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洛南静板书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静板书属商洛土生土长的民间曲种,早在清道光年间就盛行于陕西省洛南县,它曾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其演唱形式集弹、说、唱、打、敲于一身,声音洪亮、古朴粗狂,多于乡村求神、谢土、红白喜事助兴,书目形式分大书、中書、小书,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爱憎分明,褒贬有之。演奏以三弦为主,其它乐器辅之,故称“静板”。民间广为流传的代表作有:《包公案》《施公案》《小女婿》《马前泼水》《二十四孝》等300余本(回)。这些故事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地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11年洛南静板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静板书;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静板书,属商洛地方民间曲艺的曲种之一,主要流传于秦岭山区的洛南县,发源于县城东部地区。据调查和史料记载,洛南静板书早在清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流行。艺人口头相传:“道光年间唱静版,瞎子手里揣金碗。”由此证明洛南静板书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凸显了老一辈们民间艺人生活的艰辛,更加证明了该曲艺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曲种。
  一、静板书说唱形式
  静板书的演奏形式是一人可操作六种乐器,融弹、敲、打、说、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表演说唱,简便易行。在农家客厅、院子、田间地头都可以摆一张桌子,放一把椅子即可开戏。说唱时在桌子两侧各竖一根竹竿或木棍,再用两条绳子左右牵连,上绳挂上大锣、小锣,下绳紧靠锣边,形成固定之势,以防敲打时锣体摇摆。桌子上再用麻绳圈仰放小铜镲,桌腿上捆着脚踏梆子,说书艺人膝盖下绑着四片竹制蚂蚱板,怀抱三弦,危襟正坐,艺人目视前方观众,自弹自唱,自敲自打,一般说唱时只用脚踏梆子打击节奏,不夹杂其他乐器伴奏,过门时才动用其他乐器托腔渲染气氛,吐字清晰,音韵宏亮,刚柔相济,古朴粗犷,音律委婉简约,演奏时以三弦为主,其他乐器辅助之,故称“静板”也。
  静板书说唱形式主要是给老百姓求神、谢土、安息宅院以及大户人家红白喜事、孩子满月、过晬、戴缰绳、御缰绳等助兴取乐。其书目内容皆以传统内容为主,包含神话传记,历史演义,公案传奇,忠臣孝子,男女爱情等。书目形式一般分为大本书、中篇书、章回书、小书帽等。大本书可以说唱几天几夜,小书帽诙谐幽默,有时夹几句酸段子唱词,一般是为开场招来听众,吊起听书人的胃口。
  洛南静板书大本书有:《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封神榜》《隋唐演义》《三国志》《杨家将》。中篇有:《二十四孝》《八仙传奇》《唐王探秦琼》《拉荆芭》《马前泼水》。小书帽有:《尿床王》《小女婿》《性子急》《奴想郎》等300多本(回)。
  二、静板书说唱风格
  洛南静板书还因方言口语表达不同,在境内自然形成东、西、北三路各自不同的说唱风格。
  东路静板书:以灵口、三要镇为主,有古朴、粗旷的地域特色,说唱时弦乐运用上中下三个韵律,反复演奏三遍,并根据书目情节发展,时带托腔,时不带托腔。
  西路静板书,唱腔注重音韵宏亮,刚柔相济,普遍带有托腔,尾音较长,耐人寻味,余音绕梁。
  北路静板书,唱腔力求语言轻巧,吐字清晰,以抒情为主,不带托腔。
  三、静板书主要价值
  洛南静板书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价值,它的主要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书目中皆渗透着人民群众的爱憎分明,有褒有贬,歌颂光明,鞭挞黑暗。2、它有丰富的知识性,从历史流传的书目中,内容博大,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前朝后代,花鸟鱼虫,山川湖泊,宇宙万物,无不通过艺人的说唱,把生物、历史、典故丰富的知识传达给听众。3、它有极强的艺术性。书目故事性强,结构完整,人物形象逼真,生活气息浓烈,语言生动,词汇信息量大,具有民间文学的共用特点。4、它有较強的娱乐性,书目中的传说故事,历史风云,宫廷斗争,家庭矛盾,邻里关系等多种矛盾激烈展开,巧妙化解,有助于息事宁人,和睦相处,寓教于乐。5、它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借鉴性。传统书目中的许多故事传记被作家、艺术家改编成秦腔唱词,民间故事,文学作品,漫画创作,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6、它有民间文化的地方性。它的说唱形式奇特,地方色彩浓郁,既有秦人的粗旷豪放,又有楚秀委婉的灵巧。
  四、静板书的传承与保护
  洛南静板书2008年被公布为省级非遗名录,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非遗名录后,传承薪火不断加大。县上成立了洛南静板书管委会,在东、西、北三路建立了传承基地,在县剧团建立了传习所,现有以省级传承人陈宝子为代表的地方传承人近两百人。近年来不仅在港、澳、台演出,而且在京、津、沪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展演活动,已成为洛南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被全国各大媒体报道,深受海内外华人的高度赞誉。
  洛南静板书要在传承历史书目中得到保护和发展,还需不断加大培养新秀,推陈出新,创作出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实现中国梦等方面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作品,才能永立潮头,一路向前。
  (洛南县文化馆)
其他文献
战功赫赫的青格勒图将军的死因一直是个谜。  这么说也不准确。因为青格勒图将军的死因其实还是明确的——他死于一次后来被证实蓄谋已久的行刺。行刺者趁青格勒图将军卸下铠甲毫无防备之际,一刀将其砍杀。用汉人的话来说,行刺者属于青格勒图将军的同乡,也就是说他跟青格勒图将军来自同一个部落,那是科尔沁草原南缘的一个极小的部落,小到连部落名称许多人都说不上来。  我们说青格勒图将军的死因是一个谜的缘由是,行刺者的
期刊
肖新颜一边砸门一边大叫:“出事了,开门!”  透过门上的猫眼儿,我看见肖新颜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像某部动画片里的坏蛋。我给他打开门,扔了双拖鞋过去。  “昨天夜里——”肖新颜脱掉一只鞋,把脚扳到鼻子底下嗅了嗅,接着说:“有人把我家玻璃打碎了。”  “你还是穿上鞋吧。”我捂着鼻子揶揄道。  “真的。我正做梦呢——战战兢兢地走在玻璃栈道上,左边是巉岩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突然,哗啦一声,把我吓得
期刊
人要富,就得有门道。一个农民发家致富能有什么门道?跑城里打小工?一年下来,即便遇到从不拖欠工钱的良心老板,那也只是赚几个小钱。山沟沟里待着,从土里刨食吃?再能干的庄稼汉,到头来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那就只能搞副业了。  俺们村就有这么个养猪大户,名叫杨疯子。这可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早让村里人给忘了。干吗叫他杨疯子?因为他总能想出别人没想过的法儿。就比方说养猪这码事儿,本来家家户户都在院墙外砌个猪圈
期刊
20世纪70年代,物资很匮乏,好多东西都是拿钱也买不来,全靠供应。有些生活必需品,像肥皂、洗衣粉、煤油、火柴等,都没得卖的。  老彭和老吴是儿女亲家,都五十多岁了,孩子们都在县城里工作。他们在一个生产队住着,免不了经常在一起抽烟喝酒。恰恰这烟酒也是紧缺物资,很难买到。没办法,只好自己动手。  他们除了自己酿酒外,还从自留地里辟出一小块地来,种烟草。烟叶收起来后,晒干切碎,用一小布袋装好,想抽的时候
期刊
春香不是本地人。那年她与东林在一起打工时认识,如今嫁给东林十多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东林的父母相继去世后,东林继续去外面打工,春香和众多留守妇女一样,在家里照看学生。  不同的是,其他妇女除了照看好孩子外,更多的时间消耗在麻将桌上,而春香还要种庄稼、养猪、养鸡鸭鹅,里里外外忙得团团转。春香还会开车,电动摩托、小车都会开。小车停在院坝里,不常用。电动摩托节能环保,每天接送学生,来去自如。  村
期刊
小小说体量比较小,长一点儿的也就两千多字。它是小容器,如同一个小小玻璃杯。要使它的意义变得无限大,改变它装的东西的质地只是一方面,比如把水换成酒;另一种思路是,我们要让读者看到它具有溢出部分。前者大家都知道,后者大家想得少。一个小杯子只能装那么多酒,如果继续倾注,马上就会流出来。它的溢出部分可以无限多,但难以被人发现。能让读者发现它拥有巨大的溢出部分,这应该是小小说作家的追求。这追求是追求小小说的
期刊
京剧院是一座挺气派的剧院,来看戏的人却不多。  在我们这个城市,不要说那些追求新潮的年轻人,就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喜欢京剧的也很少。  我却是个另类。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经常一个人出去看戏。  当时除我之外,台下坐的是一帮老头儿,最小的也有五六十岁。  有一次,身边一个老头儿轻轻碰了我一下,问我:“你是戏校里学京剧的学生吧?”我说:“不是。我是学法律的。”他很意外也很高兴:“难得有这么年轻的人喜欢京剧
期刊
吴莲城是莲城人。  莲城是个小城,五六万人口。城内有棵千年古槐,树身丈围,年年爆开新枝翠葉。古槐位于一条东西大街上,街市繁华,人流穿梭。往北靠城隍庙一侧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巷子:水泉巷、田巷、凤凰巷、丁字巷、马背巷、仁义巷、悬壶巷,依序排过去,延伸至城东和城西。他家住水泉巷,一巷皆姓吴。吴莲城年轻时虎背熊腰,半生在泥水里挖藕拉纤干杂活儿,上了点儿年纪时,常坐在小巷深处的柳荫里喝茶。  水泉巷有两眼古井
期刊
我又一次登上了天台。已是黄昏,晚霞像血一样铺开,占满天空,太阳在地平线上一点点落下。我刚刚爬上通往天台的楼梯口,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后脑勺。父亲的后脑勺并不像他的同龄人那样过早地显示出狰狞的面目,他遗传了祖母优良的基因。祖母在她74岁时死去。祖母死去时脸上布满岁月侵蚀的褶皱,但她的头发却避过了不断向前推进的时间。因此父亲的后脑勺在我的记忆中保持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年轻。  父亲与天台的联系产生于两年前
期刊
二十年前我海校毕业,上船参加工作的头几年,船上还配有政委。那时私企很少,几乎都是国企海运公司。按照红头文件,船上要配有专职党务工作者,负责船舶党建、传达公司精神、树立安全意识及伙食管理等工作。  耿政委上船前,曾在省港航局下属分局做局长多年,到了内退年龄,按政策办理了手续,回家开始安度晚年。不料,港航局念其政治思想觉悟高,身体尚好,于是征求他意见后请他上船做了政委。  耿政委上船后,平日里喜欢四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