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的背景下,旅游服务和管理工作表现出高度复杂性、紧密关联性、高强度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要求高校应重视对旅游专业人才情商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提高学生的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高校实现旅游专业情商教育上述两个目标应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对情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其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以人际关系能力和情绪管理为核心完善情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情商水平、将专业实习作为情商教育评估的依据。
关键词: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专业教学;情商教育
· 【中图分类号】F590-4
1.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特征
1.1 我国是否进入大众旅游时代的争论
大众旅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大众化旅游,即参加旅游的人已扩展到普通劳动大众,旅游不再是资产阶级的独享,成为普通大众人人可以拥有的权利,二是指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规范化旅游模式1。 张凌云(2002)认为从需求角度看, 大众旅游就是大众消费,即旅游成为一种普通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产品;从供给角度看, 大众旅游就是以普通大众为目标市场, 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消费得起的旅游产品2。从现实情况的角度看,我国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6.4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6900万人次,人均出游率已超过2次,提前实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到2015年,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的目标。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国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1.2 大众旅游时代对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个国家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后,旅游活动表现出大众参与性、全球普及型和规范标准化等特点3。具体就我国而言,旅游需求方面表现为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普遍消费行为,参加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数量越来越多且来自各社会阶层,旅游者的需求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国内旅游需求旺盛并已成为国民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供给方面则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包价旅游成为旅游产品的核心,其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并逐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表现出来的上述特征决定了现实中旅游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度复杂性、紧密关联性、高强度性和多变性的特点4,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大众旅游时代对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要求
2.1 情商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1995 年,美国人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时代杂志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提出情商包含五种能力: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并结论性的认为“情商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5]。
由于旅游业是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业,尤其是在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服務与管理工作需要协调、处理与旅游者、上下游关联旅游企业、竞争者以及各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紧密关联性、高强度性以及多变性的等特点,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只有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才能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上述特点。
2.2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工作对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培育的要求
根据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情商理论,结合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实际特点,高校当前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培育应当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沟通与协调、处理人际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由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工作的高度复杂性和紧密关联性所决定的。一方面在大众旅游背景下,旅游工作的具有高度紧密关联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旅游从业者须与旅游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利益相关群体打交道,产业链条上每个环节的利益相关群体都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旅游活动的成败,这必然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好与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在大众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在数量上呈几何式增长且旅游者需求千差万别、千变万化,这决定了旅游工作的复杂性,但旅游供给方面则是简单的包价旅游产品,这造成了单一的旅游产品供给难以满足复杂的旅游者需求的结果,造成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旅游者日益增长且日渐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且相对落后的商业模式之间的矛盾, 现实中的这种矛盾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要具有较强的与客人之间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能力,处理好与客人之间的关系。
二是情绪管理能力,即:识别他人情绪并善于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能够识别、诱导客人情绪并进行自我情绪的有效管理是旅游从业人员情商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旅游工作人员应当能够识别旅游者出现不良情绪的苗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其消极情绪,诱导旅游者积极情绪的产生。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者情绪爆发或遇到工作难题时,应当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并通过恰当途径进行情绪宣泄,学会进行自我情绪有效管理和自我激励,避免出现自身心理失衡。
3.大众旅游时代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培育
3.1 提高对情商重要性的认识,将情商教育纳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对情商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转变专业教学理念。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更应具备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环境变化的心理素质。在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兴趣、信念、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倾向性,提高学生的情感效能,因此应提升学生的情商水平。提升学生的情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正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大特点6。 其次要将情商教育纳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将情商教育纳入其中,赋予情商教育与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促进情商教育的贯彻实施。 3.2 以人际关系能力培养和情绪管理作为核心完善情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情商教育最为核心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情绪管理的能力。针对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在课程建设上,需要开发相关课程群,增设人际沟通、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合作以及公关技巧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将其作为旅游专业必修课程来进行管理,以生动具体的课程体系切实落实情商教育的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提高情景模拟训练、职业角色扮演、社会团队合作实践在情商课程教学中的比重。针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要结合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开展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角色差别,正确处理客我矛盾、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掌握情绪发泄和自我心理调适与保护的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3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情商水平
在情商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旅游专业教师的情绪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旅游工作的情绪情感,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情商水平至关重要。首先由于旅游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理论教学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无法做好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对此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情商水平。“走出去”,即:校内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到旅游企业中挂职锻炼,增进对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培养对旅游工作的积极情感;“请进来”,即:将知名旅游企业中的优秀的服务和管理人员请到学校做兼职教师。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情商水平。其次要改变教师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形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利, 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 选择自己的學习方向, 将对学生的积极情感作为教学的动力7。
3.4 将旅游专业实习作为情商教育教学评估的载体
由于旅游专业特点的固有要求,高校一般会组织旅游专业学生到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进行为其半年时间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二是实习单位的非正式员工。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要求几乎与正式员工是一致的。顶岗实习学生同样要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同样要参加工作劳动并获得一定的实习补贴,因此旅游专业学生必然要与客人、上级领导和同事们形成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必然要遇到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承受并排解因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半年时间顶岗实习的综合表现,可以作为高校评价学生情商水平和情商教学效果的依据,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改进自身在情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情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凌云.大众的“新旅游”还是新的“大众旅游”[J].旅游学刊,2002(6).
[3]克里斯·库伯等.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赖斌,杨丽娟.论情商培育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适应力[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7(1).
[5]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
[6]张立春.情绪智商理论与素质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7]胡锦绣 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 (12):69-70.
关键词: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专业教学;情商教育
· 【中图分类号】F590-4
1.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特征
1.1 我国是否进入大众旅游时代的争论
大众旅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大众化旅游,即参加旅游的人已扩展到普通劳动大众,旅游不再是资产阶级的独享,成为普通大众人人可以拥有的权利,二是指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规范化旅游模式1。 张凌云(2002)认为从需求角度看, 大众旅游就是大众消费,即旅游成为一种普通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产品;从供给角度看, 大众旅游就是以普通大众为目标市场, 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消费得起的旅游产品2。从现实情况的角度看,我国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6.4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6900万人次,人均出游率已超过2次,提前实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到2015年,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的目标。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国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1.2 大众旅游时代对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个国家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后,旅游活动表现出大众参与性、全球普及型和规范标准化等特点3。具体就我国而言,旅游需求方面表现为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普遍消费行为,参加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数量越来越多且来自各社会阶层,旅游者的需求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国内旅游需求旺盛并已成为国民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供给方面则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包价旅游成为旅游产品的核心,其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并逐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表现出来的上述特征决定了现实中旅游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度复杂性、紧密关联性、高强度性和多变性的特点4,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大众旅游时代对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要求
2.1 情商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1995 年,美国人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时代杂志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提出情商包含五种能力: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并结论性的认为“情商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5]。
由于旅游业是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业,尤其是在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服務与管理工作需要协调、处理与旅游者、上下游关联旅游企业、竞争者以及各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紧密关联性、高强度性以及多变性的等特点,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只有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才能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上述特点。
2.2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工作对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培育的要求
根据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情商理论,结合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实际特点,高校当前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培育应当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沟通与协调、处理人际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由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工作的高度复杂性和紧密关联性所决定的。一方面在大众旅游背景下,旅游工作的具有高度紧密关联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旅游从业者须与旅游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利益相关群体打交道,产业链条上每个环节的利益相关群体都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旅游活动的成败,这必然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好与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在大众旅游时代下,旅游者在数量上呈几何式增长且旅游者需求千差万别、千变万化,这决定了旅游工作的复杂性,但旅游供给方面则是简单的包价旅游产品,这造成了单一的旅游产品供给难以满足复杂的旅游者需求的结果,造成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旅游者日益增长且日渐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且相对落后的商业模式之间的矛盾, 现实中的这种矛盾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要具有较强的与客人之间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能力,处理好与客人之间的关系。
二是情绪管理能力,即:识别他人情绪并善于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能够识别、诱导客人情绪并进行自我情绪的有效管理是旅游从业人员情商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旅游工作人员应当能够识别旅游者出现不良情绪的苗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其消极情绪,诱导旅游者积极情绪的产生。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者情绪爆发或遇到工作难题时,应当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并通过恰当途径进行情绪宣泄,学会进行自我情绪有效管理和自我激励,避免出现自身心理失衡。
3.大众旅游时代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情商培育
3.1 提高对情商重要性的认识,将情商教育纳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对情商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转变专业教学理念。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更应具备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环境变化的心理素质。在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兴趣、信念、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倾向性,提高学生的情感效能,因此应提升学生的情商水平。提升学生的情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正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大特点6。 其次要将情商教育纳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将情商教育纳入其中,赋予情商教育与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促进情商教育的贯彻实施。 3.2 以人际关系能力培养和情绪管理作为核心完善情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情商教育最为核心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情绪管理的能力。针对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在课程建设上,需要开发相关课程群,增设人际沟通、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合作以及公关技巧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将其作为旅游专业必修课程来进行管理,以生动具体的课程体系切实落实情商教育的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提高情景模拟训练、职业角色扮演、社会团队合作实践在情商课程教学中的比重。针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要结合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开展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角色差别,正确处理客我矛盾、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掌握情绪发泄和自我心理调适与保护的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3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情商水平
在情商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旅游专业教师的情绪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旅游工作的情绪情感,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情商水平至关重要。首先由于旅游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理论教学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无法做好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对此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情商水平。“走出去”,即:校内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到旅游企业中挂职锻炼,增进对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培养对旅游工作的积极情感;“请进来”,即:将知名旅游企业中的优秀的服务和管理人员请到学校做兼职教师。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情商水平。其次要改变教师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形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利, 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 选择自己的學习方向, 将对学生的积极情感作为教学的动力7。
3.4 将旅游专业实习作为情商教育教学评估的载体
由于旅游专业特点的固有要求,高校一般会组织旅游专业学生到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进行为其半年时间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二是实习单位的非正式员工。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要求几乎与正式员工是一致的。顶岗实习学生同样要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同样要参加工作劳动并获得一定的实习补贴,因此旅游专业学生必然要与客人、上级领导和同事们形成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必然要遇到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承受并排解因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半年时间顶岗实习的综合表现,可以作为高校评价学生情商水平和情商教学效果的依据,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改进自身在情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情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凌云.大众的“新旅游”还是新的“大众旅游”[J].旅游学刊,2002(6).
[3]克里斯·库伯等.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赖斌,杨丽娟.论情商培育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适应力[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7(1).
[5]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
[6]张立春.情绪智商理论与素质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7]胡锦绣 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 (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