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静板书属商洛土生土长的民间曲种,早在清道光年间就盛行于陕西省洛南县,它曾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其演唱形式集弹、说、唱、打、敲于一身,声音洪亮、古朴粗狂,多于乡村求神、谢土、红白喜事助兴,书目形式分大书、中書、小书,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爱憎分明,褒贬有之。演奏以三弦为主,其它乐器辅之,故称“静板”。民间广为流传的代表作有:《包公案》《施公案》《小女婿》《马前泼水》《二十四孝》等300余本(回)。这些故事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地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11年洛南静板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静板书;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静板书,属商洛地方民间曲艺的曲种之一,主要流传于秦岭山区的洛南县,发源于县城东部地区。据调查和史料记载,洛南静板书早在清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流行。艺人口头相传:“道光年间唱静版,瞎子手里揣金碗。”由此证明洛南静板书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凸显了老一辈们民间艺人生活的艰辛,更加证明了该曲艺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曲种。
一、静板书说唱形式
静板书的演奏形式是一人可操作六种乐器,融弹、敲、打、说、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表演说唱,简便易行。在农家客厅、院子、田间地头都可以摆一张桌子,放一把椅子即可开戏。说唱时在桌子两侧各竖一根竹竿或木棍,再用两条绳子左右牵连,上绳挂上大锣、小锣,下绳紧靠锣边,形成固定之势,以防敲打时锣体摇摆。桌子上再用麻绳圈仰放小铜镲,桌腿上捆着脚踏梆子,说书艺人膝盖下绑着四片竹制蚂蚱板,怀抱三弦,危襟正坐,艺人目视前方观众,自弹自唱,自敲自打,一般说唱时只用脚踏梆子打击节奏,不夹杂其他乐器伴奏,过门时才动用其他乐器托腔渲染气氛,吐字清晰,音韵宏亮,刚柔相济,古朴粗犷,音律委婉简约,演奏时以三弦为主,其他乐器辅助之,故称“静板”也。
静板书说唱形式主要是给老百姓求神、谢土、安息宅院以及大户人家红白喜事、孩子满月、过晬、戴缰绳、御缰绳等助兴取乐。其书目内容皆以传统内容为主,包含神话传记,历史演义,公案传奇,忠臣孝子,男女爱情等。书目形式一般分为大本书、中篇书、章回书、小书帽等。大本书可以说唱几天几夜,小书帽诙谐幽默,有时夹几句酸段子唱词,一般是为开场招来听众,吊起听书人的胃口。
洛南静板书大本书有:《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封神榜》《隋唐演义》《三国志》《杨家将》。中篇有:《二十四孝》《八仙传奇》《唐王探秦琼》《拉荆芭》《马前泼水》。小书帽有:《尿床王》《小女婿》《性子急》《奴想郎》等300多本(回)。
二、静板书说唱风格
洛南静板书还因方言口语表达不同,在境内自然形成东、西、北三路各自不同的说唱风格。
东路静板书:以灵口、三要镇为主,有古朴、粗旷的地域特色,说唱时弦乐运用上中下三个韵律,反复演奏三遍,并根据书目情节发展,时带托腔,时不带托腔。
西路静板书,唱腔注重音韵宏亮,刚柔相济,普遍带有托腔,尾音较长,耐人寻味,余音绕梁。
北路静板书,唱腔力求语言轻巧,吐字清晰,以抒情为主,不带托腔。
三、静板书主要价值
洛南静板书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价值,它的主要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书目中皆渗透着人民群众的爱憎分明,有褒有贬,歌颂光明,鞭挞黑暗。2、它有丰富的知识性,从历史流传的书目中,内容博大,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前朝后代,花鸟鱼虫,山川湖泊,宇宙万物,无不通过艺人的说唱,把生物、历史、典故丰富的知识传达给听众。3、它有极强的艺术性。书目故事性强,结构完整,人物形象逼真,生活气息浓烈,语言生动,词汇信息量大,具有民间文学的共用特点。4、它有较強的娱乐性,书目中的传说故事,历史风云,宫廷斗争,家庭矛盾,邻里关系等多种矛盾激烈展开,巧妙化解,有助于息事宁人,和睦相处,寓教于乐。5、它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借鉴性。传统书目中的许多故事传记被作家、艺术家改编成秦腔唱词,民间故事,文学作品,漫画创作,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6、它有民间文化的地方性。它的说唱形式奇特,地方色彩浓郁,既有秦人的粗旷豪放,又有楚秀委婉的灵巧。
四、静板书的传承与保护
洛南静板书2008年被公布为省级非遗名录,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非遗名录后,传承薪火不断加大。县上成立了洛南静板书管委会,在东、西、北三路建立了传承基地,在县剧团建立了传习所,现有以省级传承人陈宝子为代表的地方传承人近两百人。近年来不仅在港、澳、台演出,而且在京、津、沪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展演活动,已成为洛南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被全国各大媒体报道,深受海内外华人的高度赞誉。
洛南静板书要在传承历史书目中得到保护和发展,还需不断加大培养新秀,推陈出新,创作出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实现中国梦等方面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作品,才能永立潮头,一路向前。
(洛南县文化馆)
关键词:静板书;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静板书,属商洛地方民间曲艺的曲种之一,主要流传于秦岭山区的洛南县,发源于县城东部地区。据调查和史料记载,洛南静板书早在清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流行。艺人口头相传:“道光年间唱静版,瞎子手里揣金碗。”由此证明洛南静板书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凸显了老一辈们民间艺人生活的艰辛,更加证明了该曲艺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曲种。
一、静板书说唱形式
静板书的演奏形式是一人可操作六种乐器,融弹、敲、打、说、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表演说唱,简便易行。在农家客厅、院子、田间地头都可以摆一张桌子,放一把椅子即可开戏。说唱时在桌子两侧各竖一根竹竿或木棍,再用两条绳子左右牵连,上绳挂上大锣、小锣,下绳紧靠锣边,形成固定之势,以防敲打时锣体摇摆。桌子上再用麻绳圈仰放小铜镲,桌腿上捆着脚踏梆子,说书艺人膝盖下绑着四片竹制蚂蚱板,怀抱三弦,危襟正坐,艺人目视前方观众,自弹自唱,自敲自打,一般说唱时只用脚踏梆子打击节奏,不夹杂其他乐器伴奏,过门时才动用其他乐器托腔渲染气氛,吐字清晰,音韵宏亮,刚柔相济,古朴粗犷,音律委婉简约,演奏时以三弦为主,其他乐器辅助之,故称“静板”也。
静板书说唱形式主要是给老百姓求神、谢土、安息宅院以及大户人家红白喜事、孩子满月、过晬、戴缰绳、御缰绳等助兴取乐。其书目内容皆以传统内容为主,包含神话传记,历史演义,公案传奇,忠臣孝子,男女爱情等。书目形式一般分为大本书、中篇书、章回书、小书帽等。大本书可以说唱几天几夜,小书帽诙谐幽默,有时夹几句酸段子唱词,一般是为开场招来听众,吊起听书人的胃口。
洛南静板书大本书有:《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封神榜》《隋唐演义》《三国志》《杨家将》。中篇有:《二十四孝》《八仙传奇》《唐王探秦琼》《拉荆芭》《马前泼水》。小书帽有:《尿床王》《小女婿》《性子急》《奴想郎》等300多本(回)。
二、静板书说唱风格
洛南静板书还因方言口语表达不同,在境内自然形成东、西、北三路各自不同的说唱风格。
东路静板书:以灵口、三要镇为主,有古朴、粗旷的地域特色,说唱时弦乐运用上中下三个韵律,反复演奏三遍,并根据书目情节发展,时带托腔,时不带托腔。
西路静板书,唱腔注重音韵宏亮,刚柔相济,普遍带有托腔,尾音较长,耐人寻味,余音绕梁。
北路静板书,唱腔力求语言轻巧,吐字清晰,以抒情为主,不带托腔。
三、静板书主要价值
洛南静板书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价值,它的主要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书目中皆渗透着人民群众的爱憎分明,有褒有贬,歌颂光明,鞭挞黑暗。2、它有丰富的知识性,从历史流传的书目中,内容博大,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前朝后代,花鸟鱼虫,山川湖泊,宇宙万物,无不通过艺人的说唱,把生物、历史、典故丰富的知识传达给听众。3、它有极强的艺术性。书目故事性强,结构完整,人物形象逼真,生活气息浓烈,语言生动,词汇信息量大,具有民间文学的共用特点。4、它有较強的娱乐性,书目中的传说故事,历史风云,宫廷斗争,家庭矛盾,邻里关系等多种矛盾激烈展开,巧妙化解,有助于息事宁人,和睦相处,寓教于乐。5、它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借鉴性。传统书目中的许多故事传记被作家、艺术家改编成秦腔唱词,民间故事,文学作品,漫画创作,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6、它有民间文化的地方性。它的说唱形式奇特,地方色彩浓郁,既有秦人的粗旷豪放,又有楚秀委婉的灵巧。
四、静板书的传承与保护
洛南静板书2008年被公布为省级非遗名录,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非遗名录后,传承薪火不断加大。县上成立了洛南静板书管委会,在东、西、北三路建立了传承基地,在县剧团建立了传习所,现有以省级传承人陈宝子为代表的地方传承人近两百人。近年来不仅在港、澳、台演出,而且在京、津、沪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展演活动,已成为洛南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被全国各大媒体报道,深受海内外华人的高度赞誉。
洛南静板书要在传承历史书目中得到保护和发展,还需不断加大培养新秀,推陈出新,创作出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实现中国梦等方面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作品,才能永立潮头,一路向前。
(洛南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