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卡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其宗教文化的载体。文化重构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化适应文化生活了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文化变迁。通过对热贡唐卡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地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进程,分析唐卡艺术文化传播和重构模式,将藏民族的生活狀态、精神寄托、文化认知等都体现出来,以此更好的进行民族文化重构和价值重构,让更多的人对唐卡有新的认知,使相关高校的在校学生能提高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藏族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热贡唐卡艺术 文化重构 文化传播
(一)热贡唐卡艺术的发展历程
“最原始的唐卡绘制是始于七八世纪,盛行于12世纪”。佛教绘画艺术大致在唐朝末年至元朝末年(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由几批卫藏艺人到热贡地区传播。古代唐卡艺术只限于人物形象的绘画,并没有其他的过多的修饰与内容,如在吾屯上寺保留着唐宋时期的《阿弥陀佛》唐卡,尕里班智达所作的唐卡《弥勒像》和《文殊像》等;15至18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水平也相应提高,唐卡进入了兴旺时期,突破了宗教艺术框架,从佛像到天文地理、民俗民情都有所表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藏族社会的生活,构图方面也打破了以往主画、副画的大方块、周围小方块的结构,讲究画面的整体和局部的统一中求变化,多样而协调,如扎西加的《释迦牟尼本生传》,清初的唐卡《宗喀巴》等;而20世纪中叶至今的唐卡艺术,已然将唐卡绘画艺术展现的栩栩如生,在经历了社会的变革、各民族文化的冲击之后,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画出了具有现代化的唐卡作品,其代表作有吾屯下寺的《香婆拉国王柔旦》等。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1999年同仁县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热贡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同仁县又被中国文化部批准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9年“热贡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热贡唐卡艺术的文化重构现象
在安多热贡这个历史悠久的村落,“热贡唐卡“是一定时期藏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产物,更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互动的产物;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某个民族生活方式的体现,而生活方式又是一定时期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随着热贡地区的不断发展,其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藏族美术史》中讲到,“热贡唐卡最有名、历史最悠久的当属吾屯唐卡绘画艺术,它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发挥技艺上的传统优势和特长,使其精益求精,在发扬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尝试采用一些新的形式内容,丰富其绘画的审美趣味”。
绘制唐卡的题材主要是以宗教题材,但也有一部分唐卡反映着西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等。由此,我们可以把唐卡分为“宗教类和非宗教类”两大题材。宗教类唐卡,经过不同艺人的创作,无论从形式还是构图都有所不同,他们必须以《造像度量经》的要求为准则,而非宗教类唐卡作品已不局限于佛像绘制,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英雄传奇以及自然风光、山水花鸟、草原牲畜都注于笔尖。这些一个个继承与发展表明:藏民族文化为了适应文化生境的改变而发生的文化变迁,这个就是我们本文着重强调的文化重构现象。现今,唐卡绘画艺术已经达到了高水准,其文化重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文化再生产的一种方式,文化重构与文化自我创造一样,成为一个民族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热贡唐卡艺术以“原生态”的文化内容为主,以“创生性”的文化形式为辅,将传统的唐卡艺术文化在现有的绘画艺术中再加工再创造,既吸收了汉地文化,又继承了藏传佛教及西藏唐卡艺术风格,经过不断地传承及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及地域风格特征,同时美术史的不断发展变革,促使了唐卡绘画艺术水平的更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形成独有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三)热贡唐卡艺术文化的传播
传播学领域经典的传播模式是拉维斯韦尔的 “5W”模式,它将传播模式过程分解为5个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文化传承的主体是文化本身,可见传承包含传播。卓么措在《从传统到现代:热贡唐卡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中就指出:“依照拉维斯韦斯的“5W”模式,传承模式包括以下五大要素:传承主体、传承内容、传承方式、传承场、传承目的。其中以传承模式的五大要素中的传承场为维度,可将热贡唐卡的传承模式划分为:寺院传承、家庭传承、作坊传承、企业传承、学校传承五种模式”。热贡唐卡作为宗教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让唐卡不局限于藏传佛教佛事用品,它更多的是作为文化精品呈现在世界的面前,在《唐卡的收藏与鉴赏》中,王瑞先生说,“唐卡的传承在艺术文化、自然科学、历史、宗教等方面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与收藏价值”。现代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在我国文化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由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了文化经济发展优势。经过调查发现,热贡唐卡艺术文化主要以产业文化的形式进行现代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现代意义上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热贡唐卡文化产业模式主要以家庭作坊和“公司+农户”为主。家庭作坊中热贡艺人会在家庭成员及学徒间按长幼和学艺年限来分工,相互协作地进行集体生产,然后进行包装出售;大部分公司是以家庭作坊演变而来的,它的唐卡产量要相对高出很多,通过自媒体、网络平台及展销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出售,塑造品牌,拓展市场。
热贡唐卡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于产业的发展以技艺的传承为重要载体,当代热贡唐卡艺人在利用自身的技艺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黄南州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开设博物馆,申请非遗等一系列工作,让热贡唐卡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近年来,市场上对唐卡的需求日益增多,唐卡艺术的创作已经开始了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家庭作坊、画院等盈利企业大量兴起发展,这对于当地及州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但由于热贡唐卡的销售一般是家户、企业自己进行,没有权威系统的管理,因而相关数据没有具体的统计,同时,一些不法商家借此销售一些劣质唐卡艺术品来欺骗消费者。因此,在对唐卡进行保护这一方面的工作,政府及销售商一定要重视起来,要加强唐卡创作中质量的把控,只有手艺过关,唐卡的质量才有保证。 热贡唐卡是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在老一辈唐卡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之下,得以传承和发扬,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由艺人们主导的热贡唐卡文化产业逐渐形成,并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葛修远在《青海黄南州扶持藏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中说到:“黄南州以“文化立州”为发展目标,将热贡文化与文化市场进行对接,把民间文化艺术转化为了现实的生产力”。在时代和政策的引领下,文化重构现象的产生是促进这一文化发展传播的主要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与此同时,要引导艺人们提升唐卡产品质量,树立精品意识,提供多元化产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明确热贡唐卡的定位提升其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引导艺人尝试多种题材作品的创作、利用互联网技术按市场需求创作生产,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监管引导,维护手工艺人的合法权益;延长热贡唐卡文化产业链条、推动热贡唐卡艺术与民俗旅游活动联动发展、加强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从而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嬴。
参考文献:
[1]王瑞.唐卡的收藏与鉴赏[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隐尘.藏密:唐卡奥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3]康·格桑益西.藏族美术史[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4]满却顿智.图像中隐藏的历史——热贡唐卡及艺人的口述考察[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6.
[5]卓么措.从传统到现代:热贡唐卡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7]葛修远.青海黄南州扶持藏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EB/OL].http://news.youth.cn/jsxw/201602/t20160217_7643054.htm,2016-02-17.
[8]张明艳.热贡唐卡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作者简介:
董珍,女,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为藏语言文学,青海省西宁市。
基金项目:
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0742029),《唐卡艺术文化传播与重构模式调查研究——以青海同仁地区为例》(项目组成员:董珍 安娜 刘梁伟 陈航 才永巴吉)。
关键词:热贡唐卡艺术 文化重构 文化传播
(一)热贡唐卡艺术的发展历程
“最原始的唐卡绘制是始于七八世纪,盛行于12世纪”。佛教绘画艺术大致在唐朝末年至元朝末年(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由几批卫藏艺人到热贡地区传播。古代唐卡艺术只限于人物形象的绘画,并没有其他的过多的修饰与内容,如在吾屯上寺保留着唐宋时期的《阿弥陀佛》唐卡,尕里班智达所作的唐卡《弥勒像》和《文殊像》等;15至18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水平也相应提高,唐卡进入了兴旺时期,突破了宗教艺术框架,从佛像到天文地理、民俗民情都有所表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藏族社会的生活,构图方面也打破了以往主画、副画的大方块、周围小方块的结构,讲究画面的整体和局部的统一中求变化,多样而协调,如扎西加的《释迦牟尼本生传》,清初的唐卡《宗喀巴》等;而20世纪中叶至今的唐卡艺术,已然将唐卡绘画艺术展现的栩栩如生,在经历了社会的变革、各民族文化的冲击之后,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画出了具有现代化的唐卡作品,其代表作有吾屯下寺的《香婆拉国王柔旦》等。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1999年同仁县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热贡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同仁县又被中国文化部批准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9年“热贡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热贡唐卡艺术的文化重构现象
在安多热贡这个历史悠久的村落,“热贡唐卡“是一定时期藏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产物,更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互动的产物;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某个民族生活方式的体现,而生活方式又是一定时期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随着热贡地区的不断发展,其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藏族美术史》中讲到,“热贡唐卡最有名、历史最悠久的当属吾屯唐卡绘画艺术,它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发挥技艺上的传统优势和特长,使其精益求精,在发扬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尝试采用一些新的形式内容,丰富其绘画的审美趣味”。
绘制唐卡的题材主要是以宗教题材,但也有一部分唐卡反映着西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等。由此,我们可以把唐卡分为“宗教类和非宗教类”两大题材。宗教类唐卡,经过不同艺人的创作,无论从形式还是构图都有所不同,他们必须以《造像度量经》的要求为准则,而非宗教类唐卡作品已不局限于佛像绘制,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英雄传奇以及自然风光、山水花鸟、草原牲畜都注于笔尖。这些一个个继承与发展表明:藏民族文化为了适应文化生境的改变而发生的文化变迁,这个就是我们本文着重强调的文化重构现象。现今,唐卡绘画艺术已经达到了高水准,其文化重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文化再生产的一种方式,文化重构与文化自我创造一样,成为一个民族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热贡唐卡艺术以“原生态”的文化内容为主,以“创生性”的文化形式为辅,将传统的唐卡艺术文化在现有的绘画艺术中再加工再创造,既吸收了汉地文化,又继承了藏传佛教及西藏唐卡艺术风格,经过不断地传承及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及地域风格特征,同时美术史的不断发展变革,促使了唐卡绘画艺术水平的更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形成独有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三)热贡唐卡艺术文化的传播
传播学领域经典的传播模式是拉维斯韦尔的 “5W”模式,它将传播模式过程分解为5个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文化传承的主体是文化本身,可见传承包含传播。卓么措在《从传统到现代:热贡唐卡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中就指出:“依照拉维斯韦斯的“5W”模式,传承模式包括以下五大要素:传承主体、传承内容、传承方式、传承场、传承目的。其中以传承模式的五大要素中的传承场为维度,可将热贡唐卡的传承模式划分为:寺院传承、家庭传承、作坊传承、企业传承、学校传承五种模式”。热贡唐卡作为宗教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让唐卡不局限于藏传佛教佛事用品,它更多的是作为文化精品呈现在世界的面前,在《唐卡的收藏与鉴赏》中,王瑞先生说,“唐卡的传承在艺术文化、自然科学、历史、宗教等方面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与收藏价值”。现代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在我国文化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由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了文化经济发展优势。经过调查发现,热贡唐卡艺术文化主要以产业文化的形式进行现代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现代意义上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热贡唐卡文化产业模式主要以家庭作坊和“公司+农户”为主。家庭作坊中热贡艺人会在家庭成员及学徒间按长幼和学艺年限来分工,相互协作地进行集体生产,然后进行包装出售;大部分公司是以家庭作坊演变而来的,它的唐卡产量要相对高出很多,通过自媒体、网络平台及展销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出售,塑造品牌,拓展市场。
热贡唐卡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于产业的发展以技艺的传承为重要载体,当代热贡唐卡艺人在利用自身的技艺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黄南州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开设博物馆,申请非遗等一系列工作,让热贡唐卡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近年来,市场上对唐卡的需求日益增多,唐卡艺术的创作已经开始了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家庭作坊、画院等盈利企业大量兴起发展,这对于当地及州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但由于热贡唐卡的销售一般是家户、企业自己进行,没有权威系统的管理,因而相关数据没有具体的统计,同时,一些不法商家借此销售一些劣质唐卡艺术品来欺骗消费者。因此,在对唐卡进行保护这一方面的工作,政府及销售商一定要重视起来,要加强唐卡创作中质量的把控,只有手艺过关,唐卡的质量才有保证。 热贡唐卡是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在老一辈唐卡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之下,得以传承和发扬,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由艺人们主导的热贡唐卡文化产业逐渐形成,并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葛修远在《青海黄南州扶持藏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中说到:“黄南州以“文化立州”为发展目标,将热贡文化与文化市场进行对接,把民间文化艺术转化为了现实的生产力”。在时代和政策的引领下,文化重构现象的产生是促进这一文化发展传播的主要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与此同时,要引导艺人们提升唐卡产品质量,树立精品意识,提供多元化产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明确热贡唐卡的定位提升其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引导艺人尝试多种题材作品的创作、利用互联网技术按市场需求创作生产,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监管引导,维护手工艺人的合法权益;延长热贡唐卡文化产业链条、推动热贡唐卡艺术与民俗旅游活动联动发展、加强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从而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嬴。
参考文献:
[1]王瑞.唐卡的收藏与鉴赏[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隐尘.藏密:唐卡奥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3]康·格桑益西.藏族美术史[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4]满却顿智.图像中隐藏的历史——热贡唐卡及艺人的口述考察[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6.
[5]卓么措.从传统到现代:热贡唐卡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7]葛修远.青海黄南州扶持藏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EB/OL].http://news.youth.cn/jsxw/201602/t20160217_7643054.htm,2016-02-17.
[8]张明艳.热贡唐卡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作者简介:
董珍,女,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为藏语言文学,青海省西宁市。
基金项目:
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0742029),《唐卡艺术文化传播与重构模式调查研究——以青海同仁地区为例》(项目组成员:董珍 安娜 刘梁伟 陈航 才永巴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