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践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关键词:地理课堂;创新教育;人才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这种教育形式有利于发挥教师优势和班集体的作用。但是,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离,特别是妨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创新教育则是以围绕实施课堂教学目标为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巧妙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愿望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一、创新教育的原则
  地理创新教育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加强地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创新教育的前提——趣味。按照有效学习理论,学习内容对学习者越有价值、越有意义,学习的效果就好。学生更多地关注地理学习内容中新奇、有趣的事实或现象。于是,尝试把正大综艺剧场中“是真是假”栏目“搬迁”过來,融入到本节课上。虚拟某孕妇乘飞机时,途中分娩的情况,以视频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辨别一对双胞胎姐妹,先出生的是妹妹,后出生的是姐姐,对吗?请说明理由。强烈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唤起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2)创新教育的实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这既是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地理教育的基本要求。如“地球自转”活动:利用自制的地球仪模型,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自转时将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指向不变。每位学生的眼光作为太阳光,当太阳光照射地球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通过实践,主动、动态地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不但掌握了这部分重点知识,突破了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观察、合作、探究等多种能力。
  (3)创新教育的方式——合作。合作,可以拓展学习领域,使多渠道收集到的学习资源得到共享,使活动延伸、拓展、提升,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赋予学生制订活动计划、选择活动伙伴、组织活动开展、参与活动过程、展示活动成就、评价活动结果的任务和权利。如“长江三角洲”活动:组织学生就“三角洲地区工程建设的选址”问题展开讨论。自由组合伙伴、自主上网搜集材料,并分工合作、小组自我评价。教师适时介入,把握教育机制,充当活动的指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加深了对“地转偏向力”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培养了搜集、处理、运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活动中,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培养。
  (4)创新教育的思维高度——创新思维。地理教学要创设由学生“构建而非复制”的活动情境,尽可能安排一些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究和创新的活动内容,赋予学生创新的责任。“昼夜交替”拓展探究:假如地球不自转,有没有昼夜现象?有没有昼夜的更替?如果有,昼夜更替的周期是多少?通过进一步假设追问,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
  二、实践地理创新教育的形式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1)做。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既可以是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三圈环流”是重难点,曾尝试过多种方法来突破这个重难点,如讲解法、图示法、绘图法等,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经过分析我发现,此知识点难度在于:此问题本身头绪多、空间变化大,而学生在认识这一问题时又多注重结论,轻理解。经实践,发现利用学生活动法可以突破此重难点。具体做法:三圈环流是在假设的均匀的地球表面上产生的,具有纬度地带性,把教室假定为地球,第一、三、五、七横排分别是0 °、30°N、60°N、90°N纬度,每排学生分别模拟各自位置的大气运动。第一排的学生是位于赤道上,起立并高举双手,代表在赤道附近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第七排学生位于极地附近,起立并双手斜下举,代表在极地附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教师则用直尺模拟在高空,气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运动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30°N附近下沉;第三排学生起立并双手斜下举,代表高空气流下沉在30°N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第二排学生则坐在座位上,先前平举双手,代表近地面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从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然后右移双手成右斜平举,代表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而形成的东北信风带,这样北半球的低纬环流就呈现出来了。同理,第四排到第七排的学生模拟出中、高纬环流。一幅活生生、立体、动感的三圈环流示意图就由学生自己“做”了出来,并呈现在教室里和同学们的脑海里,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演。通过多种形式,如小品、朗诵、故事等,生动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要选择一些典型的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排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交际能力。如在讲“地转偏向力”时,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活化地理事物,增强真情实感。通过学生的表演,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其中原因,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则深入人心。
  (3)问。每节内容学完后,可要求学生给老师提出发散于课本知识点的问题。如在讲完“地转偏向力”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单向行驶的火车铁轨右侧容易被磨损吗?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学生对地转偏向力的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思考问题还是缺乏系统的考虑。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给予肯定,并启发他们自己探究,并找出答案,在探究中享受和获得成功的欢乐,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创造最佳求知境界。
  地理创新教学要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以人为本,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法的指导,促进有效学习,让学生乐学、会学。这样,才能实现创新教育与地理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陈澄,段玉山.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重金属Cd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重金属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宁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铁南2号,营丹11号和郑丹958号为供试
从高考试题中发现,考查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无非是在考查对有用信息的把握和筛选能力,但是这些信息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有明示、暗含的,有来自文章的、试题要求的,所以难于准确把握,再加上考生心理紧张,更是挂一漏万。但只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就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 解题原则  (1)坚持立足于文章全局。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选文都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都有一个集中的主题,全文的任何一点内容都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of MCP gene of 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 [Method] The MCP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red-spott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地方志工作,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下面,我就
出生前后的早期营养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较成年期更为关键,而且早期营养与随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当营养不良时,胎儿或初生动物代谢功能的可塑性使得它们能够适应
2003年7月,《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编修地方志的地方性行政法规.是四JlI省推进文化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高
古人论述写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我们上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开头要美丽,中间要浩荡,结尾要响亮。结课要突出短、快、巧,要做到言语不凡,干净利落。要么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用尽量少的话语使讲课的主题得到升华,要么紧扣目标,提纲挈领,画龙点睛。而一成不变的结尾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厌倦,使学生们“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本人曾小试牛刀,精心设计,把课尾上得有滋有味。  一、巧妙板书,锦上添花 
方志,是“一方之全史”。方志历史。是记述著史传世的历史,是展现历史得以传承的历史。这部历史无疑是一部好书,需要大书特书。然而,现实中涉足者寥寥,特别是以电视纪录片文本的著
摘 要:过渡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设计与表达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对课堂进程的掌控。合理、巧妙地运用过渡语,对于开启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会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课堂;过渡语;教学质量  一、过渡语的概念和作用  过渡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一个问题向另一个问题过渡时或由这部分教学内容向那部分教学内容转换时所使用的语言。它既承
摘 要:五年高职语文实践课是指根据高职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而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实践课堂的开展,可以克服过去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实践的缺点,从而让学生将其所学语文知识得到真正的应用,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五年高职;实践;人才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高素质职业学生的需求,语文应用能力在高职生的综合能力中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