区,雷达测控中心,西大林学院,消防队等,学校还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开拓积极因素,融思想教育、行为规范训练、法制教育及科技活动、少先队活动、艺术教育为一体,定期举行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危险逃生演练、科学家入校园等大型活动,使得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学习、求知、做人、健体提供了知识活化的广阔空间,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成长创建了优化的社会教育资源。
二、“三位一体”,优化了家庭教育资源
北湖路小学地段生源状况不太理想,特别是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家庭教育层次较低,家教现状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育功能,是摆在全体行政^员和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针对本片区家长和学生特点,我们决定把办好家长学校,培训家长,提高家长素质,构建家校连接的桥梁,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和实现办学目标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学习其他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自治区妇联、市妇联、城区教育局、关工委、城区妇联的直接帮助下,由校长牵头,于2003年9月,创办了北湖路小学家长学校。三年多来学校举办培训10次,专题讲座20多次,专家开展心理咨询12次,培训家长累计9000多人次。为了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亲子观、育人观、成人观,我校创办了校刊——《家校交流报》,它标志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的成长与进步。因而,《家校交流报》是家长们的天地,这里及时报道了我校最新的课改动态、教学成果、学生学习状态调查以及家教理论和方法指南,同时解决有针对性的学术问题,每月一期,人手一份,供家长参考、研讨、借鉴、学习,并不断提高、完善自身修养,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家教行为。同时家长也可通过投稿的形式提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疑难问题及对学校工作的建议。罗华副主席代表家长委员会拟写《家长行为规范十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刊登在我校的《家校交流报》上,为学校的发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家校交流报》以它独特的教育和媒介作用,在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成了每位家长每月的期盼!
此外,我校还聘请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教授等12名为我校顾问,组成兼职导师队伍,与校领导、教师共同承担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编制教材,按年级确定家庭教育重点。学校以争当“学习型家庭”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如“争做合格家长”、“亲子读书交流会”、“和孩子快乐成长”等。我们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家长,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类型家长学校,如新生家长学校、毕业生家长学校、单亲子女家长学校、学困生家长学校等,并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这些学校的功能。每学期末,我们开展“先进家长”、“学习型家庭”评选活动,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并在校报上表彰。六个学期以来,评出先进家长320人,学习型家庭223户,其中1人获市级先进家长称号。近年来,我们还开发了家长学校校本教材——《关爱孩子,共同成长》家教汇编,里面收集了专家、教师及家长的优秀育人案例和论文,提供了与家长共同教育孩子的平台,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三位一体”。优化了学校教育资源
我校依托“三位一体”的办学思想,凸显报刊文化这一亮点,优化学校教学资源。几年来,我校已形成了可读性材料的校本课程有《校园报刊文化》,师生共同创办了《朝花夕拾报》,成立了“《小博士报》小记者团”、“《广西少年报》小记者团”、“北湖路小学小记者团”、“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校本培训课,有较系统的校本课程计划,对各个学段有明确的要求,大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学校专门开设了“三小课”,指导学生积极开发、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报刊文化为中心点,把活动内容辐射到文字起源及演变,报刊的起源、发展,以及印刷术、数学、美术等知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请教、调查、查阅书刊、上网搜索等方式,逐步形成了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逐渐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在研究中,学生在家长的积极参与下开展了剪贴报、手抄报、电子报的制作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获取、处理课外知识的能力。教导处还要求每班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每月制作五张小报,出一期专刊,并且通过家长评、好伙伴评、老师评等形式,促进了学习型家庭的形成,有效地把科研活动向社区、家庭进行延伸。小小的一张报纸,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师生、家长搭建了展示自我才华的广阔平台,初显我校科研课改活动之特色。
我校还坚持每学期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把课堂向社会、家长开放,虚心听取广大家长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设立了校长信箱,在广大家长的积极参与下,根据课改精神及国家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总设想,我校设计了学生在校课程活动的结构,它打破了年级界限,在每星期一、二、四下午第7节开设“三小课”,开发各类校本课程,创设备类特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课堂。我们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成员的作用,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辅导中,使得活动课程更有成效。学生在校课程活动结构共分为3个部分:学科课程、统一活动课、自选活动课(见下表):
经过有计划的、科学的、常规的训练,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两年来,课改实验班学生硕果累累,例如:二(1)班宁晶晶同学在2003年全国少儿组健美操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吴蝶兰同学参加广西钢琴比赛获得小组第一名,并选送参加全国赛,得到了钢琴王子理查得·克莱德曼亲自颁发的奖状;韦夏、唐瑶瑶同学参加南宁市小学生故事大王比赛、获得了一、二等奖,姜信尧同学还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我校三年级以上的同学参加全区“创新想象作文大赛”,56名习作爱好者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比赛中取得了好名次,其中3篇一等奖。7篇二等奖。在每年“爱科学月”活动中,科技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件件富于创新的科技作品,其中获得区级一等奖13件,二等奖11件,三等奖19件。我校的四驱车比赛在市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有15名学生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二、三等奖。
总之,我校的课改工作正在扎扎实实、蓬蓬勃勃地展开,全校上下团结努力,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深知距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还相差很远,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再接再厉,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更好的成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
“三位一体”教育,是一种富有生气、机动灵活的办学机制,它的特点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一体化办学体制,学校、家庭、社会趋向同步,形成校内外教育协调一致的素质教育场,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方式,为全面实施课改创造优化的教育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理、创新的能力,为实施课改实现主体内化;以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实施课改提供可靠保证,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我校参加新课改工作五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突显“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学校专门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共同参与课改。校领导十分重视课改工作,校长亲任课改领导组长,亲临课改第一线参与实验,平时十分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先后组织了524人次赴外地参加学习,参加各级各类课改研讨课竞赛、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设计等比赛活动,获奖达856人次,学校也先后被授予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研修基地、自治区“爱科学月”先进集体、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巾帼文明岗、自治区创新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等150项集体荣誉,3人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14位教师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市级各类先进,11人获南宁市教学骨干的光荣称号,学生获各级奖项1765人次。“课改”已成为我校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
一、“三位一体”,优化了社会教育资源
我校于2003年10月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有主席、理事长及委员共42人。这些成员中有军队老干部、大学教师、各行各业先进人物、艺术家、企业家、社区单位、街道居民组织代表及周边共建单位代表等。他们与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结合形成了实施课改有力的指挥系统,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8处,实现了教育基地系列化,其中有北湖小区,北湖安居1区、2区,雷达测控中心,西大林学院,消防队等,学校还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开拓积极因素,融思想教育、行为规范训练、法制教育及科技活动、少先队活动、艺术教育为一体,定期举行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危险逃生演练、科学家入校园等大型活动,使得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学习、求知、做人、健体提供了知识活化的广阔空间,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成长创建了优化的社会教育资源。
二、“三位一体”,优化了家庭教育资源
北湖路小学地段生源状况不太理想,特别是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家庭教育层次较低,家教现状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育功能,是摆在全体行政^员和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针对本片区家长和学生特点,我们决定把办好家长学校,培训家长,提高家长素质,构建家校连接的桥梁,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和实现办学目标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学习其他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自治区妇联、市妇联、城区教育局、关工委、城区妇联的直接帮助下,由校长牵头,于2003年9月,创办了北湖路小学家长学校。三年多来学校举办培训10次,专题讲座20多次,专家开展心理咨询12次,培训家长累计9000多人次。为了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亲子观、育人观、成人观,我校创办了校刊——《家校交流报》,它标志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的成长与进步。因而,《家校交流报》是家长们的天地,这里及时报道了我校最新的课改动态、教学成果、学生学习状态调查以及家教理论和方法指南,同时解决有针对性的学术问题,每月一期,人手一份,供家长参考、研讨、借鉴、学习,并不断提高、完善自身修养,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家教行为。同时家长也可通过投稿的形式提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疑难问题及对学校工作的建议。罗华副主席代表家长委员会拟写《家长行为规范十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刊登在我校的《家校交流报》上,为学校的发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家校交流报》以它独特的教育和媒介作用,在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成了每位家长每月的期盼!
此外,我校还聘请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教授等12名为我校顾问,组成兼职导师队伍,与校领导、教师共同承担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编制教材,按年级确定家庭教育重点。学校以争当“学习型家庭”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如“争做合格家长”、“亲子读书交流会”、“和孩子快乐成长”等。我们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家长,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类型家长学校,如新生家长学校、毕业生家长学校、单亲子女家长学校、学困生家长学校等,并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这些学校的功能。每学期末,我们开展“先进家长”、“学习型家庭”评选活动,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并在校报上表彰。六个学期以来,评出先进家长320人,学习型家庭223户,其中1人获市级先进家长称号。近年来,我们还开发了家长学校校本教材——《关爱孩子,共同成长》家教汇编,里面收集了专家、教师及家长的优秀育人案例和论文,提供了与家长共同教育孩子的平台,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三位一体”。优化了学校教育资源
我校依托“三位一体”的办学思想,凸显报刊文化这一亮点,优化学校教学资源。几年来,我校已形成了可读性材料的校本课程有《校园报刊文化》,师生共同创办了《朝花夕拾报》,成立了“《小博士报》小记者团”、“《广西少年报》小记者团”、“北湖路小学小记者团”、“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校本培训课,有较系统的校本课程计划,对各个学段有明确的要求,大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学校专门开设了“三小课”,指导学生积极开发、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报刊文化为中心点,把活动内容辐射到文字起源及演变,报刊的起源、发展,以及印刷术、数学、美术等知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请教、调查、查阅书刊、上网搜索等方式,逐步形成了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逐渐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在研究中,学生在家长的积极参与下开展了剪贴报、手抄报、电子报的制作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获取、处理课外知识的能力。教导处还要求每班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每月制作五张小报,出一期专刊,并且通过家长评、好伙伴评、老师评等形式,促进了学习型家庭的形成,有效地把科研活动向社区、家庭进行延伸。小小的一张报纸,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师生、家长搭建了展示自我才华的广阔平台,初显我校科研课改活动之特色。
我校还坚持每学期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把课堂向社会、家长开放,虚心听取广大家长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设立了校长信箱,在广大家长的积极参与下,根据课改精神及国家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总设想,我校设计了学生在校课程活动的结构,它打破了年级界限,在每星期一、二、四下午第7节开设“三小课”,开发各类校本课程,创设备类特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课堂。我们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成员的作用,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辅导中,使得活动课程更有成效。学生在校课程活动结构共分为3个部分:学科课程、统一活动课、自选活动课(见下表):
经过有计划的、科学的、常规的训练,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两年来,课改实验班学生硕果累累,例如:二(1)班宁晶晶同学在2003年全国少儿组健美操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吴蝶兰同学参加广西钢琴比赛获得小组第一名,并选送参加全国赛,得到了钢琴王子理查得·克莱德曼亲自颁发的奖状;韦夏、唐瑶瑶同学参加南宁市小学生故事大王比赛、获得了一、二等奖,姜信尧同学还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我校三年级以上的同学参加全区“创新想象作文大赛”,56名习作爱好者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比赛中取得了好名次,其中3篇一等奖。7篇二等奖。在每年“爱科学月”活动中,科技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件件富于创新的科技作品,其中获得区级一等奖13件,二等奖11件,三等奖19件。我校的四驱车比赛在市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有15名学生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二、三等奖。
总之,我校的课改工作正在扎扎实实、蓬蓬勃勃地展开,全校上下团结努力,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深知距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还相差很远,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再接再厉,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更好的成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