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中年男性是一个特殊群体,上有老,下有小,不仅是家庭顶梁柱,更是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或多重责任,却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健康。
人们常说的“中年油腻男”代表的是一种不健康形象:肥胖、缺乏锻炼、饮食不规律、心理压力大、脱发等等。尽管外表看似坚强,但不少中年男性已是“带病上岗”,轻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偏高,重者可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肿瘤、卒中等疾病。
怎样管理好饮食、运动、心理、婚姻、身材,改变“油腻”形象,做健康阳光的中年男性呢?本刊特邀权威专家分析。助中年男性维护健康、永葆青春。
知行合一,动起来
运动是良药
美国心脏学会、运动医学会提出“运动是良药”的口号。科学运动可预防甚至治疗多种疾病,有效改善健康水平,这是基于大量研究、实践及临床观察的共识。反之,运动不足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危害健康。
运动可促进大脑功能,增强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对于中年男性而言,运动能保持和改善全身健康状况,延缓衰老,预防痴呆、肿瘤等疾病。
运动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权威机构发布的多种疾病的治疗指南都强调了运动的必要性。在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退行性骨关节炎、椎间盘突出、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运动均占有重要地位。
人体就像一台机器,必须不断维护。科学运动就是最好的维护手段之一,是健康的“加油站”“修理厂”,是改善中年人健康最有效、最“绿色”、最持久、最经济的一种方式。只有全面认识运动的重要作用,才能自觉地把运动落实在行动上。
中年男性易陷入“动得少一不想动”怪圈
中年男性工作、生活压力大,时间紧张,应酬多,生活不规律。很多人因此找到了不运动的理由,比如:“身体还好,以后运动也不晚”“工作太忙,哪有时间运动”“工作已经很累了,再去运动,那不就更累了”等等。于是,大多数中年男性吃得多、动得少,营养过剩,体重增加。
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能量过剩,体重越来越重,肚子越来越大,四肢越来越细,使人感觉身体乏力,进而不愿意运动;越不运动,脂肪越堆积,身体越没有动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为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埋下了祸根。
研究表明,肥胖是各类代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肥胖者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生的基础。
肥胖、少动,除使心肺功能、代谢功能下降外,还导致身体力量素质显著下降。30岁后,人体肌肉衰减速度大于生长速度;过了40岁,肌肉平均以每年0.5%~2%的速度退化。中年期肌肉力量不足会引起关节稳定性下降、身体力线改变,导致多种损伤,如胸腰椎曲度增加、腰背肌筋膜炎、椎间盘突出、腰部酸痛、关节异常活动和磨损等,将严重影响老年期的独立行为能力,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坚持有氧运动,兼顾力量和伸展练习
中年男性运动目标多种多样,一般包括:提高总体健康水平,减肥,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提高身体素质或运动技能。在选择和制定运动计划时,必须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健身需求。总体而言,中年男性的健身运动应包括以下内容和方式:
以有氧运动为主
有氧运动包括游泳、慢跑、长走、爬山、跳舞、练瑜伽、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是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比较安全、容易实施的运动方式。中年男性应坚持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规律运动,提高心肺功能,消耗多余脂肪,让体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力量练习不可或缺
近些年,由于大量的宣传,人们对有氧运动的意义、作用有了一定认识,但对力量和柔韧性锻炼的认识及实践还比较滞后。
力量练习可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自我形象,让身体更健美,更具有男子汉气质,避免未老先衰、“老态龙钟”。研究表明:合理的力量练习可显著降低发生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的风险,有效延缓骨骼衰老、预防骨质疏松。力量练习的方式包括俯卧撑、深蹲、引体向上、腹肌轮训练等。
重视伸展练习
伸展练习是锻炼身体柔韧性的重要方法。民间有“筋长一寸,命长十年”的说法,虽然不一定科学,但说明了柔韧性的重要性。
良好的柔韧性可增强肢体的灵活性,显著提升运动效率和运动水平:同时,能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特别是肌肉拉伤的风险。柔韧性较好的人,身体平衡能力更好,不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
从身体变化看,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柔韧性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年男性做一些伸展练习,有助于保持身体柔韧性。此外,伸展练习还能消除肌肉疲劳,预防肌肉酸痛,延缓肌肉和关节的劳损、退化。简易的静态伸展练习动作包括压腿等。中医传统健身功法、太极拳、瑜伽、健身操等包含大量拉伸动作,经常练习可增强身体柔韧性,且适合中年人参与。
专家提醒
中年男性要改变观念,知行合一,坚持有氧运动,兼顾力量和伸展练习,以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营养均衡,吃喝有度
均衡营养,保障健康 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为了实现均衡营养,应做到合理膳食、食物多样,天天吃蔬菜和水果,每天摄入适量鱼、蛋、奶和瘦肉,这是必须遵循的饮食基本原则。
做到食物多样化并不难,注意每天吃的食物中有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堅果等即可。每天应至少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的食物品种应达到25种以上。每天应吃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为50~150克,薯类50~100克。
人到中年,重任在肩,每天的体力、脑力消耗都很多。因此,每天都需要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奶类制品富含钙质,有利于骨骼健康。牡蛎等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锌,对男性的性健康有益。
在肉食的选择上,要多选白肉,如鸡肉、鱼、虾等;少选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研究发现,红肉摄入量多的人,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危险性会增高,男性吃太多红肉还可增加患前列腺疾病的概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的每天禽畜肉摄入量为50~75克。另外,应尽可能采取健康的烹饪方式,少吃熏制、烧烤、油炸、腌(酱)制食物。
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中年男性要有意识地多吃一些,这对维持人体健康、维护肠道功能、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等具有重要作用。水果中还含有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质和色素等成分,能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有益健康。
中年男性应经常吃一些坚果,因其营养丰富,除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叶酸、镁、钾、铜、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较多膳食纤维,对身体状况步入衰退阶段的中年男性尤其有益。每周吃少量坚果还有利于维护心脏健康。
清淡饮食,吃喝有度
中年男性的社会交往常常比较多。尽管人到中年,但不少人仍然胡吃海喝,“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大吃大喝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短时间内摄入太多食物,超出身体消化能力,可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大量油腻食物停留在胃肠道内不能及时消化,可引发急性胃肠炎,导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大吃大喝后胃压力增加,可引起急性胃扩张,还会加重胰腺负担,有导致患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囊炎的风险。此外,有研究发现:大吃大喝后心脏病急性发作的风险明显增加;经常大吃大喝,还会导致体重迅速增加,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超重或肥胖。
适量饮酒可活跃气氛,但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经常过量饮酒可引起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者可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卒中等疾病的危险,并可增加事故及暴力行为的发生概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男性一天摄入的酒精量不宜超过25克。
中年男性在外应酬,脂肪和盐的摄入经常“过量”。脂肪摄入过多不仅会引起肥胖,还可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结肠癌、前列腺癌等的风险;盐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中年男性在外就餐,点菜时应注意“低脂少盐”,尽量多点素菜。
胖不是福,腰粗不是风度
体重和腰围是反映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体重过低或过高、腰围过细或过粗都是不健康的表现。体重过低说明营养不良,会影响体能和精力,导致劳动能力下降、骨量丢失和骨折、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等。但多数中年男性面临的是体重、腰围增加,甚至超重、肥胖。肥胖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相关,包括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肿瘤等。
体重是否属于适宜范围,可用体质指数(BMI)来评价。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例如,体重为60千克,身高为1.67米,体质指数为60÷1.67=21.5千克/米2。我国成年人健康体质指数范围为18.5~23.9千克/米2,≥24千克/米2为超重,≥28千克/米2为肥胖,≤18.5千克/米2为体重偏低。成年男性的腰围应小于90厘米,大于等于90厘米为向心性肥胖。
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食物提供能量,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和各种身体活动消耗能量。吃得太多,而活动太少,多余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使人发胖;反之,则可导致体重过低或消瘦。为了保持健康体重,提倡食不过量,天天运动。有人分享的经验是:如果在吃下一餐饭时感到饿,说明上一餐吃得合适;如果不饿,说明上一餐吃多了。
应对压力,维护好心态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中年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一现代社会男性,尤其是中年男性,常常会发出“男人就是难人”的感慨。
人到中年,由于生理、心理、思维和工作等方面变化显著,面临诸多危机:信念危机、生理危机、事业危机、职业危机、人性危机、心理危机、情感危机和亲子危机等。其中,心理危机包括孤独、敌意、沮丧、压抑、焦虑等。中年男性是一群“忙碌的人”,同时肩负着家庭和事业的重任。一方面,职场竞争压力、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等,都是他们要面对的“课题”。另—方面,他们为人子、为人父,需要挑起赡养老人和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
中年男性面临更多压力性“生活事件”
压力是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其来源可分三类:一是生物性压力源,如疾病、饥饿、噪声、睡眠剥夺、气温变化等;二是精神压力源,如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长期养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等:三是生活环境性压力源,如丧偶、离婚、亲人死亡、失业、与上司有矛盾等。
心理学家将43个生活事件按照压力指数高低进行了排序。例如:丧偶压力指数为100,排在首位;失业或被解雇的压力指数为47,排在第8位;等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一年里所经受的刺激事件压力指数值总和达到150或更高,则说明面临压力的“转折点”;压力指数达到200~299,则下一年患病的可能性高达51%。中年男性经历各类压力性生活事件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压力指数总值往往偏高。由于社会角色的差异性,男性在面临工作问题时,很少与家人交流想法和感受,压力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疏泄,易致孤僻、猜疑、疲惫、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长期下去,不仅可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还可致高血压、溃疡病、结肠炎、糖尿病、卒中、心脏病等躯体疾病。 六个提醒:缓解中年压力,呵护心理健康
适度心理压力能成为生活的动力,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功能,但压力过大则有害健康。当一年里遭遇较多生活事件、心理压力较大时,应积极调整,做好压力管理,缓解或消除事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学会解决问题
中年男性的压力往往是一些现实问题导致的,因此,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消除或缓解外界环境带来的压力。比如:可根据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难易程度及可用资源,按照轻重缓急,优先完成重要、紧急的事情,或虽不紧急但很重要的事情;可对问题进行多级划分,逐步完成:等等。
合理宣泄情绪
面对各种“难题”,中年男性经常会受负性情绪的困扰。此时,可通过放松、转移注意力、倾诉等方式,宣泄不良情绪,缓解、消除紧张。比如:找家人或要好的朋友谈心、倾诉,写日记,听音乐,唱首歌,做运动,等等。
平静面对挫折
中年男性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往往多于其他人群。遇到挫折时,应尽可能保持平常心,冷静对待。心理压力与个人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有关。例如,遭遇裁员时,有人认为“一切都完了”,这样想必然会难过、沮丧、失去信心,甚至消极颓废。此时,不妨換—下想法:这个职业并不适合我;有机会再找份工作,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当然,也不能忽视客观条件的影响,如果通过努力不能实现某个目标,要面对现实;没条件时,要耐心等待时机。
让家庭成为心理支撑
家庭对中年男性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是他们放松身心的“港湾”。中年男性在外是别人的同事、领导或下级,在家则是丈夫、父亲、儿子,要根据所处情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回家后,要及时把“工作状态”调整为“家庭生活状态”,不要把工作中的烦心事、不良情绪带回家里,以免造成“紧张气氛”,影响家庭和谐。
周末或闲暇时,可开一个简短的家庭会议,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彼此的想法及日常工作、学习情况。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个人心理压力的缓解,还能提升整个家庭的和谐氛围。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人是社会的人。由于各种原因,中年男性存在较强的“孤独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与别人进行互动,可有效缓解压力。中年男性可踊跃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不仅能愉悦心情,还能增进同事间的理解。另外,积极参加各类社区活动,包括公益活动等,同样有利于身心健康。
承认客观规律
衰老常常令中年男性感到郁闷。对此,应该做出自我调整,承认自然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后及时就医。
科学护发,“保卫”发际线
很多中年男性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头发变稀了,发际线上移了……这很可能是脱发引起的。
有数据表明,在所有脱发类疾病中,雄激素性秃发(即脂溢性脱发)约占90%。雄激素性秃发以男性多见,男性的患病率达20%以上。有学者估算,我国有近2亿人患脱发。
雄激素性秃发大部分从额颞部开始,呈“M”形逐渐向头顶延伸,额颞部发际线逐渐向后退缩,继而形成整个额部脱发;也有额颞部和头顶部脱发同时进行的,最后额颞部和头顶部头发可完全脱落,仅枕部遗留带状毛发。
雄激素性秃发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研究表明,这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常染色体遗传性脱发,与体内二氢睾酮(DHT)水平较高引起的毛囊萎缩有关。此外,生活方式、精神压力、饮食、睡眠等均对脱发有不同程度影响。
三种方法,自测脱发
每天掉发数量超过100根
每天头发脱落数量超过100根应引起注意。头发脱落较多时,最好将脱落头发收集在一起。如果平均每天脱发超过100根,并持续2周以上,或与以前相比,脱发数量明显增加,有必要找正规医疗机构皮肤科医生予以诊治。
拉发实验
两天之内不洗发,用拇指和示指拉起一束毛发(大约五六十根),然后用轻力顺毛干向发梢方向滑动。计算拔下的毛发数,少于3根为阴性,属于正常生理性脱发;3~6根为可疑脱发;超过6根为阳性,表明有活动性脱发。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往往为阴性,而活动性斑秃、急性或慢性休止期脱发、急性生长期脱发的患者可为阳性。
头发密度明显下降
正常掉发肉眼基本观察不到,但长期掉发会让头发变少,局部头发变稀、发际线上移等可以清楚地显现。
四种方法,治疗雄激素性秃发
服用非那雄胺
非那雄胺是一种II型5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睾酮向二氢睾酮转化,从而降低血液和头皮中二氢睾酮的浓度。这是针对雄激素性秃发病因的治疗药物,是目前单独使用效果最好的方法,只可用于男性患者,通常需长期服用。
外用米诺地尔
米诺地尔是周围血管舒张剂,局部外用可促进毛发生长,目前常用的为2%及5%的溶液,临床上常作为辅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使用。轻度脱发患者单用米诺地尔,病情客一定程度缓解。
低能量激光治疗
低能量激光主要通过增加毛乳头细胞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合成来促进毛发生长,同时可以加速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调节油脂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营养或药物吸收,近年来已被不少指南推荐用于雄激素性秃发的治疗。此外,富血小板血浆和微针治疗也是近些年新出现的可促进毛发生长的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主要指毛发移植术,这是一种从枕部头皮提取毛囊,植入前额和顶部秃发区域的手术,主要分为头皮条切取技术和毛囊单位切取技术两种术式,可根据脱发的不同程度及植发者的不同需求选择。头皮文饰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辅助治疗方式,主要通过文饰方法将半永久色素植入皮下,从而达到视觉上的修饰作用。 两条建议,科学护发
如果已经出现脱发症状,除进行相关药物或手术治疗外,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护毛发的健康: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忌烟酒、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忌食含糖和脂肪丰富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不要熬夜,每天要保证至少6小时的睡眠,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心肺功能,还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进而促进毛发生长;要学会调整和疏解不良情绪,保持愉悦心情,这对毛发的健康生长有益。
采取正确洗护方式
很多脱发患者担心洗发会导致头发脱落,并刻意减少洗发频次。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洗发并不会加速头发掉落,通过定期清洁保持头发相对干净、清爽,才能使头发更好地生长。
洗发前应先梳发,用40℃左右的温水从上至下将头发完全冲湿;然后,倒适量洗发水于掌心加水稀释,双手揉出泡沫后,再均匀涂于发丝之上;把头发冲洗干净后,将护发素均匀涂抹在头发上留置2-3分钟,然后冲洗干净。不要用湿毛巾擦头发,应用大而干的毛巾将头发上的水吸尽,再用大齿梳梳理。
洗护后使用电吹风也有窍门:先吹发根,再吹发梢;顺着头发生长方向吹,不要倒吹;吹风机要与头发保持一定距離,不要离得太近,以免局部过热;可一手拨弄头发,一手移动吹风机。
积极转变,走出婚姻倦怠
婚姻倦怠是指在长期夫妻关系中,由于期望和现实不符合等原因,个体所产生的一种身体、情感、心理的耗竭状态。婚姻的平淡、激情的缺失、身体的衰老等因素,都可使婚姻处于倦怠之中。婚姻倦怠多发生于中年夫妻,有研究发现,约四分之一的夫妻存在不同程度的婚姻倦怠感。夫妻间慢慢变得“无话可说”,往往就是婚姻倦怠的表现。婚姻倦怠轻则引起夫妻矛盾,重则可能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积极、良好的婚姻关系对中年男性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研究发现,中年男性比年轻时更注重家庭,且更需要伴侣的关怀;他们承受着较大压力,和谐的婚姻关系对他们来说是一剂“强心针”。反之,不良的婚姻关系会让他们承受更多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
理性看待婚姻倦怠
中年人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婚姻倦怠。刚结婚时,“一切都是新鲜的”,年轻时也更有热情,婚姻往往充满了激情和生机,双方可以“如胶似漆”。随着岁月的变迁,夫妻共同经历着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婚姻必然会逐步归于平淡,导致倦怠感。因此,婚姻倦怠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现象,应以平常心待之。
四条建议,应对婚姻倦怠
将激情变为亲情
对于中年男性来说,当婚姻归于平淡以后,不必一味追求婚姻的激情,应把妻子当作亲人看待,把激情融入亲情,将激情变为亲情。具体地说,就是把发生在对方身上的一切,都当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感同身受;即使她犯了错误,也像自己犯错一样,能给予原谅。这样才能让婚姻地久天长。作为彼此的亲人,夫妻相处要放松、舒服、自在,让家变得更温馨和睦。多一些亲情,就会少一些倦怠。事实上,这样的婚姻关系,即使没有往日的激情,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不要说伤害对方的话
婚姻关系中发生冲突时,要提醒自己:婚姻不是为了吵架,要解决矛盾与冲突,携手走一生。不要轻易说出伤害对方的话语,尤其不要说出“离婚”这类伤害婚姻目标的词。和好容易,如初艰难,伤人的话语很可能长期印记在对方心中。即使爱人有私心,或犯了小错,也要想想:人吃五谷杂粮,怎么会没有私心?怎么会不犯错误?多些理解、包容和忍耐,多想想她可能有什么难言之隐或无奈之处。
一起感受生活的乐趣
婚姻倦怠往往意味着对生活的倦怠。人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只是工作,生活就变成了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枯燥乏味。中年男性应学会爱与被爱,享受人类文明和自然风光等,可以时常与妻子一起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度假,到外面享受一顿大餐,一起爬山、散步、看电影或话剧。这样不仅可以让婚姻生活丰富起来,也能让家庭生活充满乐趣。
对未来做些规划
人到中年,仍然要对未来做一些规划,这样可以促进夫妻关系的稳固性。可以回想—下当年规划新家庭的时光。现在,中年夫妻同样可以共同规划未来,一起为了新的目标而继续努力。
维护性健康,适度调期望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一句调侃的话道出了中年男性的不易。诸多压力,加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中年男性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很多中年男性饱受性功能下降的困扰。性健康与男性自尊心密切相关,性疲劳、性欲低下、性功能障碍及前列腺相关疾病等,给中年男性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类问题困扰中年男性
性疲劳
性疲劳是中年男性常见的性困惑。没有性欲、性爱后浑身乏力等均是性疲劳的表现。是什么偷走了中年男人的性欲,让他们对性充满“抗拒”?
生理疾患和衰老是产生性疲劳的主要因素,但中年男性年龄并非很大,健康状况尚可,心理疲劳往往是主要因素。
多数中年男性承担着沉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包括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这些都给中年男性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较差者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这些心理压力造成的心理疲惫状态经过反复积累,容易导致性疲劳。
性疲劳出现后,如果得不到伴侣的理解,可能会影响夫妻关系;夫妻关系不和谐,反过来又会加重中年男性的心理压力,导致恶性循环。
勃起功能障碍
男人最怕被妻子质问“行不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中年男性自尊心,最常见的是勃起功能障碍。阴茎勃起受神经、内分泌共同调节,是神经发动、动脉供血、海绵体储血的综合结果。年龄增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等,都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从病因上可分为心理性、器质性及混合型三种。心理因素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在中年男性中最常见。心理压力过大、夫妻关系不和睦、性生活环境欠佳等,都可导致中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一旦经历一次勃起困难,很多人就会产生心理阴影。
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炎是困扰中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它虽然不危及生命,但容易反复发作,所以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焦虑情绪。
解决性困惑的五个对策
戒烟酒,少熬夜
有研究表明,长期失眠、熬夜、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延缓睾酮生成速度,从而引起性欲减退;吸烟则会诱发勃起功能障碍。因此,中年男性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尽量不熬夜。
适当运动
运动可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男性的性自信,减少焦虑,直接或间接改善性功能。
保持好心态
男性偶尔出现性功能不满意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应保持乐观心态,而不是一蹶不振、自我否定。伴侣对男性的关怀和鼓励也必不可少,和谐的夫妻关系是维护男性性健康的良药。
饮食有节,避免久坐
前列腺炎患者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不要久坐。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无须对性生活“敬而远之”,适当、规律的性生活反而有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不讳疾忌医
大部分中年男性的性健康问题可通过自我调整得以解决。如果改变生活习惯、调整心理状态后,性功能问题未得到改善,须及时就医,不可讳疾忌医,以免延误病情。如果存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还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调整身体状况。如果患有前列腺炎,应及时就医,适当的药物治疗能很好地控制症状。
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
中年男性面临更多健康“挑战”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有35%的人处于非健康状态,而在“非健康”人群中,中年男性所占比例高达75%。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与女性相比,男性免疫力较低,耐久力较差,生命力较弱。国外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男性预期寿命比女性短6年;即使不考虑寿命问题,男性的生活质量也通常比女性差。就某些遗传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肝病等而言,男性患病率较高。与女性相比,男性看医生的频率要低28%。
据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起,全球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数上升了17%,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全社会男性健康意识的淡薄。除前列腺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等男性高发疾病外,代谢紊乱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男性中呈现明显增长趋势,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压也是男性较明显的健康问题。类似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男性到了50岁左右,也可由于雄激素分泌降低而表现出精神状态、肌肉功能、性功能等多方面的减弱,医学上称之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强度高,若不珍惜健康,超负荷劳作,缺少休息和体育锻炼,很容易透支身心健康,而中年男性正是其“高危人群”。为此,中年男性应戒烟戒酒,杜绝暴饮暴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心态,以促进身心健康,增强身体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中年男性应做的九大体检项目
中年是各类身心疾病出现苗头的时期,中年男性应当重视下列常规体格检查,防患于未然:
血压测量
年龄≥45岁的中年人属于高血压易患人群,应每3~6个月至医院诊室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已控制达标者,应至少每3个月测量血压1次;未达标者,应每2~4周测量血压1次。家庭自测血压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高血压易患人群及患者应长期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血脂检查
早期检出血脂异常,监测其变化,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4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做一次血脂检查:如果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血脂异常者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多吃谷薯类、坚持运动等。
肝功能检查
中年男性交际活跃,常常饮酒,加上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患酒精肝、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若不及时治疗,长期发展下去可致肝硬化。中年男性应每年查一次肝功能和乙肝相关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人可考虑注射乙肝疫苗。
眼底检查
男人30岁之后眼疾发生率开始增高。有糖尿病、高血压或眼病家族史的男性应每年检查一次眼底。有以下症状时尤须注意:视力减退,眼睛疲劳、疼痛、干涩、怕光,头晕,头痛,等等。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被及时发现,比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的程度。
胸部CT检查
男性吸烟率高,要注意肺部检查。4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以早期发现肺部和呼吸道病变,及时治疗。
甲胎蛋白测定
检测甲胎蛋白有助于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一次甲胎蛋白。现患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每半年检测一次。
大腸癌筛查
大肠癌在男性中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在中年以后发病率明显上升。粪便隐血试验有初步筛查结、直肠肿瘤的作用,肛指检查有助于发现直肠病变,这两项检查简便易行,中年男性可每年做一次。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应在2周后复查一次,结果仍为阳性者,最好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前列腺检查
中年男性前列腺会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肛指检查可触及前列腺,能发现前列腺相关疾病,中年男性可每年接受一次肛指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可筛查早期前列腺癌,中年男性可每两年进行一次血清PSA检测。发现问题时,需接受进一步检查,如进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等。
睾丸检查
男性每月可自我检查睾丸是否有异常变化,包括大小、质地等。有疑问时,可请医生进行专业的检查。怀疑患有“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者,可进行血清睾酮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