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重视初中阅读的训练

来源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正在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特别是我们的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要想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能占有一席之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就必须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对所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更是思维理念的根本改变。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们所倡导的阅读教学会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现行的阅读教学法能适应学生将来的发展要求吗?现在的初中生需要什么样的阅读训练呢?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训练方法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借助文本和心灵对话;写作,是借助笔墨和自己心灵对话;上课,是借助教师和文本对话;交际,是自己和同学以及其他人的直接对话。通过各种卓有成效的对话,让学生乐学语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打好精神底子。
  在当今信息膨胀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阅读是不可替代的。看电影、电视时,你可能较少思考,更少想象,声音、图像……一切都是设定好的,你只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而阅读的过程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阅读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就是说:通过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要明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训练作如下规定::1.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2.感受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4.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课的句子或段路。5.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6.看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识。7.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体裁特点阅读课文。8.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9.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10.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11.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12.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1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15.用一定的速度(每分钟500字左右) 阅读浅显的文学,把握大意。16.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17.用摘录或制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的材料。18.写读书心得笔记。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所以,要使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必须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1.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在开课之初,教师习惯于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提问,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例如在《狼》的教学中提问:①课文的主人公究竟是“屠户”还是“狼”?②你是喜欢“屠户”还是喜欢“狼”?
  2.教师及时介入,引领、促进及提升。民主、开放的课堂,并不等于课堂是放任自由的,是天马行空的,甚至是一盘散沙的。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放与收的尺度的把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介入,善于评价、总结、拓展、补充、提升,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说了算,因为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甚至是肤浅的。
  三、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这可以说是提高学生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知道,学生的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维度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野;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这样思维常常只是混合、精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用自己语言叙述--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读、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录下“智慧的火花”,写下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等等。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阅读 不但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而且他们能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习惯。
  五、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会读书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可谓金玉良言。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交给学生“一把钥匙”“一杆猎枪”,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运用,学会创造。一句话,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好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大胆抛弃那种单纯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的“注入式”的刻板机械的教学程式,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境界,增强语文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当然不能排斥基础知识的传授,但传授知识毕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最基础的层面,在此基础上更应该着重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必须首先提高一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心理素质:一是高度的敏感能力。就阅读来说,即获得“语感”“文感”“情感”的能力。二是特定的思维能力。就阅读而言,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按照规定的目标,正确理解作品和作者的意图,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对于课本所选的作品,教师应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架势,予以恰倒好处的点拨,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除了传授必要的文字学、文章学知识之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分析鉴赏文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形成符合自己认知特点的知识构架,应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六、启发联想,活跃思维
  联系是在已有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想象,使使学生的抽象的知识得以具体化的必要环节,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当我们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时,认识升华了,思维深刻了,这时若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就能达到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教《敬畏生命》这篇文章,可联想到上海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让你感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以此来从本文某些写法中受到启发。此外,在一节语文课上,我给学生讲了一则故事:在纽约繁华的大街上,有个双目失明的乞丐向走过的诗人乞讨。诗人自己也很穷,无法从经济物质上帮助,于是,他在一块木牌上写下一句话,让他挂在乞丐的胸前。此后,乞丐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和同情。我问学生,诗人在木牌上写了句什么话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很多学生踊跃发言,但准确率不高,语词也不够恰当。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我启发学生:“同学们,这个乞丐是个盲人,他比一般的乞丐痛苦的是什么呢?”这下,同学们更活跃了。有个学生大声说:我双目失明,没法活下去了。“再想想,诗人善长的诗什么?”我一边肯定一边引导。“诗人会充分利用诗句的生动、形象地表达情感的魅力,他可以说: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句话。是不是更能引发有良知的人们接济施舍他呢?”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很有意义的。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教师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因此,教师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较高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取得优异的工作业绩。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个体特征。在《魅力教师的修炼》一书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具备崇高的人格魅力的教师,便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对写作往往会产生惧怕的心理,只要听说写作文了,眉头就皱,难于动笔,无法表达。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激起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几点做法。  一、环境,激起自主写作的热情 
期刊
【摘要】 写作文一直以来,就是让学生头痛的问题。如何改变学生的畏惧心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做文教学的“指导、讲评、修改”上,注重训练的实际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特别是“二次写作”收效显著。所谓的二次写作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评后对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后,再次实践成文的过程。  【关键词】 作文 ;指导 ;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8-8636(2014)06-0072-02 龙文化遍布中华大地,旧时的中国统治者用它显摆威严,民间用它祈求风调雨顺;而今它是华夏民族的象征,是鼓舞民族精神的图腾,人民用它彰显生活特色,抒发幸福欢乐。具有民俗特色的“耍龙灯”活动,体现在人们是乐此不彼的制作“龙灯”、观看“龙灯”,孩子喜玩“龙灯”。  把“耍龙灯”活动引入到幼儿园来,揭示它
期刊
著名的儒家经典书目《大学》开篇即提到“大学之道,在明首,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札记》也提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被誉为“万世师表”孔子曾提出诲人不倦,关怀备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师德标准,而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概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为新时期的师法德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师德。  一、新时代师德修养建设的内涵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
期刊
写作心理指的是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一系列有益于写作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情感、能力等主要环节。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就应该在中学阶段就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理。在多年的教改探索中,我将心理学的原则融合到作文教学中来,设计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并提高自己运用教学方法的自觉性,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稳定而积极的写作心
期刊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幼教事业得到了迅速健康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的,传统的教育已经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素质教育逐渐代替应试教育。这也是教育中的“创新”。 教育要发展,离不开创新,可见创新的重要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材的一个关键。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只学“答”,不学“问”,这样培
期刊
旅途中遇到过客,那是萍水相逢;生活中结识朋友,那是缘分;工作中认识同事,那是知己;教学中遇到学生那是必然……人生就是由一根根的丝,一条条的线编织而成的一张网,谁也不可能离开人际间的这个“结”。  应该说得到朋友的信任,得到知己的赏识是无比幸运的事,是无价之宝,可是有时也会使自己苦不堪言,成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咽,无能表白啊!教了十几年的书,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在新生分班时那些说情的自然每年都会有
期刊
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作文作文,憋死小人”就成了一些学生的口头禅。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作文的一种特殊情感,写作起来乐此不疲,不再把作文当成是一种负担,因此,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能更好地调动其写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兴趣培养; 教学课堂  作文是学生认识能
期刊
【摘要】 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认真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努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有效性;教学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学生的真正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