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教师导引方式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由于一些经典名著或语言晦涩难懂,或年代久远阅读障碍太多,初中生的相关知识有限,致使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脱离文本。所以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实现学生与名著的生命对话。
  一、蓄势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对话唤醒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接受者在某种外部和内部因素(问题、动机、兴趣)刺激下产生的对下一次阅读的期待。唤醒阅读期待是教师指导名著阅读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1)师生对话。为了推出课文的主人公“香菱”,我从学生熟悉的人物谈起:王熙凤、林黛玉……学生还是能说出有关情节和性格特点的。我接着指出:“其实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人物,是被很多读者忽略了的,你们想不想了解?”学生的好奇心被挑起来,我顺势问道:“你知道香菱是谁吗?”激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达到预期效果。
  (2)与文本对话。《香菱学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经典章节,节选自原著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课前我要求学生看过这一整回的内容,把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并把课文内容读熟,理清情节。香菱为什么要“慕雅”而“学诗”,是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疑问会带动他们探究前面的情节。初步的阅读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文字唤醒了更深层次的阅读欲望,阅读便向个体行为发展了。
  2.评价激发阅读张力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语言表现之间总有空白和不确定性存在,使读者与作品之间形成了张力。作为教师便要引导、帮助他们发现并尽量消除超限的张力,充分利用阅读初感激发阅读张力,使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能得到知识和情感的双重收获。
  (1)评价文本——定位。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说过:“现在可以做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发明我们自己理想的经典藏书房。”评价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定位自己的“书房”。在权威机构公布的初中名著阅读书单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一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学生对于四大名著要么认识不足,要么有畏难心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可以缩短学生与名著的距离,使学生正确认识名著的价值,从而带着一种高度去阅读。
  (2)评价学生——激趣。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所谓主体,在哲学上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既然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首先就要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初期的阅读,学生是充满期待而忐忑不安的。这时候需要教师在评价中的充分肯定,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尊重学生的阅读顿悟,给予他们绝对的话语自由,但也要及时导引,培养学生向纵深思考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张力。如以下教学片断:
  生1:她还是一个聪明的人,她对王维的诗的分析很有道理,并不像宝钗说的那样呆头呆脑。
  师:你很了不起,你对香菱的表扬一定会让她更有信心,宝钗就不一样了。
  生1:宝钗根本不想教她,只看到她的缺点。
  师:你很有赏识别人的胸怀,对文字的阅读也很细心,这是阅读名著的可贵品质。受到赏识的人会更加自信。
  生2:香菱还是一个好脾气的人,总是“笑”,对黛玉和对别人都这样。
  师:你最懂曹雪芹了,从这么长的课文中发现了曹雪芹给香菱的好脾气!想想看作者刻画香菱的好脾气有什么用意?
  生3:为了表现她的“苦吟”是乐在其中,自得其乐。
  教师的问题设置是要通过激疑启思来激发阅读张力,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教师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感悟,又启发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进一步阅读文本,课堂动态地生成,降低了认知上的畏难情绪,又调动学生阅读原著的积极性。
  二、乘势带入,提升阅读能力
  “审美只是个人的而非社会的关切。”这是站在美学的高度上对个体生命阅读体验的保护式界定。要尊重学生的阅读特点,让他们在自由的精神状态下阅读,并能够形成自己的审美体验。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指导名著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贴近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乘势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1.关注细节描写,透视人物性格
  师:数一下香菱的几个“笑”,都是针对谁的?
  生:17处,对每一个见到的人。对黛玉老师笑得最多,还有宝玉、探春、宝钗。
  生:宝钗打击她她也笑,真是好脾气。
  师:大家阅读很仔细,想想看作者为什么极力刻画香菱的“笑”。
  生:表现她的虚心,照应她学诗的目的:慕雅。
  生:表现她性格的软弱,对嘲笑她的人也笑脸相迎。
  生:刻画她的朴实,因为这种朴实很可爱!
  生:她不但学诗很专注,笑得也很专注,说明她是个很真诚的人。
  以上这个片段中,17个“笑”是惜墨如金的曹雪芹给这个女子温暖的着色,让她的温柔打动高傲的林黛玉,让这两个女孩都笑起来,让这两个美丽的女子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后她们的毁灭才能让人痛心疾首。让学生从细节中探究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事半功倍。
  2.挖掘隐性信息,勾连故事情节
  “隐性信息”就是指不直观的信息,文学作品常常用欲言又止的方式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阅读个体通过自身体验和感悟勾连情节的过程中,产生审美体验。《红楼梦》中,香菱的命运贯穿在整个贾府贵族小姐的命运里。香菱丢了,黛玉出场了,走进了她人生中最不应该去却不得不去的地方。香菱在贾府中的地位是连一个丫鬟也不如的,但她却要学诗,而且是向众人眼中“最容不得人”的主子小姐林黛玉学习。曹公匠心独具,把这两个看上去地位悬殊、性格迥异的女孩放在一处,一问一学的简单情节里处处设伏,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研读文本并创造性地利用文本,充分利用有限的教材指导学生挖掘隐性信息,勾连故事情节,提高阅读能力。如《香菱学诗》中的这几句话:
  (1)黛玉对香菱说:“断不可学这样(陆放翁)的诗。”
  (2)香菱对探春说:“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3)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4)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
  这四句话是我和学生经过探讨,由学生最终选择并呈现的,最开始是没有加点的,我让学生找找哪些词语包含着隐性信息。通过比较讨论,学生指出这些词,我让学生标识出来,然后合作探究,讨论整理,教师乘势引导。如第一处学生说出“指过分追求格律而失却内容的率真”,教师就接着问:“这暗示了黛玉怎样的价值取向?”经过讨论学生能基本答出“真性情,率性自然”,然后直接过渡到第四个句子,“什么”是宝钗要宝玉学点仕途经济,宝玉的“不答”是对宝钗无言的反抗,宝玉对黛玉之所以情有独钟是因为他们志趣相同,是知音,那么宝黛的爱情悲剧既找到了性格的原因,又找到了社会的根源。
  3.指导点评批注,规范阅读习惯
  点评可以是对某个字某个细节描写的感悟,也可以是对某个片段的困惑或者瞬间的感悟。《香菱学诗》回末“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处,脂批:“一部大书起是梦。”王希廉评:“香菱苦志,是作者自言作诗工夫。”经过指导后学生的阅读潜能被激发出来,点评得挺有水平。例如:
  “一首一首”处:痴、呆、魔、苦;感动;非“顽”也
  “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一个“逼”字见执着
  “宝玉不答”处:此时无声胜有声;话不投机半句多
  三、顺势融入,积累文化知识
  朱光潜曾说过:“文艺好比老酒,年代愈久,味道愈醇。但时空的距离如果太远,我们缺乏了解所必须的经验和知识,也就无从欣赏。”经验是要积累的,文化知识是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丰富起来的。
  1.阅读中积累相关典故
  《香菱学诗》中提到了诗词的起承转合、平仄虚实,引用了陆游的诗,提到了竹林七贤,还讲到了佛家的“三昧”,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进行了解,必要时教师要作简单讲解,对理解文意有很大帮助,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财产”。
  2.阅读后感受礼仪文化
  文学名著所描写的场景打着时代的烙印,展现的礼仪文化渗透着民族的特点,精妙的语言传承者民族文化,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情节背后这些优良的传统,感受它们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香菱学诗》里提到了诗社,这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方式,而读过书的贵族小姐们也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她们的高雅,以至于香菱羡慕不已,立志学诗,精血诚聚,梦中得句,构成红楼一美梦。
  文学名著经典的语言熏陶,高度的人文关怀,立体的人物性格,永恒的精神追求是对整个人类有所裨益的。教师要通过课堂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感受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1.厉华《名著,想说爱你容易吗——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策略与有效方法探析》,《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24期。
  2.袁爱国《张力:让阅读教学走向高效——〈都市精灵〉教学案例摭谈》,《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14期。
其他文献
高考作文题历来备受社会关注,一是因为它占分比例高,在所有高考科目中没有哪个科目有一道题占60分的;二是因为它综合性强,一个高中生积累的博约、见识的深浅、品位的高低、语言的文野,都可以从一篇作文中反映出来;三是因为作文题最容易引发见仁见智的评价,而作文评分误差又是所有高考试题中最大的。  2011年全国语文高考共有17个作文题,其中给材料作文的有9个,既给材料又给标题的有3个,只给标题的有4个,给材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与进步,教师的教学理念、基础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发生革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目标。小学数学是学生初次接触到抽象内容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语文教材入选的文本往往是具有丰富情感价值的作品。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份份真挚的人间情感,决定了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体验这些丰富的情感是尤为必要的。语文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深入作品的世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感,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激发想象,语境体验  张志公先生说过:“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
摘 要:2020年我國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高校也基本实现了不能让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新时代高校的相关资助政策也在进行着变化,如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已经不需要相关证明,只需本人申请就可以从认定角度解决,通过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发现,家校育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的作用明显,本人主要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同家访结合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同时也进一步的针对如何完善高校资助
水瘦山寒之时,凄风苦雨之夜。一代怪杰,八大山人,魂归故里。从此,那鼓腹的鱼,那怒目的鸟,那独足的兽,那枯败的树 连同山人的绝望终成绝响。距今三百八十二年前的一天(明天启六年1626年),南昌皇室中的豪宅中一声婴儿的啼 哭如彗星耀眼,給戈阳王府带来了无穷的喜悦 --- 八大山人来到了这多姿多彩又多灾多难的人间。他出生时没有祥云盖顶,出生后也没有两耳垂肩,因为他不是帝王之相;他只有眼中的迷茫,一身的无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涵养、强化能力的地方,在学生成长与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难以撼动的地位,学生学习的好坏与课堂教学的质量息息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反思存在的问题和创新教学的方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基于小学语文新教材编排,从单元双线结构出发,如何有效抓好明暗双线,有效引领语文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线机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可是,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读后如同嚼蜡。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如同无源之水,写的文章没有真挚的感情,没有真切的体验。叶老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本身。”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与自然,多读书、多思考,多体悟
什么样的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来为身处一线的教师或教育专家所探究。我认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应该是充满和谐的人文情怀,闪耀智慧生成的光芒,洋溢收获的成长气息的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并且要借助一定的科学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而要达到这一高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语言要精心设计  很多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课前十分
[摘 要: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与品牌营销是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旨在进一步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效能,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加强图书馆品牌建设,做好品牌营销呢?下面就对此,提出思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品牌营销]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建设的一部分,是高校信息知识与数据的汇集地,肩负着本校学生和教职工服务的教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跨境电商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社会对该专业的从业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跨境电商课程教学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例如教师教学能力不够与时俱进,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不相匹配,教学实操平台少且难等等。本文从以上几个阻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困境入手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跨境电商;平台;教学]  一、跨境电商教学现状  互联网技术使跨境电商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