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者的反诘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z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崛起而导致的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海外求学已经不再是既得利益者的特权,信息的高度发达已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晋升海外学校的渠道。随着越来越多留学背景者学成归国,海归青年艺术家逐渐成为国内青年艺术群体当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文化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在东方的文化根基之上,同时具有了相对广阔和深入的国际视野。而身处两种文化的中间地带,也让他们对于国内社会体制环境和艺术圈中的种种现象有着极具特色的解读方式。
  黄静远,出生于1979年,2005年从康考迪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获硕士学位。现与FORCE画廊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东方艺术·大家:2012年有许多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和活动,外界对青年艺术家出现了一种爆发式的关注,对于这种突然出现的关注你怎么看?
  黄静远:2012年可能有两个形式比较突出,一个是集中的青年艺术家海选和展出活动,另一个是青年策展人培训工作坊。如果两个事情联系起来看,其实就是一个整合“青年人和艺术”资源的事情。这个应该是组织深化的结果:就好像一开始作为少数激进青年的人在一起组成了共产党,有了党员;当他进一步获得全国范围内胜利的时候,就需要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就有了团员和少先队员。那现在看到市场和学术届都有兴趣建立团员和少先队员队伍,也就是从侧面说明党的队伍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还是很稳定的。
  东方艺术·大家:你是怎样参与到青年100的?直接帮助是什么?
  黄静远:策展人推荐,直接帮助是我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了。
  东方艺术·大家:据我了解,在国外大部分青年艺术家都是要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只是在业余时间创作艺术,直到一定年纪取得一定认可,才能转成全职艺术家。而国内有志于成为青年艺术家的人很多希望一开始就以艺术为生,认为艺术家不应该做其他工作。你认为他们为何会有这种认知?
  黄静远:如果你说的假设成立的话,我认为就以下几种可能:青年艺术家可能生活处于一个故事一个篇章中。这个篇章有几个特点:第一,可能已经从前面的艺术故事里知道了“中国内容”的价值,这个可能是一个当自我投射到一个抽象的国际社会的潜台词。第二,从各种经济强大的故事里已经感受到了物质的相对稳定的可能。第三,可能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历到一个艺术生态从小到大建立的过程,也没有享受到这样的生态,没有坐标可以参照。所以整体来说有点少年得志,少年轻狂的感觉。这个可能是“中国式奥林匹克思路”的结果。一方面是以国家民族来划分艺术,另一方面一方面是胜者为王,为此需要强化而隔绝的训练。
  但是深入到实际接触中,我认为青年艺术家本身是丰富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艺术生态的重要,也意识到了里面各个角色和体制的完善最后会关乎每个人,也意识到了不同的可以创造语境,反对语境的方式。工作不工作倒不是一个衡量标准,能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也是一个难得的事情。其实,艺术圈里本身的阶级和对这种阶级的强化和渴望才是危险的。
  东方艺术·大家:从海外回到国内,在人际交往、展览、活动等方面会有什么不适应吗?
  黄静远:我只是觉得在国内的“语言体系”里,平等是一个没有太多人在乎的词。无论是创作者本身对生活和周遭,还是创作者对他们、她们作品的内容。
  东方艺术·大家:环境的变化对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黄静远:我变得有具体的政治立场,原来更加专注于形而上的观念。因为当人不能表态时,可能就更希望能表态,一种弹簧心理。
  东方艺术·大家:与画廊的合作是通过什么样的机会?合作前后的创作状态有区别吗?
  黄静远:画廊找到我。合作后省了很多事情,可以更加集中创作。相互信任和方向一直很重要。
  东方艺术·大家: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特征,导致许多艺术家在90年代到2000年这一段经历了艺术市场从无到有的巨大转变,资本的机遇和诱惑让许多艺术家走向了艺术的反面。因此国内艺术圈对商业的态度非常暧昧,既希望得到商业的扶持,又害怕会失去艺术的立场。那你认为商业对这一代的年轻艺术家是问题或者障碍吗?
  黄静远:职业化和商业化以及随之可以而来的成熟我觉得不是糟糕的事情,问题是畸形商业化和腐败的职业化。很多情况下伪学术比伪商业更加害人。
  东方艺术·大家:那所谓国内的伪学术,和畸形商业化,腐败的职业化,对青年艺术家有哪些负面的影响?
  黄静远: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不知道已经被影响了,还觉得其实这样就是“本来的”道路。
  东方艺术·大家:日常朋友交流的群体是怎么样的?与国内的艺术家交流的机会多吗?是否会主动与策展人接触从而参与到一些展览当中?
  黄静远:倾向接触怀疑主义者。和什么样的艺术家交流的机会都是存在的。不过时间有限。很少和策展人主动接触。
  东方艺术·大家:为什么会想到运营自己的空间?运营的情况如何?
  黄静远:体制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方方面面。运营情况不好,房东欺负人,无力反击。
  东方艺术·大家: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解决的策略吗?
  黄静远:概念的快和和手工慢,而手工又在概念中。解决策略就是集中精力做一个事情。
其他文献
近日,国际著名的荷兰建筑师雷姆 · 库哈斯 (Rem Koolhaas)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现已确认68岁的库哈斯将继大卫 · 奇普菲尔德 (David Chipperfield)之后,出任2014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策展人,令我们又可以期待见识这位建筑大师的艺术才华。  库哈斯于2000年获普利兹克奖,设计众多全球“具象征意味的建筑群”,当然,最为我们所熟知的,肯定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物—CC
期刊
受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2012年全球艺术品市场行情陷入相对低迷的状态,观望情绪明显。据全球艺术品拍卖大鳄苏富比的统计数据,2012年该拍卖行总成交金额相比2011年下降10%。而据梅摩全球艺术品综合指数,从2012年年初至年底,该指数下跌了3.28%。而正处于调整期的中国市场更是遭遇了超过40%的跌幅。  虽然整体成交额出现不小的下滑,但藏家们对金字塔顶端作品的追逐却从不曾放缓。根据彭博社的统计,
期刊
一场席卷全美的飓风“桑迪”为美国带来了总共250亿美元的损失,而在受灾严重的纽约切尔西画廊区,受灾的画廊和艺术品损失已达五亿美元。得益于美国画廊相对完善的艺术品保险业务,让已经购买艺术品保险的画廊主们不至于血本无归。ASA艺术保险近日就表示,将支付四千万美元给在桑迪中受损失的纽约画廊,而其他保险公司的赔偿数据还在陆续统计当中,保险公司的赔偿数字不仅仅包括对艺术品的赔偿,还有对画廊及仓库储备设施的毁
期刊
2012年12月22日下午,由99艺术网主办的“2012第三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召开。本届高峰论坛以“艺术市场的变革与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下设的三个议题分别为:“拍卖市场:新表现与新挑战”、“市场发展:新举措与新策略”、“艺术收藏:新机遇与新问题”。当天下午,国内资深收藏家颜明、朱绍良以及董国强、赵旭、甘学军、季涛、程昕东、汪洁、金秀花等众多国内一线拍卖和画廊领军人物参与了本
期刊
2013年,著名英国艺术家翠西 · 艾敏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以表彰她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如今的翠西 · 艾敏让很多人忘了她曾经是一个争议不休的“坏女孩”。  翠西 · 艾敏是当代艺术中最为活跃的分子,是构成当代艺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她的第一件大型装置作品《1963-1995和我同床共枕的人》—在一个书写着年份的普通蓝色帐篷里面,翠西·艾敏用各种花布和绒线,在帐篷内缝制了102个曾经和她同床过
期刊
在2012年1月,人们对艺术市场的展望大多是消极的,不仅有欧元区的混乱,还有世界上许多经济大国的衰退。然而一整年来几乎什么都没有改变—至少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因而许多艺术经销商在2012年底都惊讶于这一年的艺术品交易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也是艺术市场的顶端发展得前所未有的好,仅11月纽约的艺术市场就有10亿美元的成交额。但我们能否在2013年看到类似的成功?  1%中的1%
期刊
第三届“艺术登陆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于1月23日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共有来自25个国家的131间画廊参加此次展会,参展艺术家将超过600人。其中75%来自亚太地区,另外25%则是诸如Eigen + Art、Perrotin或是白立方等著名的国际性画廊。与香港的免税政策相同,新加坡在艺术品交易中也有优越的免税政策,同时新加坡地处东南亚,藏家资源丰富
期刊
2012的余温还未完全消散,2013已经向老去的年华里又迈进了一步,昔日的青年已老,今天尚且年轻的人们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标识着自我存在的价值。生活在继续,艺术也一样,躲过了被烂尾的“世界末日”,我们是该庆幸虚幻寓言的又一次扯淡呢(之前那次是被诺查·丹马斯寓言的1999)?还是会对奇迹并未如期而至的爽约而略感失望呢?我属于后者。  2013年1月在UCCA开幕的“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
期刊
日前,一则“张大千1953年《泼彩山水》在山东拍出2.5亿元天价”的消息震惊了艺术市场。众所周知,在此之前,张大千拍卖成交最高的画作是《嘉耦图》在香港苏富比创下了1.9亿港元的高价,其次是《爱痕湖》,刚刚闯过亿元大关。如果这一成交属实,就意味着张大千的最高纪录再次被刷新!在2012年秋拍形势整体走低,亿元拍品仅有一件的调整大环境下,山东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翰德轩拍卖公司竟拍出2.5亿天价着实让人匪夷所
期刊
Artnet网站近日公布了2012年艺术家作品年度成交额的排名。安迪 · 沃霍尔作品年度成交额3.803亿美元,排第一;毕加索作品成交额3.347亿美元,排第二;里希特作品成交额为2.989亿美元,排第三;张大千作品成交额2.416亿美元,成交额尽管与2011年7.824亿美元相比减少三分之二,仍排名前四。(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