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害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有很多,诸如写作素材缺乏,写作思路打不开,写作技巧单一等等。本文试图从思维领域、思维内容、思维方式等三个方面,谈谈拓展写作思维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拓展;写作思维;思维领域;思维内容;思维方式
一、 引言
说实话,身为高中生了,我们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写作难,难写作”,每到作文时对写作怀有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下面,我想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思维领域、思维内容、思维方式等三个方面,谈谈拓展写作思维的一些方法。
二、 思维领域的拓展
(一) 渐进法——由小到大,由近及远
该方法主要用于阅读某些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的材料。通常给定材料提供的是一些带有典型性或启示意义的小事,目的在于让我们去做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或由少到多的联想和类推,由小事想到大事,由局部想到全局,由小道理悟出大道理,这个联想类推到的全局性大道理,就是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例如有这样一个材料:若你手中有一个杯子要出卖,成本一元,如何卖?若仅是卖一个杯子,也许最多卖两元;若是卖最为流行的,也许可卖到三四元;若在外面加上高级包装,卖十元二十元是有可能的;若它是某位名人用过的,卖上千上万元都有人要。从审题角度看,这道题的内涵很丰富。
(二) “辐射法”——围绕轴心,四面发散
辐射,意思是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辐射思维,就是以某个事物作为出发点,运用发散思维,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古今中外进行联想和想象,它是写作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请看以某一字母为对象展开的联想:
“O”像一轮升起的圆月,像一滴晶莹的露珠,还像一架瞭望天空的射电望远镜。
“X”像相互交叉的篱笆,像作业本上的一个个错号,还像人生坐标的交点。
“Y”像一只长颈的漏斗,像一个张开双臂的人,还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
“J”像一把精致的手枪,像低头啄食的小鸡,还像农夫手中的农具。
实际上,以任何一个字母为出发点,多角度、多侧面的去想,能想到好多的事物,造出好多好多的句子,寫出许多许多的片段。生动的句子会层出不穷,优秀的文段也会如烟花绽放,令人目不暇接。
三、 思维内容的拓展
(一) 理论依据——名人名言,诗文熟语
在写作中,一见到某个写作题目或是写作话题,我们便要立即开动脑筋,搜寻理论依据,即在脑海中搜索古今中外与之有关的名人名言、诗文名句、谚语熟语等。譬如一见到“宽容”这个话题,首先在大脑里要立即浮现与“宽容”有关的名句,例如: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二) 事实材料——历史故事,生活事件
有了写作题目或是写作话题后,除了在大脑中搜寻理论依据外,还要立即搜寻有关的事实材料,如历史事实、生活事件、文言故事、寓言童话等。这些既可从古代历史文化典籍中去搜寻,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去搜寻;既要搜寻正面事实材料,也要搜寻反面事实材料。譬如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我们便会立即联想到我国古代“六尺巷”的故事。
四、 思维方式的拓展
(一) 正向思维——相关联想、相似联想
所谓正向思维,就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沿袭某些常规去分析问题,按事物发展的进程进行思考、推测,是一种从已知进到未知,通过已知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用在写作上,就可以围绕写作对象,从相关相似上展开联想进行拓展。比如,要写某人的字写得特棒,可以这样拓展:某人是何时、怎样爱上写字的,平时是怎么练字的,在哪些场合给哪些人写过字,他们是怎么评价的等等。又如写《尊师》这个题目,可以按照“什么是尊师——为什么要尊师——怎样尊师”的思路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
(二) 反向思维——相对联想、相反联想
所谓“反向思维”,就是让思维沿着原先思路相反的方向推进,从相反的角度和方向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说具体一点,就是当你在肯定什么的时候不妨再从反面想想能否否定它,当你在否定什么的时候不妨再从正面想能否肯定它。
在作文中运用反向思维审题构思,如《卫生所不卫生》《老将不老》《小事不小》《闲不住的闲人》等,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三) 发散思维——中心开花,弹片四溅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进行思考,它使人的思维趋向于灵活、多样,富于创造性。因此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这种思维在材料作文写作中很有实用价值,它既可以是对同一材料进行多角度和多侧面的思考而得出不同的立意,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可以是对同一材料作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思考而运用到不同的作文题目的写作中,即“一材多用”。前者如根据“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就可以多角度地进行畅想,提炼出这个论点:从乐师与南郭相安无事的角度,联想到对当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坏人坏事要敢于揭露。
(四) 变形思维——改变形状,获得新知
所谓变形思维,是指把思维对象的形状加以改变,使大脑获得新的信息,从而实现认识上的突变的一种思维方式。常见的方法有假设扩大化、假设缩小法、整体分割法和信息添加法等等。
变形思维对于了解未知世界,实现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战场上缴获敌人一种新式武器,对它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方法,从整体思考无法知道,但是如果把它拆开研究,也许很快就能掌握它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这种拆开研究的方法,在思维过程中就运用了整体分割法。这是作者的思维拓展、思路开阔的结果。我们如果平时能多读、多思、多练,相信写出这样的佳作也不是什么难事。
参考文献:
[1]陈波.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121-142,207-208.
[2]吴艳莉.营构活动教学拓展写作思维[J].语文学刊,2006(09):123-124.
作者简介:
谭致鹏,湖南省邵阳市,湖南省新邵县第四中学。
关键词:拓展;写作思维;思维领域;思维内容;思维方式
一、 引言
说实话,身为高中生了,我们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写作难,难写作”,每到作文时对写作怀有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下面,我想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思维领域、思维内容、思维方式等三个方面,谈谈拓展写作思维的一些方法。
二、 思维领域的拓展
(一) 渐进法——由小到大,由近及远
该方法主要用于阅读某些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的材料。通常给定材料提供的是一些带有典型性或启示意义的小事,目的在于让我们去做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或由少到多的联想和类推,由小事想到大事,由局部想到全局,由小道理悟出大道理,这个联想类推到的全局性大道理,就是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例如有这样一个材料:若你手中有一个杯子要出卖,成本一元,如何卖?若仅是卖一个杯子,也许最多卖两元;若是卖最为流行的,也许可卖到三四元;若在外面加上高级包装,卖十元二十元是有可能的;若它是某位名人用过的,卖上千上万元都有人要。从审题角度看,这道题的内涵很丰富。
(二) “辐射法”——围绕轴心,四面发散
辐射,意思是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辐射思维,就是以某个事物作为出发点,运用发散思维,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古今中外进行联想和想象,它是写作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请看以某一字母为对象展开的联想:
“O”像一轮升起的圆月,像一滴晶莹的露珠,还像一架瞭望天空的射电望远镜。
“X”像相互交叉的篱笆,像作业本上的一个个错号,还像人生坐标的交点。
“Y”像一只长颈的漏斗,像一个张开双臂的人,还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
“J”像一把精致的手枪,像低头啄食的小鸡,还像农夫手中的农具。
实际上,以任何一个字母为出发点,多角度、多侧面的去想,能想到好多的事物,造出好多好多的句子,寫出许多许多的片段。生动的句子会层出不穷,优秀的文段也会如烟花绽放,令人目不暇接。
三、 思维内容的拓展
(一) 理论依据——名人名言,诗文熟语
在写作中,一见到某个写作题目或是写作话题,我们便要立即开动脑筋,搜寻理论依据,即在脑海中搜索古今中外与之有关的名人名言、诗文名句、谚语熟语等。譬如一见到“宽容”这个话题,首先在大脑里要立即浮现与“宽容”有关的名句,例如: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二) 事实材料——历史故事,生活事件
有了写作题目或是写作话题后,除了在大脑中搜寻理论依据外,还要立即搜寻有关的事实材料,如历史事实、生活事件、文言故事、寓言童话等。这些既可从古代历史文化典籍中去搜寻,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去搜寻;既要搜寻正面事实材料,也要搜寻反面事实材料。譬如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我们便会立即联想到我国古代“六尺巷”的故事。
四、 思维方式的拓展
(一) 正向思维——相关联想、相似联想
所谓正向思维,就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沿袭某些常规去分析问题,按事物发展的进程进行思考、推测,是一种从已知进到未知,通过已知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用在写作上,就可以围绕写作对象,从相关相似上展开联想进行拓展。比如,要写某人的字写得特棒,可以这样拓展:某人是何时、怎样爱上写字的,平时是怎么练字的,在哪些场合给哪些人写过字,他们是怎么评价的等等。又如写《尊师》这个题目,可以按照“什么是尊师——为什么要尊师——怎样尊师”的思路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
(二) 反向思维——相对联想、相反联想
所谓“反向思维”,就是让思维沿着原先思路相反的方向推进,从相反的角度和方向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说具体一点,就是当你在肯定什么的时候不妨再从反面想想能否否定它,当你在否定什么的时候不妨再从正面想能否肯定它。
在作文中运用反向思维审题构思,如《卫生所不卫生》《老将不老》《小事不小》《闲不住的闲人》等,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三) 发散思维——中心开花,弹片四溅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进行思考,它使人的思维趋向于灵活、多样,富于创造性。因此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这种思维在材料作文写作中很有实用价值,它既可以是对同一材料进行多角度和多侧面的思考而得出不同的立意,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可以是对同一材料作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思考而运用到不同的作文题目的写作中,即“一材多用”。前者如根据“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就可以多角度地进行畅想,提炼出这个论点:从乐师与南郭相安无事的角度,联想到对当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坏人坏事要敢于揭露。
(四) 变形思维——改变形状,获得新知
所谓变形思维,是指把思维对象的形状加以改变,使大脑获得新的信息,从而实现认识上的突变的一种思维方式。常见的方法有假设扩大化、假设缩小法、整体分割法和信息添加法等等。
变形思维对于了解未知世界,实现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战场上缴获敌人一种新式武器,对它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方法,从整体思考无法知道,但是如果把它拆开研究,也许很快就能掌握它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这种拆开研究的方法,在思维过程中就运用了整体分割法。这是作者的思维拓展、思路开阔的结果。我们如果平时能多读、多思、多练,相信写出这样的佳作也不是什么难事。
参考文献:
[1]陈波.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121-142,207-208.
[2]吴艳莉.营构活动教学拓展写作思维[J].语文学刊,2006(09):123-124.
作者简介:
谭致鹏,湖南省邵阳市,湖南省新邵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