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掌握我院儿科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了解其临床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笔者对2011年-2013年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儿科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监测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2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51-01
为掌握我院兒科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了解其临床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笔者对2011年-2013年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
对2011年-2013年入住儿科病房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入院诊断,感染情况如:感染部位、病原体、是否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
3 统计方法
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4 结果
4.1 医院感染发生率 2011年-2013年我院共入住儿科系统患者52441人,发生医院感染1993例、2026例次,感染率为3.80%、感染例次率为3.86%。三年来感染率及感染例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详见表1。
表1 儿科系统2011年-2013年住院患者感染情况分布表
4.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儿科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占到54.39%,其次是下呼吸道,为28.87%。其他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口腔感染、不能归于明显部位的感染以及病毒感染等。其分布构成比详见表2。
表2 儿科系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
4.3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及变化趋势 2011年-2013年三年间儿科系统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824株,其中分离数居前5位的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765株(20%)、溶血葡萄球菌654株(17.1%)、大肠埃希菌505株(13.2%)、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63株(12.1%)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06株(8%)。
5 讨论
儿科是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对多发的科室。通过对本院2011年-2013年连续三年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发现,儿科患者的医院感染例次率为3.86%,稍高于综合医院监测的全院医院感染发病率(3.4%)[2];医院感染例次率逐年下降,说明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全院同仁的配合下,有了逐步的提高。
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呼吸系统,上呼吸道54.39%,下呼吸道28.87%,此结果也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3]。由表2感染部位分布可见,连续3年的监测中共有898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仅有1例患儿发生了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01%,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
我院儿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方面可能与我院近年来加强抗生素应用的管理,各科室医务人员标本送检意识增强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社区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有关。由于儿童机体免疫的生理特点,使其抗菌药物的选择受到限制。相较于成人,我国尚未建立儿童专属的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监测系统,缺乏循证制订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治疗指南和儿童抗菌药物临床试验,限制了我国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4]。本研究对某三甲医院临床儿科住院患者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显示,分离数位于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郑燕青等[5]监测报告结果有所差异,具有本地区的特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儿科的感染中不容忽视,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黏附作用,迁移至下呼吸道而不被宿主免疫功能清除,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婴儿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6]。
由于儿科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感染和合理抗感染是儿科医生面临的难题。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及多重耐药菌分离情况进行分析,可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提供现实依据,以利于更好的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
[2] 刘大钺,杨永洁,刘建明,等.2007-2009年综合性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0):3113-3115
[3] 卫小平,综合医院儿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5):1080-1081
[4] 张伶俐,黄亮,曾力楠,等.全球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证据现状与临床合理使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0):757-760
[5] 郑燕青,赵元勋,徐和平,等.儿科住院患者常见菌的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10(31):486-487
[6] 何海英,儿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1(06):1131-1132
关键词:儿科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监测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2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51-01
为掌握我院兒科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了解其临床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笔者对2011年-2013年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
对2011年-2013年入住儿科病房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入院诊断,感染情况如:感染部位、病原体、是否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
3 统计方法
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4 结果
4.1 医院感染发生率 2011年-2013年我院共入住儿科系统患者52441人,发生医院感染1993例、2026例次,感染率为3.80%、感染例次率为3.86%。三年来感染率及感染例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详见表1。
表1 儿科系统2011年-2013年住院患者感染情况分布表
4.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儿科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占到54.39%,其次是下呼吸道,为28.87%。其他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口腔感染、不能归于明显部位的感染以及病毒感染等。其分布构成比详见表2。
表2 儿科系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
4.3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及变化趋势 2011年-2013年三年间儿科系统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824株,其中分离数居前5位的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765株(20%)、溶血葡萄球菌654株(17.1%)、大肠埃希菌505株(13.2%)、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63株(12.1%)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06株(8%)。
5 讨论
儿科是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对多发的科室。通过对本院2011年-2013年连续三年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发现,儿科患者的医院感染例次率为3.86%,稍高于综合医院监测的全院医院感染发病率(3.4%)[2];医院感染例次率逐年下降,说明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全院同仁的配合下,有了逐步的提高。
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呼吸系统,上呼吸道54.39%,下呼吸道28.87%,此结果也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3]。由表2感染部位分布可见,连续3年的监测中共有898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仅有1例患儿发生了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01%,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
我院儿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方面可能与我院近年来加强抗生素应用的管理,各科室医务人员标本送检意识增强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社区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有关。由于儿童机体免疫的生理特点,使其抗菌药物的选择受到限制。相较于成人,我国尚未建立儿童专属的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监测系统,缺乏循证制订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治疗指南和儿童抗菌药物临床试验,限制了我国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4]。本研究对某三甲医院临床儿科住院患者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显示,分离数位于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郑燕青等[5]监测报告结果有所差异,具有本地区的特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儿科的感染中不容忽视,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黏附作用,迁移至下呼吸道而不被宿主免疫功能清除,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婴儿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6]。
由于儿科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感染和合理抗感染是儿科医生面临的难题。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及多重耐药菌分离情况进行分析,可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提供现实依据,以利于更好的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
[2] 刘大钺,杨永洁,刘建明,等.2007-2009年综合性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0):3113-3115
[3] 卫小平,综合医院儿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5):1080-1081
[4] 张伶俐,黄亮,曾力楠,等.全球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证据现状与临床合理使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0):757-760
[5] 郑燕青,赵元勋,徐和平,等.儿科住院患者常见菌的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10(31):486-487
[6] 何海英,儿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1(06):113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