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赏析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J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宋代文人王禹偁贬官黄州时期的作品。文章从王禹偁贬官生涯谈起,指出了该文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环境,全面分析了全文,并总结出这篇文章体现的主要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贬官文学;王禹偁;《竹楼记》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宋代政治家王禹偁的成名之作。王禹偁(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王禹偁是北宋政治改革派的先驱,一生为革除弊政而不屈不挠地斗争,多次遭到贬谪。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王禹偁中了进士,后来官至翰林学士。王禹偁生性耿直,不畏权贵,遇事敢言,因此屡遭贬谪。王禹偁第一次被贬是太宗淳化二年(991年),任知制诰并判大理寺时,因替徐铉雪诬得罪皇帝,贬商州团练副使。公元997年,剛即位的宋真宗把王禹偁召回京师,这样结束了他的第一次贬官生涯。第二次被贬是至道元年(995上),任翰林学士学,在太祖皇后宋氏丧礼一事上,直言无忌,又触怒最高当权者,贬滁州知州。(滁州谢上表)称:“粗有操守,素非轻易,心常知于止足,性每疾于回邪。位非其人,诱之以利而不往;事匪合道,逼之以死而不随。”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一文写于王禹偁第二次贬官时期。北宋初年的诗歌大多是轻佻浮华,缺乏人民性,王禹偁极力要挽回这种风气。他提倡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在北宋三位师法白居易的名诗人里(其他两人是苏轼和张耒)他是最早的,也是受影响最深的。他对杜甫的评论也很值得注意。以前推崇杜甫的人都说他能够“集大成”,综合了过去作家的各种长处,例如元稹“故工部员外郎社君墓系铭”说:“小大之有所总萃”,“尽得古今之体势”;王禹偁注重杜甫“推陈出新”这一点,在“日长简仲咸”那首诗里,用了在当时算得很创辟的语言来歌颂杜甫开辟了诗的领域:“子美集开诗世界”。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一文作者用谪居的乐趣,作为对屡遭贬谪的一种“反抗”,抒发了作者内心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文章以竹楼为中心,对竹楼内外景色展开描写,勾画出了一个幽静清隽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抒发了屡遭贬谪的愤慨。文章表现的情绪比较消极,但在艺术上却很有特色。文章先从建造竹楼写起,后以希望竹楼不朽作结,中间着重写竹楼的清雅情趣:楼内声音悦耳,楼外景色宜人,所闻所见,寄意深远,极有诗情。语言浅近清新,质朴流畅,且多用排比,声韵和谐,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的作文主张。
  文章一开始就从黄冈多竹、竹之可用、破竹建屋入手,为什么要把小竹楼造在这里,作者只说了两点,即这是块荒地,并且与月波楼相通,但从后文看,实际上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因素:其一是居高临下,视野广阔,足以阅尽黄州的山光水色。其二是客观环境的破残和荒凉,恰恰适应了作者惆怅和落寞的思想感情,这两点作者没有明说,但细读后文,就能体会出来。关于风光,作者用“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复,不可具状”作了集中概括,特别地强调了清幽寂静和辽阔广远的意境。大凡处于逆境且身临荒僻所在的人,见到特别符合心境的景象,思绪是复杂而纷乱的,如果把千姿百态的景物舜口千头万绪的思想逐一加以描写,就不免流于平庸琐碎。相反,乍露犹藏,却往往可以收到意在言外的效果。所以作者紧接着就用“不可具状”一语打住。
  接下来,作者描写在竹楼之中一年四季的生活情趣。夏天听雨,冬天聆雪,于寻常处感受竹楼的美妙,仿佛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正因为竹楼带来的悠闲自在,作者才有了弹琴、下棋、吟诗、宴欢的各种乐趣。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作者描写的主要是各种声音,不仅有力地烘托了小竹楼的独有的风景和情致,而且反衬了前面总说的"幽阒辽复"的感受。不管是轰鸣的雨声,还是雪花飘落的细音,都衬托出小竹楼的清幽寂静和天地广远。
  作者为什么要追求这种清幽寂静的境界呢?这是因为,他对坎坷曲折的仕途感到疲倦,对污浊喧闹的官场感到无奈,试图在旷远寂静的环境里解除自身的烦恼。这里,表面上王禹僻是写在政治挫折面前的淡漠态度,实际上是写他守正不阿的傲岸性格。他并不因为贬职而自怨自艾,也不因此而随波逐流。因此,作者笔下的独具风韵的小竹楼,实际上已成了“屈身”而“不屈道”的贬官的象征,而充满声色玩好的豪华楼观则又成了居高位、甘堕落的权佞的代称。两相比较,作者的取舍态度是十分明确的。
  文章的艺术特色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托物言志。文章前半部分描绘竹楼中所见、所闻、所感,为后半部分的抒发感慨作了很好的铺垫。全文紧扣竹楼来写,由竹楼“价廉而工省”,又宜于居住,写到竹瓦的寿命仅有十年,但自己累遭贬官,“奔走不暇”,“岂惧竹楼之易朽”。通过写竹楼,表明了自己身可屈而道不可屈、向往不朽的人生境界的崇高心志。
  第二,运用对比、排比的手法。文中以廉价简陋、朴实无华的小竹楼与齐云、落星、井干、丽谯等华丽高楼对比,以“贮妓女、藏歌舞”的享乐腐化与“焚香默坐,消遣世虑”的“骚人之事”对比,抒写了作者方正高洁、不图富贵的品格和宽广博大、光明磊落的襟抱。竹楼之“易朽”和作者人格之“不朽”的对比,隐含在文章末幅,突出了本文的主旨。“夏宜急雨,有瀑布声”以下,连用六个“宜”字,以三个两两相对的句式,构成有力的排比,生动地写出了主人生活在竹楼中的无限情趣,显示其人格的雅洁崇高。
  正因如此,王安石曾评价“《竹楼记》胜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他文献
【摘 要】金庸武侠所蕴藉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佛家所倡导的慈悲情怀在金庸作品中最为精彩和突出。“天龙八部”这个名词取自佛经典籍。正所谓“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主人公萧峰更是这种慈悲历练的集大成者。本文通过对萧峰在整部作品中所历过程,来深层次的挖掘他身上的慈悲情怀。以慈悲之大德、大智、大勇、大义、大爱五个视角出发全面诠释了萧峰身上的这种慈悲。  【关键词】金庸;慈悲;《天龙八部》;萧峰
期刊
【摘 要】葛兰西认为,在国家的统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阶级不但会通过武力和暴力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还会通过精神领域中的道德等柔和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霸权理论,他的文化霸权理论是在他的实践哲学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理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霸权;领导权;市民社会;政治社会  一、文化霸权概念的理论渊源  “在葛兰西看来,霸权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上艺术高考之路.由于艺术类高考所需文化分比较低,加上艺术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专业课,因此他们对文化课尤其是英语学习更不重视,英语阅读对于他们就像 “天书”晦涩难懂。基于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带艺术班的多年教学经验,尝试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艺术班的课堂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证明图式理论的教学方法在艺术班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高中艺术
期刊
【摘 要】艺术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甚至还有民族與国家的进步息息相关,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与鉴赏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能力与创新意识。将小学艺术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方式有机相互融合,着重研究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科学方式;艺术教育;有效途径  
期刊
【摘 要】余华是当代文坛著名的先锋派作家,其作品以精致见长,并将叙事精细化,打破日常语言秩序,用自足的话语体系,建构一个奇异怪诞、隐秘残酷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文本,实现了文本的真实。《兄弟》正是如此。本书分上、下两部,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  【关键词】余华;《兄弟》;文革;人性  “这一生都只为你,情愿为你划地为牢”。余华划了一个牢,在
期刊
【摘 要】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 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是儒家对个人成功的不同阶段的描述。“修身”就是最基本的前提。  【关键词】书法;修身;练习;提炼  那么书法的习练能否修身呢?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
期刊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基础训练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必不可少。虽然我们的合唱队面对的大多数是毫无基础的农村孩子,但还是要重视合唱队的基础训练。有的老师为了加快合唱队训练过程,跳过了基础训练,一开始就直接一遍一遍地教唱合唱曲,看似在加快进度,实际对合唱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队员们基本不懂怎样发声才是科学的,怎样用气才是畅通的,只知道大声唱和小声唱,合唱效果出不来,更谈不上作品的深度内涵了。比如菁菁小
期刊
【摘 要】非遗项目是现实和历史之间的纽带,是民族的精神所寄和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能为艺术设计提供技法、原料,更是艺术设计中灵感的来源之一。把非遗项目引入课堂,不但能对非遗项目起到保护传承的作用,而且通过SRTP模式还能提高学生的研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可形成特色专业和特色艺术门类。笔者在“非遗项目进课堂路径”这个主题下,着重探索了基于SRTP模式的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了非遗进
期刊
【摘 要】英语小诗和童谣,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英语辅助教材,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因为课时的限制,而把这两部分内容省略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小学英语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落脚点,充分发挥小诗和童谣的作用,构建一个积极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英语小诗;童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运用构建  英语
期刊
【摘 要】鲁迅作为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翻译家,一生翻译了大量优秀外国作品。本文基于韦努蒂的“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对鲁迅翻译风格进行划分:顺应晚清翻译主流的“意译”法的早期阶段和坚持“直译”的中、后期阶段。以直译、转译日译本为主要考察对象,对两个时期的翻译风格作简要归纳,并从内外两方面探讨影响鲁迅翻译策略转变的因素。为今后更好地理解鲁迅译作和鲁迅文学作品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归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