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电影改编文学名著的思考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y_li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电影形式表达文学名著内涵,好比是电影创作者以自己的视角解读文学经典名著,亦或是生动再现电影创作者自身探索原著真理的艰难历程。不管小说描述的故事处在哪个时间段,将其转换为电影时,电影内容都应该考虑当前观众所处的社会背景,电影所表达的内容与当前现实联系越紧密,往往越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情感,使得电影作品的审美价值也会越高。
  关键词:文学名著 文学精神 电影语汇 当代性 文字转化 形式
   经典文学名著以饱满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故事情节为受众创造了一个供其探索的精神世界。在探索这个特殊世界的过程中,伟大的、平凡的、聪明的、平庸的人等,都在此留下自己的足迹。有的人或许穷尽一生都无法摸到这个世界的真理,有的人却可以在观照自身的过程中走上通向真理的道路。
   以电影形式表达文学名著内涵,就像是创作者站在自己的视角来解析名著中的经典至理,亦或是生动再现自身探索真理的艰难历程。经典文学名著中生动呈现出的人生、情感真理让每个走进其中的个体都沉迷其中,都渴望能够摸到真理门槛。在探索过程中,电影创作者便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准确发现、传递真理。《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就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一、《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情景
   人声鼎沸的舞会现场,安娜同渥伦斯基再次相遇,爱情的火苗在安娜心中悄悄点燃,两人深情对视。此时,时间仿佛凝固,所有舞者均已停顿,仅有两人在灯光下为爱而舞,而他们每经过一人,那个人便重新开始舞动。瞬间,一束昏黄而又孤单的光圈正照射在舞台中心,映照着正在舞动的两人,其他人消失了。这种灯光与画面的变换正好反映出两人内心只有彼此,容不下其他人的内心活动,而这便是舞台调度的典型用法。在舞台表演中,虽然无法使用特写、近景等表现手法来聚焦观众注意力,但是导演仍然可以利用停顿、追光来突出表现主要角色的活动。
   上面所描绘的画面出自乔·莱特导演的《安娜·卡列尼娜》。这种灯光创造焦点人物的表现手法,在后期安娜观看渥伦斯基赛马的场景中再次出现。赛马比赛即将开始前,安娜突然发现丈夫在场边,此时,安娜内心极为不安,导演为了表现这种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让赛场上的喧闹声、马蹄声一并消失,仅留下安娜扇扇子时的“哗哗”声,且安娜周边所有人均出现停顿,画面中仅安娜可以移动,这时她再次成为焦点。观众在观看时会随着安娜的舞台表现,逐步加深对其内心活动的了解。
   乔·莱特在电影创作中以独特、巧妙的舞台语言向观众讲述了安娜的情感命运,同时还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挖掘出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感真理。镜头下充斥着舞台感的场景设计;官员办公时的程式化、机械化表演;同舞台换场极其相似的镜头转换;尤其是当安娜和卡列宁在应对困难过程中,导演将镜头拉开,而这时则表现出的典型的舞台形态。这种舞台式表演在此部影片中成为典型的风格化表达,饱含了电影创作者对此部经典的独到解读。
   二、對《安娜·卡列尼娜》的现代解读
   《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发生在1843年,至今已经过去176年。百年前的家庭观念、情感理念、道德秩序、法律等因素同当下存在极大差异。列夫·托尔斯泰借助这部经典所要传递的情感、真理绝不是浅薄表面的。而乔·莱特在解读过程中显然诞生了自己的想法。
   在鸿篇巨制的开头,列夫·托尔斯泰表示:“幸福的家庭基本都是一样的,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从阅读者角度来看,此段话是作者为主人公的家庭戴上了“苦难”的帽子,安娜·卡列尼娜的确拥有不幸的家庭。读者会对其追求自由爱情感到认可赞同,对其不幸的结局感到惋惜悲伤。《安娜·卡列尼娜》在19世纪刚刚出版时,在当时的俄国社会中引发强烈反响。由此拉开了思考妇女社会地位的序幕,人们开始关注被男权社会所践踏的妇女情感。因此,那个时期的人们对安娜的追求表现出认可和宽容。但176年之后,社会物质和意识形态巨变,女性社会地位同当时情况迥然不同。女权运动高涨,女性解放运动方兴未艾,社会大众意识快速觉醒,人们在爱情、家庭观念上早已出现根本性变化。独立、自由的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更能把握自己的命运。19世纪困扰安娜情感的多重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变得极为模糊,而且已经无法成为现代人的焦点话题。对于安娜最终的选择,如果以当前的社会心态进行审视,部分社会群体很难坦然接受。
   经典之所以成为永恒且令人记忆深刻,正是因为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人生、生活真理的探索,后世读者可以在经典中找寻生命的源头。时间无法磨掉经典文学名著中所蕴含的真理,当代艺术家的最紧要任务便是以现代文明视角对名著进行创新性解读,并形成新的认识,让经典文学名著中的真理在新的社会背景中重新闪耀,这样才可以让毫不褪色的文学经典激发当代人的思想情感,才可以同当代灵魂亲密接触。
   在乔·莱特的《安娜·卡列尼娜》(2012)中我们能够发现导演对此部经典作品的新鲜解读。(1)渥伦斯基,安娜和卡列宁;(2)康斯坦丁·列文和凯蒂;(3)斯迪华和多莉;这三条线索中的人物内心都经历了理智和抉择、欲望和责任的艰难选择。第一条线索中渥伦斯基和安娜选择了欲望,而卡列宁则是责任和宽容。第二条线索中人物能够在爱的趋势下坚守理性智慧,这两个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是导演所认可的;第三条线索中多莉选择责任,而斯蒂华则深陷于欲望不可自拔。造成安娜悲剧式命运的主要原因不是社会压力,而是自己内心的抉择。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描绘了上流社会对安娜的孤立、嘲讽和迫害,他们组成小群体并将安娜排除在外,使她无处容身。当生活和精神同时处在绝望边缘时,安娜选择自杀的方式实现解脱。
   幸好乔·莱特并没有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意思直接复制其内涵,在电影中他没有借助三个集团迫害安娜的线索来表达内容,而是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他将安娜在家庭和欲望间的徘徊、挣扎心理作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安娜离家后内心的绞痛。某个场景中,卡列宁想要以安娜和儿子的见面为手段来彻底根治安娜的欲望,安娜最终因为无法忍受对儿子的思念,选择在儿子生日当天再次打开陌生的家门。镜头中呈现的是舞台房间,在该场景中不仅没有家庭生活气息,也缺少儿童独有的童趣。导演以舞台表现手法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空荡荡的房间,仅有一张小床孤零零的摆在房间中央。儿子蜷缩在孤独的小床上,在黑暗、冰冷的房间内,安娜直接穿过走廊冲进这个“房间”(场景)中,但结果却是被卡列宁阻止。    安娜无法忍受流言,对渥伦斯基的退缩深表不满,对儿子的思念越发强烈,电影正是在表达安娜内心的绝望痛苦情绪,正是内心深处的孤独、失败感将其逼上绝路。
   这应该是乔·莱特最想要表达的内涵,也是当下人们在面对抉择、困惑、情欲时所要做的抉择,是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乐于思考的人生,是一部可以触摸到人心最深处的故事。以独特表现手法传递文学经典名著中的精神内涵,会让整部影片显得更为精湛和复杂。
   三、影片传达出的观点和态度
   导演对安娜在情感和家庭上的选择报以不赞同的态度。并且在影片中以自己的视角来描述对待家庭和情感的态度。影片开始阶段,安娜便选择离开儿子并到莫斯科劝慰嫂子,出轨的哥哥态度极其明确,所有荒唐事都是自己一时糊涂酿成的,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儿,要不然也不会将安娜从千里之外召回来挽救这段婚姻。不过在导演看来,斯蒂华对情欲诱惑仍然没有抵抗力,虽然他的妻子理性而宽容,会选择原谅他,但是在后期生活中,斯蒂华仍然会选择放纵私欲,“偷面包的行为”屡禁不止。而安娜在情欲的诱惑下也选择了被情欲所吞噬,不管丈夫劝阻,儿子哀求,在内心挣扎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欲望。
   同上述两个人物相对应的,导演在影片中借助列文和凯蒂的爱情再次表达自己的态度,虽然这条线索并没有获得太多笔墨。安娜和列文、多莉和斯蒂华两个线索在叙说时都使用假定性舞台场景,而凯蒂的描绘则借助真实场景,让他们的爱情生活回归真实。列文从乡下不远万里来到莫斯科向凯蒂求婚,但凯蒂却无情的拒绝了,只因为凯蒂内心住着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但在感情挫折的磨練下,凯蒂最终抓住了爱情真谛,选择列文。他们两人回到农庄,在真实的土地上开始简单的和睦的生活。在这个温馨却又简单的木屋中到处都是幸福的气息。导演以列文的口吻多次表达了自己在爱情和家庭上的态度。曾有人问列文:“为了爱情你会选择死亡吗?”,列文毫不犹豫的表示:“会,但绝不是为了邻居妻子,不纯洁的爱情谈不上爱,对他人妻子欣赏是好事,但如果在情欲熏陶下做出一些事就是贪婪,与其这样,我们还不如做牛。”
   导演在整部影片中就是借助安娜、斯蒂华、列文等人在家庭和爱情上不同的选择态度来表达自己对《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经典的理解,这是以现代情感文明和现代思想为基础对经典的重新演绎,能够再次将经典拉回现实生活。
   笔者认为,现阶段,电影创作中不管是将哪个时代、哪种类型的经典小说作为基础,电影创作者都不可以单纯的复制小说内容,而是应该在其中融入符合当代人情感认知的自身感受,这种感受可以在电影中创造一个表现自我的世界,观众能够进入这个世界来观照自己。今天的电影应该表现今天的生活,展现今天的人,诉说今天的感受。
  
  参考文献:
  [1]何东煜,付磊.文学是一座塬,电影在塬上——文学经典改编电影的思考,以《白鹿原》、《告诉他们我乘着白鹤去了》为例[J].戏剧之家,2016(7):278-279.
  [2]章颜. 跨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王天娇. 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的当代电影改编[D].辽宁大学,2013.
  [4]任志明. “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09.
  注:本文系广东医科大学 2017年度博士学位教师及人才引进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魏晋言意之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可以直观地表现学校的文化底蕴,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设计研究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力求在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实践中,弘扬院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理念、发展特色,专业特色,有效地开发、推广院校的核心价值。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对院校品牌视觉形象的建立,能起到最直接、最有力的促进推广作用。  关键词:特色元素 文创产品 设计方法  文化创意产品最核心的内容无疑是 “创意”,独特的、原创的
期刊
摘 要:近日,“第三届全国音乐院校图书馆联盟会议暨音乐艺术院校数字资源库建设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出席了此次大会。本论文基于此次会议,提出音乐与艺术类高校在文献资源建设、技术支持与保障以及多功能特殊资源三个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音乐与艺术 图书馆 文献资源 数据库 技术支持  近日,“第三届全国音乐院校图书馆联盟会议暨音乐艺术院校数字资源库建设研讨
期刊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与本土音乐文化要发展,与外来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是必然的,同样,国外音乐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也要与本民族的、本土的音乐教育实际充分融合,才能不流于形式,只有立足于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之上的吸收、融合与建构,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才会换发活力,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充满自信。文章在奥尔夫本土化现状研究与笔者多年奥尔夫本土化实践教学的基础之上,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价
期刊
摘 要:吳冠中的绘画作品《故宫》,以具有现代感的形式、饱含历史感的意蕴及洋溢着诗性的绘画语言,营造了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其丰富的意蕴可通过题词引发的遐思、对“空”的三层解读和关于“点”的联想等方面进行审美观照。堪称其绘画创作追求“群众点头,专家鼓掌”的经典代表作。吴冠中追求“群众点头”即是尊重绘画中的民族性,此亦他艺术中要极力表现的“道”。在体“道”之同时,他又不倦地向高超的“艺”迈进。艺进乎道,
期刊
摘 要:基于现在二胎政策开放后孩子增多的现状,益智性玩具将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但是市面上益智性玩具种类较为单一。根据这种现象,本课题从玩具设计出发,结合榫卯结构设计帮助儿童识字的汉字积木和结合儿童立体书设计的汉字玩具书。针对3-6岁儿童设计以汉字笔画为主体,以榫卯结构为主要形态,结合的识字积木和汉字玩具书籍。在增加趣味的同时,为儿童识字数量的增加和思维的开发提供帮助。  关键词:榫卯 玩具 积木
期刊
摘 要:目前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高度关注,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设计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结合国内外著名高校对生态环境的设计和研究,阐述了其中四个有效途径:生态规划、资源共享、景观建筑、可持续景观,并将其体现在笔者规划设计的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的生态环境之中。  关键词:大学校园 生态规划 资源共享 景观建筑 可持续景观  21世纪是更注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由于人类的环境问题越来
期刊
摘 要:隨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各类传统文化面临着不断传承与升级的挑战,尤其是民居方面的传统延续问题,全文命题研究的初衷主要在于对广西壮族传统民居的特点结合当下社会城市发展需求的理论探讨,广西壮族民居独特的设计建造方式已成为众多建筑设计创作的灵感源泉,因此全文想再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思考壮族民居发展的冲突,进而结合一些案例对壮族民居的设计特点和传承延续进行讨论是否有破解的可能,从而得出一些参考性观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流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探索新的人才选拔和培养路径,并且流行音乐传播也和电视综艺节目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大众娱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国好歌曲》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把握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音乐选秀类节目 《中国好歌曲》 流行音乐   流
期刊
摘 要:红色音乐作为红色文化的分支,记录着民族奋斗的历史,抒发了对真善美的歌颂和对英雄的崇敬,对革命斗争有着推动作用。红色经典钢琴改编曲,使钢琴这一外来乐器成为鼓舞中国人民革命士气的重要媒介和有效桥梁。本文将改编自红色经典音乐的钢琴作品进行整体的介绍和梳理,并对其中所运用到的技术理论进行剖析,意在凸显这些作品在当时及之后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意义和地位。  关键词:红色经典音乐 钢琴改编曲 价值意义
期刊
摘 要:弦乐四重奏是古典主义音乐中最重要的器乐演奏形式,由四位演奏者在一起默契演奏。整体思维与弦乐四重奏的演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想演奏出和谐统一的音乐,务必将整体思维在四重奏的演奏中贯穿始终,本文以贝多芬的《F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为例,通过分析作品,就四位演奏者的整体思维在演奏中的运用,怎么通过训练可以形成默契的配合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 整体思维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是以合作为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