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心理指的是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一系列有益于写作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情感、能力等主要环节。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就应该在中学阶段就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理。在多年的教改探索中,我将心理学的原则融合到作文教学中来,设计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并提高自己运用教学方法的自觉性,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稳定而积极的写作心理呢?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给学生以激励和鼓舞。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肯经常练笔,认真写作,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现在有很多学生怕作文或讨厌作文。一是对作文抱有神秘感,以为自己缺乏写好作文是能力:二是他们作文的动机不纯,只是“奉命作文”,为老师检查和考试而不得不写。这些心理障碍不克服,就不可能培养良好的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教学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对学生做出恰当的心理估计:
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有长处和短处,即使差生也有写得好的地方。可是很多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失去了写好作文的勇气。因此,作为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文做出正确的估量,应看到他们作文中闪光的东西,并及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
2.力争将写作变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兴趣来源于需要,因为需要才喜欢。有的学生特别喜欢看电影电视,有的则喜欢听广播、看报纸,我就抓住这一点,不失时机地跟他们讲:电影电视之所以能吸引人,感染人,是因为有好的剧本,人们之所以愿意坐下来听广播、看报纸,是因为其文章的内容能吸引人,人们想听、想看。因此,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等都离不开写作。写作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写作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而且意识到写作知识需要学习,写作能力需要培养。兴趣导致了行动,行动实现了目标;实现目标是为了满足需要,满足需要则使目标、行动、兴趣构成作为训练中的良性循环,从而转化为学生实现作文目标的内驱力。
3.要使学生感到作文成功的愉快
为了使学生感到作文成功的愉快,我经常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具体做法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作文的标准应有区别。每次作为训练的目标不可太多,最好只设一个。例如记叙文的训练,每次可侧重于一个目标:或自然环境描写,或人物外貌描写,或心理描写,或选材的新颖,或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等。学生只要达到这一目标,就予以表扬,使他们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己怕作文的心理障碍,看到自己的进步。特别是差生,要让他们尝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感到自己有能力写好作文,促使他们今后有更大兴趣去练习作文。
4.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写作情境
创造一个适宜的写作心理情境,并在这一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刺激写作欲望,引起写作兴趣。为了消除学生怕写不好作文的心理。我往往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情境,针对其心理特征,知识状况、志趣、爱好命题,诱发学生倾吐内心感受,让学生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活跃,不拘一格,自由抒怀,写放胆文。
二、写作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掘写作的源泉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这个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写文章必得有客观存在的“境”,人的心理才能有所反映,然后再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经常有意识的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储备生活材料,帮助他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善于发现新的美的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分辨客观事物的是非正误,能理解自己生活的意义。
2.培养联想的能力
写作知识迁移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联想起着桥梁的作用。没有它,写作迁移活动就无法进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富于幻想,也是理想开始形成的时期。我经常用列夫?托尔斯泰善于联想的例子来启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自传性三步曲《童年?少年?青年》中,曾十分生动地描述了他青少年时期的想象或幻想:“有时我想象自己……加入了骠骑兵团,前去打仗。敌人从四面八方向我冲来,我挥舞着佩刀,杀死一个,挥了一下,又杀死一个,接着又是一个。最后由于受伤和疲倦,我没有一点力气。就倒在地上,喊道:“我胜利了”。”我们今天的时代和列夫?托尔斯泰所处的时代不同,青少年想象的内容自然也不同,但他们富于幻想的特点,却有相似之处。因此,作文时,我就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和题目揭示的范围,进行多方面的联想,找出平时记忆中储备材料之间的联系,或质同,或神似,或相关,或形像,或意反等,经过沟通融化,使单薄的材料丰富充实,原不相连的材料组合粘结,通过联想,学生把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调动起来,迁移过来,写作时自然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3.引发内潜力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表达愿望,因此,教师指导作文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而要重在引发学生的内潜力。引发,一要抓住时机,二要诱发在兴奋点上。在课堂上,我经常这样引发内潜力:开始写作,学生经过联想、想象而获得的材料是庞杂的,粗糙的,哪些可迁移到作文中来,常感茫然,这时我就予以点拨,帮助学生筛选、提炼,他们便会心明眼亮。写到中途,有的学生可能又感到困惑,迁移受到阻碍,这时我就在思路上略作引发,使学生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写完作文,有的学生修改不下去,我再在关键处引发一下,学生往往能发现症结所在,茅塞顿开。
以上是我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心理素养的一点粗浅尝试。在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积极的写作心理的三个环节中,重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重要前提,写作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快速作文训练是主要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给学生以激励和鼓舞。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肯经常练笔,认真写作,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现在有很多学生怕作文或讨厌作文。一是对作文抱有神秘感,以为自己缺乏写好作文是能力:二是他们作文的动机不纯,只是“奉命作文”,为老师检查和考试而不得不写。这些心理障碍不克服,就不可能培养良好的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教学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对学生做出恰当的心理估计:
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有长处和短处,即使差生也有写得好的地方。可是很多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失去了写好作文的勇气。因此,作为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文做出正确的估量,应看到他们作文中闪光的东西,并及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
2.力争将写作变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兴趣来源于需要,因为需要才喜欢。有的学生特别喜欢看电影电视,有的则喜欢听广播、看报纸,我就抓住这一点,不失时机地跟他们讲:电影电视之所以能吸引人,感染人,是因为有好的剧本,人们之所以愿意坐下来听广播、看报纸,是因为其文章的内容能吸引人,人们想听、想看。因此,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等都离不开写作。写作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写作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而且意识到写作知识需要学习,写作能力需要培养。兴趣导致了行动,行动实现了目标;实现目标是为了满足需要,满足需要则使目标、行动、兴趣构成作为训练中的良性循环,从而转化为学生实现作文目标的内驱力。
3.要使学生感到作文成功的愉快
为了使学生感到作文成功的愉快,我经常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具体做法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作文的标准应有区别。每次作为训练的目标不可太多,最好只设一个。例如记叙文的训练,每次可侧重于一个目标:或自然环境描写,或人物外貌描写,或心理描写,或选材的新颖,或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等。学生只要达到这一目标,就予以表扬,使他们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己怕作文的心理障碍,看到自己的进步。特别是差生,要让他们尝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感到自己有能力写好作文,促使他们今后有更大兴趣去练习作文。
4.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写作情境
创造一个适宜的写作心理情境,并在这一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刺激写作欲望,引起写作兴趣。为了消除学生怕写不好作文的心理。我往往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情境,针对其心理特征,知识状况、志趣、爱好命题,诱发学生倾吐内心感受,让学生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活跃,不拘一格,自由抒怀,写放胆文。
二、写作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掘写作的源泉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这个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写文章必得有客观存在的“境”,人的心理才能有所反映,然后再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经常有意识的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储备生活材料,帮助他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善于发现新的美的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分辨客观事物的是非正误,能理解自己生活的意义。
2.培养联想的能力
写作知识迁移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联想起着桥梁的作用。没有它,写作迁移活动就无法进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富于幻想,也是理想开始形成的时期。我经常用列夫?托尔斯泰善于联想的例子来启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自传性三步曲《童年?少年?青年》中,曾十分生动地描述了他青少年时期的想象或幻想:“有时我想象自己……加入了骠骑兵团,前去打仗。敌人从四面八方向我冲来,我挥舞着佩刀,杀死一个,挥了一下,又杀死一个,接着又是一个。最后由于受伤和疲倦,我没有一点力气。就倒在地上,喊道:“我胜利了”。”我们今天的时代和列夫?托尔斯泰所处的时代不同,青少年想象的内容自然也不同,但他们富于幻想的特点,却有相似之处。因此,作文时,我就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和题目揭示的范围,进行多方面的联想,找出平时记忆中储备材料之间的联系,或质同,或神似,或相关,或形像,或意反等,经过沟通融化,使单薄的材料丰富充实,原不相连的材料组合粘结,通过联想,学生把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调动起来,迁移过来,写作时自然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3.引发内潜力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表达愿望,因此,教师指导作文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而要重在引发学生的内潜力。引发,一要抓住时机,二要诱发在兴奋点上。在课堂上,我经常这样引发内潜力:开始写作,学生经过联想、想象而获得的材料是庞杂的,粗糙的,哪些可迁移到作文中来,常感茫然,这时我就予以点拨,帮助学生筛选、提炼,他们便会心明眼亮。写到中途,有的学生可能又感到困惑,迁移受到阻碍,这时我就在思路上略作引发,使学生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写完作文,有的学生修改不下去,我再在关键处引发一下,学生往往能发现症结所在,茅塞顿开。
以上是我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心理素养的一点粗浅尝试。在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积极的写作心理的三个环节中,重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重要前提,写作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快速作文训练是主要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