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及背景
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管理一亩田,有的农户收益相对较高,有的却很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的种植结构才算是比较合理?才算效益农业?我们想通过调查去探究这些问题。于是,选择了“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这一主题,希望调查了解目前于城镇农户的种植结构、一亩田效益高低的原因等问题,通过分析,向农户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帮助农户尽量提高一亩田的生产效益。
作为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生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很自然地想到要围绕“农”字,挖掘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农村学生的成长等息息相关的东西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这样,学生喜欢做而且能够做好。在这方面,我们学校有一定的优势:软件建设方面,或者说在资源开发方面,我们学校从1999年开始,先后经历了三轮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曾获得2003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成果的三等奖,2006年度嘉兴市人民政府的二等奖);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学校建有四大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基地。这些都为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出了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这一理念。学校根据实际,每一年都有较详实的年度规划,规划中既有常规的实施资源,又有不断生成的新资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去探寻家乡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鉴于以上原因,生成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乡野心韵——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知识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及合作调查,了解身边农户的种植、养殖结构,分析同样管理一亩田效益高低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为农户发展高效农业提供第一手资料。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订活动计划,自觉参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走访调查、实施考察等活动,考察身边一亩田的效益,认识不同的种植、养殖结构承担的风险不一、效益不一等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爱家乡、爱农村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以及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三、活动形式
采访、调查、考察、资料整理与分析。
四、活动适用的年级
小学5~6年级学生。
五、活动前的准备
调查用品的准备、指导教师的配备、家长的支持与协作、与相关人员事先取得采访联系。
六、活动的设计思路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关于本镇农户一亩田效益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学生家庭、周围农户、种植或养殖大户一亩田效益的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收集与处理等探究活动,拉近学生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爱农、爱家乡之情。
七、活动中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
开展走访调查、整理调查的数据和进行一亩田效益的分析是活动的重点。由于种植、养殖行情变化比较快,有的周期比较长,对数据的分析带来一定的麻烦,我们就以某一年(一般是上一年)为例,采取综合折算的办法进行处理。
八、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乡野心韵——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这个主题活动周期为2个月,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拓展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侧重于设计、制作,主要过程为主题生成、方案设计和调查表的制作;实施阶段突出社会性调查和体验性学习,主要过程为调查、访问,改进调查方案、整理数据;总结阶段侧重于汇报、展示、交流、总结评价;拓展阶段主要侧重于活动的提升与实际应用。
第一阶段课题的计划与准备阶段
◆ 活动时间:课内1~2课时。
◆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生成主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是农家的孩子,对农村生活我们都很熟悉,但你知道家里都种植、养殖了什么?(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爸爸妈妈很辛苦,1年下来,一亩田的收入有多少,同学们知道吗?
(2)交流引导,确立主题。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对一亩田效益的多少也是不太熟悉的。那我们怎么办?大家觉得开展这样的活动可行吗?(学生讨论、交流)
师:既然大家都觉得可行,那我们就以此作为调查研究的主题。想一想,我们的主题定为什么比较好?(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生成主题:《乡野心韵——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确立调查对象
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本镇的一亩田效益状况进行调查呢?
学生各抒己见后加以归纳,确定了如下调查着眼点:对学生家庭的一亩田效益的调查、对身旁农户的一亩田效益的调查和对种植、养殖大户一亩田效益的调查等。
3.自主组合,调查分工,设计活动计划
(1)根据以上归纳,把班上的学生分成3个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及居住的地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查小组。
(2)任务分配:第一活动小组调查自己家庭一亩田效益的情况,第二活动小组调查身边一般农户一亩田效益的情况,第三活动小组调查种植、养殖大户一亩田效益的情况。
(3)各小组任务落实到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生活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设立组长、记录员、摄影员、采访员、资料整理员、调查报告执笔员、调查结果汇报员。
(4)指导设计小课题研究活动方案(见表1)。
4.设计调查表
和学生共同讨论设计一亩田效益的调查表,这里列举的是种植业调查表(见表2),养殖业调查表稍有不同,在此省略。
5.采访调查的方法指导
(1)教师提问:调查一亩田的效益主要考虑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向谁调查?调查什么?怎么调查?
本环节教师指导要点:注意安全、想好问题、联系好采访人、礼貌交谈、带好工具……
(2)现场模拟调查,教师扮演调查对象让学生调查,从中发现问题并指导应对策略。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与探究阶段
◆ 活动时间:课外1~2周。
◆ 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教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 活动过程:
1.开展实地调查活动
(1)对学生家庭一亩田效益的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选取部分学生家庭走访调查,主要调查2006年度一亩田的种植、养殖情况,如种植和养殖的名称、一亩田的产量或养殖数量、单价、投入的成本等。
(2)对身边一般农户一亩田效益的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就近随机选取部分农户开展调查活动,调查2006年度一亩田的种植、养殖情况。
(3)对种植、养殖大户一亩田效益的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事先和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基地的辅导员及选取的种植、养殖大户取得联系,调查2006年度一亩田的种植、养殖情况,包括种植和养殖的名称、一亩田的产量或养殖数量、单价、投入的成本、风险等。
2.调查中的要求
(1)注意安全问题,带好调查工具,包括调查表、访谈记录本、摄影工具等。
(2)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所提问题要简洁明了,注意礼貌用语,给人良好的印象。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与交流阶段
◆ 活动时间:课内2~3课时
◆ 活动过程:
1.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感受与收获
(1)在调查实践活动中,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遇到了哪些困难并怎样克服?
(2)通过你的调查,你了解了什么?
(3)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活动中有什么新的打算?
(4)评价自己所在小组的分工合作情况。
(5)每位学生分别写出每次具体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2.小组达成共识,提炼观点
(1)资料整理员把小组成员在调查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展示。
(2)对小组同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一起寻找改善的途径。
(3)调查报告执笔员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表述没有固定形式,一般由“题目、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包括选择调查对象、设置调查问题、统计分析数据)、我们的建议、我们的体会”等方面组成。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调查报告的撰写,我给他们拟了一个写作提纲,供他们参考。
(4)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第四阶段课题成果的展示与延伸阶段
◆ 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
◆ 活动过程:
1.教师小结前阶段小课题研究情况,导入新课
2.各小组展示课题成果
(1)分小组展示调查报告,各组长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研究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结果。展示一亩田效益的综合排行榜,分析一亩田效益高低的原因。
(2)欣赏课件:调查活动的录像、录音以及同学们的活动剪影。
(3)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4)通过交流信息,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新的想法?
3.课题互动提问、答辩
(1)你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谈谈你在活动过程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3)你在活动过程中爸爸妈妈担心你的安全问题吗?
……
4.教师评价小结
(1)把授奖权交给每个学生,在他们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颁发“最佳采访员”、“最佳摄影员”、“最佳记录员”、“最佳资料整理员”等奖项。
(2)把调查成果合并起来制作一期学习园地。
5.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过程取向,强调的是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绪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这一阶段,更重要的是总结、反思和拓展。
预设:A.把学生的这些调查结果反馈给镇农科站等技术部门,让他们更好地指导农户。B.对现有课题进行修改完善,准备引导学生研究农户的投入和利润比的关系,看一看到底种植、养殖业哪个项目最稳当,效益也最好?
……
九、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更注重的是质性评价,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的、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形态。它让学生回归真实的生活,力求把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大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在这个大课堂的熏陶下成长。
在《乡野心韵——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我侧重于学生的自我评价(见附)和档案袋评价等发展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是收集学生从任务开始到任务结束期内的典型作品,包括“一亩田效益”的原始调查表、活动照片、活动日记、小论文等,以这些典型作品作为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以学生参与一亩田效益的调查活动之后的感受为评价方式,强调自我在活动中的真实性。
“小课题研究”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个性心理品质,但这应当是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教师简单说教强化而成的。因此,本小课题的评价无论是价值取向、评价目标还是评价方法都是多元而开放的,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附:学生自我评价举例
◆ 经过努力,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小课题,并有了结果,看着一张张调查表,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通过参加“一亩田效益”的调查,感受很深,小课题研究的学问可真大啊!原来我们只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知识,现在自己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懂得了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与他人探究的重要性。——陈瑜曦
◆ 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一亩田效益的多少取决于市场行情。通过一次次的调查、走访,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乐趣,懂得了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更锻炼了我克服困难的能力。这真是一举两得呀!——周敏涛
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管理一亩田,有的农户收益相对较高,有的却很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的种植结构才算是比较合理?才算效益农业?我们想通过调查去探究这些问题。于是,选择了“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这一主题,希望调查了解目前于城镇农户的种植结构、一亩田效益高低的原因等问题,通过分析,向农户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帮助农户尽量提高一亩田的生产效益。
作为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生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很自然地想到要围绕“农”字,挖掘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农村学生的成长等息息相关的东西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这样,学生喜欢做而且能够做好。在这方面,我们学校有一定的优势:软件建设方面,或者说在资源开发方面,我们学校从1999年开始,先后经历了三轮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曾获得2003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成果的三等奖,2006年度嘉兴市人民政府的二等奖);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学校建有四大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基地。这些都为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出了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这一理念。学校根据实际,每一年都有较详实的年度规划,规划中既有常规的实施资源,又有不断生成的新资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去探寻家乡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鉴于以上原因,生成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乡野心韵——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知识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及合作调查,了解身边农户的种植、养殖结构,分析同样管理一亩田效益高低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为农户发展高效农业提供第一手资料。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订活动计划,自觉参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走访调查、实施考察等活动,考察身边一亩田的效益,认识不同的种植、养殖结构承担的风险不一、效益不一等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爱家乡、爱农村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以及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三、活动形式
采访、调查、考察、资料整理与分析。
四、活动适用的年级
小学5~6年级学生。
五、活动前的准备
调查用品的准备、指导教师的配备、家长的支持与协作、与相关人员事先取得采访联系。
六、活动的设计思路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关于本镇农户一亩田效益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学生家庭、周围农户、种植或养殖大户一亩田效益的合作调查、采访、信息收集与处理等探究活动,拉近学生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爱农、爱家乡之情。
七、活动中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
开展走访调查、整理调查的数据和进行一亩田效益的分析是活动的重点。由于种植、养殖行情变化比较快,有的周期比较长,对数据的分析带来一定的麻烦,我们就以某一年(一般是上一年)为例,采取综合折算的办法进行处理。
八、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乡野心韵——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这个主题活动周期为2个月,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拓展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侧重于设计、制作,主要过程为主题生成、方案设计和调查表的制作;实施阶段突出社会性调查和体验性学习,主要过程为调查、访问,改进调查方案、整理数据;总结阶段侧重于汇报、展示、交流、总结评价;拓展阶段主要侧重于活动的提升与实际应用。
第一阶段课题的计划与准备阶段
◆ 活动时间:课内1~2课时。
◆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生成主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是农家的孩子,对农村生活我们都很熟悉,但你知道家里都种植、养殖了什么?(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爸爸妈妈很辛苦,1年下来,一亩田的收入有多少,同学们知道吗?
(2)交流引导,确立主题。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对一亩田效益的多少也是不太熟悉的。那我们怎么办?大家觉得开展这样的活动可行吗?(学生讨论、交流)
师:既然大家都觉得可行,那我们就以此作为调查研究的主题。想一想,我们的主题定为什么比较好?(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生成主题:《乡野心韵——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确立调查对象
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本镇的一亩田效益状况进行调查呢?
学生各抒己见后加以归纳,确定了如下调查着眼点:对学生家庭的一亩田效益的调查、对身旁农户的一亩田效益的调查和对种植、养殖大户一亩田效益的调查等。
3.自主组合,调查分工,设计活动计划
(1)根据以上归纳,把班上的学生分成3个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及居住的地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查小组。
(2)任务分配:第一活动小组调查自己家庭一亩田效益的情况,第二活动小组调查身边一般农户一亩田效益的情况,第三活动小组调查种植、养殖大户一亩田效益的情况。
(3)各小组任务落实到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生活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设立组长、记录员、摄影员、采访员、资料整理员、调查报告执笔员、调查结果汇报员。
(4)指导设计小课题研究活动方案(见表1)。
4.设计调查表
和学生共同讨论设计一亩田效益的调查表,这里列举的是种植业调查表(见表2),养殖业调查表稍有不同,在此省略。
5.采访调查的方法指导
(1)教师提问:调查一亩田的效益主要考虑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向谁调查?调查什么?怎么调查?
本环节教师指导要点:注意安全、想好问题、联系好采访人、礼貌交谈、带好工具……
(2)现场模拟调查,教师扮演调查对象让学生调查,从中发现问题并指导应对策略。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与探究阶段
◆ 活动时间:课外1~2周。
◆ 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教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 活动过程:
1.开展实地调查活动
(1)对学生家庭一亩田效益的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选取部分学生家庭走访调查,主要调查2006年度一亩田的种植、养殖情况,如种植和养殖的名称、一亩田的产量或养殖数量、单价、投入的成本等。
(2)对身边一般农户一亩田效益的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就近随机选取部分农户开展调查活动,调查2006年度一亩田的种植、养殖情况。
(3)对种植、养殖大户一亩田效益的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事先和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基地的辅导员及选取的种植、养殖大户取得联系,调查2006年度一亩田的种植、养殖情况,包括种植和养殖的名称、一亩田的产量或养殖数量、单价、投入的成本、风险等。
2.调查中的要求
(1)注意安全问题,带好调查工具,包括调查表、访谈记录本、摄影工具等。
(2)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所提问题要简洁明了,注意礼貌用语,给人良好的印象。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与交流阶段
◆ 活动时间:课内2~3课时
◆ 活动过程:
1.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感受与收获
(1)在调查实践活动中,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遇到了哪些困难并怎样克服?
(2)通过你的调查,你了解了什么?
(3)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活动中有什么新的打算?
(4)评价自己所在小组的分工合作情况。
(5)每位学生分别写出每次具体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2.小组达成共识,提炼观点
(1)资料整理员把小组成员在调查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展示。
(2)对小组同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一起寻找改善的途径。
(3)调查报告执笔员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表述没有固定形式,一般由“题目、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包括选择调查对象、设置调查问题、统计分析数据)、我们的建议、我们的体会”等方面组成。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调查报告的撰写,我给他们拟了一个写作提纲,供他们参考。
(4)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第四阶段课题成果的展示与延伸阶段
◆ 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
◆ 活动过程:
1.教师小结前阶段小课题研究情况,导入新课
2.各小组展示课题成果
(1)分小组展示调查报告,各组长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研究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结果。展示一亩田效益的综合排行榜,分析一亩田效益高低的原因。
(2)欣赏课件:调查活动的录像、录音以及同学们的活动剪影。
(3)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4)通过交流信息,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新的想法?
3.课题互动提问、答辩
(1)你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谈谈你在活动过程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3)你在活动过程中爸爸妈妈担心你的安全问题吗?
……
4.教师评价小结
(1)把授奖权交给每个学生,在他们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颁发“最佳采访员”、“最佳摄影员”、“最佳记录员”、“最佳资料整理员”等奖项。
(2)把调查成果合并起来制作一期学习园地。
5.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过程取向,强调的是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绪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这一阶段,更重要的是总结、反思和拓展。
预设:A.把学生的这些调查结果反馈给镇农科站等技术部门,让他们更好地指导农户。B.对现有课题进行修改完善,准备引导学生研究农户的投入和利润比的关系,看一看到底种植、养殖业哪个项目最稳当,效益也最好?
……
九、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更注重的是质性评价,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的、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形态。它让学生回归真实的生活,力求把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大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在这个大课堂的熏陶下成长。
在《乡野心韵——农村一亩田效益的调查》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我侧重于学生的自我评价(见附)和档案袋评价等发展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是收集学生从任务开始到任务结束期内的典型作品,包括“一亩田效益”的原始调查表、活动照片、活动日记、小论文等,以这些典型作品作为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以学生参与一亩田效益的调查活动之后的感受为评价方式,强调自我在活动中的真实性。
“小课题研究”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个性心理品质,但这应当是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教师简单说教强化而成的。因此,本小课题的评价无论是价值取向、评价目标还是评价方法都是多元而开放的,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附:学生自我评价举例
◆ 经过努力,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小课题,并有了结果,看着一张张调查表,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通过参加“一亩田效益”的调查,感受很深,小课题研究的学问可真大啊!原来我们只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知识,现在自己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懂得了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与他人探究的重要性。——陈瑜曦
◆ 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一亩田效益的多少取决于市场行情。通过一次次的调查、走访,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乐趣,懂得了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更锻炼了我克服困难的能力。这真是一举两得呀!——周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