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会面临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那就是班级中的后进生要如何转化。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我认为我们首先做到的是不要放弃他们。我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多年,总结在教学中的经验,不断积累,不断纠错,最终我研究出一套新型课堂评价方案——“让学生教学生,以整体促个体”。经过时间的检验,对于后进生的转化确实有很好的效果。
最近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改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恰恰为我研究后进生转化的方法,注入了新的灵感。
首先,我在建立小组时,保证各个小组在各方面要基本平衡。
依据考试成绩将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每组4-5人(这样的小组人数便于前后位结组,听课时面朝前,小组活动时一转身就可以了。小组围坐,有的孩子就要扭着身子听课,我觉得在实际上课时不太实用。)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
每组都要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班级中的后进生均匀的分配到各个小组。
每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基本均等。
其次,建立一套比较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评价的侧重点应该放在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作为小组的一个“整体”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个体”的促进作用。
明确组长的职责。组长负责检查和组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部分,课堂反馈等都可以由组长检查,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可以使学生在小组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更为及时。在问题探究以及成果展示的課堂环节,组长要做到组织和安排本组组员合作讨论本节课出现的探究问题并且负责安排小组成员在展示环节的发言内容。小组长在小组里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小组成员讨论是否积极、发言是否积极、作业是否能及时完成,尤其是小组成员中的后进生是否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之中。这些事情小组长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
明确组员的职责。小组的组员必须做到听组长的指挥,在小组中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向小组成员提出疑难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请教老师、同学,查找书籍、上网等方式参与解决本小组存在的问题。
教师可以指导各小组组长合理的安排展示任务,把相对浅显的任务安排给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后进生,让他们也有展示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我在平时利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方式以及实施的过程。
评价内容:首先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第二,小组成员在讨论之后是否由小组成员共同展示成果。发言是否积极主动、流畅准确、生动形象。第三,小组在完成作业时是否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共同提高。
评价方式:通过实践经验的检验,通常情况下的所采用的量化打分表虽然比较细致,但是在统计的过程中过于繁琐,给老师和同学造成过重的负担。长期之后,难以做到持之以恒,而且统计结果不过一目了然,课堂评价的结果缺乏时效性。久而久之,他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就不能成为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小组活动的有效手段。所以,我的课堂评价特别注重实效性,整堂课都是在竞赛,语文书中的一课就是一场比赛,课上完了优胜组也就出来了。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小组整体的团体合作精神,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优秀生努力的教,后进生努力的学。
具体实施的过程:评价采用星级制。黑板的右边列出所有的小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正确、清晰,老师奖励“一颗星”,并且直接画到黑板上对应的小组栏。小组成员在讨论之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展示成果,答案不论正确与否,为了奖励团队精神,老师都要奖励“一颗星”。发言积极主动、流畅准确、生动形象的,老师再奖励“一颗星”。第三,小组在完成作业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共同提高,小组成员是否全部做到清晰、准确的老师奖励“两颗星”。 部分同学完成的,不加星。
在班内设立公布栏,每一课的优胜小组写到公布栏。每月都要评选出“月冠军”并发奖状。因为每个月只能讲8-10课,会出现无法分出优胜的情况,所以,可以把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平时的测验算在评比之中。
评价时还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和小组互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节课在教师评价的同时小组也要参与到评价之中,教师要听取小组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好的教师要“加星”表扬。studa.net
最后,任何事情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我们的评价手段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制度刚在班内实施时,各小组都很兴奋,课堂上的情绪明显提高,课堂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之后,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小组内部的参与程度不够,很多小组只是个别学习好的说答案,其他人记下来,然后争先恐后地发言。小组之间斤斤计较,互相拆台。针对这些情况,经过深入的研究,我又增设了“最佳小组形象”感言“优胜小组”感言、“落后小组”检讨几种手段。
对于那些不止帮扶本组成员,对其他小组也互帮互助的小组由全班评出,设立“最佳小组形象”奖,让其组长发表获奖感言。在全班提倡互帮互助、团结协作风气,消除不良竞争。 这样一来,那些恶劣竞争的情况也就不再发生了。同学们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互相教,互相学 ,以小组整体的团队精神,带动小组中的后进生;以班级中优秀学生,带动班级中的后进生。
通过对于评价手段的不断丰富,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小组内每个成员也树立起了明确的责任意识,体验到了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价值,感受到了自己对小组的贡献,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产生继续进步的信心与勇气。
总之,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思考与探索,我有很多收获。也许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是我会不断探索下去,让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真正做到“让学生教学生,以整体促个体”。
最近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改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恰恰为我研究后进生转化的方法,注入了新的灵感。
首先,我在建立小组时,保证各个小组在各方面要基本平衡。
依据考试成绩将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每组4-5人(这样的小组人数便于前后位结组,听课时面朝前,小组活动时一转身就可以了。小组围坐,有的孩子就要扭着身子听课,我觉得在实际上课时不太实用。)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
每组都要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班级中的后进生均匀的分配到各个小组。
每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基本均等。
其次,建立一套比较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评价的侧重点应该放在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作为小组的一个“整体”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个体”的促进作用。
明确组长的职责。组长负责检查和组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部分,课堂反馈等都可以由组长检查,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可以使学生在小组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更为及时。在问题探究以及成果展示的課堂环节,组长要做到组织和安排本组组员合作讨论本节课出现的探究问题并且负责安排小组成员在展示环节的发言内容。小组长在小组里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小组成员讨论是否积极、发言是否积极、作业是否能及时完成,尤其是小组成员中的后进生是否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之中。这些事情小组长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
明确组员的职责。小组的组员必须做到听组长的指挥,在小组中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向小组成员提出疑难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请教老师、同学,查找书籍、上网等方式参与解决本小组存在的问题。
教师可以指导各小组组长合理的安排展示任务,把相对浅显的任务安排给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后进生,让他们也有展示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我在平时利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方式以及实施的过程。
评价内容:首先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第二,小组成员在讨论之后是否由小组成员共同展示成果。发言是否积极主动、流畅准确、生动形象。第三,小组在完成作业时是否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共同提高。
评价方式:通过实践经验的检验,通常情况下的所采用的量化打分表虽然比较细致,但是在统计的过程中过于繁琐,给老师和同学造成过重的负担。长期之后,难以做到持之以恒,而且统计结果不过一目了然,课堂评价的结果缺乏时效性。久而久之,他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就不能成为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小组活动的有效手段。所以,我的课堂评价特别注重实效性,整堂课都是在竞赛,语文书中的一课就是一场比赛,课上完了优胜组也就出来了。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小组整体的团体合作精神,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优秀生努力的教,后进生努力的学。
具体实施的过程:评价采用星级制。黑板的右边列出所有的小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正确、清晰,老师奖励“一颗星”,并且直接画到黑板上对应的小组栏。小组成员在讨论之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展示成果,答案不论正确与否,为了奖励团队精神,老师都要奖励“一颗星”。发言积极主动、流畅准确、生动形象的,老师再奖励“一颗星”。第三,小组在完成作业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共同提高,小组成员是否全部做到清晰、准确的老师奖励“两颗星”。 部分同学完成的,不加星。
在班内设立公布栏,每一课的优胜小组写到公布栏。每月都要评选出“月冠军”并发奖状。因为每个月只能讲8-10课,会出现无法分出优胜的情况,所以,可以把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平时的测验算在评比之中。
评价时还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和小组互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节课在教师评价的同时小组也要参与到评价之中,教师要听取小组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好的教师要“加星”表扬。studa.net
最后,任何事情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我们的评价手段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制度刚在班内实施时,各小组都很兴奋,课堂上的情绪明显提高,课堂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之后,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小组内部的参与程度不够,很多小组只是个别学习好的说答案,其他人记下来,然后争先恐后地发言。小组之间斤斤计较,互相拆台。针对这些情况,经过深入的研究,我又增设了“最佳小组形象”感言“优胜小组”感言、“落后小组”检讨几种手段。
对于那些不止帮扶本组成员,对其他小组也互帮互助的小组由全班评出,设立“最佳小组形象”奖,让其组长发表获奖感言。在全班提倡互帮互助、团结协作风气,消除不良竞争。 这样一来,那些恶劣竞争的情况也就不再发生了。同学们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互相教,互相学 ,以小组整体的团队精神,带动小组中的后进生;以班级中优秀学生,带动班级中的后进生。
通过对于评价手段的不断丰富,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小组内每个成员也树立起了明确的责任意识,体验到了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价值,感受到了自己对小组的贡献,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产生继续进步的信心与勇气。
总之,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思考与探索,我有很多收获。也许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是我会不断探索下去,让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真正做到“让学生教学生,以整体促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