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的莆顶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nyz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的人、事、物,只可偶遇,不可强求。倘若遇见美,自然被套牢,再也忘不了,挣不脱。莆顶,便是这样一个地方。
  闲着无事,最爱驱车兜风。大道小径,只要四轮能过,都想碾压一番,若有美景,便会四时光顾。
  从和平乡飞鹰埔对面的小路进去,起初路尚宽广,有新建的村庄。过了村庄,道路变窄变弯,像抛物线起伏弯转,心叫不妙,这道路,对于初上路的新手绝对是中级挑战。
  下坡经过一个村庄(新围楼),眼前豁然开朗,宽敞的大桥张开双臂,把我们度入怀中,我们在溪边农民公园停车,扑入这个美名远扬的聚宝盆。
  这溪流是漳江支流西溪的源头,来自浩浩乌山的滔滔溪流,雨季来时便成了脱缰野马,把开阔平坦的“六甲门”盆地冲得片甲不留。肥沃的耕地,在暴雨之后夷为平地,溜光滚圆的溪石,像洒落一地的流星雨。
  为了拘禁这匹奔放自由的野马,村民们想尽一切办法。2015年,人们彻底清理了溪道,并在溪道两侧筑起坚固的堤岸,还在堤岸两侧种上名贵的花草树木,又在公园内搭了凉亭,摆上石桌石凳,配套了健身器械,作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总爱在公园内流连,在旖旎的绿荫下,吹着习习凉风,闻花香,听鸟语,静对溪流,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忘了时间,忘了岁月。
  自在的水鸭,像白天鹅一样优雅,悠闲的鹭鸶,矫健地掠过水面。好像我是白鹭,又好像白鹭是我,工作的劳累,生活的烦恼,在悠闲的时光中飞到九霄云外。
  这便是百去不厌的理由,它远离了喧嚣,远离了凡尘。静坐也好,品茶也罢,就是来点小酒,也是不惊不扰,自得其乐。兴致来时,拍个照,吟首诗,发个朋友圈,快乐,总要铭记,心里和储存器都要。
  公园已令人沉醉留人止步,然而在莆顶,它只是沧海一粟,或者管中窥豹,美景还在后头。
  黄灿灿的黄花槐,一上大桥就见它远远地夹道欢迎。在枝干交错的林荫下散步,那惬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黄花槐捧出浓烈的深情,燃烧着耀眼的光芒,一团团笑颤枝头,像烂漫的少女抿唇浅笑,又像娇羞的姑娘,躲藏枝头,又悄悄把秋光向游客抛洒。
  闭上眼,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娇俏的花瓣滴落头顶,滑过发梢,坠了一地,像彩色的地毯,斑驳地伸向远方,叫人不忍惊扰,只在花间做凌波微步。
  花堤两侧,四时果蔬一望无际,把莆顶村和坎顶村悬浮在果园之上,仿佛人间仙境,又如蟠桃仙宫。看不到桃园,却有比桃树更茁壮茂盛的芭乐树、青枣树、枇杷树,有阵阵的蜜蜂闻香而来,又仿佛有金黄的硕果果香扑鼻。肥沃的土壤,完善的管理,良好的长势,丰收是预料中的事。
  村部后有棵香樟树,据说与本村同龄,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村头的小丘上有棵大榕树,榕树在南方并不罕见,但树冠这么圆润、饱满、硕大而又年轻态的大榕树,它应该位居翘楚。
  溪流中的鵝卵石,是大自然对莆顶村丰富的馈赠。强大的暴雨,把乌山被岁月风化的石头冲入溪道,一路下推,滚滚而来。沿途百姓,勤者捡之,或搭盖房屋,或铺砌小路,或砌成堤坝护栏。这些圆润的石头,经岁月冲刷浸渍,别有一种通透与灵性,每颗石头都独具个性,却又圆融随和,它们挨挨挤挤地构成和谐的建筑,美丽的画图。
  如果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一个村庄的华丽外衣,那么悠久的历史文化则是一个村的灵魂,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成为气质村庄,莆顶村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6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明村,名至实归。
  走在开阔的大埕上,远远望见一座土楼,门楣上书“莆阳”。莆阳楼,又名“李氏家庙”,始建于明朝初期,祀开漳先贤李伯瑶将军及历代列祖列宗。莆阳楼坐西北向东南,为马蹄形交椅楼。
  踩着鹅卵石铺砌的院埕,抚摸着苍凉古老的青砖,探视着幽深的古井,多想脱去鞋子,光着脚丫,撸起袖子,像数百年前的妙龄少女,打一桶甘甜清澈的泉水,光着脚丫噗嗤噗嗤地向门口蹒跚走去,老祖母心疼地侧出身来,连忙接过水桶,眼里写满怜惜和喜爱……
  一路琢磨着莆顶村名字的由来,据说村前的溪流以前更深更广,古代交通主要靠水运,西林船可以停泊在村前码头。按照文学常识,水边为浦,水边最高的地方当然是浦顶。后来水量少了,溪边杂草丛生,浦顶也就成了莆顶……
  正在浮想联翩,恍惚听到有人在解说,莆顶李氏来自合溪古城(世坂、流洋、新陂、孙坑一带)的“合溪李”,为了不忘开居古城流洋,又因“洋”与“阳”谐音,所以把土楼取名为“莆阳楼”。这只介绍了莆阳楼得名的由来,那么莆顶呢?这“莆”的由来,是不是我猜想的那样,但愿文章发表后能够得到知情者的告知赐教。
  从莆阳楼出来,我们又参观了几座李氏分宗祠 ,“源本堂”“恪慎堂”“光裕堂”“爱亲堂”等。据说李氏先人在莆顶村开居创业后,因勤劳耕作,富甲一方,声名远扬。
  在明朝圣旨碑前,大家啧啧称赞。此碑立于明弘治四年,原竖立于下河乡流洋村田中间李靖墓前,石碑正中镌刻“旌表义民李靖”。据《云霄县志》记载,“李靖南陂保莆顶乡人,家饶富有、慷慨乐施。弘治初奉巡按福建御史勘合捐谷八千石,以备灾赈……”
  徜徉祠堂,只见家风家训高悬如镜,难怪李氏长盛不衰,难怪李氏后裔都谦恭厚道,温文尔雅,原来是礼义传家!
  穿越村中平平仄仄的鹅卵石小路,走在宽广的环村大道,我们仿佛穿越了数百年。历经沧海桑田,迎来时代春风,环村大道旁一座座独立的别墅精致素雅,红杏出墙,整洁的茶桌茶具仿佛在召唤游客,进来坐坐吧,品品茶,聊聊天,听听我们的诗和远方!
  像放飞的白鹭,翱翔在村内村外,这是野生苦瓜,那是酸甜的金枣,这鸡母珠像极了红豆,大家竞相采摘,笑着,谈着,袋里兜里全是胜利的果实。
  回来路上,望着清澈的溪流,我诗兴大发,赋诗一首:
  莆顶寻秋(五绝)
  秋日晴方好,山村一路幽。
  溪流清且浅,结伴复重游。
其他文献
小时候在老家西街游,旧城墙下,邻居阿奈姨种了很多果树,现在那片果园已经盖了很多房子,果树也都没有了。当时记得有一株大柑,传说现在的琯溪蜜柚就是由那棵大柑嫁接而成,只记得叶片很大,别的倒没有什么印象,名字叫大柑,倒叫人一下记住了。  刚刚吃了老家朋友寄来的蜜柚,让我突然间想起这事,想起那株大柑。以前每到中秋佳节,也正是大柑成熟的时候,我们都会悄悄的用大石头去偷砸大柑,随着一块块石头的砸出 ,大柑纷纷
期刊
去年冬至,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段文字,家在漳州、人在外地电视台工作的年轻漂亮的妈妈婷,工作加班到凌晨还坚持熬夜做汤圆,她为了把儿时吃到的味道做出来,经过两年的学习,终于熬出了浓甜的汤头,却没能和亲人孩子一起同享,一份盼望团圆的情愫在内心滋长。  她说:“我喜欢一切关于团圆的节日,并且一定要在内心把它过好,而不是因为我多喜欢吃汤圆。这个味道是一种情感,也许没人读得懂。我只是想,把这个味道做好了,以后我的
期刊
金秋时节,正是平和琯溪蜜柚逐渐成熟,大量采摘的丰收季节。知道我钟爱蜜柚,每年九月份,母亲就会精挑细选一些好的蜜柚,或者等我开车回去拿,或者托人从平和老家给我们带过来。这些沉甸甸的果实大大小小,经常被母亲分好品种,装在一个个编织袋里,寄到家里来。记得多年以前,家里住的套房没电梯,每次我和儿子要分好几趟,气喘吁吁地抱着装满蜜柚的麻袋上七楼。年纪尚小的儿子曾不解地说,“外婆又寄这么多,好沉啊,要吃蜜柚我
期刊
有一个人,从一名弃婴到女大学生再到威震敌胆的抗日女英雄,时间跨度不满25年。  她,是李林,曾名李秀若,福建漳州龙海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勇杀日寇,血洒疆场时一尸两命,腹中胎儿仅仅三个月大。  那是1942年4月底,春寒料峭,一万两千多名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妄图对晋绥边区进行第九次大围剿,为掩护边区专署机关和群众转移突围,怀有身孕的李林跨上心爱的战马,带领骑兵连,顽强阻击数百倍于己的日伪军,终因寡不敌众
期刊
阳光斜斜,穿过桃花心木的树叶;疏影斑驳,沐浴在初心亭休闲的老人们身上;放学归来的女孩,骑着自行车缓缓地经过古老的青砖瓦木房埕前……虽是深秋,闽南海岛却依然温婉如春,乡村显得一派静谧与祥和。  走出苦坑一侨领  走在南埔村的联棠公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口椭圆形清塘,塘里种植着莲花,村里人称为“莲塘”。秋风拂过水面,塘水涟漪泛起,犹如一张张翕动的嘴巴,仿佛在讲述着“六叔公”——一位爱国侨领谢联棠那令人感
期刊
初春的晌午,阳光明媚,迎着和熙的春风,我们一家子,背着相机,踩着单车,向着慕名已久的莆美岩,一路歌悠悠,笑朗朗,我们这是去踏青、去赏花、去圆一个探春的梦  小别了闹市,走进旷野,心情异样愉悦。春光无限的大自然,张开了一双好客、热情的臂膀,正迎候着我们这些平日里忙碌、辛劳的人们。她要带我们去领略春的气息,去吸取春的菁华。让女儿暂搁下沉重的书包,让先生且抛下工作的烦恼,自己也放下繁琐的一切,快快乐乐走
期刊
素有“福建南大门”之称的闽南古县诏安,自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开科取士以来,根据史料记载,全县共出了八十位文武进士,时间跨度从南宋初年直至清朝光绪年间。  根据史料记载,诏安第一位进士,名叫翁待举(约1076——1156),承议郎,字正德、志怀或至善,原是京兆(现西安)人,后迁南诏(其时属漳浦)四都盐仓。翁待举是太学生,因文字出众,得居上舍。北宋政和二年(1112)登壬辰科莫俦榜进士,是诏安有史以来的
期刊
初夏,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搭上开往南靖云水谣的公交车,去追寻当年的梦,当年我在那里工作时的人和事。  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行驶,两边车窗不断掠过巍峨的山峰,深涧边的苍松翠竹、错落有致的茶园和若隐若现的村落,四十八年前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  1970年,我到南靖长教官洋小学任教,就是今天的“云水谣”。当时学校就设在一个祠堂里,没有教师宿舍,我们几个外地教师被安排在官洋临溪那排古老的店铺楼上住宿
期刊
上一讲我们聊到了林语堂的中国心和西洋脑,现在我们接着聊。  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她有一个回忆,她说小的时候在美国读小学,她的同学居然会这么问说:“中国有椅子吗?你用鼓棒吃饭吗?——敲鼓的鼓棒。”那是指筷子!他说:“你也是用鼓棒吃饭吗?”这个小孩对中国不了解。其实,这不单单是美国的小孩、小学生不了解。一直到前些年时隔那么久,外国人对我们的了解还是很少的。前些年在报纸上面,我看到一则很好玩的、很好笑的
期刊
福建土楼作为闽西南群众因抵御倭寇需要而修建的楼堡式古民居,曾经以其独特造型而引起国外间谍机关的关注而披上神秘的面纱,让人们趋之若鹜,成了近年来福建旅游的热点景区。平和县现存有474座较为完好的土楼,是闽西南金三角土楼群永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角。然而遗憾的是,在上世纪末的福建土楼“申遗”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登上世界文化遗产的名榜录,着实让平和土楼遗憾而低头不语。但不管人们怎样想、怎样看,傲立在平和大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