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应当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
因为新课程教材提供的是学生从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学习活动的机会。如数学原来的概念,法则、公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经历。当我们翻开教材一看:图文并茂呈现方式,使人们耳目一新,但教材上呈现的知识内容少而精,有的只有主题 图、教材呈现的问题。这点内容能上一节课吗?教学目标如何制定?知识点又在哪?怎样利用这些图来凸现新课程理念?一个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因此研读教材是备课的第一步。
在新的理念、新的教材的今天,我们将如何把握它?熟悉它?领悟它?
一、首先要读懂教材。纵向分析相关章节——把握知识的生长点。
应该对同一知识体系内容的编排层次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把同一知识内容安排在不同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前了解了这些,才能在教学中既突出了每一年级中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重点,教的恰到好处,做到前后教学的连贯。
教材中很多知识领域的呈现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在研读教材时,就要对相关的前后章节做系统的了解,对知识的呈现背景进行钻研和分析。把握知识的生长点,准确地驾驭教材、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否则教学就只能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上。
再以第一学段各册教材中《统计》内容为例。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传统教材有关统计的内容在中高年级才出现,而新编实验教材在低年级就单独设单元进行编排。 纵观第一学段的六册教材,《统计》共编排了四次,经过分析比较,我们会发现每次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侧重点都不相同。如: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首先通过实例引出非正式的条形图,使学生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便于比较,然后体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而二年级上册《统计》内容,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即以一当二。对于这一变化,教师很容易捕捉。但另一重要的教学目标,需联系一年级教材比较、研读才能发现。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本册教材的情境图相对一年级而言,增加了对“唱票”的统计场面的再现。编者意在使学生体验到:这种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不同于一年级教材中统计静态的数据(如花盆的数量),这种需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情况,使用画“正”字法记录就是最方便的。“数据种类的变化以及数据大小的变化”正是教材的生长点。有了对两册教材的比较,教学目标便可以准确地定位为: a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验画‘正’字记录方式的好处。b 使学生初步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横向比较例题之间的异同——寻找知识的连接点找准知识点。
数学知识环环相扣,需要我们去品读教材,去深挖教材认真确定对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去设计教学方式、训练方式。
教材中每个例题的呈现都负载着一定的知识结构,除了认真体会主题图的意图外,还需要对本单元中的例题与例题之间进行比较,辨析每个例题的侧重点,找出知识的连接点,从而正确地领悟和挖掘数学知识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准确地定位课时教学目标。 例《十几减8》一课中,教材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算法多样化”的讨论场景:教材图中左边的两位小朋友用“破十法”分别计算出了13-8和13-5,右边那位小朋友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一次计算出了两题的得数。但回顾前面的教材,我们发现,例1“12-9”中就已经呈现了“破十”(10-9=1,1+2=3)和“想加算减”(9+?=12)的思路,也提出了“你还可以怎样算?”的问题,这里仅仅是再次感受吗?细心的你还会发现,右边男孩是这样思考的:“还可以这样算!8+5=13,13-5=8,13-8=5.”就充分体现了教材前后的连接和层次的递进,够我们做一番文章了: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倾听别人的算法,还需作出自己的比较、评价。“哪种方法最快?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和“想加算减”的优越性。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明显比前一个例题多了一个要求:初步体验“想加算减”的优越性。有了比较、鉴别,教学目标也就更清晰、准确了。
三、研究每个单元每节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制定教学目标。深刻理解主题图的含义——把握教学主线。
认真研读每一课教材,体会编者编排意图,就这一课时教材内容的呈现顺序去仔细思考。这么呈现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观图后又呈现动手摆一摆,目的是什么?抓住这些问题去仔细思考。找准教材中的知识点,重难点,明确每一节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反复研读教材,教参,确定好每一课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一切训练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审视时,就会感到就这些“三言两语”去“教”学生,要不了三五分钟就可以教完。如:教材关于“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第85页的例1、例2、例3中,只有这样几句话:“先数出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接着怎么数?”“1个十和1个一和起来是十一。”“读直尺上的数。”在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中,也只有“怎么数更大的数?”和“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两个问题。
但如果我们细细地去体会教材,就绝非这么简单。因此要 “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即:要注意把握教材内容实质,提炼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仔细揣摩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等;要善于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教材都呈现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呈现,根据教材内容准备设计哪些相关的数学活动,通过这些数学活动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要学会走出自我,学会换位思考。如要从编者的角度,从自我解读的角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从他人评价的角度等方面予以思考。
教学内容以主题图情境图方式呈现是课标教材的一大特色,意在体现课标中所提出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解释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
教材中的主题图、情境图,在多是“半成品”多是讨论而少了呈现过程,静态的,又不可能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都体现在一幅图上,因此,这“主题图”有待于我们老师去开发,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主题图,那么主题图就失去了价值。
主题图含义深刻希望大家认真琢磨,用好主题图。
比如:有的计算课,主题图呈现出的信息较多,那么学生的问题自然也多,有的是这节课需要解决的,有的是以前学过的,有的是以后要解决的,如果不及时收,学生说起来滔滔不绝,会偏离一节课训练的重点,偏离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把握好度,这时“收”,这需要老师心中明白“目标”
在初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学科认知结构。在感梧教法的基础上创造性使用教材 仅有研读是不够的。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对教材中的某些不足,要大胆地改进、补充和重组,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因为新课程教材提供的是学生从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学习活动的机会。如数学原来的概念,法则、公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经历。当我们翻开教材一看:图文并茂呈现方式,使人们耳目一新,但教材上呈现的知识内容少而精,有的只有主题 图、教材呈现的问题。这点内容能上一节课吗?教学目标如何制定?知识点又在哪?怎样利用这些图来凸现新课程理念?一个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因此研读教材是备课的第一步。
在新的理念、新的教材的今天,我们将如何把握它?熟悉它?领悟它?
一、首先要读懂教材。纵向分析相关章节——把握知识的生长点。
应该对同一知识体系内容的编排层次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把同一知识内容安排在不同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前了解了这些,才能在教学中既突出了每一年级中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重点,教的恰到好处,做到前后教学的连贯。
教材中很多知识领域的呈现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在研读教材时,就要对相关的前后章节做系统的了解,对知识的呈现背景进行钻研和分析。把握知识的生长点,准确地驾驭教材、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否则教学就只能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上。
再以第一学段各册教材中《统计》内容为例。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传统教材有关统计的内容在中高年级才出现,而新编实验教材在低年级就单独设单元进行编排。 纵观第一学段的六册教材,《统计》共编排了四次,经过分析比较,我们会发现每次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侧重点都不相同。如: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首先通过实例引出非正式的条形图,使学生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便于比较,然后体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而二年级上册《统计》内容,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即以一当二。对于这一变化,教师很容易捕捉。但另一重要的教学目标,需联系一年级教材比较、研读才能发现。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本册教材的情境图相对一年级而言,增加了对“唱票”的统计场面的再现。编者意在使学生体验到:这种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不同于一年级教材中统计静态的数据(如花盆的数量),这种需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情况,使用画“正”字法记录就是最方便的。“数据种类的变化以及数据大小的变化”正是教材的生长点。有了对两册教材的比较,教学目标便可以准确地定位为: a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验画‘正’字记录方式的好处。b 使学生初步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横向比较例题之间的异同——寻找知识的连接点找准知识点。
数学知识环环相扣,需要我们去品读教材,去深挖教材认真确定对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去设计教学方式、训练方式。
教材中每个例题的呈现都负载着一定的知识结构,除了认真体会主题图的意图外,还需要对本单元中的例题与例题之间进行比较,辨析每个例题的侧重点,找出知识的连接点,从而正确地领悟和挖掘数学知识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准确地定位课时教学目标。 例《十几减8》一课中,教材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算法多样化”的讨论场景:教材图中左边的两位小朋友用“破十法”分别计算出了13-8和13-5,右边那位小朋友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一次计算出了两题的得数。但回顾前面的教材,我们发现,例1“12-9”中就已经呈现了“破十”(10-9=1,1+2=3)和“想加算减”(9+?=12)的思路,也提出了“你还可以怎样算?”的问题,这里仅仅是再次感受吗?细心的你还会发现,右边男孩是这样思考的:“还可以这样算!8+5=13,13-5=8,13-8=5.”就充分体现了教材前后的连接和层次的递进,够我们做一番文章了: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倾听别人的算法,还需作出自己的比较、评价。“哪种方法最快?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和“想加算减”的优越性。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明显比前一个例题多了一个要求:初步体验“想加算减”的优越性。有了比较、鉴别,教学目标也就更清晰、准确了。
三、研究每个单元每节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制定教学目标。深刻理解主题图的含义——把握教学主线。
认真研读每一课教材,体会编者编排意图,就这一课时教材内容的呈现顺序去仔细思考。这么呈现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观图后又呈现动手摆一摆,目的是什么?抓住这些问题去仔细思考。找准教材中的知识点,重难点,明确每一节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反复研读教材,教参,确定好每一课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一切训练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审视时,就会感到就这些“三言两语”去“教”学生,要不了三五分钟就可以教完。如:教材关于“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第85页的例1、例2、例3中,只有这样几句话:“先数出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接着怎么数?”“1个十和1个一和起来是十一。”“读直尺上的数。”在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中,也只有“怎么数更大的数?”和“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两个问题。
但如果我们细细地去体会教材,就绝非这么简单。因此要 “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即:要注意把握教材内容实质,提炼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仔细揣摩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等;要善于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教材都呈现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呈现,根据教材内容准备设计哪些相关的数学活动,通过这些数学活动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要学会走出自我,学会换位思考。如要从编者的角度,从自我解读的角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从他人评价的角度等方面予以思考。
教学内容以主题图情境图方式呈现是课标教材的一大特色,意在体现课标中所提出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解释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
教材中的主题图、情境图,在多是“半成品”多是讨论而少了呈现过程,静态的,又不可能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都体现在一幅图上,因此,这“主题图”有待于我们老师去开发,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主题图,那么主题图就失去了价值。
主题图含义深刻希望大家认真琢磨,用好主题图。
比如:有的计算课,主题图呈现出的信息较多,那么学生的问题自然也多,有的是这节课需要解决的,有的是以前学过的,有的是以后要解决的,如果不及时收,学生说起来滔滔不绝,会偏离一节课训练的重点,偏离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把握好度,这时“收”,这需要老师心中明白“目标”
在初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学科认知结构。在感梧教法的基础上创造性使用教材 仅有研读是不够的。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对教材中的某些不足,要大胆地改进、补充和重组,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