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变化有多大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增企业超过3500家,签约项目超70个,总投资额将近2000亿;多个改革创新案例在全区、全国复制推广;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完成,万吨级集装箱货轮首次通航……自揭牌以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改革创新等各项工作,助推片区开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一年多的时间里,钦州港片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营商环境改善,企业、资本纷至沓来
  2020年9月,欽州港片区发布了《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商事登记确认制(试行)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今后将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这意味着,今后在钦州港片区,申请人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并经登记确认就能实现快速开业,是对企业设立许可审批制度的重大变革。
  “商事主体确认制将最大限度在企业名称、企业住所、经营范围等登记事项上提供登记便利,帮助企业大幅降低制度性成本。”钦州港片区行政审批市场服务业务板块负责人介绍说,对于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通过建设系统智能化审核,“基本可以实现秒批”。
  一年来,这类利于企业的改革创新举措在钦州港片区不断涌现,由此也带来了显著的营商环境改善。例如,通过全面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实现从企业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等环节办结仅需半天,企业开办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钦州港片区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投资便利化,加快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改善,揭牌一年来,钦州港片区新成立企业1913家,其中外资企业35家;新签约项目70个,投资总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与挂牌之前相比,对企业和外资的吸引力都显著增强。
  制度创新步子大,“钦州经验”很实在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每一个自贸试验区肩负为中国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经验的使命。例如,自贸试验区最早开始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也最先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目前这些经验举措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一年来,除了复制推广原有经验之外,钦州港片区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为提高物流效率,钦州港片区先后首次采用“船边直提”作业模式和“抵港直装”作业模式装卸货物。8月4日,在钦州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一个重达26吨的集装箱被缓缓吊装入“海丰岘港”轮,运往泰国曼谷,集装箱从放行到装运全程仅90分钟,较之前压缩12个小时左右,极大地帮助企业压缩了物流成本。
  为打造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除了深入推进“一事通办”和“放管服”改革,以及承诺制全覆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钦州港片区探索实施了投资项目“零审批”、平台经济企业集群化审批等新模式。
  揭牌一年来,钦州港片区累计制定发布各类政策文件30多个,完成改革试点任务52项,总结提炼形成改革经验和创新案例19项,并上报自治区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系统集成改革创新、进口植物产品“分类管理”新模式、土地征收“净地交付”新模式、承诺制全覆盖审批新模式共4个案例入选并上报中国商务部申请在全国复制推广,有望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钦州经验”。
  融入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基本建成
  7月30日上午11时30分,满载着上万个标准集装箱的 “中远太仓号”在钦州港大榄坪作业区鸣笛起航,驶向深蓝大海。这艘巨无霸集装箱船是钦州港1994年开港至今最大的集装箱货轮,该船首次通航标志着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取得阶段性突破。
  钦州市市长谭丕创表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基本建成是钦州港片区建设一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钦州港片区港口功能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升。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成,把铁路修到了港口码头,打通了海铁联运的最后一公里,还让铁路集装箱年装卸能力由15万标箱跃升至105万标箱;钦州港东航道扩建航道的建成,让10万吨的船可以全天候在钦州港口码头停泊。
  其二,港航服务得到不断优化。2019年建成运营的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为入驻中心的港航服务企业兑现自贸试验区优惠政策,给予办公用房和办事窗口租金、物业费及网络费的全额补贴。
  其三,通关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钦州港片区创新推动海铁联运,实现了“五个一”,即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箱到底和一票结算模式,钦州港进出口通关时间跟2019年相比压缩了50%。另外,货物进口、出口的中介服务费同比下降了25%和21%。2020年1~7月,钦州港片区港口货物吞吐量7678.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195.4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5.2%和28.8%。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速自2019年起连续保持全国第一。
  伴随着国际门户港的基本建成,钦州港片区现代临港特色产业集聚效应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尤其是石化产业。自钦州港片区成立后,就引进了上海华谊、浙江恒逸、浙江桐昆等一批绿色石化产业的龙头。谭丕创透露,2019年引进的石化产业总投资额接近2000亿元。
  创新推动中国—东盟深化合作
  钦州港片区拥有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放平台,是广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广西自贸试验区成立后,中马“两国双园”也成为这一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特色之一。
  而钦州港片区在这个最大特色上的创新也不遗余力。例如,创新实施“政府搭台、企业运作、项目带动、利益共享”的开发模式,与马来西亚成立联合合作理事会,组建合资公司,引导两国优势企业入园;并创新开展中马“两国双园”点对点金融改革。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中方与马方探索开展跨境人民币同业融资业务、境外项目贷款业务、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业务等。简化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离岸划转业务办理流程,开展人民币信贷资产转让业务试点,实现“两园双园”之间跨境投融资和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
  这些探索与创新,也将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提供“钦州经验”,加快建成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试验园区。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本刊记者近期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第17届东博会将于2020年11月27~30日在南宁举办。  2020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0周年,双方经贸合作迎来第二个“黄金十年”。本届东博会将继续设置商品贸易专题,同时还设有中国展区、东盟展区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展区。而作为东博会“金字招牌”之一的农业展,除了秉承历年的“瓜果飘香”——展出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外,还将顺应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首次
期刊
2020年8月24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以视频的方式举行。在此次会议上,推动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对接发展成为了一大亮点。澜湄国家领导人及业内专家纷纷认为,“陆海新通道”牵手澜湄合作,将能进一步畅通澜湄各国的贸易渠道、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个重大利好的消息。  畅通渠道,拉近澜湄国家之间的距离  2020年7月
期刊
10多万平米的线下展馆、190场论坛及洽谈活动、1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家企业机构参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似乎比往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成为中国推动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一盏信号灯,有力推进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国际合作。  就在服贸会闭幕不到一周,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宣布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确定于2
期刊
一年前,国家正式批准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蓝图上绘下了广西的有力一笔。  高位谋势,细处落笔。根据国家批复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广西自贸试验区要建设成为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园区,“面向东盟”成为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一年来,广西在推动自贸试验区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在打
期刊
说起东南亚港口,新加坡港以极为优质和高效的服务著称,是港口界数一数二的优等生。不过,在繁忙的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港一家独大的局面近年来正逐渐被打破。在英国劳氏日报发布的2019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榜单中,新加坡吞吐量排名全球港口第2位,一同上榜的还有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和丹戎帕拉帕斯港,分别排第12位和第18位。尽管在名次上与新加坡还有些差距,但马来西亚这两个港口作为后来者,正加速赶超,而且势头不减,不
期刊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此背景下,国际产业链也面临调整。新加坡作为依托外向型经济崛起的国家,在国际产业链的震动下难免受到影响。但从新加坡国内方面来看,该国政府对于迎接这一挑战持有信心,并已经积极规划部署。新加坡贸工部部长陈振声表示,在国际产业链洗牌的过程中,新加坡要主动作为,抓住国际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穴位”。  借经济全球化东风,参与打造国际产业链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亚
期刊
在家门口就能海淘,不用代购;开办企业可享受“一站式”服务,最快1个小时办好;金融改革创新入选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改革成果不断显现……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以下简称南宁片区)揭牌一年来,通过一系列含金量高、系统性强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诸多成绩亮点,不仅给老百姓和企业带来许多便利,而且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期刊
如果说中国—东盟之间的合作是彩色的,那其中一定少不了一抹与海有关的“蓝”。北部湾畔,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以下简称泛北合作)正勾勒出中国—东盟合作的藍色弧线。2006年应运而生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以下简称泛北论坛),走过14载春秋,已成功举办了10届,成为了泛北合作的重要机制。  14年来,泛北合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果,泛北论坛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新一届的泛北论坛又将有哪些新动作
期刊
“我期待工业设计与柳州这座老工业城碰撞出更多火花,为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2020年9月,在首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上,广西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覃东林表达了对2020年柳州工业设计系列活动的期待。  为提升柳州乃至广西面向东盟影响力,营造关注设计创新社会氛围,挖掘工业设计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柳州在2020年推出“一赛一论坛”。其中,由广西壮族
期刊
中馬“两国双园”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旗舰合作项目。自2019年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获批,中马钦州产业园区55平方公里中的16.05平方公里被赋予了自贸试验区的优惠政策,这是中方主动开放的结果。这意味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的核心部分可以享受中国的自贸试验区政策,将助力中马两国更大领域的开放合作。  东博智库研究员高航认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叠加自贸试验区政策,可以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为马来西亚企业带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