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学科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是传递人类文化的社会实践,教育就是促使受教育者对人类文化,将人类文化内化为个体的知识能力、经验、习惯与素质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把人类文化转化为个体精神财富的过程,也是一个使个体通过掌握人类文化促进其社会性得到发展而同化于社会的过程。美术课堂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形象思维能力。很遗憾的是在学校众多学科中,小学美术课对学生的升学影响微乎其微,美术课经常被文化课老师要去上,学生美术课形同虚设,加之一些家长观念淡薄,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对孩子成长及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美术课程重视不够,甚至鼓励把美术课上成文化课,以帮助提升教学质量。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低年级乃至到了三年级,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还能保持,但是随着年级升高,文化课的负担加大,往往学生就不再对美术感兴趣。
为了促进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在负责主持的小课题《在美术教学中逐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中,着力于“以美术精细化活动为手段,积累美术活动经验为着眼点,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美术思维和学习兴趣目的”的研究。
一、启迪美术思维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李力加教授提出的“美术是一种思维方法,绝不仅仅是所谓的某种技能、技法的教授”。他认为美术是一种最实际的趋异性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小学、初中、高中的美术课程中,学习、建立自己的趋异性思维。有了趋异性思维,就有了核心素养建立的基础,就有了美术对于其一生发展可持续的作用。
当教师对于一个具体美术教学有独特的思维方法的时候,开启儿童的思维方法引领,必然水到渠成。因此,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首当其中培养学生美术思维。
二、搭建表现空间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作了如下确认: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新》在美术的学习中,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实践,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潜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课题组的李老师组织了一次《五谷画》教学,李老师设计的教学步骤如下:
1.边讲述五谷画的起源,边展示图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印象。
2.示范制作过程中的要领。
3.学生构思、起草。教师参与给学生启发指导。
4.学生开始动手制作。
5.学生作品展示,与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讲解。
6.学生互评,教师给与总结。
看着这个步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都觉得可行。结果一堂课下来,失败了。课题组及时反馈并得出两个结论:一方面二年级的孩子太小,动手慢,理解能力也跟不上。另一方面,很多孩子需要技术指导,只有一个老师,无法分身乏术。就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我们提出而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家长们请进来,来一堂亲子美术活动课。于是第二次组织,还是同样的教学步骤,但是因为有了家长们的参与,孩子,们从创意构图到制作过程,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作品也丰富了许多。甚至很多孩子把课堂迁到了课外,在家里和家长一起进行再创作。通过这次“五谷”画,我们得到这样的教学启示:意象思维是美术思维方法的启迪,本教学主题看似是一个表现技能指导的学习,实质为儿童们如何构成作品画面形式感觉的思维方法的主动探究。这次课堂,不仅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其实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兴趣。
三、体验成功过程
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承认:美术是所有学科教育中最能够激发出人的潜在创造力不断创新的学科,但是,我们现实当中看到的美术教学呢,却总是在抑制、压迫孩子们的思维方法。当某个教学主题呈现出一个表现样式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朝着教师给的那个糟糕的样子去完成作业,这样的问题太多了!对此,教师应敢于跳出教材看问题,善于从美术思维的角度启迪学生,更善于让孩子去体验成功的快乐。正如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指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形成的品格、素养。”老师的心中要装着学生,要清楚每一位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教材为本位”的教学格局,要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
四、引导挖掘素材
在美术活动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工作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特别民间美术的传承。马金铺的地域文化丰富生动,农民画、刺绣首当其中。课题组王老师在上《非遗文化》这节课时,课前做足了学校地域文化的功课。她先是摸底了最有民的民间刺绣,考察了古楼,走访了农民画艺人,到街头拍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和刺绣成品,接下来,课堂成了一堂鉴赏课,学生在课堂上足足观赏了一节课,最后,王老师给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分工,分别分成了摄像组、绘画组、手工组,并提出核心问题:在你眼中,你觉得非遗文化还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带着这个问题她要求学生利用一个周的时间按照小组分工,完成对家乡非遗文化的再创作。一个星期后,学生呈现上来的可谓让人大开眼界:摄像组的古迹老照片再现经典,刺绣的水彩表现还原生动的画面,农民画的线描表现形式再创另类艺术。这趟美术课的作品现在已经全部宣传在校园文化窗里。
透过这些美术作品对校园文化的贡献,我们得到这样的收获:校园文化的细节是美术老师演绎的“美術力量”。而这些力量背后源自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
总之,在整个课题组的研究学习中,不论是理论探索、试研究,还是到取得收获阶段,都聚焦了一个原始命题:“以知识为载体,培养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只有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美术思维和兴趣培养才能促进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为了促进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在负责主持的小课题《在美术教学中逐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中,着力于“以美术精细化活动为手段,积累美术活动经验为着眼点,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美术思维和学习兴趣目的”的研究。
一、启迪美术思维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李力加教授提出的“美术是一种思维方法,绝不仅仅是所谓的某种技能、技法的教授”。他认为美术是一种最实际的趋异性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小学、初中、高中的美术课程中,学习、建立自己的趋异性思维。有了趋异性思维,就有了核心素养建立的基础,就有了美术对于其一生发展可持续的作用。
当教师对于一个具体美术教学有独特的思维方法的时候,开启儿童的思维方法引领,必然水到渠成。因此,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首当其中培养学生美术思维。
二、搭建表现空间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作了如下确认: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新》在美术的学习中,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实践,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潜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课题组的李老师组织了一次《五谷画》教学,李老师设计的教学步骤如下:
1.边讲述五谷画的起源,边展示图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印象。
2.示范制作过程中的要领。
3.学生构思、起草。教师参与给学生启发指导。
4.学生开始动手制作。
5.学生作品展示,与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讲解。
6.学生互评,教师给与总结。
看着这个步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都觉得可行。结果一堂课下来,失败了。课题组及时反馈并得出两个结论:一方面二年级的孩子太小,动手慢,理解能力也跟不上。另一方面,很多孩子需要技术指导,只有一个老师,无法分身乏术。就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我们提出而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家长们请进来,来一堂亲子美术活动课。于是第二次组织,还是同样的教学步骤,但是因为有了家长们的参与,孩子,们从创意构图到制作过程,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作品也丰富了许多。甚至很多孩子把课堂迁到了课外,在家里和家长一起进行再创作。通过这次“五谷”画,我们得到这样的教学启示:意象思维是美术思维方法的启迪,本教学主题看似是一个表现技能指导的学习,实质为儿童们如何构成作品画面形式感觉的思维方法的主动探究。这次课堂,不仅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其实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兴趣。
三、体验成功过程
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承认:美术是所有学科教育中最能够激发出人的潜在创造力不断创新的学科,但是,我们现实当中看到的美术教学呢,却总是在抑制、压迫孩子们的思维方法。当某个教学主题呈现出一个表现样式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朝着教师给的那个糟糕的样子去完成作业,这样的问题太多了!对此,教师应敢于跳出教材看问题,善于从美术思维的角度启迪学生,更善于让孩子去体验成功的快乐。正如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指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形成的品格、素养。”老师的心中要装着学生,要清楚每一位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教材为本位”的教学格局,要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
四、引导挖掘素材
在美术活动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工作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特别民间美术的传承。马金铺的地域文化丰富生动,农民画、刺绣首当其中。课题组王老师在上《非遗文化》这节课时,课前做足了学校地域文化的功课。她先是摸底了最有民的民间刺绣,考察了古楼,走访了农民画艺人,到街头拍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和刺绣成品,接下来,课堂成了一堂鉴赏课,学生在课堂上足足观赏了一节课,最后,王老师给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分工,分别分成了摄像组、绘画组、手工组,并提出核心问题:在你眼中,你觉得非遗文化还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带着这个问题她要求学生利用一个周的时间按照小组分工,完成对家乡非遗文化的再创作。一个星期后,学生呈现上来的可谓让人大开眼界:摄像组的古迹老照片再现经典,刺绣的水彩表现还原生动的画面,农民画的线描表现形式再创另类艺术。这趟美术课的作品现在已经全部宣传在校园文化窗里。
透过这些美术作品对校园文化的贡献,我们得到这样的收获:校园文化的细节是美术老师演绎的“美術力量”。而这些力量背后源自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
总之,在整个课题组的研究学习中,不论是理论探索、试研究,还是到取得收获阶段,都聚焦了一个原始命题:“以知识为载体,培养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只有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美术思维和兴趣培养才能促进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