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简称肺癌(lung cancer),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各种癌症死亡之首,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肺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主要采用姑息性化疗。由于传统的化疗存在着无法避免的毒、副作用,使部分患者无法完成化疗,同时明显降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寻求新的、毒性作用低的有效治疗方法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行肺癌的治疗主要是化疗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有点显而易见,但也有其局限性,大规模的临床实验中亦发现,在不同的病人中EGFR-TKI的疗效差异很大。对未经选择的病人,使用EGFR-TKI的总有效率为8%-12%;而在非吸烟、女性和亚洲人中,有效率高于20%。对于非基因突变型,放化疗仍是现阶段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放化疗也有其显而易见的缺点。肺癌化疗药物一般多是免疫抑制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免疫功能低下时,肿瘤不易被控制,反而加快复发或转移进程。大部分肺癌化疗药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抑制。同时病人还可有困倦无力、出血、发热、易感染和抵抗力下降等表现。部分肺癌化疗药物可造成肾脏损伤,严重时出现肾衰。大部分肺癌化疗药物可造成肠胃道反应。放疗可以引起倦乏、食欲减退、低热、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和癌肿坏死液化形成空洞、以及局部皮肤损伤等反应和并发症。因此,寻求新的、毒性作用低的有效治疗方法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肺癌属于中医积证范畴,为五积之一。其内涵散见于中医“肺岩”“肺积”息贲”咳嗽”、“咯血”肺痈”等文献中。其古文中的记载都与现代医学中肺癌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病情相符合。传统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作用,传统医学对肿瘤的看法大致都有统一的观点,不但强调外因,更强调内因。内在之因素正气的虚损,脏腑的功能长期处于失调状态,阴阳失于调和,外在之因邪气此时趁人体正气虚弱期间入侵机体。内部因素正气的匮乏是肺癌发生转移的基础,加之外部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正邪交争。由于正气不足,邪气留恋,日久形成肺部肿块。
中国传统医学在很早之前就对该病有了认识和探讨。肺癌的中医定义为以正气内虚为本,加之以邪毒外侵,痰浊内聚,气滞血瘀,阻结于肺,致使肺失肃降所致,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胸痛、气急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恶性疾病。我国古代文献也对于肺癌多有详论,诸如《灵枢》云:“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邪积胸中,阻塞气道……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现在诸多医家在总结前人基础上,结合西医学对肺癌的理解,普遍认为中医肺癌基本病机为正虚与邪实。笔者导师郑心教授在秉承古方,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基础上提出肺癌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即气阴两虚为本,痰瘀热毒为标。肺居华盖,如有外邪最先受之,肺为娇脏且主气司呼吸,受邪之后最易耗气伤阴,肺癌致病常迁延日久,中医认为凡久病必伤及气阴,同时肺癌患者临床常见气短、神疲、乏力、口干等症状,具是气阴耗伤之征兆,故气阴两虚为贯穿肺癌的始终,为肺癌病机的根本;积聚之为病必由痰瘀互结所致,而痰不化,血不行每由气无法推动所致,气机不行又可为气虚或气滞所致,且痰瘀互结之处必有伏阳,胶结日久必生内热,化为阴毒。故气滞血瘀,痰湿凝聚,毒热蕴结为肺癌的发病关键,属于标实。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笔者导师郑心教授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以气阴两虚,血瘀、痰凝、毒聚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我们认为化疗药物是一种火热毒邪,进入人体后能对抗抑制癌瘤毒邪(肿瘤细胞),同时又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消化道反应),气血损伤(骨髓造血系统损伤)以及肝肾亏损(肝肾功能损伤)等病理变化,故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本虚更为突出,标实之征象亦趋明显。肺康方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散瘀中药组成,切合肺癌病机实际,将攻补融为一体,使补而不助邪,攻而不伤正。全方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起到了增强肺癌患者自身抗癌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抑瘤抗癌的作用,同时在化疗进程中能够减毒增效,辅助化疗顺利的完成。故肺康方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并经临床实践论证的有效抗癌抑癌方剂。
肺康方处方:
党参24g 黄芪18g 炒白术12g 云苓15g 蛇舌草24g
半枝莲24g 薏苡仁30g 浙贝15g 夏枯草18g 山慈菇21g
莪术18g 蜂房15g 黄精21g 甘草6g
随证加减:
气阴两虚型:加沙参24g,麦冬21g;气滞血瘀型:加柴胡12g,红花15g,丹参18g;阴虚内热型:加知母12g,女贞子24g;脾虚痰湿型:加陈皮12g,半夏9g;热毒炽盛型:加金银花18g,黄芩15g,生石膏21g,羚羊粉3g。
党参性平味甘可补肺脾之气、黄芪甘温补气升阳,二者均可补气,生血,生津,相须为用,共为君药;白术甘苦,可燥湿健脾,茯苓甘淡可利水渗湿,二者合用可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同时又可助君药以益气健脾,麦冬甘寒而质润,尤善清养肺阴,与君合用共奏益气养阴之功效,以上三者共为臣药;浙贝苦寒,有清热散结之功效,薏苡仁甘淡,可助茯苓以利水渗湿,有可健脾益气,性偏凉,可消肺痈,黄精甘平,归肺、脾、肾三脏,乃气阴双补之品,女贞子甘苦,归肝肾二经,主治肝肾阴虚之证,与黄精合用,滋补肝肾,气阴双补,共助君臣,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贯众、夏枯草、山慈菇五药均为清热解毒泻火之品,合用可加强本方清热解毒之力,同时可消痈散结,通利水湿,莪术破血,蜂房攻毒,二者合用可攻积杀毒,行气止痛,以上诸药合用可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攻积止痛,共为佐药;使药以甘草,味甘,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
纵览全方,君臣佐使配伍合理,相辅相成,构成严谨,药精力专,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利湿祛痰,清热解毒,攻积除痞,抗瘤抑癌的效果。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简称肺癌(lung cancer),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各种癌症死亡之首,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肺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主要采用姑息性化疗。由于传统的化疗存在着无法避免的毒、副作用,使部分患者无法完成化疗,同时明显降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寻求新的、毒性作用低的有效治疗方法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行肺癌的治疗主要是化疗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有点显而易见,但也有其局限性,大规模的临床实验中亦发现,在不同的病人中EGFR-TKI的疗效差异很大。对未经选择的病人,使用EGFR-TKI的总有效率为8%-12%;而在非吸烟、女性和亚洲人中,有效率高于20%。对于非基因突变型,放化疗仍是现阶段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放化疗也有其显而易见的缺点。肺癌化疗药物一般多是免疫抑制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免疫功能低下时,肿瘤不易被控制,反而加快复发或转移进程。大部分肺癌化疗药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抑制。同时病人还可有困倦无力、出血、发热、易感染和抵抗力下降等表现。部分肺癌化疗药物可造成肾脏损伤,严重时出现肾衰。大部分肺癌化疗药物可造成肠胃道反应。放疗可以引起倦乏、食欲减退、低热、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和癌肿坏死液化形成空洞、以及局部皮肤损伤等反应和并发症。因此,寻求新的、毒性作用低的有效治疗方法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肺癌属于中医积证范畴,为五积之一。其内涵散见于中医“肺岩”“肺积”息贲”咳嗽”、“咯血”肺痈”等文献中。其古文中的记载都与现代医学中肺癌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病情相符合。传统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作用,传统医学对肿瘤的看法大致都有统一的观点,不但强调外因,更强调内因。内在之因素正气的虚损,脏腑的功能长期处于失调状态,阴阳失于调和,外在之因邪气此时趁人体正气虚弱期间入侵机体。内部因素正气的匮乏是肺癌发生转移的基础,加之外部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正邪交争。由于正气不足,邪气留恋,日久形成肺部肿块。
中国传统医学在很早之前就对该病有了认识和探讨。肺癌的中医定义为以正气内虚为本,加之以邪毒外侵,痰浊内聚,气滞血瘀,阻结于肺,致使肺失肃降所致,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胸痛、气急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恶性疾病。我国古代文献也对于肺癌多有详论,诸如《灵枢》云:“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邪积胸中,阻塞气道……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现在诸多医家在总结前人基础上,结合西医学对肺癌的理解,普遍认为中医肺癌基本病机为正虚与邪实。笔者导师郑心教授在秉承古方,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基础上提出肺癌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即气阴两虚为本,痰瘀热毒为标。肺居华盖,如有外邪最先受之,肺为娇脏且主气司呼吸,受邪之后最易耗气伤阴,肺癌致病常迁延日久,中医认为凡久病必伤及气阴,同时肺癌患者临床常见气短、神疲、乏力、口干等症状,具是气阴耗伤之征兆,故气阴两虚为贯穿肺癌的始终,为肺癌病机的根本;积聚之为病必由痰瘀互结所致,而痰不化,血不行每由气无法推动所致,气机不行又可为气虚或气滞所致,且痰瘀互结之处必有伏阳,胶结日久必生内热,化为阴毒。故气滞血瘀,痰湿凝聚,毒热蕴结为肺癌的发病关键,属于标实。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笔者导师郑心教授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以气阴两虚,血瘀、痰凝、毒聚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我们认为化疗药物是一种火热毒邪,进入人体后能对抗抑制癌瘤毒邪(肿瘤细胞),同时又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消化道反应),气血损伤(骨髓造血系统损伤)以及肝肾亏损(肝肾功能损伤)等病理变化,故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本虚更为突出,标实之征象亦趋明显。肺康方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散瘀中药组成,切合肺癌病机实际,将攻补融为一体,使补而不助邪,攻而不伤正。全方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起到了增强肺癌患者自身抗癌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抑瘤抗癌的作用,同时在化疗进程中能够减毒增效,辅助化疗顺利的完成。故肺康方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并经临床实践论证的有效抗癌抑癌方剂。
肺康方处方:
党参24g 黄芪18g 炒白术12g 云苓15g 蛇舌草24g
半枝莲24g 薏苡仁30g 浙贝15g 夏枯草18g 山慈菇21g
莪术18g 蜂房15g 黄精21g 甘草6g
随证加减:
气阴两虚型:加沙参24g,麦冬21g;气滞血瘀型:加柴胡12g,红花15g,丹参18g;阴虚内热型:加知母12g,女贞子24g;脾虚痰湿型:加陈皮12g,半夏9g;热毒炽盛型:加金银花18g,黄芩15g,生石膏21g,羚羊粉3g。
党参性平味甘可补肺脾之气、黄芪甘温补气升阳,二者均可补气,生血,生津,相须为用,共为君药;白术甘苦,可燥湿健脾,茯苓甘淡可利水渗湿,二者合用可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同时又可助君药以益气健脾,麦冬甘寒而质润,尤善清养肺阴,与君合用共奏益气养阴之功效,以上三者共为臣药;浙贝苦寒,有清热散结之功效,薏苡仁甘淡,可助茯苓以利水渗湿,有可健脾益气,性偏凉,可消肺痈,黄精甘平,归肺、脾、肾三脏,乃气阴双补之品,女贞子甘苦,归肝肾二经,主治肝肾阴虚之证,与黄精合用,滋补肝肾,气阴双补,共助君臣,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贯众、夏枯草、山慈菇五药均为清热解毒泻火之品,合用可加强本方清热解毒之力,同时可消痈散结,通利水湿,莪术破血,蜂房攻毒,二者合用可攻积杀毒,行气止痛,以上诸药合用可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攻积止痛,共为佐药;使药以甘草,味甘,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
纵览全方,君臣佐使配伍合理,相辅相成,构成严谨,药精力专,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利湿祛痰,清热解毒,攻积除痞,抗瘤抑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