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音乐教学的误区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gzfgz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音乐教学十载,听了不少优秀课例,学习了一些音乐理论,学习交流之余,总觉得现在或多或少存在这种现象:音乐课上,教师的知识、技能传授、讲解、示范少了;学生的自由发挥、任意扩展几乎“无所不能”;教师对学生主观发挥,自主探索一律表扬,缺乏应有的分析和指导。
  这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就是中国教育部音乐新课标组长王安国总结的2003-2007年阶段音乐教育存在的误区:教师主导地位的弱化、学生自主探索的泛化和无谓差别的廉价鼓励。
  我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初学音乐,许多理论知识,基础知识是必须学习和积累的。同时艺术熏陶的时候,一定要使学生获得或积累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一些符合社会人文的艺术导向。
  这仍然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经验引导学生,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必不可少。教师主导地位的弱化和无谓差别的廉价鼓励相结合,必然使学生何去何从迷失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在这种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情感体验积累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够随心所欲,在加上无谓差别廉价鼓励,学生就会对自已一些与现实或社会规范不符的所谓创作,懵然不知而沾沾自喜……实际上这样就会误导学生走向极端。
  针对现在音乐教育状况,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认为首先是要懂得:(1)在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与文化认可的统一的问题上;音乐感悟、体验、内在需求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上;创作性发展价值的深入开掘的问题上,都要懂得以音乐课程价值、目标的实现为标准。(王安国教授在中国(泛)珠江三角洲基础音乐教育发展论坛暨首届地市级教研员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在选材流程和方法手段符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学生接受心理,体现科学的教育理念,能给学生带来审美体验的愉悦和心灵洗礼,同时又能使学生获得或积累一定的艺术修养。这是音乐老师要学会和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具体要从观念上改变、认识上提高:
  1.音乐教师要学习新课标掌握新理念及其内涵和引申,对于审美为核心的内涵的全面理解,对于现阶段存在的两种类型的课(音乐本体型——与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线的课、艺术审美型——与兴趣爱好为引导的课)。
  我们要互为融会交汇贯通,采用多种形式围绕挖掘音乐美,学习音乐的美、感受和创造音乐的美,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学习中的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使之符合文化认可,符合艺术内涵,能够真正在艺术熏陶下成长。
  2.音乐教师要学习中小学阶段的教学环链和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明白学生在学期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才能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教学,一切形式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彻底摆脱重形式而轻内容的误区。
  同时不必生搬硬套某一种课程教学模式,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形式应内容而异;因年级、班级,家庭等差异;同时教师个人专长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要因地至宜、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充分利用专长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
  如某位老师的课,可以说正是这一点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用自已的歌喉、娴熟的钢琴给学生艺术的享受,他充分利用专长,实现了他分析艺术歌曲的结构内涵表现方法,使学生完全融入他的课例里面:知识得到充实、感悟得到提高、艺术修养得到积累,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课。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加强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以个人魅力正确引导学生,保持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3.正如雷雨声教授所说的,也是本人一贯推崇的:
  (1)教师一定要范唱、范奏,在范唱(奏)中把美的感觉带出来,把音乐内涵带出来传递美给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传递是无法用其他形式代替的,同时学生模仿的过程就是他们接受美的过程,轻声范唱尤为重要。
  光凭自已的理解去唱不行,因为音乐有深厚的基础,有传承的美,有风格特点在里面(内涵),具体的处理教师要有指导性意见(如强弱速度等对比、感受),不容随意唱(奏)。
  要教师引导,对学生的表现要加以分析,不能一味的表扬,给学生中肯的意见,肯定好的,引导不符合音乐文化认可的(尽管它不能说是错的)。这样,教师的表扬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
  为此,我们不只范唱,还要培养学生具有歌唱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范唱感染学生,让学生接受一些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表现歌曲的能力也是需要的,但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有表情地歌唱。
  (2)要根据新课程中设计的教学内容分年龄段掌握的基本知识,根据实际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法,把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应贯穿于学生的歌唱能力,识谱能力,视听能力,欣赏鉴赏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过程。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可缺失,学生自主探索需要符合文化认可,教师的表扬要真正用到学生的进步上。
  音乐教育的研究不会停止,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交流,形势要求每个音乐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更需要把握国内这一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及研究动向,与专题讨论共同会诊的形式进行研究,共同促进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
  (河北曲周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诗能怡情,诗能言志。”根据诗歌的特点,本文从兴趣激发,缩小古诗词与学生的距离;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诗的积极性;运用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拓展迁移,升华诗情等方面,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拥抱经典。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加强人文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使之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激发兴趣 强化氛围 创设情境指导学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人生
期刊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教学中,讲课要有情趣。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楔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改善和提高美
期刊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然而,中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存在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  我们的教师也认为他们的大脑象一潭湖水,平淡无奇、不可开窍,这些学生整天就生活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日复一日。针对这种
期刊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  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
期刊
新课程改革需要创新型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由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型、“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授型和管理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首先、新课程需要语文教师实现由“布道者”向“学习者”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因此教师首先要成为学习者,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据《中国教育报》20
期刊
习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合作、实践、综合、个性等就成为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习惯的鲜明特征。  然而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依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依然需要重建与培养。直面不良的习惯,认真剖析产生的原因、积极地寻找相应的对策以及坚持不懈地改进才是踏踏实实的解决方法。    一、一个错误的思想——他
期刊
摘要:针对职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并想方设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职校信息技术学生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职校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课程既是一门本身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与其他技能相结合的学科,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科学知识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中学开
期刊
摘要:良好的班风形成,除了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并确立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和谐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在“严”和“爱”上下功夫。  关键词: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
期刊
摘要: 突出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突破常规教学模式,这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我们提出来的要求。只有创新,我们才会取得更快的进步!  关键词:政治 教学 创新     突出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
期刊
构建和谐的校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运用新课程理念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型。推动这一活动的开展,语文教师关系重大。构建和谐校园,应从语文课做起。  语文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角色,它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责任方式,因为语文教师本身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它存在的理由是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