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是人的潜能。是人本身就具有的基本特性,但要使这种基本特性具有个人和社会实现意义、生产实际效用,却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科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心智的主要途径。所以要抓住课堂主渠道,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对学生开展创造教育。
一、优化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领域
我们在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要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知识领域。首先是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学扎实,进而延伸到课本之外。例如,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可补充讲解席慕容的《乡愁》,进而以“乡愁”为主题,让学生寻找古人写愁的诗句;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他的其他作品如《偶然》等;讲到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时,补充介绍欧•亨利的《最后一片藤叶》。
总之,在语文教学时,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知识是黄金,但并非是点石成金的“指头”,僵死地储存知识,就会造成创造力的自我毁灭,知识是已知的东西,是过去的创造成果,僵死地积累知识会生产顽固的思维情性,使人不愿意打破旧有的思维习惯,不愿意怀疑现有知识的地位,从而阻碍创造力的发挥。
二、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性价值,利用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语文知识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进行大胆想象
“空白”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因此,有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的作者在情节逐渐接近高潮时,忽然收笔,戛然而止,不把话说尽,留下“空白之美”,“言外之意”,让读者去想象,去思考。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地想,如在教《项链》时,让学生设想:如果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小说的情节会发生什么变化?在课堂上,激励学生大胆地想,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学习热情也大大提高。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将课文中的创造性因素加以提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触发点
如《雷雨》一课,在介绍了有关资料,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后,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种种疑问,鲁侍萍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自己的身份?周朴园为什么不认鲁侍萍?不认鲁大海?鲁侍萍为什么不认周萍?鲁侍萍受了那么多委屈生活这么艰难,为什么不接受周朴园给她的支票?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等等。这些疑问,其实是学生对作品内容和人物关系的一种思考。这些疑问的解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复杂的人物关系。
(三)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形式进行大胆的评说
评说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评价和论说。评说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以多种思维能力为基础,引证的是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可以对定论进行质疑。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待事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包括对作者的看法都有可能是一家之说。因此,面对已成定论的东西,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倡学生从反面或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如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对玛蒂尔德的解读就可以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去思考。可以说玛蒂尔德很虚荣、追求享乐;但用“人本”理论去分析,就可以看到她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坚强,纯真质朴、讲信用、吃苦耐劳、对命运努力抗争等。人物形象的矛盾与复杂,构成了艺术典型。我们如果用固定的思维思考问题,那就只能看到一层不变的东西,假若在思考之后,再作一番逆向思考,那就会领悟到意想不到的内容。
(四)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文是最富个性和人文色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没有创造也就没有文学,所以作家王蒙说:写文章要敢于打破旧框框,要敢于创新,一粒微尘那么大的新,也比一座山那么大的俗套子有价值。
想象作文:
推测性填补:给故事加新的结尾,《项链》。
扩展性描述:就是引导学生把某些精练的文字展开,详尽细致地描述其具体的情形。
多项改写:将学过的文言文、古诗等改写成适当文体的白话文章,如《关雎》。
多角度作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齐王)
通过让学生对同一命题从不同的角度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文体练习写作,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求异性等思维创造性的不同方面。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有人指出,注意消灭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特点。
在我国,适应灌输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本该充满问号的童年,在现实的教育中很快变成了句号。对此,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问题意识的缺失是我们教育的一种悲哀。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失去的却是最可宝贵的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成功的教育应是使学生在存疑、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中,能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开发并不取决于积累的知识量,而是取决于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质疑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语文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法为主,老师台上讲满堂,学生台下笔记忙,老师常常把知识喂给学生,强令学生接受、记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发展思维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所以,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一)讨论法(辩证法)
在创造教育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争论以致辩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间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激素。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有可能有争辩;有争辩,学生的主动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能得到尽情发挥。
经常展开讨论,对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如《雷雨》一课,在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时,有的学生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虚伪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让学生充分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获得探索的喜悦。要鼓励每个人自由发表意见。从发展创造性思维出发,重要的不一定是讨论后的答案是什么,而应是讨论过程中智慧火花的撞击和迸发。
(二)合作学习
古罗马哲学家昆体良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大家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人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在交往中发展,在发展中交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性格、知识、经验和技能大都在合作中获得。
(三)问答法
也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常用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系列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且具有一定的梯度,让悬着的果子摆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的位置,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在层层剖析中,在问题的解决中去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而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对问题的模式也有所了解,他们会模仿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更好地提出问题。这对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都有正面引导作用。
(四)问题情境教学法
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创设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或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情境中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复习引导法:教师通过构建以学生已有知识为情境的问题或问题组,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培养迁移知识的思维方法。
2激趣引疑法:“疑”是学习的开始,“趣”是学习持续的不竭动力,如果问题情境构建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上,学生会心情愉快。
3多媒体画面再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充分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给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催化剂。它那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角色体验法。
一、优化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领域
我们在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要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知识领域。首先是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学扎实,进而延伸到课本之外。例如,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可补充讲解席慕容的《乡愁》,进而以“乡愁”为主题,让学生寻找古人写愁的诗句;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他的其他作品如《偶然》等;讲到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时,补充介绍欧•亨利的《最后一片藤叶》。
总之,在语文教学时,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知识是黄金,但并非是点石成金的“指头”,僵死地储存知识,就会造成创造力的自我毁灭,知识是已知的东西,是过去的创造成果,僵死地积累知识会生产顽固的思维情性,使人不愿意打破旧有的思维习惯,不愿意怀疑现有知识的地位,从而阻碍创造力的发挥。
二、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性价值,利用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语文知识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进行大胆想象
“空白”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因此,有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的作者在情节逐渐接近高潮时,忽然收笔,戛然而止,不把话说尽,留下“空白之美”,“言外之意”,让读者去想象,去思考。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地想,如在教《项链》时,让学生设想:如果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小说的情节会发生什么变化?在课堂上,激励学生大胆地想,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学习热情也大大提高。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将课文中的创造性因素加以提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触发点
如《雷雨》一课,在介绍了有关资料,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后,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种种疑问,鲁侍萍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自己的身份?周朴园为什么不认鲁侍萍?不认鲁大海?鲁侍萍为什么不认周萍?鲁侍萍受了那么多委屈生活这么艰难,为什么不接受周朴园给她的支票?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等等。这些疑问,其实是学生对作品内容和人物关系的一种思考。这些疑问的解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复杂的人物关系。
(三)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形式进行大胆的评说
评说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评价和论说。评说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以多种思维能力为基础,引证的是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可以对定论进行质疑。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待事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包括对作者的看法都有可能是一家之说。因此,面对已成定论的东西,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倡学生从反面或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如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对玛蒂尔德的解读就可以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去思考。可以说玛蒂尔德很虚荣、追求享乐;但用“人本”理论去分析,就可以看到她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坚强,纯真质朴、讲信用、吃苦耐劳、对命运努力抗争等。人物形象的矛盾与复杂,构成了艺术典型。我们如果用固定的思维思考问题,那就只能看到一层不变的东西,假若在思考之后,再作一番逆向思考,那就会领悟到意想不到的内容。
(四)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文是最富个性和人文色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没有创造也就没有文学,所以作家王蒙说:写文章要敢于打破旧框框,要敢于创新,一粒微尘那么大的新,也比一座山那么大的俗套子有价值。
想象作文:
推测性填补:给故事加新的结尾,《项链》。
扩展性描述:就是引导学生把某些精练的文字展开,详尽细致地描述其具体的情形。
多项改写:将学过的文言文、古诗等改写成适当文体的白话文章,如《关雎》。
多角度作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齐王)
通过让学生对同一命题从不同的角度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文体练习写作,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求异性等思维创造性的不同方面。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有人指出,注意消灭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特点。
在我国,适应灌输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本该充满问号的童年,在现实的教育中很快变成了句号。对此,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问题意识的缺失是我们教育的一种悲哀。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失去的却是最可宝贵的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成功的教育应是使学生在存疑、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中,能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开发并不取决于积累的知识量,而是取决于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质疑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语文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法为主,老师台上讲满堂,学生台下笔记忙,老师常常把知识喂给学生,强令学生接受、记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发展思维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所以,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一)讨论法(辩证法)
在创造教育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争论以致辩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间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激素。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有可能有争辩;有争辩,学生的主动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能得到尽情发挥。
经常展开讨论,对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如《雷雨》一课,在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时,有的学生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虚伪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让学生充分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获得探索的喜悦。要鼓励每个人自由发表意见。从发展创造性思维出发,重要的不一定是讨论后的答案是什么,而应是讨论过程中智慧火花的撞击和迸发。
(二)合作学习
古罗马哲学家昆体良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大家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人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在交往中发展,在发展中交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性格、知识、经验和技能大都在合作中获得。
(三)问答法
也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常用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系列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且具有一定的梯度,让悬着的果子摆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的位置,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在层层剖析中,在问题的解决中去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而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对问题的模式也有所了解,他们会模仿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更好地提出问题。这对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都有正面引导作用。
(四)问题情境教学法
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创设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或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情境中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复习引导法:教师通过构建以学生已有知识为情境的问题或问题组,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培养迁移知识的思维方法。
2激趣引疑法:“疑”是学习的开始,“趣”是学习持续的不竭动力,如果问题情境构建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上,学生会心情愉快。
3多媒体画面再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充分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给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催化剂。它那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角色体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