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幼儿园新生入园期间,老师们发现小班的洋洋(化名)与其他的幼儿有所不同。例如,注意力不集中,与其他人没有眼神的交流,情绪波动大,在教室内大便,不会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等。老师们疑惑洋洋是否是一位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呢?如果是的话,该怎么办呢?要怎样在一个新的幼儿园、新的班级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呢?本文从校园融合驻园结对教师的角度对该园学前融合教育个案的情况做了一个梳理,为后续更好地开展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一、明确基本理念
“人人需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需要人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殊教育需要多方参与。学前融合教育是指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幼儿一起参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过程。该园教职工统一学前融合教育的观念,为洋洋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提供最大的支持。
二、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情况
(一)收集个案在园资料
驻园结对教师与幼儿园教师沟通,间接收集个案在园资料。幼儿教师反馈了以下的信息:洋洋刚入园两天就有与其它幼儿不同的表现,洋洋不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总是自己一个人玩。跟洋洋说什么,洋洋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自己做自己的事。洋洋无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参与集体活动,但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听到音乐会很兴奋,洋洋会26个英语字母。
(二)收集个案在家资料
驻园结对教师与洋洋的家长交流,间接收集个案在家资料。家长说洋洋记忆力非常好,已经会背很多唐诗、三字经等。家里吃的、玩的东西都放在洋洋随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或者洋洋做一个动作奶奶就明白洋洋要做什么,并会立即满足洋洋。洋洋在家很少主动喊人。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洋洋的信息,让洋洋的家长填写了一份《儿童基本信息表》,从而进一步了解洋洋在身体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沟通方式、生活自理能力、特殊行为等方面的基本信息。此外,家长还填写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
(三)直接入园观察收集第一手资料
作为驻园结对教师,每周都有机会入园学习和观察儿童。通过直接参与式观察和间接参与式观察相结合,发现洋洋有以下特点:1.大多数情况下,与人没有眼神的对视,但当驻园教师唱歌的时候眼睛会望着老师。2.一首新的儿歌,驻园教师唱了3遍,洋洋就学会了。3.玩角色游戏时,洋洋会指认香蕉、草莓、柠檬、火腿肠等。4.在玩音乐游戏的时候,洋洋与驻园教师一起跳舞、一起拥抱,不排斥身体接触。5.洋洋闹情绪的时候,音乐可以安抚他。6.洋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例如驻园老师与洋洋玩球,老师说“1、2,嘣”,然后把球滚给洋洋;下一次说“1、2、3,嘣”,然后把球滚给洋洋。洋洋就会自己说“1、2、3、4嘣”,并等待老师把球滚给他。7.每次离开的时候,洋洋会与驻园教师挥手再见,有一定的互动能力。
(四)驻园结对教师直接评估与分析
驻园教师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洋洋进行了评估,综合评估结果以及家长填写的《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情况,结果显示洋洋为自闭症儿童。洋洋的主要问题包括与他人几乎没有眼神对视、不会用语言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社会互动能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规则意识差、听不懂指令等方面。
(五)驻园结对教师组织召开个案研讨会
为了给洋洋提供更好的支持,幼儿园园长、幼儿园带班教师以及洋洋的家长和驻园教师在幼儿园个训室召开了第一次个案研讨会。研讨会上,就以下几个问题做了主要的讨论:1.幼儿园老师反馈洋洋近期在幼儿园的表现;2.家长交流洋洋近期在家的表现;3.驻园教师反馈观察情况;4.研讨洋洋在园及在家的干预措施。
(六)个案获取支持的具体情况
幼儿园秉承“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的理念,以洋洋为中心,在充分领会国家特教政策的前提下组成了一个支持网络(见图1)。
图1 支持网络图
1.国家政策
2017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明确指出,要“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为学前教育机构中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功能评估、训练、康复辅助器具等基本康复服务。”国家政策从宏观层面上给洋洋的融合教育提供了支持。
2.幼儿园领导层
幼儿园领导层的理念、态度以及行动等对幼儿园顺利开展学前融合教育至关重要。该园领导层非常支持在园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并且努力争取各方资源为洋洋提供更好的支持,大力支持带班老师和驻园教师的工作,并时刻关注洋洋的发展情况。
3.本园教师
本园教师包括洋洋所在班级的带班教师、保育员、实习教师以及幼儿园其他班级的教师。洋洋所在班级的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非常注意引导洋洋。例如,当洋洋中午不想午睡时,老师就对洋洋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洋洋的认知能力、精细动作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此外,引导其他小朋友尊重洋洋。实习老师在实习期间,会与带班老师一起为洋洋提供支持。在全园性的活动中当洋洋离开自己班级,对其他班级的活动感兴趣并试图参与时,其他班级的教师对洋洋也是非常的支持,并鼓励本班小朋友帮助洋洋。
4.驻园教师
驻园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1.直接观察洋洋,并对洋洋进行干预。例如,在游戏情景中引导洋洋提高社交技能和语言沟通表达的能力。2.带班老师分享相关的教学资料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直接示范如何与洋洋进行互动,让教师观摩学习,并对洋洋的行为进行分析。3.与家长沟通洋洋主要存在的问题,给洋洋的家长分享相关的资料,提供家庭干预的指导意见。例如,通过微信、qq等指导家长如何在家里与洋洋进行有效的互动以及怎样引导洋洋表达自己的需求。4.选派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观察与记录,并指导学生辅助洋洋参与一日活动。
5.家长
家长意识到洋洋的主要问题后,非常配合幼儿园和驻园教师的工作,在家对洋洋也进行了各种干预,经常有意识地带洋洋参加各种活动,培养洋洋各方面的能力。
6.同伴
同伴的尊重与理解为洋洋更好地接受融合教育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同伴没有排斥、没有嘲笑洋洋,而是把洋洋视为他们其中的一员,有时甚至会去宽容、理解和帮助洋洋。
7.其他相关人员
其它相关人员包括特教专业学生志愿者、幼儿园的保安师傅、幼儿园普通幼儿的家长、洋洋同社区的其它人员等。他们见到洋洋时,都很热情地与洋洋打招呼,带洋洋一起玩游戏,也会非常关心洋洋的点滴进步。
总之,洋洋的学前融合教育之旅,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过程,大家的包容、爱心、耐心为洋洋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
三、个案的成长与转变
四个月的时间,洋洋进步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则意识增强了。例如,建构游戏结束了,知道把积木都拆好并放在指定的盒子里。2.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例如:吃水果的时候会主动去洗手。3.听觉理解提高了。例如:喝完水,他能听懂老师的指令,把杯子放到指定的盆里。4.社会互动能力提高了。例如,玩游戏的时候,完成某项任务,他会与驻园结对老师击掌,并开心地说“耶,好棒!”5.语言沟通能力提高了。例如,与洋洋游戏的时候,问“洋洋,我是谁?”他也会回答说“某某老师”,而不是重复“洋洋,我是谁?”
四、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目前,洋洋的融合教育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没有及时开展第二次个案研讨会。主要原因是参会人员涉及多个单位,很难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2.洋洋目前没有接受系统的干预。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开展第二次研讨会,未与家长和协商好如何为洋洋开展系统的干预,以及谁进行干预、在哪干预、什么时间进行干预等。3.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有时无法正确判断孩子的行为以及缺乏正確的引导技巧。以上问题的梳理将为个案的后续研究明确了方向。
一、明确基本理念
“人人需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需要人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殊教育需要多方参与。学前融合教育是指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幼儿一起参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过程。该园教职工统一学前融合教育的观念,为洋洋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提供最大的支持。
二、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情况
(一)收集个案在园资料
驻园结对教师与幼儿园教师沟通,间接收集个案在园资料。幼儿教师反馈了以下的信息:洋洋刚入园两天就有与其它幼儿不同的表现,洋洋不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总是自己一个人玩。跟洋洋说什么,洋洋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自己做自己的事。洋洋无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参与集体活动,但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听到音乐会很兴奋,洋洋会26个英语字母。
(二)收集个案在家资料
驻园结对教师与洋洋的家长交流,间接收集个案在家资料。家长说洋洋记忆力非常好,已经会背很多唐诗、三字经等。家里吃的、玩的东西都放在洋洋随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或者洋洋做一个动作奶奶就明白洋洋要做什么,并会立即满足洋洋。洋洋在家很少主动喊人。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洋洋的信息,让洋洋的家长填写了一份《儿童基本信息表》,从而进一步了解洋洋在身体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沟通方式、生活自理能力、特殊行为等方面的基本信息。此外,家长还填写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
(三)直接入园观察收集第一手资料
作为驻园结对教师,每周都有机会入园学习和观察儿童。通过直接参与式观察和间接参与式观察相结合,发现洋洋有以下特点:1.大多数情况下,与人没有眼神的对视,但当驻园教师唱歌的时候眼睛会望着老师。2.一首新的儿歌,驻园教师唱了3遍,洋洋就学会了。3.玩角色游戏时,洋洋会指认香蕉、草莓、柠檬、火腿肠等。4.在玩音乐游戏的时候,洋洋与驻园教师一起跳舞、一起拥抱,不排斥身体接触。5.洋洋闹情绪的时候,音乐可以安抚他。6.洋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例如驻园老师与洋洋玩球,老师说“1、2,嘣”,然后把球滚给洋洋;下一次说“1、2、3,嘣”,然后把球滚给洋洋。洋洋就会自己说“1、2、3、4嘣”,并等待老师把球滚给他。7.每次离开的时候,洋洋会与驻园教师挥手再见,有一定的互动能力。
(四)驻园结对教师直接评估与分析
驻园教师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洋洋进行了评估,综合评估结果以及家长填写的《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情况,结果显示洋洋为自闭症儿童。洋洋的主要问题包括与他人几乎没有眼神对视、不会用语言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社会互动能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规则意识差、听不懂指令等方面。
(五)驻园结对教师组织召开个案研讨会
为了给洋洋提供更好的支持,幼儿园园长、幼儿园带班教师以及洋洋的家长和驻园教师在幼儿园个训室召开了第一次个案研讨会。研讨会上,就以下几个问题做了主要的讨论:1.幼儿园老师反馈洋洋近期在幼儿园的表现;2.家长交流洋洋近期在家的表现;3.驻园教师反馈观察情况;4.研讨洋洋在园及在家的干预措施。
(六)个案获取支持的具体情况
幼儿园秉承“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的理念,以洋洋为中心,在充分领会国家特教政策的前提下组成了一个支持网络(见图1)。
图1 支持网络图
1.国家政策
2017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明确指出,要“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为学前教育机构中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功能评估、训练、康复辅助器具等基本康复服务。”国家政策从宏观层面上给洋洋的融合教育提供了支持。
2.幼儿园领导层
幼儿园领导层的理念、态度以及行动等对幼儿园顺利开展学前融合教育至关重要。该园领导层非常支持在园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并且努力争取各方资源为洋洋提供更好的支持,大力支持带班老师和驻园教师的工作,并时刻关注洋洋的发展情况。
3.本园教师
本园教师包括洋洋所在班级的带班教师、保育员、实习教师以及幼儿园其他班级的教师。洋洋所在班级的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非常注意引导洋洋。例如,当洋洋中午不想午睡时,老师就对洋洋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洋洋的认知能力、精细动作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此外,引导其他小朋友尊重洋洋。实习老师在实习期间,会与带班老师一起为洋洋提供支持。在全园性的活动中当洋洋离开自己班级,对其他班级的活动感兴趣并试图参与时,其他班级的教师对洋洋也是非常的支持,并鼓励本班小朋友帮助洋洋。
4.驻园教师
驻园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1.直接观察洋洋,并对洋洋进行干预。例如,在游戏情景中引导洋洋提高社交技能和语言沟通表达的能力。2.带班老师分享相关的教学资料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直接示范如何与洋洋进行互动,让教师观摩学习,并对洋洋的行为进行分析。3.与家长沟通洋洋主要存在的问题,给洋洋的家长分享相关的资料,提供家庭干预的指导意见。例如,通过微信、qq等指导家长如何在家里与洋洋进行有效的互动以及怎样引导洋洋表达自己的需求。4.选派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观察与记录,并指导学生辅助洋洋参与一日活动。
5.家长
家长意识到洋洋的主要问题后,非常配合幼儿园和驻园教师的工作,在家对洋洋也进行了各种干预,经常有意识地带洋洋参加各种活动,培养洋洋各方面的能力。
6.同伴
同伴的尊重与理解为洋洋更好地接受融合教育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同伴没有排斥、没有嘲笑洋洋,而是把洋洋视为他们其中的一员,有时甚至会去宽容、理解和帮助洋洋。
7.其他相关人员
其它相关人员包括特教专业学生志愿者、幼儿园的保安师傅、幼儿园普通幼儿的家长、洋洋同社区的其它人员等。他们见到洋洋时,都很热情地与洋洋打招呼,带洋洋一起玩游戏,也会非常关心洋洋的点滴进步。
总之,洋洋的学前融合教育之旅,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过程,大家的包容、爱心、耐心为洋洋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
三、个案的成长与转变
四个月的时间,洋洋进步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则意识增强了。例如,建构游戏结束了,知道把积木都拆好并放在指定的盒子里。2.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例如:吃水果的时候会主动去洗手。3.听觉理解提高了。例如:喝完水,他能听懂老师的指令,把杯子放到指定的盆里。4.社会互动能力提高了。例如,玩游戏的时候,完成某项任务,他会与驻园结对老师击掌,并开心地说“耶,好棒!”5.语言沟通能力提高了。例如,与洋洋游戏的时候,问“洋洋,我是谁?”他也会回答说“某某老师”,而不是重复“洋洋,我是谁?”
四、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目前,洋洋的融合教育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没有及时开展第二次个案研讨会。主要原因是参会人员涉及多个单位,很难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2.洋洋目前没有接受系统的干预。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开展第二次研讨会,未与家长和协商好如何为洋洋开展系统的干预,以及谁进行干预、在哪干预、什么时间进行干预等。3.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有时无法正确判断孩子的行为以及缺乏正確的引导技巧。以上问题的梳理将为个案的后续研究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