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途径研究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而出现的新型媒体形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途径的必要性,应结合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搭建双主体模式、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网络阵地的路径,实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16-02
  新媒体(New Media)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而出现的新型媒体形态。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新媒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际分析新媒体对其影响,探索充分运用新媒体环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途径,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途径的必要性
  1.适应教育对象发展要求的需要
  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对象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成长于信息技术大变革、更新速度飞快的信息年代。自媒体的出现导致学生能够便捷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这种成长环境下,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有很大改变。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明显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特点。教育对象自我消化知识的方式使得他们不再乐于接受灌输式的教学。这就给思政课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带来冲击。加之许多学生个性突出,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在海量的新媒体信息中通过进行识别和筛选,发现新事物、新观点,挑战传统教学权威。这就要求必须拓展网络发展阵地,对思政课进行大胆改革。
  2.适应新媒体环境时代变化的需要
  新媒体的外延包括网络媒体、未来的互动式数字电视、手机媒体三大组成部分[1]。“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超九成”[2]。随着手机、电脑等媒介的技术更新与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几乎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教育。但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带来价值的多元化,这也慢慢消解了课堂教学的作用。因此,只有适当的调整教学途径,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3.适应教学改革创新的需要
  思政课教学中,不仅教育主体、客体在变化,而且教学内容、手段也在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落实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中共贵阳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也突出强调以创新为抓手,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突出教师为主,出现学生参与意识不强,课堂参与度低的问题。教学手段单一化,缺乏灵活性,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效果难以达到。現如今,新媒体的发展已然和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势必要求思政课要结合新媒体背景进行全方位的改变。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传统,没有进步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具有特殊性。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必开公共课,无论任何专业、任何学校,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必须开设。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体现出非常鲜明的目标性和价值指向性。因此,在教学理念上,大部分教师秉着“主导”的角色。对于教学内容,“满堂灌”是主流;对于教学过程,教师严格把控;对于教学方法,教师自主运用。这都是出于传统“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
  新媒体的发展让人类能够便捷的获取丰富信息。对于教师学习任务的布置,学生往往能够对预定教学内容进行超前学习或延伸学习。但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接收教师认为是重要和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教师应该承担起知识传播和学生学习间的引导,而非直接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因此,传统教学理念下,师生的沟通是单向沟通,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没有学生对知识的回应和反馈。这种教学模式带来两个后果是教师没有教学成就感和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基于“教师主导”的单向沟通关系建构,造成传统教学理念没有任何进步性。
  2.教学内容单一,没有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05方案要求逐步完善。目前2015年新版本教材,体系完善、逻辑严密。但其表达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很难体现出具体化和针对性。思政课教材内容突出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和理论性,但忽视了针对教学对象的生动性和具体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体系知识点的繁复和杂多,往往让学生不知所措。
  对于教师来说,面对复杂的知识体系,部分老师很难突破教材的逻辑框架,进行生动的知识传递,导致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授内容空洞乏味。也有一部分教师与此相反,语言生动,诙谐幽默,但却忽视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讲授。生动案例的罗列虽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但对整个知识体系和逻辑框架缺少介绍。因此,如何在现有教材资源下,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才是应有之义。
  3.教学手段陈旧,没有突破性
  一方面,在教学用具的采用上,多媒体往往是教师信息化手段运用的最主要体现。这不仅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本功。但对于多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借助于多媒体,教师省去了大量备课时间,通过图片和视频的罗列呈现教学的内容,忽视了教学重难点的衔接和分析。在教学课件的准备上,没有突破,不求创新,造成大量的陈旧知识出现在课堂上。
  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因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意识形态性,使学生不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普遍会采用案例分析法、体验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诸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却很难保证学生精细的学习效果。陈旧的教学手段带来的是学生盲目的完成课后作业,快餐式的学习方式并没有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从根本上说,是没有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学生主宰课堂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
  1.构建双主体模式,转变教学理念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在实施环节存在的问题归因于传统教学理念“教师为主”。只有构建起以教师和学生二者共同为主体的双向主体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到保障。
  无论是教学的准备阶段还是实施阶段,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体现出主体性。依据新媒体的共享性和交融性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借助各种社交网站和自建网络平台,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现知识两个主体间的传递。课前,学生充分参与到对本节课程内容的讨论和学习,形成未知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和困惑时时进行答疑和交流。单项主体模式在网络媒介的运用下可以快速向双向主题模式转变。
  同时,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不仅能够让老师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和特点,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教师的个人魅力。打破原有“教师为主”的观念,借助网上互动,实现网下的互动联通,这不仅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更增强了思政课的魅力。
  2.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发展的动态,全面客观分析社会热点,并将其融会贯通于理论教学环节。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把握当下思政学科的理论前沿和社会发展动态,“因为往往只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验证了的实践经验才能进行教学的二次传播与验证,不仅负责解释各种现象,也负责对于大学生的基本思维、思想价值取向的引导,也才能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起到解惑释疑的作用。”[3]教师也要把握大学生的社会关注点和思想动态与倾向。通过对学生日常关注网站和新闻事件的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倾向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要充分和学生个人情况、专业情况相结合,体现针对性。因此,要充分借助网络平台,结合所授学校、所授专业、所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利用网络阵地的海量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拓展网络阵地,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面临着新媒体技术的冲击,须不断进行调整,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通过拓展网络阵地,不断挖掘网络资源,教学方法才会层出不穷。
  传统站立式教学方式以及对多媒体的简单操作在网络环境的快速发展下已不能适应学生多样性的需求。所以亟须调整教学方法。首先,师生要借助网络媒体实现教学的互动。运用强大的网络平台,进行师生平等的互动式教学,通过对相关课题和研究内容的布置,实现线上线下的答疑解惑。其次,人人参与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革新。对于課前预习和课后习题等合作式问题,实现学习成员间以获取知识的资源共享。例如,翻转课堂、微课等形式。最后,学以致用的实践式教学方法,借助新媒体的选择性特点,充分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连通,达到学以致用。尤其对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网络资源库的建立能够高效追踪和统计学生的实践情况。
  此外,网络阵地的拓展,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以及掌握和运用网络的能力。在切实转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发布信息的丰富性也要注意信息的实效性。规范自身的网络道德,将网络平台的运用和课堂教学的发挥充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逐步实现二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2(7):24-27.
  [2]曲秀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6(4):101-103.
  [3]秦玉.高校思想政治课创新应对策略研究——基于网络新媒体[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2):74-76.
  [4]卫晓溪.“互联网+”思政课: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与创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187-189. [5]张昱,崔美花,李军,刘丽杰.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网络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62-263.
  [6]刘晓瑞. 新媒体环境下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网络阵地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48-50.
其他文献
摘 要:立案登记制的实施以来,各地法院立案数量突增。“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为网上立案提供契机,以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司法需求。然而由于先前立案审查制的限制和技术落后,各地网上立案试点效果并不明显,困境重重。本文以实践中网上立案出现的问题为分析点,指出在完善网上立案立法的基础上,妥善解决虚假立案,构建完善的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立网上立案与全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对接机制,以期能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的网
期刊
摘 要: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之中。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和扬弃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对象化思想,论述了客观事物对象性的普遍性、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对象化是受动与能动的统一、人的对象性是一个历史生成过程等五个方面的丰富内涵。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在人自身的内在能力、外在的物质世界、人的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对当今人的发展问题有重
期刊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中国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困难重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关键。通过借助双因素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如下: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分析目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对策如下: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依托互联网,发挥“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规划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新媒体背景下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特性,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提升,才能应对新媒体给思政课教学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思政课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策略提升教学能力,如建立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增加思政课教师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等。  关键词:新媒体;
期刊
摘 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领导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最终夺取革命和战争的胜利。而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等重要的品质成为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对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内涵与形成做了理论梳理,对西柏坡精神展开重点解读,这对于弘扬革命道德传统、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革命传统道德;西柏坡精神;艰苦奋斗 
期刊
五常市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坚持稳中求进,坚持质量效益并重,坚持实施“四区联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绿色食品产业桥头堡、哈长城市群次中心、长白山旅游产业带新节点、和谐宜居宜业
期刊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的本质要求,是立校之本,更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来推动高校的学风建设,构建其长效机制,已紧迫地摆在各高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具体对策如下:一是互联网+高校;二是互联网+教师、学生和家长。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期刊
摘 要:学习性投入状况是大学生学习中的核心问题。从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师生互动程度、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等方面分析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性投入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对策如下:正确认识学习性投入行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教育;建立四年一贯导师制,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学习支持体系和支持型校园环境。  关键词:学习性投入;地方院校;师生互动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以选取的辽宁省内地矿类大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整群分层抽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总结分析当前地矿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结合经济转型给地矿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地矿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如下:坚持“重在兴趣,重在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坚持全程化、分层次、多模块”的方法。  关键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地矿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