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活动的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所以只有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才能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因此,教师一要尊重、相信学生;二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三要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不轻易否定,即使是错误意见也要耐心引导,认真分析。只有这样,学生才视你为朋友,对你不存在畏惧心理,才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并使之转化为探究热情。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首先,我利用上课前空闲的几分钟时间与学生交谈,这样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学过程中始终面带着微笑,使学生感到老师具有亲和力。其次,在探究正方形边框的面积时,积极投身到学生的合作、讨论中去,同时对有困难的小组加以适当点拔。最后,当我引导学生分析出例题2的等量关系:增加后甲处人数=2增加后乙处人数。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去设未知数、列方程,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设增加后乙处人数为x,则增加后甲处人数为2x。这位同学的回答已经跳出我所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而且下面也有许多学生在窃窃私语,显然有很多同学对种设的方法不太满意,但我不轻意否定这位学生发表的意见,而是让同学们按照这位学生的设法,列出方程,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最后还是这位学生顺利列出了方程,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学生很快就用另外一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领悟这两种不同设法的优劣。很显然,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又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作为教师本人和全体学生也参与到了探究活动中。
二、精心设计问题,提高探究活动的效果
探究离不开问题,课堂探究活动主要围绕问题进行。所以,问题一定要能引起全体学生的主动思考、研究交流,具有可探究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冲突点、矛盾点或新知识的难点、要点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推理、猜测等方法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践表明,学生都有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留给学生一片展现自我的天地,让他们在数学的王国里自主探索。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教学设计中,我针对教材中的例题1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1:小学里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
问题 2:图中所示的阴影部分是你所叙述的几种图形吗?
问题3:我们把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称为正方形边框,那么如何来计算正方形边框的面积?
问题 4:你是如何去分割正方形边框?
设计这4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冲突点,诱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未知问题。针对例题2主要设计了一个变式问题:如把人员调配问题中的2倍改成3倍,大家想会怎样?设计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践表明,这样设计确实达到了目的,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既做到了知识目标的落实,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提供充足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有些老师往往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考方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是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的时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不同意见,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总之,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讲解正方形边框面积,教学时先提供画好正方形边框的图形,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各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学生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图1,2,3,4)
方法一: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方法二:分割成两个面积较大的长方形和两个面积较小的长方形
方法三: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四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方法四: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梯形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虽然花了许多时间,但学生根据不同分割方法想出了各种求正方形边框面积的方法,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及时激励评价,体验探究活动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功,才会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活动的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所以只有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才能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因此,教师一要尊重、相信学生;二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三要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不轻易否定,即使是错误意见也要耐心引导,认真分析。只有这样,学生才视你为朋友,对你不存在畏惧心理,才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并使之转化为探究热情。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首先,我利用上课前空闲的几分钟时间与学生交谈,这样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学过程中始终面带着微笑,使学生感到老师具有亲和力。其次,在探究正方形边框的面积时,积极投身到学生的合作、讨论中去,同时对有困难的小组加以适当点拔。最后,当我引导学生分析出例题2的等量关系:增加后甲处人数=2增加后乙处人数。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去设未知数、列方程,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设增加后乙处人数为x,则增加后甲处人数为2x。这位同学的回答已经跳出我所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而且下面也有许多学生在窃窃私语,显然有很多同学对种设的方法不太满意,但我不轻意否定这位学生发表的意见,而是让同学们按照这位学生的设法,列出方程,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最后还是这位学生顺利列出了方程,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学生很快就用另外一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领悟这两种不同设法的优劣。很显然,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又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作为教师本人和全体学生也参与到了探究活动中。
二、精心设计问题,提高探究活动的效果
探究离不开问题,课堂探究活动主要围绕问题进行。所以,问题一定要能引起全体学生的主动思考、研究交流,具有可探究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冲突点、矛盾点或新知识的难点、要点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推理、猜测等方法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践表明,学生都有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留给学生一片展现自我的天地,让他们在数学的王国里自主探索。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教学设计中,我针对教材中的例题1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1:小学里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
问题 2:图中所示的阴影部分是你所叙述的几种图形吗?
问题3:我们把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称为正方形边框,那么如何来计算正方形边框的面积?
问题 4:你是如何去分割正方形边框?
设计这4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冲突点,诱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未知问题。针对例题2主要设计了一个变式问题:如把人员调配问题中的2倍改成3倍,大家想会怎样?设计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践表明,这样设计确实达到了目的,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既做到了知识目标的落实,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提供充足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有些老师往往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考方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是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的时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不同意见,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总之,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讲解正方形边框面积,教学时先提供画好正方形边框的图形,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各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学生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图1,2,3,4)
方法一: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方法二:分割成两个面积较大的长方形和两个面积较小的长方形
方法三: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四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方法四: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梯形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虽然花了许多时间,但学生根据不同分割方法想出了各种求正方形边框面积的方法,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及时激励评价,体验探究活动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功,才会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