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财源建设是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通过强化规划指引、加快项目建设、强化资本引导及税收征管等手段,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但在开发初期,产业园区税源基础还不够稳固,财政收入总量仍然偏小,特别是税收政策没有体现中马合作的“两国双园”特色,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发展。文章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例,分析财源建设现状、财源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希望为产业园区财源建设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财源建设财政;增收;园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2-178-02
加强财源建设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抓好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是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 园区目前财源建设现状
1.1 强化规划指引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总结中国产业园区从“工业集中区”向“产城融合型园区”再到“科教创新型园区”的发展经验,积极探索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功能的中国第四代开发园区。第四代开发园区突出了国际合作导向和开发模式创新,更加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更加重视城市功能性项目完善,更加重视科技教育与创新资源引入,更加重视完善投资便利化和自由贸易功能。
1.2 加快项目建设
项目是园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园区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机制,园区管委会实行主要领导分管招商、分管领导配合抓好招商、全体工作人员一心一意服务招商的项目管理服务体制,加快园区项目开发建设进度,促进产城项目融合并进、集群发展,“创业高地”雏形初显。
(1)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园区通过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招商、与基金公司合作探索资本化招商及通过“两国双园”联合招商等形式,吸引了“鑫德利光电”“凯利数码”“科艺新能源”“泰嘉超薄玻璃基板”“中盟新能源”“浦晶光学”和海峡两岸产业园区、川桂产业园等大批企业项目入园。
(2)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产业项目方面。港青油脂项目运营正常,产值突破20亿元;慧宝源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一期、加工贸易园一期已经建成;“保利协鑫分布式能源”“鑫德利光电”“凯利数码”“天昊生物”“科艺新能源”和中马科技园、中马智慧园已投产。在城市配套项目方面,“四个一”综合配套设施、农民安置房、中学、小学、派出所、垃圾转运站、消防站等项目已投入使用。
1.3 强化资本引导
园区改变以土地经营为主的传统开发模式,采取土地、城市、产业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建立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的园区开发模式。一是设立园区产业直投资金。改变过去产业扶持资金的无偿补贴方式,通过直投资金以“名股实债”形式带动高技术企业入园。二是设立园区产业投资基金。园区与专业金融机构合作,成立首支市场化运作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广西中马产业发展投资1号基金,还与“万联证券”“清控资产”等合作成立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促进项目在园区落地。
1.4 强化税收征管
面对复杂形势,园区财政部门迎难而上、主动攻坚,全力以赴确保园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是切实强化征管力度。积极协调设立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加强与入园企业、园区建筑企业沟通联系,动态掌握各项税收变化,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充分发挥税收征管合力。坚持树立财政、税务及各职能部门“一盘棋”思想,健全财税等部门综合治税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等措施,认真研究税源结构变化情况,不断挖掘税收潜力。2018年,园区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共完成1.45亿元,同比增长54%(数据来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2018年财政决算报告)。
2 园区财源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 财政收入总量仍然偏小
2014年10月,自治区批准园区实行特殊管理一级财政,2015年1月,园区正式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自主管理园区财政收支,园区财政收入征管主要依靠园区管委会财政局、钦南市地税直属第一税务分局及钦南区国税局联合开展。2015—2018年,园区财政收入分别完成6 326万元、7 425万元、9 438万元、14 552万元(数据来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2015—2018年财政决算报告)。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虽然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但园区目前财政收入总量仍然较小。
2.2 税源基础不够稳固
园区目前仍处于初创阶段,入园企业大多处于建设或试投产期,已投产企业亦处于优惠政策兑现期及固定资产抵扣期等,园区主要税源为各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配套项目的建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及契税等,税源基础仍不够稳固,可持续性不够强。
2.3 税收政策未体现“两国双园”特色
作为我国第三个国际合作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园区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的先河,但是现行的税收政策,并未体现出“两国双园”特色。目前,马中关丹园区实行了全额减免园区企业所得税15年、对园区企业知识型员工按优惠税率15%征收个人所得税及全额减免园区企业印花税等优惠政策,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目前税收优惠政策并未与之对等。
3 加强财源建设的措施建议
目前,园区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本级财力规模和支出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加强财源建设,为园区开发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3.1 加快推動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以推动项目建设为中心,夯实园区基础设施条件,为产业集聚并快速发挥效益打好基础。 3.2 继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产业聚集
一是抓好园区现有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培植壮大“中马粮油加工”“慧宝源中医药民族药”“鑫德利光电”“凯利数码”“科艺新能源”等项目,形成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作支撑,上下游产品配套延伸,集群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尽快扭转工业企业单体规模小、总量少、效益低、税源薄的不利局面。二是大力扶持在建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通过严格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强化督导、调度和考核,努力突破土地、规划、资金等瓶颈,确保税源项目早建成、快见效。
3.3 抓好“两国双园”建设,促进产业升级
继续在“两国双园”合作架构下推进政策协同创新,在土地供应、财政税收、联合招商、“两国一检”、产业落地、跨国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务。同时,抓好在马来西亚“两国双园”联合招商会上签订协议项目的跟踪落实,加快推进中国、马来西亚在中药民族药、棕榈油深加工、橡胶制品、航运物流、装备制造业等方面的产能合作,促进园区产业升级。
3.4 创新财税优惠政策,提升国际合作吸引力
为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中马两国合作旗舰项目,建议争取自治区同意园区开展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一是享受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优惠政策,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二是复制推广中关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非上市股份转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扩大税前加计扣除范围、股权和分红激励、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相关政策及其配套措施。三是在“两国双园”合作框架下,将马中关丹产业园区所得税减免政策复制至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实行相关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的所得税减免。
3.5 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做大产业规模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领域。通过对现有国有平台公司的集团化改造,依靠市场机制增强园区开发建设力量。通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准经营性配套项目及经营性配套项目的多形式投入及退出机制,加快配套设施完善。继续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城市发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集群等形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吸引、扶持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入园发展,不断做大产业规模。
3.6 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加快建立学习型的园区管理与服务团队。坚持园区重点工作和任务“上墙报”,必须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进一步完善园区业绩评价机制、项目督查机制,加强园区团结协作,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二是着力强化税收征管服务。积极研究现行财税政策,定期调研分析税源结构、税种特点和税收入库情况,强化各职能部门综合治税力度,加强涉税信息交流和综合利用,密切监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纳税情况,努力挖掘税收增收潜力,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切实把财源建设的成效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
参 考 文 献
[1]周明卿.横山强化财源建设 确保收入增长[J].西部财会,2018(4).
[2]熊双舫,周威.荆门高新区财源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财政,2014(20).
[3]劉军,方国银.贵阳高新区财政建设对策探讨[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5(4).
【关键词】财源建设财政;增收;园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2-178-02
加强财源建设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抓好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是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 园区目前财源建设现状
1.1 强化规划指引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总结中国产业园区从“工业集中区”向“产城融合型园区”再到“科教创新型园区”的发展经验,积极探索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功能的中国第四代开发园区。第四代开发园区突出了国际合作导向和开发模式创新,更加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更加重视城市功能性项目完善,更加重视科技教育与创新资源引入,更加重视完善投资便利化和自由贸易功能。
1.2 加快项目建设
项目是园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园区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机制,园区管委会实行主要领导分管招商、分管领导配合抓好招商、全体工作人员一心一意服务招商的项目管理服务体制,加快园区项目开发建设进度,促进产城项目融合并进、集群发展,“创业高地”雏形初显。
(1)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园区通过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招商、与基金公司合作探索资本化招商及通过“两国双园”联合招商等形式,吸引了“鑫德利光电”“凯利数码”“科艺新能源”“泰嘉超薄玻璃基板”“中盟新能源”“浦晶光学”和海峡两岸产业园区、川桂产业园等大批企业项目入园。
(2)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产业项目方面。港青油脂项目运营正常,产值突破20亿元;慧宝源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一期、加工贸易园一期已经建成;“保利协鑫分布式能源”“鑫德利光电”“凯利数码”“天昊生物”“科艺新能源”和中马科技园、中马智慧园已投产。在城市配套项目方面,“四个一”综合配套设施、农民安置房、中学、小学、派出所、垃圾转运站、消防站等项目已投入使用。
1.3 强化资本引导
园区改变以土地经营为主的传统开发模式,采取土地、城市、产业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建立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的园区开发模式。一是设立园区产业直投资金。改变过去产业扶持资金的无偿补贴方式,通过直投资金以“名股实债”形式带动高技术企业入园。二是设立园区产业投资基金。园区与专业金融机构合作,成立首支市场化运作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广西中马产业发展投资1号基金,还与“万联证券”“清控资产”等合作成立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促进项目在园区落地。
1.4 强化税收征管
面对复杂形势,园区财政部门迎难而上、主动攻坚,全力以赴确保园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是切实强化征管力度。积极协调设立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加强与入园企业、园区建筑企业沟通联系,动态掌握各项税收变化,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充分发挥税收征管合力。坚持树立财政、税务及各职能部门“一盘棋”思想,健全财税等部门综合治税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等措施,认真研究税源结构变化情况,不断挖掘税收潜力。2018年,园区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共完成1.45亿元,同比增长54%(数据来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2018年财政决算报告)。
2 园区财源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 财政收入总量仍然偏小
2014年10月,自治区批准园区实行特殊管理一级财政,2015年1月,园区正式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自主管理园区财政收支,园区财政收入征管主要依靠园区管委会财政局、钦南市地税直属第一税务分局及钦南区国税局联合开展。2015—2018年,园区财政收入分别完成6 326万元、7 425万元、9 438万元、14 552万元(数据来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2015—2018年财政决算报告)。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虽然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但园区目前财政收入总量仍然较小。
2.2 税源基础不够稳固
园区目前仍处于初创阶段,入园企业大多处于建设或试投产期,已投产企业亦处于优惠政策兑现期及固定资产抵扣期等,园区主要税源为各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配套项目的建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及契税等,税源基础仍不够稳固,可持续性不够强。
2.3 税收政策未体现“两国双园”特色
作为我国第三个国际合作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园区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的先河,但是现行的税收政策,并未体现出“两国双园”特色。目前,马中关丹园区实行了全额减免园区企业所得税15年、对园区企业知识型员工按优惠税率15%征收个人所得税及全额减免园区企业印花税等优惠政策,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目前税收优惠政策并未与之对等。
3 加强财源建设的措施建议
目前,园区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本级财力规模和支出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加强财源建设,为园区开发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3.1 加快推動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以推动项目建设为中心,夯实园区基础设施条件,为产业集聚并快速发挥效益打好基础。 3.2 继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产业聚集
一是抓好园区现有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培植壮大“中马粮油加工”“慧宝源中医药民族药”“鑫德利光电”“凯利数码”“科艺新能源”等项目,形成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作支撑,上下游产品配套延伸,集群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尽快扭转工业企业单体规模小、总量少、效益低、税源薄的不利局面。二是大力扶持在建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通过严格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强化督导、调度和考核,努力突破土地、规划、资金等瓶颈,确保税源项目早建成、快见效。
3.3 抓好“两国双园”建设,促进产业升级
继续在“两国双园”合作架构下推进政策协同创新,在土地供应、财政税收、联合招商、“两国一检”、产业落地、跨国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务。同时,抓好在马来西亚“两国双园”联合招商会上签订协议项目的跟踪落实,加快推进中国、马来西亚在中药民族药、棕榈油深加工、橡胶制品、航运物流、装备制造业等方面的产能合作,促进园区产业升级。
3.4 创新财税优惠政策,提升国际合作吸引力
为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中马两国合作旗舰项目,建议争取自治区同意园区开展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一是享受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优惠政策,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二是复制推广中关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非上市股份转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扩大税前加计扣除范围、股权和分红激励、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相关政策及其配套措施。三是在“两国双园”合作框架下,将马中关丹产业园区所得税减免政策复制至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实行相关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的所得税减免。
3.5 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做大产业规模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领域。通过对现有国有平台公司的集团化改造,依靠市场机制增强园区开发建设力量。通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准经营性配套项目及经营性配套项目的多形式投入及退出机制,加快配套设施完善。继续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城市发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集群等形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吸引、扶持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入园发展,不断做大产业规模。
3.6 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加快建立学习型的园区管理与服务团队。坚持园区重点工作和任务“上墙报”,必须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进一步完善园区业绩评价机制、项目督查机制,加强园区团结协作,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二是着力强化税收征管服务。积极研究现行财税政策,定期调研分析税源结构、税种特点和税收入库情况,强化各职能部门综合治税力度,加强涉税信息交流和综合利用,密切监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纳税情况,努力挖掘税收增收潜力,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切实把财源建设的成效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
参 考 文 献
[1]周明卿.横山强化财源建设 确保收入增长[J].西部财会,2018(4).
[2]熊双舫,周威.荆门高新区财源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财政,2014(20).
[3]劉军,方国银.贵阳高新区财政建设对策探讨[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