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写作文一直以来,就是让学生头痛的问题。如何改变学生的畏惧心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做文教学的“指导、讲评、修改”上,注重训练的实际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特别是“二次写作”收效显著。所谓的二次写作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评后对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后,再次实践成文的过程。
【关键词】 作文 ;指导 ;讲评;修改;效果
现在,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是按照以往的做法“出示话题-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这么做似乎只是在完成作文教学任务,至于这次作文训练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作文的水平通过此次训练有怎样的提高,根本不管。其结果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停滞不前,长期如此,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他们学习汉语语言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让学生对汉语语言产生了畏惧感,以至于学生走进大学后,论文水平极低,与他们的实际的身份相差甚远。面对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在作文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改进,突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在写作指导方面,采用了“先讨论,再写作”的方式
在我国古典文论中,常见一些练笔的主张,就是先放后收,即在确立作文话题后,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按照前后桌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对本次话题作文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讨论。这样就解决了学生思维闭塞、思路狭窄的问题,使学生有米下锅,也使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论辩能力。实践证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45分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一篇800多字的文章,通过讨论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的感到自己是作文的主人,从而产生想写,乐写,写好的冲动。
二、在讲评方面,采用了“教师讲评与小组批改相结合”的方式
以往的作文教学教师全批全改,这样,不仅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而且更主要的是收效甚微。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范例批改”法,就是在此次作文中分别选出好、中、差三篇学生习作,在班上朗读,然后按前后桌组成的小组进行讨论,评析这三篇作文,提出优点和不足,并指出修改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确立评定标准,最后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对组内的文章进行逐篇讨论和修改。
三、在修改方面,采用“二次写作”的方式,就是将讨论修改后的作文,进行重新写作。
通过第一次写作后的修改,学生已经了解到自己作文的优劣得失,也了解到自己该怎样进行写这篇文章,再加上老师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性的,具体的二次讲评,使学生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这时进行从新写作,就将本次的作文训练的知识点落实到实处,解决了以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问题,将本次作文训练的技能有效的培养出来,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出会写作文的人。这种要求学生二次写作的方式,是确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的方法,然而有些人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都忽略了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也就造成了现在学生畏惧写作文的现状。
二次写作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巩固消化形成技巧能力。二次写作是在学生讨论修改的基础上进行的,因学生有了所思所悟,又有佳作的启发,同学间的交流,写作思路打开了,很多学生也有了写好本次作文的信心和将原作升格的愿望和自强的心理,此时的二次写作,学生一定会充分发挥其创造思维,使自己僵死的思想活跃起来,使枯燥的实例生动起来,使肤浅的立意深刻起来,使松散的结构严密起来,使艰涩的语句通畅起来,这样本来无从下手的学生,也会得心应手。
实践证明 ,在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及时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它也使学生很快的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行写作,使写作文不再是令人头疼的事。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只有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才能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才能在教学上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把握写作的有利时机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自身发展极好的机会。
那么,学生和老师都认为作文训练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 作文 ;指导 ;讲评;修改;效果
现在,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是按照以往的做法“出示话题-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这么做似乎只是在完成作文教学任务,至于这次作文训练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作文的水平通过此次训练有怎样的提高,根本不管。其结果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停滞不前,长期如此,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他们学习汉语语言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让学生对汉语语言产生了畏惧感,以至于学生走进大学后,论文水平极低,与他们的实际的身份相差甚远。面对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在作文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改进,突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在写作指导方面,采用了“先讨论,再写作”的方式
在我国古典文论中,常见一些练笔的主张,就是先放后收,即在确立作文话题后,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按照前后桌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对本次话题作文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讨论。这样就解决了学生思维闭塞、思路狭窄的问题,使学生有米下锅,也使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论辩能力。实践证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45分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一篇800多字的文章,通过讨论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的感到自己是作文的主人,从而产生想写,乐写,写好的冲动。
二、在讲评方面,采用了“教师讲评与小组批改相结合”的方式
以往的作文教学教师全批全改,这样,不仅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而且更主要的是收效甚微。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范例批改”法,就是在此次作文中分别选出好、中、差三篇学生习作,在班上朗读,然后按前后桌组成的小组进行讨论,评析这三篇作文,提出优点和不足,并指出修改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确立评定标准,最后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对组内的文章进行逐篇讨论和修改。
三、在修改方面,采用“二次写作”的方式,就是将讨论修改后的作文,进行重新写作。
通过第一次写作后的修改,学生已经了解到自己作文的优劣得失,也了解到自己该怎样进行写这篇文章,再加上老师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性的,具体的二次讲评,使学生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这时进行从新写作,就将本次的作文训练的知识点落实到实处,解决了以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问题,将本次作文训练的技能有效的培养出来,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出会写作文的人。这种要求学生二次写作的方式,是确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的方法,然而有些人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都忽略了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也就造成了现在学生畏惧写作文的现状。
二次写作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巩固消化形成技巧能力。二次写作是在学生讨论修改的基础上进行的,因学生有了所思所悟,又有佳作的启发,同学间的交流,写作思路打开了,很多学生也有了写好本次作文的信心和将原作升格的愿望和自强的心理,此时的二次写作,学生一定会充分发挥其创造思维,使自己僵死的思想活跃起来,使枯燥的实例生动起来,使肤浅的立意深刻起来,使松散的结构严密起来,使艰涩的语句通畅起来,这样本来无从下手的学生,也会得心应手。
实践证明 ,在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及时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它也使学生很快的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行写作,使写作文不再是令人头疼的事。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只有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才能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才能在教学上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把握写作的有利时机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自身发展极好的机会。
那么,学生和老师都认为作文训练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