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礼仪修养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受到社会的重视,道德礼仪修养不仅代表一个人,而且代表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无论居家还是经商,道德礼仪都必不可少,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彬彬有礼的能为人的工作和事业锦上添花。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应加强道德礼仪教育。
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道德礼仪教育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对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校园里,常见一些学生藐视社会公德,不尊重师长,不善待同学,出言不逊,举止粗俗,不拘小节。不少人既不懂得爱惜他人的劳动,也很少为他人着想,前面清扫,后面糟蹋。这些学生不能不说文化水平不高,道德水平低下。虽然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条是学校在开展各种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育与文明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学校开展道德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道德礼仪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促进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形成优良的个性。同时,道德礼仪教育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生今天作为文化的接受者,明天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创造者,学习文明礼仪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提高德育的效果及质量,并能更好地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可以说,加强道德礼仪教育,一是社会现实的需要:目前学生中多为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只顾望子成龙,淡化以至放弃了对孩子的道德礼仪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对人交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否立足的重要条件。二是弘扬中华传统的需要:我国是礼仪之邦,“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古人在讲道德礼仪方面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所以吸收民族精华,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务。三是我校校情的需要:我校有六千多名学生,90多个班级,学生上下课拥挤在狭窄的楼梯楼道上,喊叫声,脚步声,不仅给教学楼制造了高分贝的噪音,而且还隐含了许多不安全因素。因而,加强学生的道德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二、开展道德礼仪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时期的学生仍处于成长的阶段,心智仍未完全成熟而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崇尚张扬个性、张扬自我,因此我们在开展道德礼仪教育时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要在班级建立一个好的班规,这个班规应该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伸和具体化,使学生生活在有良好道德的班级环境中。
2、经常用生活实例向学生讲解班规和一些社会规则的涵义,使学生从“必须遵守”到“自觉遵守”的初步转变。
3、帮助学生学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加深学生遵守班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
4、对学生好的行为表现,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教育和纠正。
5、充分利用学校公开活动为学生创造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和锻炼。
三、开展道德礼仪教育的具体措施:
道德礼仪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必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措施。笔者在这里将自己实践过程中的几点初浅做法略作归纳,以供大家参考,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与班委会一道制定一个比较具体的班级制度,重点对待人接物应注意的礼仪进行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2、开展以“道德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班队会,发挥班队活动在道德礼仪教育活动中的宣传教育作用。同时利用一节班会开展“我身边的道德礼仪故事”演讲活动。
3、弘扬思想熏陶激励理念,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每周利用一节早自习,以亲情友情、礼仪孝道、诚信守纪、道德品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染为宗旨,从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及手头新近报刊杂志中,精选诵读内容,或在老师组织指导下让学生准备诵读内容,开展晨间诵读活动,在学生心灵中种植道德礼仪的种子。
4、注重实践磨砺心智锻炼,积极搭建活动育人平台。充分借助各种节庆资源,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安排实践活动,如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时,通过让学生给父母亲写一封信、为父母亲做一次服务尽一份孝心(延伸到在父母亲生日、父母亲劳累、心情烦躁时也这样做)的形式,架起了父母子女亲情沟通的桥梁;如在清明、七一、八一、十一时,通过组织学生给烈士扫墓、进社区进基地观摩、创作书画作品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如在元旦、教师节时,开展师生联谊活动,让和谐人际与集体观念根生叶茂。在活动中让学生磨砺意志锻炼心智,塑造品格操行。
5、狠抓日常规范养成教育,努力创建道德楷模。坚持“以德立信”的理念,奉行“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行为无小节,节节为楷模”的原则,以学生的“见面点头致意、微笑问好,校园行走慢走轻声、礼让他人、弯腰捡拾垃圾,学习中耐心热情帮助同学,活动中亲切关心激励同伴”的群体形象,指引与感染着学生礼仪待人、文明做事,上下楼梯靠右慢行,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帮助礼让他人,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争做文明标兵。从而使班级公物无破坏,场地干净,活动安静有序,一派和谐文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只有从细处入手,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要求自己,才能磨砺自己的品行,才能在在社会文明进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为自己奠定人生成功的基础。
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道德礼仪教育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对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校园里,常见一些学生藐视社会公德,不尊重师长,不善待同学,出言不逊,举止粗俗,不拘小节。不少人既不懂得爱惜他人的劳动,也很少为他人着想,前面清扫,后面糟蹋。这些学生不能不说文化水平不高,道德水平低下。虽然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条是学校在开展各种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育与文明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学校开展道德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道德礼仪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促进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形成优良的个性。同时,道德礼仪教育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生今天作为文化的接受者,明天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创造者,学习文明礼仪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提高德育的效果及质量,并能更好地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可以说,加强道德礼仪教育,一是社会现实的需要:目前学生中多为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只顾望子成龙,淡化以至放弃了对孩子的道德礼仪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对人交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否立足的重要条件。二是弘扬中华传统的需要:我国是礼仪之邦,“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古人在讲道德礼仪方面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所以吸收民族精华,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务。三是我校校情的需要:我校有六千多名学生,90多个班级,学生上下课拥挤在狭窄的楼梯楼道上,喊叫声,脚步声,不仅给教学楼制造了高分贝的噪音,而且还隐含了许多不安全因素。因而,加强学生的道德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二、开展道德礼仪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时期的学生仍处于成长的阶段,心智仍未完全成熟而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崇尚张扬个性、张扬自我,因此我们在开展道德礼仪教育时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要在班级建立一个好的班规,这个班规应该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伸和具体化,使学生生活在有良好道德的班级环境中。
2、经常用生活实例向学生讲解班规和一些社会规则的涵义,使学生从“必须遵守”到“自觉遵守”的初步转变。
3、帮助学生学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加深学生遵守班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
4、对学生好的行为表现,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教育和纠正。
5、充分利用学校公开活动为学生创造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和锻炼。
三、开展道德礼仪教育的具体措施:
道德礼仪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必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措施。笔者在这里将自己实践过程中的几点初浅做法略作归纳,以供大家参考,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与班委会一道制定一个比较具体的班级制度,重点对待人接物应注意的礼仪进行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2、开展以“道德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班队会,发挥班队活动在道德礼仪教育活动中的宣传教育作用。同时利用一节班会开展“我身边的道德礼仪故事”演讲活动。
3、弘扬思想熏陶激励理念,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每周利用一节早自习,以亲情友情、礼仪孝道、诚信守纪、道德品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染为宗旨,从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及手头新近报刊杂志中,精选诵读内容,或在老师组织指导下让学生准备诵读内容,开展晨间诵读活动,在学生心灵中种植道德礼仪的种子。
4、注重实践磨砺心智锻炼,积极搭建活动育人平台。充分借助各种节庆资源,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安排实践活动,如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时,通过让学生给父母亲写一封信、为父母亲做一次服务尽一份孝心(延伸到在父母亲生日、父母亲劳累、心情烦躁时也这样做)的形式,架起了父母子女亲情沟通的桥梁;如在清明、七一、八一、十一时,通过组织学生给烈士扫墓、进社区进基地观摩、创作书画作品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如在元旦、教师节时,开展师生联谊活动,让和谐人际与集体观念根生叶茂。在活动中让学生磨砺意志锻炼心智,塑造品格操行。
5、狠抓日常规范养成教育,努力创建道德楷模。坚持“以德立信”的理念,奉行“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行为无小节,节节为楷模”的原则,以学生的“见面点头致意、微笑问好,校园行走慢走轻声、礼让他人、弯腰捡拾垃圾,学习中耐心热情帮助同学,活动中亲切关心激励同伴”的群体形象,指引与感染着学生礼仪待人、文明做事,上下楼梯靠右慢行,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帮助礼让他人,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争做文明标兵。从而使班级公物无破坏,场地干净,活动安静有序,一派和谐文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只有从细处入手,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要求自己,才能磨砺自己的品行,才能在在社会文明进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为自己奠定人生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