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几乎是各大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作为一门文科类的课程,如何才能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一直是一大难点,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该课程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国际贸易实务》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通过分析和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各种做法,不断总结国内外的具体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学会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同时又确保自身的最佳经济效益。这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更是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从目前的学生生源质量来看,首先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比较低,学习不够刻苦,学习状况都不太理想,甚至有些学生厌学逃学,“混”字当头,不求上进,对考试成绩无所谓,只图到头来拿到毕业证就满足。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对就读高职院校的思想准备不足,失落感和“屈就”心理明显。他们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自己无奈的选择,而且在就业时还要面临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歧视,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混等毕业。
另外由于本课程分为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其中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国家分工和国际市场,理论性和政策性比较强,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这方面知识感到陌生,觉得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学习时也容易缺乏学习兴趣。而进入到了实务部分因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生往往觉得有趣会更偏爱该部分的学习,但由于学生很难接触到贸易实操,再加上教学内容中条例多,内容繁琐,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感。
2.教學计划“以不变应万变”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学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如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基础课,按规律来说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来有区别的讲授具体的内容,如电子商务专业侧重跨境电商的讲授,物流管理专业侧重仓储和货物运输,市场营销专业侧重交易磋商的各个环节和合同的签订,财会类专业更侧重于出口报价、成本的核算以及出口退税等一些偏会计的内容。但是实际状况是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目前很多院校的各专业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一样,并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来制定不同的授课内容。
3.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教学改革提倡了很多年,但是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没有花心思通过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其创新能力,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学生是被动的听课。事实上,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量大,各章节内容的独立性强,如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仍然是传统的讲授,会让学生不感兴趣,将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教学课件也要丰富,平铺直叙,没有特色,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缺乏实习实训平台
国际贸易实务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课程定位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就造成了管理层面的重视不够,因为学生缺乏进出口业务实际的操作的真实体验,单靠课堂理论教学和学生的想当然,就导致了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差,学生也很难全面系统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课堂的理论知识用于真正的实际业务中,不能更好的和就业对接,教学过程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二、教学改革思路
1.编写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系列教材
目前很多高职的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都延续的的本科理论教学模式,内容老化,甚至多年不变,致使教学内容不能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完全接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適合的教材内容要强调整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反映出高职特色.
2.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
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的特点,除了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还可根据该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分任务讲解并整理课程使用到的单、证、工具书、等实物资料以及教学软件、教学光盘等电子资料,争取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辅助教学资源库,这些教学资料的收集,对于更好地开展理论课程教学提供基础的保障。是圆满完成各种教学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3.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在具体的课堂讲授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分任务教学、互动式、讨论式、演示式相结合的模式,例如,用一个贸易情景来贯穿整门课程,在具体讲解合同签订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份空白合同,每讲完合同条款下的一个模块,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来签订合同的相应条款,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4.建立、完善本课程的综合实训
作为文科类的一门课程,如何开展技能实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一直是一个难点。本课程的实训可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可以通过建立模拟贸易平台来完成。具体的说,可以以某一出口业务为背景,以其进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进出口贸易中的业务函电的往来、进出口交易磋商、进出口业务成本核算、进出口合同的缮制与审核、进出口货物的运输、通关过境手续的办理、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地、完整连贯的案例。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无论怎么改革都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目标,除了多样化的制订科学的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大纲,在具体讲授教学内容时,还必须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上几点就是我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邬滋.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3).
[2]骆琼.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整合探索[J].东方文化周刊,2014(7).
[3]戴士弘,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2007.
作者简介:赵 芳(1979-),女,汉族,河南焦作人,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研究。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国际贸易实务》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通过分析和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各种做法,不断总结国内外的具体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学会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同时又确保自身的最佳经济效益。这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更是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从目前的学生生源质量来看,首先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比较低,学习不够刻苦,学习状况都不太理想,甚至有些学生厌学逃学,“混”字当头,不求上进,对考试成绩无所谓,只图到头来拿到毕业证就满足。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对就读高职院校的思想准备不足,失落感和“屈就”心理明显。他们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自己无奈的选择,而且在就业时还要面临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歧视,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混等毕业。
另外由于本课程分为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其中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国家分工和国际市场,理论性和政策性比较强,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这方面知识感到陌生,觉得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学习时也容易缺乏学习兴趣。而进入到了实务部分因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生往往觉得有趣会更偏爱该部分的学习,但由于学生很难接触到贸易实操,再加上教学内容中条例多,内容繁琐,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感。
2.教學计划“以不变应万变”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学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如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基础课,按规律来说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来有区别的讲授具体的内容,如电子商务专业侧重跨境电商的讲授,物流管理专业侧重仓储和货物运输,市场营销专业侧重交易磋商的各个环节和合同的签订,财会类专业更侧重于出口报价、成本的核算以及出口退税等一些偏会计的内容。但是实际状况是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目前很多院校的各专业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一样,并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来制定不同的授课内容。
3.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教学改革提倡了很多年,但是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没有花心思通过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其创新能力,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学生是被动的听课。事实上,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量大,各章节内容的独立性强,如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仍然是传统的讲授,会让学生不感兴趣,将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教学课件也要丰富,平铺直叙,没有特色,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缺乏实习实训平台
国际贸易实务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课程定位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就造成了管理层面的重视不够,因为学生缺乏进出口业务实际的操作的真实体验,单靠课堂理论教学和学生的想当然,就导致了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差,学生也很难全面系统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课堂的理论知识用于真正的实际业务中,不能更好的和就业对接,教学过程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二、教学改革思路
1.编写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系列教材
目前很多高职的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都延续的的本科理论教学模式,内容老化,甚至多年不变,致使教学内容不能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完全接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適合的教材内容要强调整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反映出高职特色.
2.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
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的特点,除了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还可根据该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分任务讲解并整理课程使用到的单、证、工具书、等实物资料以及教学软件、教学光盘等电子资料,争取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辅助教学资源库,这些教学资料的收集,对于更好地开展理论课程教学提供基础的保障。是圆满完成各种教学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3.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在具体的课堂讲授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分任务教学、互动式、讨论式、演示式相结合的模式,例如,用一个贸易情景来贯穿整门课程,在具体讲解合同签订时,可以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份空白合同,每讲完合同条款下的一个模块,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来签订合同的相应条款,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4.建立、完善本课程的综合实训
作为文科类的一门课程,如何开展技能实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一直是一个难点。本课程的实训可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可以通过建立模拟贸易平台来完成。具体的说,可以以某一出口业务为背景,以其进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进出口贸易中的业务函电的往来、进出口交易磋商、进出口业务成本核算、进出口合同的缮制与审核、进出口货物的运输、通关过境手续的办理、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地、完整连贯的案例。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无论怎么改革都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目标,除了多样化的制订科学的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大纲,在具体讲授教学内容时,还必须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上几点就是我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邬滋.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3).
[2]骆琼.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整合探索[J].东方文化周刊,2014(7).
[3]戴士弘,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2007.
作者简介:赵 芳(1979-),女,汉族,河南焦作人,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