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8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延庆妫水河畔盛大开幕。千翠池、牡丹台、丝路花语、世界芳华……一幅富有山水意境的园艺画卷徐徐展开在宾客面前。
从天田山堆砌,到园区建设,再到妫湖周边景观绿化……在长达3年的世园会筹办中,北京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带领党员职工,实施园林设计施工、土壤改良、苗木花卉培育移植等全产业链协同大作战,圆满完成超800万平方米的园林绿化和景观打造,将这方田野山脊打造成“万花之园”。
今年初,在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工作会上,公司党委提出:积极履行国企责任,加强引领管控,深化协同效应,确保世园会等重大任务决战决胜。“在公司党委领导下,我们世园会项目部党支部党员职工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以高超的园艺水平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展示了国企品牌形象。”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黄有勇介绍。
科技攻关育出抗寒“新优品”
“世园会不仅有我国最北端到最南端的各种不同园艺植物,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品种,集中展示了1200种新优品种植物。”在采访中,园林绿化集团花木公司园艺高级工程师、党员李丽芳介绍。
作为A1级世园会,苗木花卉是展会的主角。自2016年起,李丽芳和同事们对品种选育储备、低温春化处理、光周期控制等进行科研攻关和实验。“这个工作耗时耗力耗精神,是个持久战。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业务能力,还有耐心和细致。”李丽芳笑着说。
延慶平均海拔500米以上,4月平均气温只有7摄氏度,伴有大风和晚霜,如何保证花卉苗木的成活率并如期绽放,是一道难题。
再大的难题,也难不倒园林绿化人。
——引进。延庆测试基地科研人员从国内外1344个引进花卉品种中,经过试种、评估,筛选出1078个适合在延庆生存的品种,并投入规模化生产。为保证苗源品质,还在云南建立国际一流种苗生产基地,有25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和500亩宿根花卉生产用地;在通州、延庆、平谷、昌平等地确定了20个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自建或合作生产温室。
——培育。科研人员培育改良40多个品种的“抗寒花”,达到“早开”“晚落”的标准和盛开效果。“如此大规模对国内外育种新品种、野生乡土植物和专业品种的春季花期进行控制,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李丽芳说,“比如,新几内亚凤仙通常在6月份开花,我们使用燃油热风机、加盖双层塑料膜等加温措施,让它在4月‘早开’;梅花多在早春开花,我们通过花芽入冷库等控温措施,让梅花‘晚落’……”
经过反复实验,李丽芳和同事们摸准每一种花卉的花期、繁殖方式和种植时间,制定了每一种花卉的详细生产流程,精准控制花期,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色”……向世园会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专属“配方”确保苗木“成活率”
“荚果蕨、唐松草、绵毛水苏、亚马逊·糙苏……许多世园植物品种都是第一次引入北京。”园林绿化集团金都公司世园绿化项目技术主管、党员吕光哲介绍。
吕光哲研究苗木花26年,是植物识别和培育高手。世园会上有着200多年树龄的“牡丹王”,就是他足迹踏遍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最终从菏泽选出的。
“‘牡丹王’不仅树龄悠久,而且树型美观,生长旺盛,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吕光哲说。“撤掉保护、入坑埋土、洒水轻润……”3月15日,他在“牡丹王”移植现场全程看护。
一个月后,“牡丹王”如期如雪绽放。“听说树龄越长,移植成活率越低,您有没有担心发生意外?”记者禁不住问道。“一点都不担心,肯定百分百成活。提前断根、精心维护、运输把控……之前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下足了功夫。”吕光哲自信地说。
在贫瘠的土地上培育生长出如意的花,是吕光哲和同事们的一个绝活儿。“延庆的土壤含盐量高,偏碱性,黏性大,容易造成植物根系被烧死现象。我们从2017年3月进场起,就着手土壤检测和配方调适。”吕光哲回忆说,“3个月里,我跑遍了150个点进行土壤取样,不断设计调整土壤方案,确保每一种植物都有专属的土壤‘配方’。”
经过反复研究延庆的土壤、气候、环境,科研技术团队在引进植物母土的基础上,用了一年多时间,调配出最利于植物生长的5大类500小类的土壤配方,整理改良土壤4万余平方米。
正是因为园林绿化人在每一个环节上的精益求精,才保证了树木成活率达到99%以上。
3年“储能”只为万花绽放
“四时花草,曲水流觞”,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世园会移步换景、处处精致。
“记得3年前来到这里,周边村庄刚刚拆迁完,这里都是荒地。”集团世园会园林绿化项目经理、党员张睿回忆道。“张睿青年突击队”共承担了9154颗乔木的种植和349种180万盆不同品类花卉的栽植。
这个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张睿和他的团队付出的大量心血和努力。尤其是今年3月各建筑施工都完工撤场后,真正开始大面积绿化,这时候留给园林绿化的时间只能用争分夺秒来计算。“国家荣誉就是我们的底线。世园会开幕前抢工期的那一个月,我们24小时连轴转,为了世园会,我们真是拼了。”张睿语态斩钉截铁。也就在那一个月时间里,他每天走路3万步以上,最高时到了6万多步,脚上磨出了6个大血泡,连续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身体瘦了30斤。
这还不是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世园会园林绿化项目8大项20余个单体项目同时开工,古建、园林、修剪、种植等多种工序交叉,涉及专业多,管理跨度大,最忙时约5000人不间断作业,可想而知需要组织协调多少事情。“有一天,我实在扛不住了,开着车到延庆大山里面嚎啕大哭。哭完以后,咱擦干眼泪,继续干。”张睿说。
长达3年的世园会筹备,张睿带领团队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天田山1.8万平方米的五色花田栽植完毕,香雪球、美女樱等组成的20多道梯田色彩各异、错落有致;在占地面积为1300余平方米的中国馆室外迎宾道,万余棵树木长势旺盛;展区面积最大的北京园内,22万余株乔灌木、近300万盆花满园增彩……
“花草树木,三分种七分养。世园会开幕以后,我们的园林绿化工作没有结束,花木养护任务依然很重,我们将一如既往,全力守护好这座百花园。”采访结束时,张睿说。
从天田山堆砌,到园区建设,再到妫湖周边景观绿化……在长达3年的世园会筹办中,北京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带领党员职工,实施园林设计施工、土壤改良、苗木花卉培育移植等全产业链协同大作战,圆满完成超800万平方米的园林绿化和景观打造,将这方田野山脊打造成“万花之园”。
今年初,在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工作会上,公司党委提出:积极履行国企责任,加强引领管控,深化协同效应,确保世园会等重大任务决战决胜。“在公司党委领导下,我们世园会项目部党支部党员职工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以高超的园艺水平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展示了国企品牌形象。”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黄有勇介绍。
科技攻关育出抗寒“新优品”
“世园会不仅有我国最北端到最南端的各种不同园艺植物,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品种,集中展示了1200种新优品种植物。”在采访中,园林绿化集团花木公司园艺高级工程师、党员李丽芳介绍。
作为A1级世园会,苗木花卉是展会的主角。自2016年起,李丽芳和同事们对品种选育储备、低温春化处理、光周期控制等进行科研攻关和实验。“这个工作耗时耗力耗精神,是个持久战。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业务能力,还有耐心和细致。”李丽芳笑着说。
延慶平均海拔500米以上,4月平均气温只有7摄氏度,伴有大风和晚霜,如何保证花卉苗木的成活率并如期绽放,是一道难题。
再大的难题,也难不倒园林绿化人。
——引进。延庆测试基地科研人员从国内外1344个引进花卉品种中,经过试种、评估,筛选出1078个适合在延庆生存的品种,并投入规模化生产。为保证苗源品质,还在云南建立国际一流种苗生产基地,有25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和500亩宿根花卉生产用地;在通州、延庆、平谷、昌平等地确定了20个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自建或合作生产温室。
——培育。科研人员培育改良40多个品种的“抗寒花”,达到“早开”“晚落”的标准和盛开效果。“如此大规模对国内外育种新品种、野生乡土植物和专业品种的春季花期进行控制,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李丽芳说,“比如,新几内亚凤仙通常在6月份开花,我们使用燃油热风机、加盖双层塑料膜等加温措施,让它在4月‘早开’;梅花多在早春开花,我们通过花芽入冷库等控温措施,让梅花‘晚落’……”
经过反复实验,李丽芳和同事们摸准每一种花卉的花期、繁殖方式和种植时间,制定了每一种花卉的详细生产流程,精准控制花期,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色”……向世园会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专属“配方”确保苗木“成活率”
“荚果蕨、唐松草、绵毛水苏、亚马逊·糙苏……许多世园植物品种都是第一次引入北京。”园林绿化集团金都公司世园绿化项目技术主管、党员吕光哲介绍。
吕光哲研究苗木花26年,是植物识别和培育高手。世园会上有着200多年树龄的“牡丹王”,就是他足迹踏遍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最终从菏泽选出的。
“‘牡丹王’不仅树龄悠久,而且树型美观,生长旺盛,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吕光哲说。“撤掉保护、入坑埋土、洒水轻润……”3月15日,他在“牡丹王”移植现场全程看护。
一个月后,“牡丹王”如期如雪绽放。“听说树龄越长,移植成活率越低,您有没有担心发生意外?”记者禁不住问道。“一点都不担心,肯定百分百成活。提前断根、精心维护、运输把控……之前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下足了功夫。”吕光哲自信地说。
在贫瘠的土地上培育生长出如意的花,是吕光哲和同事们的一个绝活儿。“延庆的土壤含盐量高,偏碱性,黏性大,容易造成植物根系被烧死现象。我们从2017年3月进场起,就着手土壤检测和配方调适。”吕光哲回忆说,“3个月里,我跑遍了150个点进行土壤取样,不断设计调整土壤方案,确保每一种植物都有专属的土壤‘配方’。”
经过反复研究延庆的土壤、气候、环境,科研技术团队在引进植物母土的基础上,用了一年多时间,调配出最利于植物生长的5大类500小类的土壤配方,整理改良土壤4万余平方米。
正是因为园林绿化人在每一个环节上的精益求精,才保证了树木成活率达到99%以上。
3年“储能”只为万花绽放
“四时花草,曲水流觞”,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世园会移步换景、处处精致。
“记得3年前来到这里,周边村庄刚刚拆迁完,这里都是荒地。”集团世园会园林绿化项目经理、党员张睿回忆道。“张睿青年突击队”共承担了9154颗乔木的种植和349种180万盆不同品类花卉的栽植。
这个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张睿和他的团队付出的大量心血和努力。尤其是今年3月各建筑施工都完工撤场后,真正开始大面积绿化,这时候留给园林绿化的时间只能用争分夺秒来计算。“国家荣誉就是我们的底线。世园会开幕前抢工期的那一个月,我们24小时连轴转,为了世园会,我们真是拼了。”张睿语态斩钉截铁。也就在那一个月时间里,他每天走路3万步以上,最高时到了6万多步,脚上磨出了6个大血泡,连续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身体瘦了30斤。
这还不是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世园会园林绿化项目8大项20余个单体项目同时开工,古建、园林、修剪、种植等多种工序交叉,涉及专业多,管理跨度大,最忙时约5000人不间断作业,可想而知需要组织协调多少事情。“有一天,我实在扛不住了,开着车到延庆大山里面嚎啕大哭。哭完以后,咱擦干眼泪,继续干。”张睿说。
长达3年的世园会筹备,张睿带领团队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天田山1.8万平方米的五色花田栽植完毕,香雪球、美女樱等组成的20多道梯田色彩各异、错落有致;在占地面积为1300余平方米的中国馆室外迎宾道,万余棵树木长势旺盛;展区面积最大的北京园内,22万余株乔灌木、近300万盆花满园增彩……
“花草树木,三分种七分养。世园会开幕以后,我们的园林绿化工作没有结束,花木养护任务依然很重,我们将一如既往,全力守护好这座百花园。”采访结束时,张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