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从近年来在本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中抽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经中医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疗效甚好,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远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运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取得显著疗效,且不易引起药物副作用,安全可靠。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而发生的慢性炎症性反应,以胃脘部疼痛为主,并常伴有下列症状:嗳气、犯恶、脘闷等。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胃腺体萎缩,甚至消失[1]。西药起效快,效果明显,是很多患者的首选。但西医仍有不足之处,它无法彻底治愈该病,长期服用还会引起副作用。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法治疗慢性胃炎,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均来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他们经相关病理检查后均被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在21~63岁之间,平均为(37.6±4.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1年,平均病程为3.5年。本组患者中无1例有胃肠道恶性病变,也无肝脏、胰腺等疾病。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两组的一般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 给予西医治疗,奥美拉唑剂量为20mg/d.qd,2次/d;克拉霉素取0.5g/d,2次/d。若有合并感染现象,应使用甲硝唑或阿莫西林治疗。对于腹胀者可服用吗丁啉,增强胃肠蠕动。
(2)观察组 给予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辩证施治。
①脾胃虚寒型:腹胀不舒,胃脘隐痛,喜热喜按,泛吐,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此类患者面色咣白,常感到神疲乏力,大便多溏。治疗应遵循温中和胃健脾原则,笔者选用黄芪建中汤。该方剂的主要药物包括黄芪18g,甘草与桂枝各10g,大枣12g,生姜8g,白芍与饴糖各6g。另外,对部分患者笔者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该方剂的主要药物包括砂仁5g,木香12g,党参与白术各10g,茯苓与焦六曲各15g,制半夏8g,陈皮6g。若胃寒比较严重者,可添加下列药物:丁香、红豆蔻、良姜、吴茱萸等;若大便有血者,可加入下列药物:白芨、乌贼骨、炒蒲黄。
②胃络瘀血型:症状为腹部隐痛不适,无食欲,口干但不欲喝水,舌质为紫色,脉涩。治疗应注意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我们采用失笑散联合丹参饮加味治疗。其中,丹参饮基本方剂为五灵脂、丹参、炒蒲英、延胡、砂仁、地榆、檀香。若有胃热者,可增加蒲公英、黄连、炒栀子;若大便干结应加入大黄;若舌质淡应加入大枣、阿胶、当归、枸杞、五味等。
③肝气犯胃型:症状为胃脘胀痛,痛无定处,频频出现嗳气,嘈杂泛酸,患者易激动,加重病情,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四肢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和胃解郁为主。笔者选用了临床上常用的柴胡疏肝散治疗,方剂药物包括柴胡、川芎、香附、陈皮等各取10g,白芍取12g,生甘草和枳壳均取6g。
④胃阴不足型:症状为胃部隐痛,口燥咽干,舌苔为红色,脉细数,颜面泛红。治疗应以养阴清胃、养血柔肝为主。对于此类患者,笔者自制药方,药物组成包括北沙参30g,枸杞子、麦冬、生地各取15g,当归、甘草各9g,白芍和石斛各12g,乌梅与川楝子各6g。
⑤脾胃湿热型:症状为胃脘痞闷不适,口苦口臭,患者常感到口渴,但不想喝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应以化湿清热、调和脾胃为主。笔者采用芩连平胃散加减治疗,基本方剂为炒黄芩、制厚朴、姜半夏、草豆蔻、泽泻、陈苍术各10g,茯苓15g,陈皮6g,炒黄连4g。
将上述药剂用水煎服,一日一剂,分早晚服用,持续治疗3个疗程,3周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
我院以《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作为疗效评定的参考依据。①治愈:全部症状消失,经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发现无异常;②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经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后发现病情得到明显改善;③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经X线钡餐造影检查或胃镜检查发现病情改善不大;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更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专门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利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改善,仅2例由于合并有其它严重疾病而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有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见表1。可见,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疗效(例)
3讨论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出现相关炎性病变,尽管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但一般认为和幽门螺杆菌、胆汁反流、用药、精神因素等有关[2]。西医通常利用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该病。上述药物并不能有效改善胃黏膜慢性病变,长期服用还易产生不良反应,如便秘、胃肠道反应。特别是抗生素,一旦长期应用还会出现耐药性,导致胃肠道菌群出现失调。
从中医角度来看,该病属于“胃脘痛、痞证、嘈杂、郁证”等范畴。虽然病变部位在胃,但和肝脾有密切联系。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胃是后天之本”。劳累过度、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极易让脾胃受损[3]。据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脾胃虚弱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基础。脾胃虚弱可细分为三种,分别是脾胃气虚型、脾胃虚寒型、气阴两虚型。治疗时应以补益脾胃为主,临床上常用药方有黄芪建中汤、加味四君子汤、益胃汤加生芪。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来看,胃阴不足基本都是由脾胃气虚转化而来的。
肝与脾胃有紧密的联系,脾胃运化、升降有序均需依靠肝脏的疏泄功能。如果肝气郁结,则疏泄异常,因此,脾胃升降失和,气机壅滞[4]。因此,中医讲究肝脾胃同治,按照疏肝健脾、理气和胃的原则治疗。柴胡、川楝子、绿萼梅、玫瑰等药物均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临床上常选择柴胡疏肝散、柴芍异功散治疗。
如果脾胃虚弱,其功能将受损,造成体内运化失调,升降失常。这便是导致气滞、血瘀、湿阻、热蕴等证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很多患者为脾胃虚弱兼挟气滞血瘀或湿热内蕴型。因此,必须仔细辨证,分清虚实夹杂之候,对症下药。对于湿热内蕴型,要以健脾助运为主,并注意清热化湿。黄连、黄芩、连翘、薏苡仁等药物均具有清热化湿的功效。血瘀一般是由于气机瘀滞所引起的,脾胃气虚,也可造成瘀血。因此,要以活血化瘀为主,常见的药物有丹参、元胡、五灵脂、桃仁等。
综上可知,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胃炎的疗效更好,应大量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童童,李桂贤,谭其佳,等.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8):
[2]孙国杰.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6):110-111.1480-1481.
[3]黄强,陈南北.慢性胃炎辨治心得[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48-48.
[4]魏明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5):108-109.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而发生的慢性炎症性反应,以胃脘部疼痛为主,并常伴有下列症状:嗳气、犯恶、脘闷等。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胃腺体萎缩,甚至消失[1]。西药起效快,效果明显,是很多患者的首选。但西医仍有不足之处,它无法彻底治愈该病,长期服用还会引起副作用。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法治疗慢性胃炎,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均来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他们经相关病理检查后均被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在21~63岁之间,平均为(37.6±4.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1年,平均病程为3.5年。本组患者中无1例有胃肠道恶性病变,也无肝脏、胰腺等疾病。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两组的一般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 给予西医治疗,奥美拉唑剂量为20mg/d.qd,2次/d;克拉霉素取0.5g/d,2次/d。若有合并感染现象,应使用甲硝唑或阿莫西林治疗。对于腹胀者可服用吗丁啉,增强胃肠蠕动。
(2)观察组 给予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辩证施治。
①脾胃虚寒型:腹胀不舒,胃脘隐痛,喜热喜按,泛吐,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此类患者面色咣白,常感到神疲乏力,大便多溏。治疗应遵循温中和胃健脾原则,笔者选用黄芪建中汤。该方剂的主要药物包括黄芪18g,甘草与桂枝各10g,大枣12g,生姜8g,白芍与饴糖各6g。另外,对部分患者笔者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该方剂的主要药物包括砂仁5g,木香12g,党参与白术各10g,茯苓与焦六曲各15g,制半夏8g,陈皮6g。若胃寒比较严重者,可添加下列药物:丁香、红豆蔻、良姜、吴茱萸等;若大便有血者,可加入下列药物:白芨、乌贼骨、炒蒲黄。
②胃络瘀血型:症状为腹部隐痛不适,无食欲,口干但不欲喝水,舌质为紫色,脉涩。治疗应注意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我们采用失笑散联合丹参饮加味治疗。其中,丹参饮基本方剂为五灵脂、丹参、炒蒲英、延胡、砂仁、地榆、檀香。若有胃热者,可增加蒲公英、黄连、炒栀子;若大便干结应加入大黄;若舌质淡应加入大枣、阿胶、当归、枸杞、五味等。
③肝气犯胃型:症状为胃脘胀痛,痛无定处,频频出现嗳气,嘈杂泛酸,患者易激动,加重病情,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四肢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和胃解郁为主。笔者选用了临床上常用的柴胡疏肝散治疗,方剂药物包括柴胡、川芎、香附、陈皮等各取10g,白芍取12g,生甘草和枳壳均取6g。
④胃阴不足型:症状为胃部隐痛,口燥咽干,舌苔为红色,脉细数,颜面泛红。治疗应以养阴清胃、养血柔肝为主。对于此类患者,笔者自制药方,药物组成包括北沙参30g,枸杞子、麦冬、生地各取15g,当归、甘草各9g,白芍和石斛各12g,乌梅与川楝子各6g。
⑤脾胃湿热型:症状为胃脘痞闷不适,口苦口臭,患者常感到口渴,但不想喝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应以化湿清热、调和脾胃为主。笔者采用芩连平胃散加减治疗,基本方剂为炒黄芩、制厚朴、姜半夏、草豆蔻、泽泻、陈苍术各10g,茯苓15g,陈皮6g,炒黄连4g。
将上述药剂用水煎服,一日一剂,分早晚服用,持续治疗3个疗程,3周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
我院以《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作为疗效评定的参考依据。①治愈:全部症状消失,经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发现无异常;②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经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后发现病情得到明显改善;③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经X线钡餐造影检查或胃镜检查发现病情改善不大;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更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专门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利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改善,仅2例由于合并有其它严重疾病而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有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见表1。可见,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疗效(例)
3讨论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出现相关炎性病变,尽管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但一般认为和幽门螺杆菌、胆汁反流、用药、精神因素等有关[2]。西医通常利用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该病。上述药物并不能有效改善胃黏膜慢性病变,长期服用还易产生不良反应,如便秘、胃肠道反应。特别是抗生素,一旦长期应用还会出现耐药性,导致胃肠道菌群出现失调。
从中医角度来看,该病属于“胃脘痛、痞证、嘈杂、郁证”等范畴。虽然病变部位在胃,但和肝脾有密切联系。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胃是后天之本”。劳累过度、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极易让脾胃受损[3]。据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脾胃虚弱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基础。脾胃虚弱可细分为三种,分别是脾胃气虚型、脾胃虚寒型、气阴两虚型。治疗时应以补益脾胃为主,临床上常用药方有黄芪建中汤、加味四君子汤、益胃汤加生芪。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来看,胃阴不足基本都是由脾胃气虚转化而来的。
肝与脾胃有紧密的联系,脾胃运化、升降有序均需依靠肝脏的疏泄功能。如果肝气郁结,则疏泄异常,因此,脾胃升降失和,气机壅滞[4]。因此,中医讲究肝脾胃同治,按照疏肝健脾、理气和胃的原则治疗。柴胡、川楝子、绿萼梅、玫瑰等药物均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临床上常选择柴胡疏肝散、柴芍异功散治疗。
如果脾胃虚弱,其功能将受损,造成体内运化失调,升降失常。这便是导致气滞、血瘀、湿阻、热蕴等证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很多患者为脾胃虚弱兼挟气滞血瘀或湿热内蕴型。因此,必须仔细辨证,分清虚实夹杂之候,对症下药。对于湿热内蕴型,要以健脾助运为主,并注意清热化湿。黄连、黄芩、连翘、薏苡仁等药物均具有清热化湿的功效。血瘀一般是由于气机瘀滞所引起的,脾胃气虚,也可造成瘀血。因此,要以活血化瘀为主,常见的药物有丹参、元胡、五灵脂、桃仁等。
综上可知,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胃炎的疗效更好,应大量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童童,李桂贤,谭其佳,等.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8):
[2]孙国杰.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6):110-111.1480-1481.
[3]黄强,陈南北.慢性胃炎辨治心得[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48-48.
[4]魏明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