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指导忽视了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同理心的培养可以折射出学生对读者的关注,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吸引人,从根本上化解传统写作指导中过度重视内容与写法所带来的“对牛弹琴”现象。本文以四上年级《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例,具体探讨如何以情境设计来支架,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素养。
【关键词】 同理心 情境支架 吸引力 读者与听众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指导总是从内容与词句入手,以主题新颖、表达流畅、用词生动、过渡自然为佳,或者从表达技巧入手,以生动有趣、抓住所描写人或事的特点为好。然而很多时候,作者本人认为的好却并不一定为读者所喜欢,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只能独自陶醉罢了。其实我们忽视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作者是否具有一种读者意识。何谓读者意识?其实就是写作之时心中有读者,像老师上课、专家做报告、导游和介绍一样面对真实的对象进行表达,以便让写作中的每一句话更具有吸引力。打个形象的比方,一个导游在中午时分向游客介绍景区的历史,从唐宋讲到明清,从《三国》讲到《水浒》、从到庙宇说到河流……说得天花乱坠,游客此时早已饥肠辘辘,完全听不进去也不要听,此时导游如果能介绍一下景区的小吃倒时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说:“我们景区有一种有名的扒鸡,是济公和尚吃过叫好而成名的,我们要不要去前边看看呢?”因为这样能吊住听者的胃口,因为这样讲就抓住了听者的心——这种理解听者(读者)内心的表达就属于同理心。
《推荐一个好地方》是四上年级的一次习作训练,为此笔者尝试了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同理心的尝试,以此为切入口让学生明白写作如何打动读者的心。指导过程如下:
1. 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那些好地方。(板书习作主题)我们去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旁边总会有一位导游,给我们做详细的景点介绍。他们侃侃而谈,游客朋友们都要围着听他们的讲解,你们羡慕吗?(学生进入联想之中,眼前出现曾经听导游讲解景区的情境)
师:话说有一群游客去杭州参观灵隐寺,导游小姐看时间快到中午了,许多游客也快走不动了,参观的兴致快没有了,导游灵机一动说:……你猜导游是怎么说的吗?(尽管没有用多媒体,就凭口述学生提起了耳朵,希望能打听到有用的东西。)
2. 情境明理
师:导游小姐看时间快到中午了,许多游客也快走不动了,灵机一动说:大家来杭州,一定要了解杭州的小吃哦,这不,现在我们向前走,有人在卖一种扒鸡,这个鸡啊,香、酥、嫩、脆,你知道吗?G20召开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尝就停不下来,回去时非得叫隨从人员带走几大箱,回白宫冻在冰箱里吃上几个月呢!现在我们朝前走,先来说说这个扒鸡的来历——原来啊,济公和尚在这个地方有一段历史……(这一说,学生都快迷上了,显然这样的情境在告诉学生,说话与写作一定要能打动听众或者读者的心。)
3. 情境摸拟
师:其实我可以告诉大家,灵隐寺是没有扒鸡卖的,导演小姐只不过为游客导演了一场“听梅止渴”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有点忽悠大家的味道,但这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导游。如果如果你是导游,你给游客做介绍时,一定要了解什么呢?(讨论得出:①这个地方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②向谁介绍这个地方比较好?然后小组内按照上述思路进行第二轮讨论,学生可以自设情境与听众,也可以参考同学的思路进行改进。这里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尊重。)
4. 情境展示
师:接下来,大家可以大胆地上台说说自己的计划,重点回答刚才提出的几个问题。
生1:我想向暑假里来自上海的小朋友介绍百丈飞瀑景区,告诉他们那儿很好玩,主要是比较刺激,而且夏天也很凉爽。因为城里太热了,这里有天然的空调,又有漂流可以玩。(引导作者可以抓住“凉爽”与“刺激”来写)
生2:我想向来自杭州的游客介绍嵊州的小吃一条街,虽然都是浙江省的,但嵊州的小吃最好的要数豆腐年糕与榨面了,当然还有那个糟肉,让人吃了一辈子都忘记不了,不过饺子我看就不介绍了,这个东西别的地方也有。(表扬学生能有比较进行取舍。)
生3:我想为来自北京的游客介绍嵊州的越剧博物馆,因为我知道北方人爱听京戏,越剧非常有我们浙江的特色,我可以为他们唱上一段,把这个戏种介绍给老北京们一定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表扬学生能够因人而异选择介绍的景点。)
有了前几步的铺垫,此时学生大多能说出针对谁来介绍哪个景区,突出景区的什么特点,从而做到投其所好,使游客喜欢这个景区。教师的引导也是围绕上边几个问题来评价与指导,从而使问题引导下的情境设计起到了习作支架的作用。
总之,同理心表现的是一个人对他人所处环境的认同与理解,是一个人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同理心的培养并不是习作教学的必须任务,但是他可以折射出学生对读者的关注,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吸引人,从根本上化解传统写作指导中过度重视内容与写法所带来的“对牛弹琴”现象。强调同理心与读者意识对小学生习作来说似乎要求过高了,但以情境为支架进行的分步设计,则可以使学生习作训练过程中的这种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培养,也使习作从根本上改变假大空与虚情假意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陈雨荷, 虞茜, 吴念阳. 立体式绘本阅读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同理心的影响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4).
[2] 崔卓缘,钱海燕.绘本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师范大学“大带小”团队为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05).
[3] 刘颖.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策略[J]. 课外语文,2016(04).
【关键词】 同理心 情境支架 吸引力 读者与听众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指导总是从内容与词句入手,以主题新颖、表达流畅、用词生动、过渡自然为佳,或者从表达技巧入手,以生动有趣、抓住所描写人或事的特点为好。然而很多时候,作者本人认为的好却并不一定为读者所喜欢,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只能独自陶醉罢了。其实我们忽视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作者是否具有一种读者意识。何谓读者意识?其实就是写作之时心中有读者,像老师上课、专家做报告、导游和介绍一样面对真实的对象进行表达,以便让写作中的每一句话更具有吸引力。打个形象的比方,一个导游在中午时分向游客介绍景区的历史,从唐宋讲到明清,从《三国》讲到《水浒》、从到庙宇说到河流……说得天花乱坠,游客此时早已饥肠辘辘,完全听不进去也不要听,此时导游如果能介绍一下景区的小吃倒时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说:“我们景区有一种有名的扒鸡,是济公和尚吃过叫好而成名的,我们要不要去前边看看呢?”因为这样能吊住听者的胃口,因为这样讲就抓住了听者的心——这种理解听者(读者)内心的表达就属于同理心。
《推荐一个好地方》是四上年级的一次习作训练,为此笔者尝试了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同理心的尝试,以此为切入口让学生明白写作如何打动读者的心。指导过程如下:
1. 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那些好地方。(板书习作主题)我们去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旁边总会有一位导游,给我们做详细的景点介绍。他们侃侃而谈,游客朋友们都要围着听他们的讲解,你们羡慕吗?(学生进入联想之中,眼前出现曾经听导游讲解景区的情境)
师:话说有一群游客去杭州参观灵隐寺,导游小姐看时间快到中午了,许多游客也快走不动了,参观的兴致快没有了,导游灵机一动说:……你猜导游是怎么说的吗?(尽管没有用多媒体,就凭口述学生提起了耳朵,希望能打听到有用的东西。)
2. 情境明理
师:导游小姐看时间快到中午了,许多游客也快走不动了,灵机一动说:大家来杭州,一定要了解杭州的小吃哦,这不,现在我们向前走,有人在卖一种扒鸡,这个鸡啊,香、酥、嫩、脆,你知道吗?G20召开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尝就停不下来,回去时非得叫隨从人员带走几大箱,回白宫冻在冰箱里吃上几个月呢!现在我们朝前走,先来说说这个扒鸡的来历——原来啊,济公和尚在这个地方有一段历史……(这一说,学生都快迷上了,显然这样的情境在告诉学生,说话与写作一定要能打动听众或者读者的心。)
3. 情境摸拟
师:其实我可以告诉大家,灵隐寺是没有扒鸡卖的,导演小姐只不过为游客导演了一场“听梅止渴”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有点忽悠大家的味道,但这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导游。如果如果你是导游,你给游客做介绍时,一定要了解什么呢?(讨论得出:①这个地方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②向谁介绍这个地方比较好?然后小组内按照上述思路进行第二轮讨论,学生可以自设情境与听众,也可以参考同学的思路进行改进。这里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尊重。)
4. 情境展示
师:接下来,大家可以大胆地上台说说自己的计划,重点回答刚才提出的几个问题。
生1:我想向暑假里来自上海的小朋友介绍百丈飞瀑景区,告诉他们那儿很好玩,主要是比较刺激,而且夏天也很凉爽。因为城里太热了,这里有天然的空调,又有漂流可以玩。(引导作者可以抓住“凉爽”与“刺激”来写)
生2:我想向来自杭州的游客介绍嵊州的小吃一条街,虽然都是浙江省的,但嵊州的小吃最好的要数豆腐年糕与榨面了,当然还有那个糟肉,让人吃了一辈子都忘记不了,不过饺子我看就不介绍了,这个东西别的地方也有。(表扬学生能有比较进行取舍。)
生3:我想为来自北京的游客介绍嵊州的越剧博物馆,因为我知道北方人爱听京戏,越剧非常有我们浙江的特色,我可以为他们唱上一段,把这个戏种介绍给老北京们一定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表扬学生能够因人而异选择介绍的景点。)
有了前几步的铺垫,此时学生大多能说出针对谁来介绍哪个景区,突出景区的什么特点,从而做到投其所好,使游客喜欢这个景区。教师的引导也是围绕上边几个问题来评价与指导,从而使问题引导下的情境设计起到了习作支架的作用。
总之,同理心表现的是一个人对他人所处环境的认同与理解,是一个人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同理心的培养并不是习作教学的必须任务,但是他可以折射出学生对读者的关注,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吸引人,从根本上化解传统写作指导中过度重视内容与写法所带来的“对牛弹琴”现象。强调同理心与读者意识对小学生习作来说似乎要求过高了,但以情境为支架进行的分步设计,则可以使学生习作训练过程中的这种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培养,也使习作从根本上改变假大空与虚情假意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陈雨荷, 虞茜, 吴念阳. 立体式绘本阅读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同理心的影响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4).
[2] 崔卓缘,钱海燕.绘本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师范大学“大带小”团队为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05).
[3] 刘颖.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策略[J]. 课外语文,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