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简爱》译本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81065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的语言系统,具有不同特点和结构,两者之间无法实现绝对的对等,若想要准确的传递原文信息,且语言表达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就要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转换”。“翻译转换”这一概念是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提出的。卡特福德(1917-2009)于1965年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他认为“转换”就是“原语进入译语过程中偏离形式的对应”。
  二、翻译转换的类别和理论基础
  根据语言的层次和范畴,卡特福德将“翻译转换”分为两类: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他提到层次转换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原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翻译等值成分”。卡特福德提出的转换理论的基础是韩礼德的系统语法和语言层次理论, 韩礼德将语言分为四种不同的层次:语法、词汇、词形和语音。但由于词性和语音之间,以及词性和语音与语法词汇之间都无法进行转换,所以卡特福德认为层次转换只存在于词汇到语法或语法到词汇的翻译过程中。
  卡特福德认为等值关系可以在阶级之间上下转换,因而将“范畴转换”定义为“翻译过程中对应形式的脱离”。根据韩礼德对范畴的定义和归类,卡特福德将范畴转换分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转换。
  三、翻译转换理论在《简爱》中译本中的应用
  1.层次转换。汉语通常使用词汇手段来表达数、时态、体等范畴, 而英语则通常用语法手段, 因此, 英汉翻译时常需要利用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层次转换。在《简爱》中译本中,译者多次使用层次转换来表达时态,请看以下例子:
  I do my best; and have done it, and will do it. (Charlotte Bronte,283)
  译文:我尽力而为,过去这样,将来也这样。(Zhu Qingying, 211)
  汉语中动词不会为了表达时态而转换为不同的形式,而是会选用一些可以表达不同时态的词,在例子中,“have done”是完成时,转换为汉语的表达是“过去这样”;“will do ”是将来时,转换为汉语表达为“将来也这样”。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顺其自然的采用这种方法来实现英汉时态表达的转换。
  2.范畴转换。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和句子结构都大不相同,翻译过程中必然会进行范畴转换,才能避免翻译腔。下面将从 “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和单位转换” 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范畴转换在《简爱》这一著作翻译中的应用。
  (1)结构转换。结构转换是一种可以发生在所有等级上的转换, 也是最常发生的范畴转换。由于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英汉之间的结构转换存在多种形式,下面主要具体分析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之间的转换:
  1)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转换。英语表达中被动语态较为常见,而汉语则恰好相反,只有在少数特定情况下才使用被动语态。所以在将文学作品从英文译入到汉语时,译者要考虑讲将动译为主动,这样中文读者读起来会感觉语言更顺畅地道。请看下面的例子:
  Still, now and then, I received a damping check to my cheerfulness; and was, in spite of myself, thrown back on the region of doubts and portents, and dark conjectures. (Charlotte Bronte, 142)
  译文: 不过我时时会感到扫兴,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疑惑、凶兆和不祥猜测。(Huang Yuanshen, 181)
  在原文的表达中,作者用到了“was thrown back”, 不强调动作发出者,使用的是被动语态,符合英文中多用被动语态的特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被动语态转化为主动语态,译为“我想起”,这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如果作者直译为“我被那些疑惑感染”,会使文章读起来有很重的翻译腔。
  2)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的转换。英语多使用物称主语句,比较客观的描述事物或事件,而少用人称来叙述 而汉语则相反,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 常常使用人称做主语。因此,英汉翻译时, 译者需要注意到人称之间的转换。在简爱中的中译本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例如:
  ‘It passes me!’ she continued; (Charlotte Bronte, 231)
  译文:“我不了解!” (Li Jiye, 323)
  在物称主语的句子里,it作主语较为常见,‘It passes me!’表示说话者的难以置信,英文表达中这样的方式更加客观,情感更强烈,但在中文表达中,人们习惯用人作主语来表达情感,所以译者将其转换为人称主语的句子,符合中文表达法,使得译文更地道。
  (2)类别转换。“当原语单位的翻译等值成分是一个与原语单位处于不同类别的成分时,就产生了“类别转换”,类别转换在大多数情况下体现在词汇转换上,例如英语偏好名词结构,而汉语倾向使用动词以使意义表达更加清晰明确。这种词汇间的转换也使得译文不再生硬。词性转换的形式多样,比如,名词与动词的转换, 形容词与副词的转换等。请看下面的例子:
  Bessie had retained her quick temper as well as her light foot and good looks.(Charlotte Bronte, 299)
  译文:贝茜的性子依然那么急,手脚依然那么轻,容貌依然那么姣好。(Huang Yuanshen, 250)
  原文中“quick temper,light foot和good looks ”是“形容词 名词”的形式,译者将名词转换为形容词,同时用副词“依然那么”修饰,突出了原文中 “as well as” 的意思。这种表达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且译文流畅,形式整齐。因此,若译者善于使用类别转换,灵活运用词汇转换的技巧,那译出的文学作品就更加流畅,语言优美,文学价值更高。   (3)单位转换。单位转换即指源语中某级上一个单位的翻译等值成分为译语不同等级上的单位这样一种形式等级上的脱离。也就是说,译者可在目标语的其他等级中寻找能与源语最大程度对应的等级,比如,一个单词可以翻译成一个短语或一个子句被译为句子。这样译文会更符合目标语的表达方式。请看以下例子:
  I resolved,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that I would be most moderate-most correct; (Charlotte Bronte,60)
  译文:我暗下决心,要把话说得恰如其分,准确无误。(Huang Yuanshen, 82)
  在这个例子中,“I resolved,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在英文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把它转换为一个简单的短语“暗下决心”,在意思上实现了对等,且形式上更为简洁明了。除此之外,成语的使用也增强了译文可读性,文学价值更高,这在文学翻译中是不可或缺的技巧。
  四、结语
  本文基于翻译转换理论, 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简爱》翻译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转换的过程。翻译转换理论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使译者能够依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在今后西方文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若能熟练使用卡特福德翻译理论,译文质量和文学价值一定会得到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Catford,J.C.(1965).A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 ion:An Essay on Applied Linguist ic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卡特福德.穆雷译.翻译的语言学理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3]李春雷.从翻译转换角度对比《简爱》的两个中译本[D].北京语言大学,2007.
  [4]赵瑛瑛.《简爱》两种中译本的对比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5]金堤.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姜秋霞.对翻译转换范式的思考一兼论翻译的学科特征[J].中国外语,2007,(6).
其他文献
基于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推动职业教育有效教学是保障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形成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提高我国高职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区
【摘要】本文针对“微课”特点,分析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和学习现状。探讨“微课”对中职英语教学必要性和促进作用,即“微课”时间短;内容短小精悍;资源多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课” 中职英语 词汇  一、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据有关教育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英语词汇教学都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中职学生70%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他们常抱怨记不住单词,也不知如何正确运用。词汇
【摘要】数字口译是口译工作者所遇到的一个翻译重点和难点。本篇论文将结合笔者的口笔译实践经历,从中英文在数字表达法上的差异、主要类型数字翻译方式的归纳以及数字口译的解决办法这三个方面,论述数字口译的相关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中英文在数字位数和度量单位上表达方式的不同。紧接着,对整数、倍数、百分比和分数等主要类型数字的翻译方式进行了一个简要的归纳。最后,分析了如何应对口译中的数字问题,应当不断总结归纳适
【摘要】思维模式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界上各种语言的思维模式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思维又支配着语言,让语言变得更具丰富性与逻辑性,各种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对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中英翻译应用频繁,本文基于中西思维模式的不同,针对中西思维模式视角下的翻译进行研究,同时制定部分策略。  【关键词】中西思维模式 翻译策略  人们在进行思想交流时可通过语言进行,但是在语言不一致的情况
【摘要】在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词汇英译研究成为翻译界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关联顺应视角展开论述,以湖湘文化词汇为研究对象,提出两种文化词汇英译策略,为其他文化词汇英译提供借鉴,对湖湘文化输出及其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联理论 顺应理论 文化负载词 英译策略  一、引言  文化作为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引擎。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西斯娃·德奥伯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然而而直到 90年代才扩大影响为世人所瞩目。本文采用了添加法和整合法分析斯坦贝克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斯坦贝克 女性形象  【Abstract】The term ‘ecofeminism’ or ‘eco-feminism’ is a c
我有一个七巧板的拼图玩具,它非常神奇.七巧板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成七块组成.里面的图形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四边形,这几个图形在一起只要有点的连接、线的连接、或
期刊
Gone with the Wind is the masterpiece of American famous female writer Margaret Mitchell.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American civil war, the novel shows a magni
【摘要】“热身”(warm-up)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但在不少课堂活动中它并未起到激活英语课堂的作用,本文尝试着分析了其中的部分原因,解释了热身的必要,并结合实际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热身 英语教学 激活 兴趣 英语课堂  翻开各种英语教材,我们几乎都会发现在教学内容导入里有热身活动(warm-up)这一部分。但不少英语教师对它不够重视,要么把热身活动一带而过,连自己都没“热”起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issues from 2000 papers,which record in CNKI.We find that,the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