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学民主既受制于社会民主,又为社会成员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的养成提供教育环境。封建意识的残余在教学活动中施加着迁移默化的影响。在实施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效果最显著、影响最深刻的是教学环节中那些潜在的、最易被忽视的细节。
关键词:教学民主 教学环节 细节
在日常的做课活动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提问,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场面主动、积极、活跃、热烈。老师亲切和蔼的环视举手的同学,然后指定某某同学回答问题。看似很微小的一个细节,却折射出教学民主的思想并未真正深入人心,并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本能习惯和不自觉的行为。
一、封建意识的残余在教学中的表现
毋庸讳言,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和行为中都留下了难以清除的烙印。作为一种潜意识它隐藏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并时常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学成文武艺,售予帝王家”、“学而优则仕”、“士为知己者死”,在这种文化熏陶下长大的渴望上进的学子们热切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与肯定,希望被“钦点”,渴望得到老师的“御批”。而老师此时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伯乐”、“上司”、甚至是“君王”的化身,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学生们的表现行使着评价权、选拔权、决定权。而学生们则处于一种等待被选中、等待被裁决的被动境地,这种师生关系何来教学民主?
二、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区别
笔者曾在丹麦等北欧五国考察、观摩西方的教育,民主意识在他们的教育活动中贯彻的无微不至,他们很注重在课堂教学环节的细节中以个体的习惯养成和群体的秩序形成来培养孩子形成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具体表现在:
1、西方教育中课堂是师生互问,我们的课堂是教师提问;
2、西方教育大多是学生对事物或课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或主张,我们的教育则更多是学生在复述教材上的标准答案;
3、西方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通过课堂教学环节的细节来培养孩子在行使民主权力的同时又尊重群体和组织的秩序,提倡自主参与、平等协商、合作互助、尊重差异,保证不妨碍或侵害他人的民主权力。我们的教育在处理个体行使民主权力与保证群体和组织秩序的关系时缺少必要的机制和手段,课堂教学模式摇摆于“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之间。虽然我们也提倡自主参与,但更注重的是竞争意识、表现意识的培养和个体表现与标准答案、与教师的主管预期是否一致。忽视了学生协商、合作互助、个性差异的培养,使教学民主只有动机,缺少形式和手段为依托。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是近十几年全球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现行体制下由于受功利性因素影响,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知识掌握目标的实现以及课堂教学形式和环节的完整,教师对课堂进程过多的干预和掌控,使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学民主受到了诸多局限,难以取得实效性的成果,成为教学中的主流模式。在探索和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经常会面对或出现以下问题:
1、教育的出发点是否正确。是以培养人格健全、个性独立,具有平等观念、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能和谐的融入社会的公民为目标,还是以应试和升学率为目标。这既有教育工作者自身教育思想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人才的使用、管理、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的出发点,必然派生不同的教育模式。
2、教学环节的细节如何体现平等和民主。比如,对预习课题的反馈、提问环节。绝大多数教师是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的“君主”地位,让学生等待被随机“钦点”、被选中“御批”,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甚至同一小组内的成员也竞相举手,抢着发言。西方教育中一般是按一定的次序,轮流发表自己的、或小组的意见。不会出现我们的课堂上如果不抢着发言、不被老师选中就可能没有机会发言和表现了。“竞相争抢”和“次序轮流”看似很小的两个细节,却表现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并引发不同的后果。引伸到未来的社会生活就是如果被选中就有参与的权力、就有话语权,没有被选中就无法获得参与的机会和话语权,这钟教育环境非常不利于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的养成。
3、在教学环节中如果培养协商、合作精神和秩序观念。西方教育中除了经常采用轮流发言外,有时也采用举手发言。但是,每组只有组内推选的代表举手发言,代表发言后,老师可问组内其他成员有没有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组员间的协商、合作关系得到了充分培养,课堂表现得很有序。不会出现我们课堂上的看似“热烈、积极”,其实是混乱、无序,不利于从小养成尊重和维护秩序的习惯。
在一个民主的社会环境中,个人要行使民主权力,还必须学会尊重他人的民主权力和维护社会的秩序,社会民主才能得以实现和维系。发扬教学民主,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的社会属性的客观要求。教育受社会存在的决定,受社会意识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教育又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学民主既受制于社会民主,又为社会成员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的养成提供教育环境,帮助社会成员从小树立民主意识,养成民主习惯,学会正确行使民主权力。而在实施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效果最显著、影响最深刻的是教学环节中那些潜在的、最易被忽视的细节。
参考文献:
[1].王金国.试论中小学课堂教学民主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吴乔.教学民主与学生参与[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5年02期
[3].羊巨波. 论教学民主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4].李玉环.课堂教学民主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关键词:教学民主 教学环节 细节
在日常的做课活动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提问,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场面主动、积极、活跃、热烈。老师亲切和蔼的环视举手的同学,然后指定某某同学回答问题。看似很微小的一个细节,却折射出教学民主的思想并未真正深入人心,并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本能习惯和不自觉的行为。
一、封建意识的残余在教学中的表现
毋庸讳言,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和行为中都留下了难以清除的烙印。作为一种潜意识它隐藏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并时常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学成文武艺,售予帝王家”、“学而优则仕”、“士为知己者死”,在这种文化熏陶下长大的渴望上进的学子们热切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与肯定,希望被“钦点”,渴望得到老师的“御批”。而老师此时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伯乐”、“上司”、甚至是“君王”的化身,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学生们的表现行使着评价权、选拔权、决定权。而学生们则处于一种等待被选中、等待被裁决的被动境地,这种师生关系何来教学民主?
二、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区别
笔者曾在丹麦等北欧五国考察、观摩西方的教育,民主意识在他们的教育活动中贯彻的无微不至,他们很注重在课堂教学环节的细节中以个体的习惯养成和群体的秩序形成来培养孩子形成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具体表现在:
1、西方教育中课堂是师生互问,我们的课堂是教师提问;
2、西方教育大多是学生对事物或课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或主张,我们的教育则更多是学生在复述教材上的标准答案;
3、西方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通过课堂教学环节的细节来培养孩子在行使民主权力的同时又尊重群体和组织的秩序,提倡自主参与、平等协商、合作互助、尊重差异,保证不妨碍或侵害他人的民主权力。我们的教育在处理个体行使民主权力与保证群体和组织秩序的关系时缺少必要的机制和手段,课堂教学模式摇摆于“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之间。虽然我们也提倡自主参与,但更注重的是竞争意识、表现意识的培养和个体表现与标准答案、与教师的主管预期是否一致。忽视了学生协商、合作互助、个性差异的培养,使教学民主只有动机,缺少形式和手段为依托。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是近十几年全球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现行体制下由于受功利性因素影响,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知识掌握目标的实现以及课堂教学形式和环节的完整,教师对课堂进程过多的干预和掌控,使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学民主受到了诸多局限,难以取得实效性的成果,成为教学中的主流模式。在探索和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经常会面对或出现以下问题:
1、教育的出发点是否正确。是以培养人格健全、个性独立,具有平等观念、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能和谐的融入社会的公民为目标,还是以应试和升学率为目标。这既有教育工作者自身教育思想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人才的使用、管理、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的出发点,必然派生不同的教育模式。
2、教学环节的细节如何体现平等和民主。比如,对预习课题的反馈、提问环节。绝大多数教师是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的“君主”地位,让学生等待被随机“钦点”、被选中“御批”,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甚至同一小组内的成员也竞相举手,抢着发言。西方教育中一般是按一定的次序,轮流发表自己的、或小组的意见。不会出现我们的课堂上如果不抢着发言、不被老师选中就可能没有机会发言和表现了。“竞相争抢”和“次序轮流”看似很小的两个细节,却表现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并引发不同的后果。引伸到未来的社会生活就是如果被选中就有参与的权力、就有话语权,没有被选中就无法获得参与的机会和话语权,这钟教育环境非常不利于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的养成。
3、在教学环节中如果培养协商、合作精神和秩序观念。西方教育中除了经常采用轮流发言外,有时也采用举手发言。但是,每组只有组内推选的代表举手发言,代表发言后,老师可问组内其他成员有没有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组员间的协商、合作关系得到了充分培养,课堂表现得很有序。不会出现我们课堂上的看似“热烈、积极”,其实是混乱、无序,不利于从小养成尊重和维护秩序的习惯。
在一个民主的社会环境中,个人要行使民主权力,还必须学会尊重他人的民主权力和维护社会的秩序,社会民主才能得以实现和维系。发扬教学民主,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的社会属性的客观要求。教育受社会存在的决定,受社会意识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教育又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学民主既受制于社会民主,又为社会成员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的养成提供教育环境,帮助社会成员从小树立民主意识,养成民主习惯,学会正确行使民主权力。而在实施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效果最显著、影响最深刻的是教学环节中那些潜在的、最易被忽视的细节。
参考文献:
[1].王金国.试论中小学课堂教学民主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吴乔.教学民主与学生参与[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5年02期
[3].羊巨波. 论教学民主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4].李玉环.课堂教学民主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