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互动讨论是由“讲解式”“注入式”教学方法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方法,它对于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个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批判思维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数学课堂讨论既可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从而掌握新知识。
数学课堂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引发讨论,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讨论,更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讨论都能收到实效。因此,我们必须选择那些能够激起多向思维、贴近学生生活、蕴涵创新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要使讨论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营造讨论的氛围,首先是要精选具有一定的思考争辩性的讨论主题。事不辩不明,理不辩不清,倘若教师设计的题目留给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就能收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对于数学讨论来说,一般是选择一些容易混淆的教学概念、似是而非的教学问题,答案不唯一、解法多样的问题以及可能产生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其次,要给学生的思维松绑,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引发学生的矛盾冲突和探究欲望,创设“愤”和“悱”的氛围,从而激发“讨论欲望”,让学生不吐不快。
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创设良好探究氛围
在学期初,教师按以往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分组,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合作等各种因素。原则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组内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待进生三个层次。每小组一般4~6人为宜,分成若干组。分组的目的就是使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组内学生形成竞争与帮扶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效率最大化。小组划分好之后,每组应确立一名中心发言人,把本组的讨论结果以答题要点的形式表达出来。发言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大声地说,以便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到,并且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教师也可对每组的发言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和重复,以便答题内容更明确,学生更有自信。
二、讨论过程
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这样不但能使讨论更为热烈,更能增进师生间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讨论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人人有话说,人人有事做,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活起来,争做讨论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发挥课堂讨论的真正作用。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主要设在新授课和课将结束时。
1. 新授课的讨论
新授课时的讨论,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积极地攻克疑难,从而获得新知识。讨论的问题应围绕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并完成知识的迁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轻松、灵活、扎实。如教学“圆面积”一课,在进行圆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通过使用教具,把圆剪开再拼起来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拼成的图形近似什么图形?
(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是否相等?
(3)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的长?
(4)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哪一部分?
学生分组讨论后集中发言,展示学习成果,交流自己看法,解决疑问、困惑。这时,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使学生敢说、会说;要注意“培优扶差”,使优生的能力得到展示和发挥,使学困生得到及时帮扶。可以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 ×r
=π ×r
=πr×r
=Πr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让其他同学作补充或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同时要给予肯定的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
又如在教“梯形认识与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师提出:“你认识哪些图形?了解这些图形的哪些知识?不认识的图形你又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看书,让他们谈不懂的问题、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梯形横放时,两个底能不能叫左底和右底?”有的学生问:“计算梯形面积可不可以用割补法?”有的说:“连一根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其面积计算公式很快就可以得出来了。”还有的说:“这个公式也可适用于矩形、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讨论:“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这种自学讨论,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学习中的质疑问难的能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想象力,对所认识的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创新的思维驰骋于知识海洋。
通过讨论,学生掌握了问题的关键和方法,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获取新知的能力。安排好新授课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感到“我能学”。
2. 课将结束时的讨论。
安排好课将结束时的讨论,让学生感到“我还要学”。组织好课将结束时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回忆、分析、对比,做出全课小结。如教学“圆柱表面积”一课将要结束时,可设计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
(1)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怎样的?
(2)在计算过程中及书写格式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3)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实践证明,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讨论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互动讨论能活跃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课堂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引发讨论,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讨论,更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讨论都能收到实效。因此,我们必须选择那些能够激起多向思维、贴近学生生活、蕴涵创新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要使讨论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营造讨论的氛围,首先是要精选具有一定的思考争辩性的讨论主题。事不辩不明,理不辩不清,倘若教师设计的题目留给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就能收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对于数学讨论来说,一般是选择一些容易混淆的教学概念、似是而非的教学问题,答案不唯一、解法多样的问题以及可能产生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其次,要给学生的思维松绑,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引发学生的矛盾冲突和探究欲望,创设“愤”和“悱”的氛围,从而激发“讨论欲望”,让学生不吐不快。
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创设良好探究氛围
在学期初,教师按以往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分组,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合作等各种因素。原则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组内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待进生三个层次。每小组一般4~6人为宜,分成若干组。分组的目的就是使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组内学生形成竞争与帮扶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效率最大化。小组划分好之后,每组应确立一名中心发言人,把本组的讨论结果以答题要点的形式表达出来。发言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大声地说,以便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到,并且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教师也可对每组的发言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和重复,以便答题内容更明确,学生更有自信。
二、讨论过程
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这样不但能使讨论更为热烈,更能增进师生间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讨论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人人有话说,人人有事做,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活起来,争做讨论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发挥课堂讨论的真正作用。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主要设在新授课和课将结束时。
1. 新授课的讨论
新授课时的讨论,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积极地攻克疑难,从而获得新知识。讨论的问题应围绕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并完成知识的迁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轻松、灵活、扎实。如教学“圆面积”一课,在进行圆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通过使用教具,把圆剪开再拼起来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拼成的图形近似什么图形?
(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是否相等?
(3)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的长?
(4)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哪一部分?
学生分组讨论后集中发言,展示学习成果,交流自己看法,解决疑问、困惑。这时,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使学生敢说、会说;要注意“培优扶差”,使优生的能力得到展示和发挥,使学困生得到及时帮扶。可以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 ×r
=π ×r
=πr×r
=Πr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让其他同学作补充或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同时要给予肯定的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
又如在教“梯形认识与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师提出:“你认识哪些图形?了解这些图形的哪些知识?不认识的图形你又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看书,让他们谈不懂的问题、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梯形横放时,两个底能不能叫左底和右底?”有的学生问:“计算梯形面积可不可以用割补法?”有的说:“连一根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其面积计算公式很快就可以得出来了。”还有的说:“这个公式也可适用于矩形、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讨论:“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这种自学讨论,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学习中的质疑问难的能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想象力,对所认识的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创新的思维驰骋于知识海洋。
通过讨论,学生掌握了问题的关键和方法,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获取新知的能力。安排好新授课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感到“我能学”。
2. 课将结束时的讨论。
安排好课将结束时的讨论,让学生感到“我还要学”。组织好课将结束时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回忆、分析、对比,做出全课小结。如教学“圆柱表面积”一课将要结束时,可设计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
(1)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怎样的?
(2)在计算过程中及书写格式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3)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实践证明,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讨论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互动讨论能活跃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