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评价是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针对教学内容和任务完成效果进行的判断过程。而过程性评价则更加注重评价的广泛性和持续性,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随时随地发现问题,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增强个人体育综合素养。
一、过程性评价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应用分析
1.课堂常规部分的过程性评价表现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地运动与思考来获取知识。课堂中,学生们的活跃程度往往是课堂效果的表现因素之一,那么如何在保障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更专注于课堂活动呢?良好的课堂常规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课堂安全的保障。以往通过教师单一的语言强调和机械式的练习,效果提升微乎其微,此时,教师运用过程性评价机制,效果往往大不一样。在低学段教学过程中,以队列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为例,首先教师讲解和示范正确的动作姿势,强调动作要点,例如:腰背要挺直、手臂要贴紧、五指要并拢等。经过几遍练习之后,挑选动作标准的学生上前示范,其余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并交流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动作,通过问答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接下来,选派动作优秀的学生分头指导其他学生的动作,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具体说出练习学生动作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方法,教师则继续不断寻找动作优秀的学生。这样一来,以点带面,通过不断的过程性评价,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掌握动作要领和评价方法,身体活动与头脑思维并行。
分析: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课堂常规需不断培养,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式简单、直接,比传统的教师纠正方式更有实效,更利于学生接受。通过学生之间相互指导、评价、学习、激励的评价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热身准备部分的过程性评价表现
热身准备活动是体育活动之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仅采用教师或学生代表带操的方式,而活动内容又千篇一律,可想而知效果会大打折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活动和学生自创练习内容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过程性评价来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
在每节课的热身准备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主观表现方面的评价内容。起初得到的评价反馈比较表面化,类似“喊口令的声音很洪亮”“动作很认真,很用力”“能够服从指挥,态度认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和教师引导后,评价内容逐渐深入,陆续出现了这样的评价:“某同学在活动时的点子很多,带给我们不少好的练习方法”“某同学提供的练习方法很新颖,活动起来很过瘾”,最后,有了“某同学进步非常大,服从指挥了,我们组选他”等评价。随着评价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渐有了更加清晰的练习目标,内化于心,真正达到了热身练习的目标和效果。
分析:出自学生的评价话语,能够看出学生在过程性评价中的关注点不断变化,从动作表现到动作的创新性,从只关注优秀学生到关注进步学生,评价角度和内容逐渐丰满,表现出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3.基本部分(主教材)的过程性评价表现
主教材内容是体育课中的核心部分,往往都是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有明确的动作方法、技术要领和动作重难点,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认知掌握情况是衡量体育课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但针对这一重要环节的评价常常只停留在表面,比如“优秀”“合格”“再努力”,又或者简单评价为“某某标兵”“某某能手”,远没有起到评价的真正效果和作用。过程性评价就是要在这一环节中将评价内容具体化,让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学习和思考,从而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笔者以前滚翻和跳短绳(一带一)这两个动作项目为例,列举了过程性评价细则(表1)。
分析:有了这些技术动作的过程性评价标准,学生可以清楚地理解和掌握动作,并根据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其他学生的技术动作做出客观、具体的评价,相互帮助改正动作错误,提高自身动作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4.基本部分(辅教材)的过程性評价表现
此环节内容是对主教材活动内容的补充,为达到学生身体全面均衡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开拓思维,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分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此环节的过程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使学生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活动的内容也会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而丰富。
在中高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把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动作练习、创新,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和教学实际,从结合度、参与度、安全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延续性6个维度来衡量学生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分析: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单一的口头评价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一定阶段进行书面的过程性评价可以让学生记录评价过程,从而进行有效的对比,发现改变提升的空间,同时,过程性评价也从学生个体之间的评价过渡到学习小组之间的评价,达到更好的思维碰撞、相互促进的评价效果。
二、建议
1.过程性评价需要结合教学实际
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类型多种多样,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师评、互评和自评;按照方式不同,分为随堂口头评价和课后书面评价。教师必须灵活掌握这些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学内容和课堂需求来使用,只有不断给予准确、及时的评价才能起到掌握学生学习进度、推动教学目标达成、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全面提升的作用。
2.过程性评价需要贯穿课堂始终
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习惯养成过程,要让这种学习评价习惯发挥其优势和作用,绝不能单一、偶然地出现在课堂某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需要把这种过程性评价的学习体系渗透到课堂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并且长期、持续地在体育课堂中进行运用,形成“有内容必评价”的良好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适应,最终习惯用过程性评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过程性评价需要明确内容标准
过程性评价不是一种盲目的评价,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的层面上,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需求制定详细、统一的标准。否则,过程性评价所带来的收获和存在的意义将大打折扣。这样的要求,对于教师课前预设和构思提出了很高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方法,确保评价的框架、内容、标准是翔实、有效的,从而让学生们在评价的过程中了解内容,明确标准,完成课堂目标,并通过长期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受益终身。
一、过程性评价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应用分析
1.课堂常规部分的过程性评价表现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地运动与思考来获取知识。课堂中,学生们的活跃程度往往是课堂效果的表现因素之一,那么如何在保障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更专注于课堂活动呢?良好的课堂常规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课堂安全的保障。以往通过教师单一的语言强调和机械式的练习,效果提升微乎其微,此时,教师运用过程性评价机制,效果往往大不一样。在低学段教学过程中,以队列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为例,首先教师讲解和示范正确的动作姿势,强调动作要点,例如:腰背要挺直、手臂要贴紧、五指要并拢等。经过几遍练习之后,挑选动作标准的学生上前示范,其余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并交流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动作,通过问答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接下来,选派动作优秀的学生分头指导其他学生的动作,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具体说出练习学生动作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方法,教师则继续不断寻找动作优秀的学生。这样一来,以点带面,通过不断的过程性评价,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掌握动作要领和评价方法,身体活动与头脑思维并行。
分析: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课堂常规需不断培养,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式简单、直接,比传统的教师纠正方式更有实效,更利于学生接受。通过学生之间相互指导、评价、学习、激励的评价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热身准备部分的过程性评价表现
热身准备活动是体育活动之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仅采用教师或学生代表带操的方式,而活动内容又千篇一律,可想而知效果会大打折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活动和学生自创练习内容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过程性评价来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
在每节课的热身准备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主观表现方面的评价内容。起初得到的评价反馈比较表面化,类似“喊口令的声音很洪亮”“动作很认真,很用力”“能够服从指挥,态度认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和教师引导后,评价内容逐渐深入,陆续出现了这样的评价:“某同学在活动时的点子很多,带给我们不少好的练习方法”“某同学提供的练习方法很新颖,活动起来很过瘾”,最后,有了“某同学进步非常大,服从指挥了,我们组选他”等评价。随着评价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渐有了更加清晰的练习目标,内化于心,真正达到了热身练习的目标和效果。
分析:出自学生的评价话语,能够看出学生在过程性评价中的关注点不断变化,从动作表现到动作的创新性,从只关注优秀学生到关注进步学生,评价角度和内容逐渐丰满,表现出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3.基本部分(主教材)的过程性评价表现
主教材内容是体育课中的核心部分,往往都是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有明确的动作方法、技术要领和动作重难点,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认知掌握情况是衡量体育课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但针对这一重要环节的评价常常只停留在表面,比如“优秀”“合格”“再努力”,又或者简单评价为“某某标兵”“某某能手”,远没有起到评价的真正效果和作用。过程性评价就是要在这一环节中将评价内容具体化,让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学习和思考,从而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笔者以前滚翻和跳短绳(一带一)这两个动作项目为例,列举了过程性评价细则(表1)。
分析:有了这些技术动作的过程性评价标准,学生可以清楚地理解和掌握动作,并根据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其他学生的技术动作做出客观、具体的评价,相互帮助改正动作错误,提高自身动作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4.基本部分(辅教材)的过程性評价表现
此环节内容是对主教材活动内容的补充,为达到学生身体全面均衡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开拓思维,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分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此环节的过程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使学生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活动的内容也会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而丰富。
在中高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把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动作练习、创新,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和教学实际,从结合度、参与度、安全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延续性6个维度来衡量学生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分析: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单一的口头评价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一定阶段进行书面的过程性评价可以让学生记录评价过程,从而进行有效的对比,发现改变提升的空间,同时,过程性评价也从学生个体之间的评价过渡到学习小组之间的评价,达到更好的思维碰撞、相互促进的评价效果。
二、建议
1.过程性评价需要结合教学实际
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类型多种多样,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师评、互评和自评;按照方式不同,分为随堂口头评价和课后书面评价。教师必须灵活掌握这些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学内容和课堂需求来使用,只有不断给予准确、及时的评价才能起到掌握学生学习进度、推动教学目标达成、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全面提升的作用。
2.过程性评价需要贯穿课堂始终
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习惯养成过程,要让这种学习评价习惯发挥其优势和作用,绝不能单一、偶然地出现在课堂某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需要把这种过程性评价的学习体系渗透到课堂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并且长期、持续地在体育课堂中进行运用,形成“有内容必评价”的良好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适应,最终习惯用过程性评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过程性评价需要明确内容标准
过程性评价不是一种盲目的评价,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的层面上,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需求制定详细、统一的标准。否则,过程性评价所带来的收获和存在的意义将大打折扣。这样的要求,对于教师课前预设和构思提出了很高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方法,确保评价的框架、内容、标准是翔实、有效的,从而让学生们在评价的过程中了解内容,明确标准,完成课堂目标,并通过长期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