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 河南 新郑 451100)
【摘 要】诗歌鉴赏是语文备考的的一个难点,赋分不多,涉及知识却很多,能力要求看似浅显初步,但却是高级的精神活动。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4个:1.积累少,诗歌意境进不了。2.读不懂,诗歌特质悟不出。3.审不明,问题实质分不清。4.答不准,答案层次不全面。要解决好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可以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巧妙破解诗歌鉴赏之妙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19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以前诗歌鉴赏的复习,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选项常见的错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
1. 让学生明白考什么 即带领学生认真研读《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即所谓“考试大纲”中有关诗歌鉴赏的考点。明白诗歌鉴赏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五个要点,即: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2. 帮助学生建立诗歌鉴赏知识储备库 比如赏析诗歌语言,要引导学生回顾以前读过的古诗词,梳理总结并认识各种语言风格的特质及对应的诗词篇目,让学生做题时能按图索骥,对号入座。比如:清新自然,淳朴清新,工丽华巧,洗练简洁,生动传神,等等;又比如:诗歌依据体裁分类的知识和依据题材分类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古诗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惯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比如:律诗绝句的知识,词曲的知识;送别诗,思乡诗,田园诗,边塞诗,哲理诗,咏史怀古诗,讽喻言志诗。等诗歌中常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起兴,托物言志,用典,虚实,动静,铺垫,衬托,对比等等。让学生建立这些储备,既是积累的问题,也是提高答题用语准确的问题。常言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解决什么问题要用什么语言。解决诗歌鉴赏的问题,就要用诗歌鉴赏的专门语言。
3. 带领学生研究往年高考题,分析并归纳诗歌鉴赏的考点 认真研究“怎样考”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训练策略,提高针对性,查漏补缺,从技巧应对落实到真正提高赏析能力上来。比如:考诗眼,考最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考意味深长语意隽永的句子,考诗歌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或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审美特质等等。同时,这些考查又有一定的综合性,更要研究命题人的设问技巧,表面上问“含意”、作用或艺术效果,其实质要落实到哪一个具体的考点上,以便能调动自己的储备做积极思考。对诗歌的评价定论很多,有争议的也不少,如果出现了给出评“诗”让考生来分析的题目,考生往往需要理解,并根据诗歌的内容,有理有据得出咱自己认同或有异议的见解来,并加以阐发。
4. 研讨往年高考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内容组成 作答是门技术,在对“怎么考”做出总结之后,就要带着学生研讨往年高考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内容组成了,从而做到有问有答、准确全面,避免答非所问或答不准答不全的失误。一般来说,完备的答案包含三个层次:“是什么”“怎么样”“效果如何”。比如问某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就包含“手法是什么”,“对应诗中的内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对于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怎样的作用”,有了答案层次感,缺失就少得多了。这一个过程,实质是思维缜密的一个过程,与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关,也是诗歌赏析训练与备考的一个难点。
5. 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在回答主观鉴赏题时要重视“三注意”:
首先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 诗中有画 ”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可以这样说,做到了“三要”,诗歌鉴赏就成功了一半。
6. 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读诗的好习惯 “读懂”其出发点,受到审美熏陶,得到感受与启迪是诗歌鉴赏的归宿。它为顺利完成训练提供物质上的保证。要读懂一首诗,先从诗的题目开始,它是诗歌的眼睛,一般都能帮助读者打开诗的意境,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激情,唤醒读者的知识储备。接着是作者的年代、姓名和注释中的有效信息,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把握诗歌的内容语言风格及常见的情感倾向。然后是对诗歌字句的斟酌,把握作者“炼字造境”,借助手法传情达意的独到深远。完成之后,要引导学生采用“还原”的方法,设身处地,把自己变成诗人本身,体悟诗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独有见解感受情味,基本就能把诗歌读顺了、读懂了。另外,诗歌的语言具有跳跃性,古人造境又有个性化的一面,就要帮助学生来“复原”,学习诗歌的多元美。真正读懂一首诗,当然还要借助古汉语的许多知识,这增加了诗歌赏析的挑战性,也正是如此,诗歌阅读的本身就有着无穷的魅力。
7. 审问作答 这是诗歌训练的一次完成,具体的要求前文已经谈到,在这里,我想要强调的是要充分运用好你选取的诗歌训练篇目,训练不是一锤子买卖,要充分挖掘,从不同的角度来设问,甚至把诗歌训练变成改写练习,写散文,写评论,写想象性作文,模仿写作等等,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诗歌鉴赏本身就有无穷的美感,是一次高级的精神审美活动,只要我们精选训练、适度扩展,就能收到吸取精华、增进鉴赏能力、熏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并达到热爱传统艺术之目的,而这才是诗歌鉴赏考查的根本妙处之所在吧!
通过训练,体悟诗歌的妙境,从而内化为学生本身的一种素质,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着不单纯是应考备考的问题,更是一个贯彻新的课程标准具体实践在诗歌鉴赏上的妙用啊。
【摘 要】诗歌鉴赏是语文备考的的一个难点,赋分不多,涉及知识却很多,能力要求看似浅显初步,但却是高级的精神活动。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4个:1.积累少,诗歌意境进不了。2.读不懂,诗歌特质悟不出。3.审不明,问题实质分不清。4.答不准,答案层次不全面。要解决好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可以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巧妙破解诗歌鉴赏之妙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19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以前诗歌鉴赏的复习,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选项常见的错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
1. 让学生明白考什么 即带领学生认真研读《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即所谓“考试大纲”中有关诗歌鉴赏的考点。明白诗歌鉴赏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五个要点,即: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2. 帮助学生建立诗歌鉴赏知识储备库 比如赏析诗歌语言,要引导学生回顾以前读过的古诗词,梳理总结并认识各种语言风格的特质及对应的诗词篇目,让学生做题时能按图索骥,对号入座。比如:清新自然,淳朴清新,工丽华巧,洗练简洁,生动传神,等等;又比如:诗歌依据体裁分类的知识和依据题材分类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古诗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惯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比如:律诗绝句的知识,词曲的知识;送别诗,思乡诗,田园诗,边塞诗,哲理诗,咏史怀古诗,讽喻言志诗。等诗歌中常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起兴,托物言志,用典,虚实,动静,铺垫,衬托,对比等等。让学生建立这些储备,既是积累的问题,也是提高答题用语准确的问题。常言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解决什么问题要用什么语言。解决诗歌鉴赏的问题,就要用诗歌鉴赏的专门语言。
3. 带领学生研究往年高考题,分析并归纳诗歌鉴赏的考点 认真研究“怎样考”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训练策略,提高针对性,查漏补缺,从技巧应对落实到真正提高赏析能力上来。比如:考诗眼,考最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考意味深长语意隽永的句子,考诗歌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或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审美特质等等。同时,这些考查又有一定的综合性,更要研究命题人的设问技巧,表面上问“含意”、作用或艺术效果,其实质要落实到哪一个具体的考点上,以便能调动自己的储备做积极思考。对诗歌的评价定论很多,有争议的也不少,如果出现了给出评“诗”让考生来分析的题目,考生往往需要理解,并根据诗歌的内容,有理有据得出咱自己认同或有异议的见解来,并加以阐发。
4. 研讨往年高考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内容组成 作答是门技术,在对“怎么考”做出总结之后,就要带着学生研讨往年高考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内容组成了,从而做到有问有答、准确全面,避免答非所问或答不准答不全的失误。一般来说,完备的答案包含三个层次:“是什么”“怎么样”“效果如何”。比如问某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就包含“手法是什么”,“对应诗中的内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对于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怎样的作用”,有了答案层次感,缺失就少得多了。这一个过程,实质是思维缜密的一个过程,与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关,也是诗歌赏析训练与备考的一个难点。
5. 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在回答主观鉴赏题时要重视“三注意”:
首先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 诗中有画 ”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可以这样说,做到了“三要”,诗歌鉴赏就成功了一半。
6. 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读诗的好习惯 “读懂”其出发点,受到审美熏陶,得到感受与启迪是诗歌鉴赏的归宿。它为顺利完成训练提供物质上的保证。要读懂一首诗,先从诗的题目开始,它是诗歌的眼睛,一般都能帮助读者打开诗的意境,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激情,唤醒读者的知识储备。接着是作者的年代、姓名和注释中的有效信息,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把握诗歌的内容语言风格及常见的情感倾向。然后是对诗歌字句的斟酌,把握作者“炼字造境”,借助手法传情达意的独到深远。完成之后,要引导学生采用“还原”的方法,设身处地,把自己变成诗人本身,体悟诗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独有见解感受情味,基本就能把诗歌读顺了、读懂了。另外,诗歌的语言具有跳跃性,古人造境又有个性化的一面,就要帮助学生来“复原”,学习诗歌的多元美。真正读懂一首诗,当然还要借助古汉语的许多知识,这增加了诗歌赏析的挑战性,也正是如此,诗歌阅读的本身就有着无穷的魅力。
7. 审问作答 这是诗歌训练的一次完成,具体的要求前文已经谈到,在这里,我想要强调的是要充分运用好你选取的诗歌训练篇目,训练不是一锤子买卖,要充分挖掘,从不同的角度来设问,甚至把诗歌训练变成改写练习,写散文,写评论,写想象性作文,模仿写作等等,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诗歌鉴赏本身就有无穷的美感,是一次高级的精神审美活动,只要我们精选训练、适度扩展,就能收到吸取精华、增进鉴赏能力、熏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并达到热爱传统艺术之目的,而这才是诗歌鉴赏考查的根本妙处之所在吧!
通过训练,体悟诗歌的妙境,从而内化为学生本身的一种素质,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着不单纯是应考备考的问题,更是一个贯彻新的课程标准具体实践在诗歌鉴赏上的妙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