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关注研究的热点之一。几年来,我曾有意识地对“如何提高小学地方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据此,我再度审视小学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要着眼于“关注学生的发展,让课堂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培养学生能力,这也是当前小学地方课程教学的主旋律之一。
【关键词】地方课程 学生发展活力课堂
新课改以“人的发展”为本,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地方课程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教材的内容包含着浓厚的感性色彩,它强调让学生以好奇心和兴趣参与学习活动,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地方本土文化。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合作意识;在合作中主动探究,在亲身体验中自主感悟,从而倾注那种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个性得以健康和多样化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生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五马街的由来》一课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的创设教学情境,化静为动,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在导入时,设计了富有童话趣味的故事情境;在教学“走进五马”这一环节时,以“五马图片”的情境创设,结合让人赏心悦目的声像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领略温州“五马街”的繁华景象,感受温州民间文化的丰富和多彩,体悟民间故事所蕴含的人情世故;进而安排了教材中的民间传说故事,以及具有挑战性的故事创编等教学情境的创设,无不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他们快乐地学、生动活泼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拓展想像空间。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五马街”的历史与现在,自主体悟感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想像和评价等能力得以发展。
二、亲身体验,主动感悟,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
叶澜教授指出:“必须使教育目标不仅反映时代的要求,而且顾及生命的整体的各个层次和方面,使教育是对整个人的健全发展,而不是只关注某一方面的畸形教育。”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地方课程实施的真正目的并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也不在于问题是否能得以解决,更重要的是在知识获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通过体验、感悟,让学生从不同的视野与角度来看待事物,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苏步青》一课中,当听完苏步青的童年故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苏步青小时候的成绩为什么能从“倒数第一名”一跃而上变成“名列榜首”?各小组经过一番讨论,看法竟然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因为陈玉峰老师的教导”,对苏步青本人的努力却只字不提,这样的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于是我适时点拨:“陈老师的功劳的确很大。可是苏步青的成绩从最后一名变成名列榜首容易吗?这期间苏步青可能是怎么学的呢?”这时,学生的讨论焦点由陈老师的教导转移到了苏步青本人的努力上,在生生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中逐渐深刻地感悟到了苏步青勤奮刻苦的优秀品质,产生了对本土名人由衷的敬佩之情,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温州市地方课程》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地方课程的教学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质,促进学生充分的构建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当今社会,是否具有协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相互间合作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大为不利。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教学《民间游戏》一课当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了“创编游戏”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民间游戏”的创编活动,并提出合作活动的相应要求。我充分考虑学生对于“创编游戏”的难度,于是我为他们寻找了创编的“源头”和“灵感”的基础。课前,让学生向父辈们调查、了解一些他们当年的游戏,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课堂上,孩子们有了课前的了解,有了启发,再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果然创编出了“地雷炸弹”、“堆指馒头”、“抓蜻蜓”、“孵小鸡”等游戏。在游戏创编中,我给孩子们足够的思维空间与合作空间,促使他们进行认真地思考、想象和交流。通过游戏的创编,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与同伴交往,看似普通的游戏创编,却能让学生不断的进行着信息传递,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交流,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积极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合作、探究精神。通过合作探究,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新课改理念要打造新的课堂,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自觉教学行为,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重点,把学生看作是能动的学习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生命的对话和交流,弘扬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M].浙江省教育厅制定.2003年6月.
[2] 张晓东.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
[3] 卓晴君、徐岩.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4).
[4]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全日制义务教育温州市地方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