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知道,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而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相对较小,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充分用好手中的教材,以课本中的文章为载体,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渗透写作知识,掌握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一、读中积累内化语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肚子里没有一定的积累学生确实对写作感到头疼。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我们一直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选入教材的课文很多也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仿句。
如:《九寨沟》一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让我们如见其形。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学生一下就能找出来,教师的重点应该放在通过引导学生从喻体感受九寨沟五彩池的特点,从而体会比喻的精当之处,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懂得比喻句的精髓是贴切。“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短短一句话,一连串精炼的四字词语,每一个词都是一幅画,忍不住要让学生积累。
再如《莫高窟》,飞天美轮美奂:“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练习说话“有的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二、读中学习写作手法
写文章既要得言也要得法,有了积累,怎么下笔,这就需要方法的指导,下面的一些例子就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的典范。
如《天鹅的故事》作者写天鹅破冰,不仅抓住了老天鹅英勇破冰的特写镜头,又花了笔墨写了天鹅群破冰的感人场面,使学生感受点面结合的好处:既注意整体的描述,又能突出细节的刻画,写出场面的丰富和层次。这篇文章这种写法非常典型,教师在这里应小结写法让学生对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有一个具体的理解后加以训练,描写一个活动场面。
再如贾岛的诗作《推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前一句,“鸟宿池边树”营造了夜晚的静谧,“僧敲月下门”一句中的“敲”字打破了夜的宁静,衬得这夜更静了,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以声衬静的写作方法。
三、讀中掌握章法结构
小学教材中有不少文章非常具有典型性,在章法结构上为小学生写作指引了方向。对于典型课文,教师要抓住典型,教给学生同一类文章的章法结构。
例如《说勤奋》,这篇文章是小学阶段学生学写说理性文章的典范之作。这篇课文说理的思路非常清晰,作者开头提出观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两个事例,由此说明勤奋的重要性,最终得出结论:“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篇文章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说理文,符合一般说理性文章的思路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论。通过学习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说理文的基本结构。那怎样使说理具有说服力呢?教师进而提出疑问:司马光和童第周两者有何异同?经点播学生发现:不同的是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天资聪明,一个起步晚,基础差。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靠勤奋获得了成功。这就印证了课文中的两句话:“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两个例子结合在一起,充分证明了作者的观点。通过让学生比较两个事例的异同,学生知道了列举事例不仅要有典型性,还要具有全面性,这样说理更具有说服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说理思维。
四、读中学习斟酌文词
教师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这篇课文是什么类型的课文,作者怎样写这篇文章的?可以从这篇课文交给学生些什么能力?如果不细心钻研教材,很可能就错失了一个很好的训练点。如《推敲》这篇课文就题目看是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推敲精神,更应该从这个故事中领悟推敲、斟酌文字的方法。贾岛在“推”和“敲”中难以选择的时候,韩愈是这样帮其分析的:“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用“敲”好还是用“推”好,当韩愈这样一分析,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不必多说,应该进一步让学生思考的是:韩愈是怎样推敲的?从哪几个方面推敲的?从中总结斟酌文字,修改习作可以从用语境、人物身份、字词的音韵等角度去考虑。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中学会了修改习作的方法,这就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总之,语文教师用好手里的现成的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性作用,让学生在读中悟写,以读促写,在阅读中切切实实提高语文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一、读中积累内化语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肚子里没有一定的积累学生确实对写作感到头疼。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我们一直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选入教材的课文很多也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仿句。
如:《九寨沟》一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让我们如见其形。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学生一下就能找出来,教师的重点应该放在通过引导学生从喻体感受九寨沟五彩池的特点,从而体会比喻的精当之处,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懂得比喻句的精髓是贴切。“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短短一句话,一连串精炼的四字词语,每一个词都是一幅画,忍不住要让学生积累。
再如《莫高窟》,飞天美轮美奂:“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练习说话“有的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二、读中学习写作手法
写文章既要得言也要得法,有了积累,怎么下笔,这就需要方法的指导,下面的一些例子就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的典范。
如《天鹅的故事》作者写天鹅破冰,不仅抓住了老天鹅英勇破冰的特写镜头,又花了笔墨写了天鹅群破冰的感人场面,使学生感受点面结合的好处:既注意整体的描述,又能突出细节的刻画,写出场面的丰富和层次。这篇文章这种写法非常典型,教师在这里应小结写法让学生对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有一个具体的理解后加以训练,描写一个活动场面。
再如贾岛的诗作《推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前一句,“鸟宿池边树”营造了夜晚的静谧,“僧敲月下门”一句中的“敲”字打破了夜的宁静,衬得这夜更静了,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以声衬静的写作方法。
三、讀中掌握章法结构
小学教材中有不少文章非常具有典型性,在章法结构上为小学生写作指引了方向。对于典型课文,教师要抓住典型,教给学生同一类文章的章法结构。
例如《说勤奋》,这篇文章是小学阶段学生学写说理性文章的典范之作。这篇课文说理的思路非常清晰,作者开头提出观点:“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两个事例,由此说明勤奋的重要性,最终得出结论:“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篇文章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说理文,符合一般说理性文章的思路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论。通过学习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说理文的基本结构。那怎样使说理具有说服力呢?教师进而提出疑问:司马光和童第周两者有何异同?经点播学生发现:不同的是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天资聪明,一个起步晚,基础差。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靠勤奋获得了成功。这就印证了课文中的两句话:“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两个例子结合在一起,充分证明了作者的观点。通过让学生比较两个事例的异同,学生知道了列举事例不仅要有典型性,还要具有全面性,这样说理更具有说服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说理思维。
四、读中学习斟酌文词
教师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这篇课文是什么类型的课文,作者怎样写这篇文章的?可以从这篇课文交给学生些什么能力?如果不细心钻研教材,很可能就错失了一个很好的训练点。如《推敲》这篇课文就题目看是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推敲精神,更应该从这个故事中领悟推敲、斟酌文字的方法。贾岛在“推”和“敲”中难以选择的时候,韩愈是这样帮其分析的:“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用“敲”好还是用“推”好,当韩愈这样一分析,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不必多说,应该进一步让学生思考的是:韩愈是怎样推敲的?从哪几个方面推敲的?从中总结斟酌文字,修改习作可以从用语境、人物身份、字词的音韵等角度去考虑。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中学会了修改习作的方法,这就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总之,语文教师用好手里的现成的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性作用,让学生在读中悟写,以读促写,在阅读中切切实实提高语文能力,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