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劳务派遣之新旧规定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务派遣作为劳动合同法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立法之初未能预见到的问题。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修改,集中就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的规定进行了修改,试图从法律上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关键词】劳务派遣;门槛;同工同酬;工作岗位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载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的新型用工形式。[1]由于其具有降低用人成本支出,增加人事管理专业性,增强用人单位用人灵活性等显著优点,而广受青睐。为了规范这一新型用工形式,我国在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集中对其予以规范。但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引发了诸多争议。于是,2012年12月28日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对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律规定进行集中修改。
  一、提高了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门槛
  在2007年的《劳动合同法》中,劳务派遣单位被单纯的视为公司,只要满足了注册资本的要求,便可以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大大加剧了劳务派遣市场的管理难度,并且冲击了合同制用工形式;另一方面各个劳务派遣单位资质良莠不齐,多数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经营运转不规范,导致劳务派遣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争议大幅上升。
  针对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提高了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门槛:(一)、注册资本由原来的五十萬元上升至二百万元,提高了劳务派遣机构的承担责任的能力;(二)、要求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有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对于劳务派遣机构的专业管理水平做出了具体要求,同时有利于增加劳务派遣机构的稳定性和专业性;(三)、对于劳务派遣业务的开展设置行政许可,要求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了对于劳务派遣业务的外部监管;(四)、要求从事劳务派遣业务所需要符合的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对其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修改之后的《劳动合同法》针对的是从事劳务派遣业务所设立的门槛,使得从前在混业经营中包含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以及以职业介绍、外包、承揽为名目掩盖劳务派遣是指的单位也被纳入到了法律约束的范围。
  二、细化同工同酬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刺激,劳务派遣单位往往和用人单位勾结,通过压榨被派遣劳动者的福利待遇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权利被侵犯的现象普遍。同工同酬原则成为《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修改的另一重点:
  (一)在保持原有的同工同酬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同工同酬明确界定为对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同工同酬”不仅仅指工资待遇的相同,更应当包括社会保险、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平等对待。同时,也在保证了平等的大前提下,对于员工到激励机制的保留留有的空间。允许相同岗位劳动者的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浮动,只要这种差异并非基于正式用工和派遣用工的区别而产生就应当被允许。
  (二)针对大量的劳务派遣单位和利用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事前约定报酬,以规避同工同酬法律规定的做法,新修改之后的《劳动合同法》明确予以禁止。即使是劳务派遣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是劳务派遣协议,也不能违反同工同酬的底线规定。
  三、严格限定劳务派遣的工作岗位
  劳务派遣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涉足了几乎所有的行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逐渐对正式的合同用工形式形成了巨大冲击。这和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的岗位仅以三性(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做粗线条规定有直接关系。修改之后的《劳动合同法》试图对该法律漏洞予以填补:
  (一)明确规定了合同用工为企业的基本用工方式,而劳务派遣只能充当补充角色。劳务派遣的用工数量应当严格控制,并指明由国务院劳动部门规定其比例。
  (二)对于原规定中的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内涵做出的明确界定,以解决实践中对三性解释莫衷一是导致劳务派遣规模大,使用泛滥的问题。
  四、加大违反劳务派遣规定的惩罚力度
  法律的规定最终都需要通过惩罚来显示其效力,为民众所感知。对于违反劳动派遣相关法律规定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修改之后的《劳动合同法》加大了惩罚力度:
  (一)对于未经批准设立而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设定处罚
  以违法的行为是否成就作为惩罚的依据,将有效的淘汰掉一批“皮包公司”、“夫妻店”等;针对众多劳务派遣机构运作不规范,账目混乱无法确定其违法所得的情况,修改后的法律规定可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使得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二)由一次性执法到持续性监督
  2007年的《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务派遣单位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分别处以责令改正和罚款及吊销营业执照的惩罚;新规定则以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违规运作的主观恶性为依据,首次违法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则处以罚款和吊销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三)将用工单位纳入到了监管的对象之中
  2007年的《劳动合同法》只在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时,承担连带责任。但是,用人单位侵犯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现象也很普遍。因此,新规定将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放在和对劳务派遣单位的同等的受监督的位置上。
  (四)提高罚款的标准
  由原来的一千至五千每人的标准提升到了五千至一万每人的标准,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一致。
  五、结论
  劳务派遣制度由于其用工灵活、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资源管理科学等优点,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但该制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应当不断的完善立法,抑其短而扬其长,充分保护派遣劳动者的权利,规范并适当限制劳务派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7.
其他文献
【摘要】惩罚性赔偿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司法实践中,发挥着惩罚、抑制不法行为等重要作用,在实现法律的指引、评价作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构建更加完善的、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需要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健全我国法律制度,引导司法实践以及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关于该制度的已有初步的规定,但在适用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着很多局限。本文将从该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民族地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专业化、特色化的特点,民族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必须符合地方人才发展需求,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突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问题解决机制,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该制度自产生以来,已形成平衡、叙说和恢复正义等一套完整
【摘要】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运用的过程中,通过调停人的参与,使受害人和加害人之间通过协商解决刑事纠纷的活动,它的核心理论是恢复正义理论,目的是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大量的实践证明,刑事和解可以节约大量的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最大限度的化解矛盾,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就检察机关如何在捕前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处理案件的一些问题进行
2013年国庆节期间,浙江省余姚市遭受了“菲特”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袭击,导致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城区大部分住宅小区底层住户屋内
目的:观察针刺实验中束缚操作对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体质量的影响,探讨束缚操作是否会使大鼠产生应激反应.方法:S D大鼠随机分为束缚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束缚组用自制
【摘要】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新《民诉法》首次将公益诉讼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这无疑为我国公益诉讼打开一扇“广阔的大门”。但该条文仅倾向于解决制约公益诉讼开展的“瓶颈”问题,简约的规定了公益诉讼的起诉条件——案件范围、原告资格两大问题,对于公益诉讼制度的其他问题则没有规定。因
随着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初中生读图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读图素养教育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生读图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探索初中生读
本文从写作在高考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现状入手,分析高中生在写作中的语言错误类型和形成原因(尤其是母语干扰),并提出相应可行的教学对策。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