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进入视野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的香港股市躁动异常。恒生指数一个月内有两次接近4%的下跌调整,两次都迅速收复失地。9月26日的收市价位在11290点,为15个月来最高,较4月份8409点的低位,不到六个月升幅已超过34%。犹为显著的是,9月末日成交额几乎都在150亿港元以上,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所少见,标志市场气氛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H股整体处于调整阶段,H股指数(HSCEI)从8月底的高位调整,幅度最大时跌幅近13%,但近几天的升势已将此跌幅缩小一半。
  
  香港:信心有所恢复,结构问题仍在
  从今年3月SARS袭港到7月初,香港社会气氛可谓回归以来最低。而复苏的动力也在此时孕育。
  7月1日后,情况迅速改变。香港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央政府对香港事务关注程度的提升。首批“自游行”的消费能力令香港零售业喜出望外,人们体会到CEPA不是画饼充饥,而是有其即时效果。
  此外,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跨境资本流动增量,是香港市场近期活力的重要直接原因。估计7月到9月由大陆流入香港的资本增加了10亿美元左右,跟风入市的国际及民间游资应数倍于此数。
  在此背景下,香港蓝筹股近日表现优异。房地产股从4月的低位反弹60%~70%,反映香港整体经济形势的银行股也上升30%左右。
  但香港经济结构问题仍未解决,尽管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使香港高成本问题不再显得过于尖锐。就股市而言,企业盈利前景似缺乏基本面上支持。得益于国内廉价劳动力的香港工业股大概是惟一例外。在信心及资金流量带动的夏季牛市之后,下一轮港股表现的动力在哪里,我们略感渺茫。如何进行香港经济结构调整,是特区政府当务之急。
  
  H股近期展望:获利是主导心理
  虽然H 股指数进入9月以来下降近7%,但2003年整体升幅仍达60%。许多市值较小的股票,升幅更以成倍计。2003年还有三个月,我们预期市场注意力将在锁定今年的获利,故H股第四季度上升空间将缺乏强劲的资金支持。
  年底H股的目标价位是3500点,相对目前的水平,预期表现为10%左右。从基本面角度,该目标价位反映了H股派息预期按12%的股本金折现率计算的合理价值。
  H股近期交易情况显示市场对中国股票底部支持移向3000点。以2003年盈利计,约代表10倍的市盈率。第四季度主要市场风险对H股而言,一是中国经济过热的讨论及可能的政策回应;二是正在加速的新股上市可能造成二级市场资金压力;三是SARS第四季度的可能反复。
  市场预期可以总结为,H股在第四季应在3000点~3500点间整合,为已进入视线的2004年做准备。
  
  海外中国股市的结构性提升
  中国宏观表现对外资的吸引已是老生常谈。但同时,一个广为接受且根深蒂固的观点却认为投资中国股票并不能保证受益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个常常被引用的例子就是中国经济在1980年至2002年之间保持年均8.6%的环比增长率,而H股指数从1993年创立至今损失了1/3。
  这样的比较是片面的,此H股非彼H股。从1992年第一只红筹至今,海外上市中国企业从组成、代表面,到公司素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可以举几方面数字来说明。1998年起步的国企改革带来的下岗问题延续至今,代价深重。但是,国有经济(包括国营及集体企业)过去五年裁减了超过5000万冗员,如此规模人力资源重组在其它国家尚无先例。随之而来的是国营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
  与此相伴的是国有经济资产素质的改进。国营及集体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从1997年的63%下降到2002年底的58%,净资产回报率从1997年的8%提高到2002年的12%。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比较难以量化,但我们的经验显示国际机构投资界对此有广泛认同。
  一个未受到广泛注意的事实是,H股在1998年以来的表现优于绝大部分亚太区其它新兴市场。中国企业的素质提升正潜移默化地反映到其股价上。
  对2004年海外中国股市的判断必须反映中国企业重组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企业资产素质及盈利能力的提升。我们认为这一结构性的变化并未完全反映到H股股价之中。从企业盈利增长及股票市场价值两个角度,我们均对2004年的海外中国股市保持乐观态度。
  作者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部主管
其他文献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美元相对人民币存在贬值的预期,对于发行体来说,此时并不是以美元举债的最佳时机,政策使命显而易见    7月22日,国家开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5亿美元债券——这将是我国境内获准发行的第一笔美元债券。根据国家开发银行的说法,本次发债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国有企业调整外债结构、降低财务成本。  恰在一年前的2002年7月8日,原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
期刊
贫富两极化是“普世现象”,数百年来,政治学者、经济学者及社会学者,提出了五花八门、试图拉近贫富距离的方法,可惜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经过这些年来经济学家反复论辩,已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具有高度社会流动性机制即特权分子只占极少数的地区,贫者(have-nots)不一定一世穷困,富者(haves)不一定永世无忧。这即是说,贫、富并非常态,在人人平等的自由社会,抓住一个机会可令贫者骤富或在社会梯阶上往上
期刊
7月18日上午,已经卸下香港财政司长职务的梁锦松回到政府官邸收拾办公室物品,并与临时接任该职的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局长叶澍堃商量交接事宜。中午,梁锦松乘坐由自己司机驾驶的私家车离开了服务两年有余的政府大楼。  两天前,7月16日晚9时多,梁锦松向特首董建华递交了辞呈。请辞即时生效。数小时前,另一特首内阁行政会议成员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已经宣布辞职。  梁锦松的辞职既是他个人公共服务事业的暂告段落,此时此
期刊
6月12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其直接监管的企业为196家,国有资产总量为6.9万亿元。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对外透露,到2002年底,196家中央企业实现的利润占全国15.9万家国有企业利润的64%。  作为新一代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资委的建制工作已经初步完成。伴随着国有资产的陆续明晰划分,国资委的工作重心开始从自身建设,向管下的企业发生着转移。  用国
期刊
9月29日,中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正式生效。这一公约涉及参加有组织犯罪集团、洗钱、腐败和妨碍司法四大类犯罪,其中有关洗钱和腐败行为的条款,比中国现行相关法律的规定范围更宽且标准更加严格。加入这一公约,一方面表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并愿意同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加强合作;同时意味着中国今后将在国际公约的保障下,对潜逃国外的腐败分子和恐怖分子以及贩毒、洗钱等跨国犯罪
期刊
中国经济已经过热。今年前八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超过30%,如此高的投资增长速度仅在1993年出现过。1993年~1994年的投资高峰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到1993年为止,虽然面向市场的经济改革已进行了15年,我国经济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但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供给短缺仍然广泛存在,宏观总供给仍然小于宏观总需求。那次投资高峰过后,整个经济从总体上来讲,已从“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
期刊
广州市番禺区电力局原党委书记兼局长黄彪和财务部原负责人何崇基因涉嫌私分国有资产4000万元,9月22日在广州市中院受审。  这是目前广州最大一宗私分国有资产案。  据检察机关指控,这一惊人的私分国有资产案是这样进行的:何崇基先提出发奖金的申请,根据每月“小金库”账上的资金量,匡算出每人平均数,然后分一次或两次报黄彪批准,从局里“小金库”划出总钱款,再将这些钱以“工程节余奖”和“专项奖励”等名义发放
期刊
“中国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主要是在人才的选用上。”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许多场合,多次表达过这一看法。  也正是基于此,李荣融认为,在国资委“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职责中,“管人”——即选好国企管理人才——是国资委工作的难点,也是工作的重点。  9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的一纸公告,宣告了国企改革又一次尝试的破题。  这个公告宣布,国资委将公开招聘六家下属中央企业的七名高管人员。其中
期刊
民营俱乐部里的新会员     在中国证监会表示无异议之后,2003年6月12日,由复星集团、南钢集团、复星产业投资和广信科技等四家企业合资设立的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宣布,对江苏省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00282)(以下简称南钢股份)的要约收购正式启动。此时,距南钢股份首次发布要约收购报告书,已两月有余。   此前,大股东南钢集团公司已将手中持有的70%的南钢股份放入了南京钢
期刊
(《财经》2003年7月5日号《拆迁之诉》)     拆迁之诉的实质就是“交易不公平”引发的诉讼之争。遗憾的是在这种经济纠纷中我们总能看到政府错位的影子;在开发商的违规、违法行为中,总能找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默许、不作为,有时甚至是纵容。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如果没有政府的监管与协调,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就有可能侵犯社会利益、居民利益;  除此之外,我们必须看到,房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