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注意缺失多动行为;家庭教养策略;亲子互不侵犯的AB约定;家庭行为发展图表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3-0076-03
在中小学学校里,教师会遇到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精力充沛,充满创造力但又极易冲动,经常因违反纪律而受到指责或处罚;智力正常,思维活跃但难以保持注意力,学习过程心不在焉,粗心大意因而不能及时完成各项作业,学业成绩不理想;竭力与同学交往希望得到同伴的关注,但又经常冒犯他人而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况……
以上种种表现,教师会及时反馈到父母那里,父母往往会“配合”学校,在家庭里用尽各种手段:提醒、催促、鼓励、威胁、叫嚷乃至哭泣,最后得到的仍是失望。有位母亲甚至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肯定是哪儿有毛病,不然怎么会这样呢。”然而,到医院,医生说并不符合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标准。我们把这样的孩子称之为具有“注意力缺失多动行为”的孩子。那么,对于这些孩子,在平时的家庭教养和亲子互动中,家长需要如何做?怎样才能使这些孩子同其他孩子一样在学校获得学业进步,累积成功体验呢?
一、家庭教养策略之“亲子互不侵犯的AB约定”
简单说教与惩罚教育不但无法应对这样的孩子,反而会激起更强烈的逆反心理,使亲子关系僵化。一旦陷入亲子冲突的循环怪圈,家庭教育就变得苍白无力。为平衡家庭功能,搭建一个良性互动的教育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父母可以制定一个“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用于亲子关系与孩子行为的改善。“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第一部分A部分:“在家里,任何人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处时都不准叫嚷、威胁、打人或者说脏话。”不要认为这些行为不会发生,如果A部分提到的行为真的发生了,那么就建议实施“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的第二部分B部分:“家庭成员说了伤人的言语或者做了伤人的事情,等他冷静下来以后,必须道歉并且做一件弥补过错的事情。这对大人与孩子都适用。” 实际上,这样的约定源自生活,当我们做了什么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事情时,我们就应该道歉,并做一些事情来“弥补”之前所犯下的错误,使生活重新回归平衡状态。
小安是一名九年级学生,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不佳,表现为上课无法专注,爱插嘴,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遭受了很多批评,逆反心理较强,课堂上还曾与英语老师发生过冲突。小安不愿去上学,待在家里已有一周,起因是玩电脑游戏。父母觉得一个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应该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上,但是小安根本听不进父母的话,更加沉迷游戏。一天晚上,她潜入父亲单位玩游戏,玩得正兴起时,被父亲逮住,父亲愤怒地责骂她,小安不但不接受,反而顶嘴,与父亲争吵起来。一气之下,父亲动了手,小安根本不服管教,两人就在电脑桌旁对打起来。
第二天,小安表示不愿再去上学,不管父母怎么劝说都不行……后来在父母的要求下,小安百般不情愿地走进了心理辅导室。了解到小安在家庭与学校的表现后,心理教师先不与她谈返校的事,而是让每个家庭成员从各自的视角谈一谈对冲突事件的看法与感受,每个倾听者在情绪得到缓冲的同时试着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去谅解对方。不谈孰是孰非,而是制造了一个“觉察的家庭平台”,让父亲与小安在这里既看清自己也感觉对方,“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要求下,父亲与小安互相道歉,重归于好,并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最后,共同制定了一个“亲子互不侵犯与弥补约定”。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要求多动的孩子停止玩游戏时,他们会极力反抗,大叫大嚷、捶胸頓足,甚至重重摔门等,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作为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因孩子的冲动行为而失控,避免陷入亲子冲突的恶性循环中去;另一方面,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的负能量得到消解。父母在孩子身体生病时,不管孩子如何喊叫或哭闹,都能默默容忍,那么为什么不能接纳具有“注意力缺陷多动行为”孩子的情绪呢?对于这些情绪,父母可以采取包容与接纳的态度,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孩子的那些出格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也是触犯上述规则的——在他们能继续玩任何东西之前,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并且必须做点事情来弥补过错。例如,多做点家务、写篇反思日记或者把为什么要尊敬父母的原因列出来等。这样做既向孩子内心传递“重要他人”的恒常关爱,又教育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约定的规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让孩子在家里养成道歉与改正的关系模式,孩子会无意识带入到学校群体生活中去,与同伴建立起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
二、家庭教养策略之“家庭行为发展图表”
无法长时间专注、多动、易冲动乃至情绪爆发,这样的孩子在用非言语的方式呈现自己完整的心灵,其中包含着表达、需求乃至退行。对这些问题,孩子年幼时父母尚能接受,但是进入中小学校后,再也做不到坦然面对了。父母的内心充满疑虑、焦躁、挣扎,甚至发展成慢性压力。这时可采用一种符合孩子发展的可行性策略,我们称之为“家庭行为发展图表”。
“家庭行为发展图表”也叫“点数制度,”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点数来换取报酬或娱乐时间的家庭教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小学教师比较熟悉的“代币制”,或者叫作“星图”。图表中列出希望孩子能够完成的特定任务,孩子完成了这些任务后就能赢得一些自己喜爱的物品或者活动作为奖励;完成了列出的任务——如作业按时做完了,或者通过努力一种特定要求的行为得以实现了——如一起玩耍不争吵,那么就可以得到奖励,可以是钱、玩具、玩游戏、出游机会等,当然也可以设计成获得相应点数,用点数来换取奖励的间接方式。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就没有办法获得相应奖励。以五年级学生小华为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按时起床”“及时完成作业”“每周测试在85分以上”等是鼓励小华通过持续努力去实现的正向行为,只要达到要求,每天都能获得相应的“点数”。父母希望孩子停止“喊叫”“骂人”“偷玩游戏”等负向行为,一旦在学校或家里发生了这些行为,作为惩罚就要扣除相应 “点数”。父母设定以上两类行为,即 “正向行为”和 “停止行为”,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为强化或激励小华习得这些学习与生存技能,表格中还提供了许多常见的奖励与特权,只要小华多多努力,在“正向行为”方面多得分,“停止行为”方面少扣分,他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点数”来换取他喜爱的物品或者活动,如玩游戏、看电视、找同伴玩、买玩具等,而这些正是小华很在意的东西,无形之中成了他自觉自愿的内在驱动力。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停止行为”真的发生了,按规则要扣除相应 “点数”,但并不意味着“一棍子打死”,只要孩子在后续做一些弥补工作,同样有机会再次获得加分,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策略的B部分。例如,小华在本周共出现了四次“喊叫”、一次“骂人”以及一次“偷玩游戏”,被扣点数26分。他非常不悦,但是他马上做了一些弥补工作,如道歉、写保证书、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之后又加到了10分,到周日晚上为止,小华总共留存24分,这些点数既可以换作零花钱(1分=1元),也可以留存到下周使用。这样的策略充分调动了小华的积极性,他也很快忘记了当初被扣分的不悦。这一策略是一种无言的机制和激励系统,引导孩子正向发展,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真真切切的快乐与成功。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最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在意什么,有些父母却“反其道而行之”,经常使用“剥夺”策略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听话。结果恰恰相反——导致了更多的对抗、叛逆与不合作,严重的还有自杀风险,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上一案例中提到的家庭中需要“恒常关爱”的成长理念。与其他孩子相比,这一类孩子更需要一个正向激励系统,他们不会很好地执行来自父母或老师的指令,如同样是清理房间,当大人要求去做的时候,虽然普通孩子也会有抱怨和不情愿,但是他们不会对父母大发脾气、乱扔东西等,然而对于“注意力缺失多动行为”的孩子来讲,这样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没有这样一个科学的激励系统,父母通常的做法无非就是,习惯性地不断督促、不断提醒、不断打断、不断威胁……接着麻烦接踵而来。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一定会出很大的问题。曾经目睹过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死也不承认自己在饭前偷吃巧克力,哪怕是满手满脸都留有巧克力的痕迹。这给了我们父母太多的思考,孩子不断逃避、不断否认、不断掩盖、不断抗拒,根源在哪里呢?对于这样的家庭,如何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与社会性发展能力,有效和成功的教养策略是什么?相信家长们会通过本文得出自己的答案。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苏州,215021)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3-0076-03
在中小学学校里,教师会遇到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精力充沛,充满创造力但又极易冲动,经常因违反纪律而受到指责或处罚;智力正常,思维活跃但难以保持注意力,学习过程心不在焉,粗心大意因而不能及时完成各项作业,学业成绩不理想;竭力与同学交往希望得到同伴的关注,但又经常冒犯他人而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况……
以上种种表现,教师会及时反馈到父母那里,父母往往会“配合”学校,在家庭里用尽各种手段:提醒、催促、鼓励、威胁、叫嚷乃至哭泣,最后得到的仍是失望。有位母亲甚至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肯定是哪儿有毛病,不然怎么会这样呢。”然而,到医院,医生说并不符合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标准。我们把这样的孩子称之为具有“注意力缺失多动行为”的孩子。那么,对于这些孩子,在平时的家庭教养和亲子互动中,家长需要如何做?怎样才能使这些孩子同其他孩子一样在学校获得学业进步,累积成功体验呢?
一、家庭教养策略之“亲子互不侵犯的AB约定”
简单说教与惩罚教育不但无法应对这样的孩子,反而会激起更强烈的逆反心理,使亲子关系僵化。一旦陷入亲子冲突的循环怪圈,家庭教育就变得苍白无力。为平衡家庭功能,搭建一个良性互动的教育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父母可以制定一个“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用于亲子关系与孩子行为的改善。“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第一部分A部分:“在家里,任何人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处时都不准叫嚷、威胁、打人或者说脏话。”不要认为这些行为不会发生,如果A部分提到的行为真的发生了,那么就建议实施“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的第二部分B部分:“家庭成员说了伤人的言语或者做了伤人的事情,等他冷静下来以后,必须道歉并且做一件弥补过错的事情。这对大人与孩子都适用。” 实际上,这样的约定源自生活,当我们做了什么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事情时,我们就应该道歉,并做一些事情来“弥补”之前所犯下的错误,使生活重新回归平衡状态。
小安是一名九年级学生,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不佳,表现为上课无法专注,爱插嘴,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遭受了很多批评,逆反心理较强,课堂上还曾与英语老师发生过冲突。小安不愿去上学,待在家里已有一周,起因是玩电脑游戏。父母觉得一个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应该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上,但是小安根本听不进父母的话,更加沉迷游戏。一天晚上,她潜入父亲单位玩游戏,玩得正兴起时,被父亲逮住,父亲愤怒地责骂她,小安不但不接受,反而顶嘴,与父亲争吵起来。一气之下,父亲动了手,小安根本不服管教,两人就在电脑桌旁对打起来。
第二天,小安表示不愿再去上学,不管父母怎么劝说都不行……后来在父母的要求下,小安百般不情愿地走进了心理辅导室。了解到小安在家庭与学校的表现后,心理教师先不与她谈返校的事,而是让每个家庭成员从各自的视角谈一谈对冲突事件的看法与感受,每个倾听者在情绪得到缓冲的同时试着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去谅解对方。不谈孰是孰非,而是制造了一个“觉察的家庭平台”,让父亲与小安在这里既看清自己也感觉对方,“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要求下,父亲与小安互相道歉,重归于好,并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最后,共同制定了一个“亲子互不侵犯与弥补约定”。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要求多动的孩子停止玩游戏时,他们会极力反抗,大叫大嚷、捶胸頓足,甚至重重摔门等,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作为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因孩子的冲动行为而失控,避免陷入亲子冲突的恶性循环中去;另一方面,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的负能量得到消解。父母在孩子身体生病时,不管孩子如何喊叫或哭闹,都能默默容忍,那么为什么不能接纳具有“注意力缺陷多动行为”孩子的情绪呢?对于这些情绪,父母可以采取包容与接纳的态度,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孩子的那些出格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也是触犯上述规则的——在他们能继续玩任何东西之前,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并且必须做点事情来弥补过错。例如,多做点家务、写篇反思日记或者把为什么要尊敬父母的原因列出来等。这样做既向孩子内心传递“重要他人”的恒常关爱,又教育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约定的规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让孩子在家里养成道歉与改正的关系模式,孩子会无意识带入到学校群体生活中去,与同伴建立起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
二、家庭教养策略之“家庭行为发展图表”
无法长时间专注、多动、易冲动乃至情绪爆发,这样的孩子在用非言语的方式呈现自己完整的心灵,其中包含着表达、需求乃至退行。对这些问题,孩子年幼时父母尚能接受,但是进入中小学校后,再也做不到坦然面对了。父母的内心充满疑虑、焦躁、挣扎,甚至发展成慢性压力。这时可采用一种符合孩子发展的可行性策略,我们称之为“家庭行为发展图表”。
“家庭行为发展图表”也叫“点数制度,”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点数来换取报酬或娱乐时间的家庭教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小学教师比较熟悉的“代币制”,或者叫作“星图”。图表中列出希望孩子能够完成的特定任务,孩子完成了这些任务后就能赢得一些自己喜爱的物品或者活动作为奖励;完成了列出的任务——如作业按时做完了,或者通过努力一种特定要求的行为得以实现了——如一起玩耍不争吵,那么就可以得到奖励,可以是钱、玩具、玩游戏、出游机会等,当然也可以设计成获得相应点数,用点数来换取奖励的间接方式。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就没有办法获得相应奖励。以五年级学生小华为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按时起床”“及时完成作业”“每周测试在85分以上”等是鼓励小华通过持续努力去实现的正向行为,只要达到要求,每天都能获得相应的“点数”。父母希望孩子停止“喊叫”“骂人”“偷玩游戏”等负向行为,一旦在学校或家里发生了这些行为,作为惩罚就要扣除相应 “点数”。父母设定以上两类行为,即 “正向行为”和 “停止行为”,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为强化或激励小华习得这些学习与生存技能,表格中还提供了许多常见的奖励与特权,只要小华多多努力,在“正向行为”方面多得分,“停止行为”方面少扣分,他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点数”来换取他喜爱的物品或者活动,如玩游戏、看电视、找同伴玩、买玩具等,而这些正是小华很在意的东西,无形之中成了他自觉自愿的内在驱动力。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停止行为”真的发生了,按规则要扣除相应 “点数”,但并不意味着“一棍子打死”,只要孩子在后续做一些弥补工作,同样有机会再次获得加分,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策略的B部分。例如,小华在本周共出现了四次“喊叫”、一次“骂人”以及一次“偷玩游戏”,被扣点数26分。他非常不悦,但是他马上做了一些弥补工作,如道歉、写保证书、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之后又加到了10分,到周日晚上为止,小华总共留存24分,这些点数既可以换作零花钱(1分=1元),也可以留存到下周使用。这样的策略充分调动了小华的积极性,他也很快忘记了当初被扣分的不悦。这一策略是一种无言的机制和激励系统,引导孩子正向发展,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真真切切的快乐与成功。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最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在意什么,有些父母却“反其道而行之”,经常使用“剥夺”策略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听话。结果恰恰相反——导致了更多的对抗、叛逆与不合作,严重的还有自杀风险,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上一案例中提到的家庭中需要“恒常关爱”的成长理念。与其他孩子相比,这一类孩子更需要一个正向激励系统,他们不会很好地执行来自父母或老师的指令,如同样是清理房间,当大人要求去做的时候,虽然普通孩子也会有抱怨和不情愿,但是他们不会对父母大发脾气、乱扔东西等,然而对于“注意力缺失多动行为”的孩子来讲,这样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没有这样一个科学的激励系统,父母通常的做法无非就是,习惯性地不断督促、不断提醒、不断打断、不断威胁……接着麻烦接踵而来。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一定会出很大的问题。曾经目睹过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死也不承认自己在饭前偷吃巧克力,哪怕是满手满脸都留有巧克力的痕迹。这给了我们父母太多的思考,孩子不断逃避、不断否认、不断掩盖、不断抗拒,根源在哪里呢?对于这样的家庭,如何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与社会性发展能力,有效和成功的教养策略是什么?相信家长们会通过本文得出自己的答案。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苏州,215021)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