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检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衡量指标。党中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非常及时且极具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当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习动力不足问题、找不到人生意义的“空心病”问题、精致利己主义问题等,深层次原因都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没有有效落地密切相关。德育工作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的历史时刻。虽然我们已经提出了把“三全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本解决路径,但具体到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有些还停留在概念口号上。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全员育人工作不到位,全员育人的思想、体制、制度尚未有效构建。全员育人不到位,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如何实现全员育人是新时代德育工作必须要破解的首要课题。
一、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育人者
第一,要唤醒教師育人自觉。只有从思想源头上认清教师职业的育人第一内涵,全员育人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当下,全员育人还没有成为学校的自觉,更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源于我们的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对育人工作的思想认识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和我们对教师职业的错误认知分不开。一讲起德育,似乎就是班主任的事,而绝大部分学科教师还是缺乏自觉的育人意识,没有自觉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因此,要落实全员育人,首先要唤醒每一个教师内心深处的育人意识。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以德育工作为核心的育人素养,然后才是术业有专攻的学科素养。其实学科的育人工作做好了,也就解决了学生学科学习的动力问题。其次要改变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教师育人意识的淡薄,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原因,也与相关部门、学校和社会对教师职业错误的、片面的认知和定位息息相关,在主客观上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师的全部职责,甚至是唯一的职责。自古以来,中国教育传统一直强调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作为教育的第一任务。只是到了当下,由于深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育人逐渐被育分“取代”,教师的育人功能也随之被虚化、弱化和边缘化。在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有必要正本清源,重新定义教师的职能。
第二,要重塑育人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决定组织功能的实现。当前中小学德育的组织体系基本上是以一名分管领导、一个德育处室和一群班主任为主体构成。这种基于传统工作分工的德育组织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德育工作要求,也不符合全员育人的内在要求。一是德育工作力量严重不足,目前普遍存在的40~50班额的大班,加上因时代的急剧变化出现的家庭变异、留守儿童、价值多元等新问题新背景,再加上新生代学生越来越大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教育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仅靠一名班主任断然无法完成一个班的德育工作,没有精力把德育做到每一位学生的心坎里,无法满足个性化德育需求。二是德育工作容易发生变异,因力量不足、精力不济,在现实中德育工作很容易成为“救火”的德育,成为所谓“问题学生”的德育,成为极少数人的德育。本该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的德育工作容易演变为简单化的管制、说教和惩罚,而没有心思去思考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德育。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重塑德育工作组织结构,关键是要把学校的立德树人工作从少数人的“专利”变成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职责。只有每一名教育者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工作,才能解决学生多而德育工作者少这个根本性矛盾。当下很多学科教师是不管德育工作的,是因为德育组织制度安排上就没有把班主任外的学科教师纳入。这种情况必须扭转。国家提出的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全员育人,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并落实每一门学科教师的育人职责。
第三,提升专业机构引领作用。落实全员育人,需要专业机构的引领,否则就会流于形式。特别是在全员育人工作还没有成为普遍意识和共同责任的现实中,高水平的学校德育专业化机构引领就显得越发重要。因此,强调德育工作需要专业化机构,绝不是把德育工作理解成为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从事德育工作的“自留地”,而是发挥学校德育专业化机构和班主任等专业人员的德育“孵化地”作用。强调全员育人,也不是去专业化机构,而是需要重新定义传统的专业化机构,重点是围绕全员育人这个新要求,转变提升学校德育处、班主任等的职责功能,赋予他们新的时代使命。全员育人是专业化机构存在的使命和目标。学校德育专业化机构是一个促进和支持全员育人专业化的制度安排、运行机制,而不是大包大揽德育工作,更不是以削弱、取代其他非德育教师的德育功能为目的,而应该是全员德育的培训者和引领者。学校德育专业化机构应该承担起提升全体教师德育专业化能力的责任,成为学校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推动者、指导者和研究者等角色。反过来说,作为非班主任等教师,也不能抛弃自己的德育责任,放弃德育专业化自我发展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处理好两者关系,决不能顾此失彼。
二、提升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育人能力
育人是一门科学。德育工作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合格教师的第一能力。 教师的专业化理应包含德育能力的专业化和学科教学能力的专业化,两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尤其是德育专业化能力提升刻不容缓,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现象。
一是要推进育人知识普及。育人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育人能力是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而学科教学能力是研究知识的教育教学规律,所以不能以学科教育教学能力来取代育人能力。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让每一位教师掌握基本的育人知识和育人规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在育人知识方面存在盲区,即使是一些很优秀的教学名师,在育人工作上也存在育人认知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平时的学习主要停留在本学科领域,很少涉猎心理学、管理学等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学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心理学是走进心灵的学问,提出了“不懂心理学就不懂教育”的论断。我们可以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在德育工作上处处都有心理学的影子。所以,按照全员育人这个新要求,补足育人知识短板、重构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要推进学校德育研究。全员育人是一项新课题,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新任务,解决教师的育人本领恐慌,最根本的就是让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德育的道路,特别是在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下,教师更应该有这样的研究自觉。然而从当前基层学校实际情况看,当下对德育研究的深度广度是不够的。德育研究的落后不仅会直接影响我们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更会制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国家层面、地方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每一位教师都要开展研究。一方面要求加强对德育基本问题的研究,把德育作为一门专门学问,深入研究学校德育的基本规律、基本规范、基本做法,让学校德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论研究,急需突破。另一方面,要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深度挖掘学科里的育人元素,研究学科育人的路径和方法。
三是要推进全员育人课程体系开发。教师德育能力培养只有做到课程化,全员育人才能真正落地。开发全员育人课程体系,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变新教师德育工作“摸着石头过河”的零起步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学校德育工作陷入代际经验传播的低水平循环,让每一位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保持在一个基本水准上,从而保证德育的基本质量。当前学科育人之所以很难破题,除了理念、制度等因素之外,与缺乏基于深度研究的学科育人能力顶层设计课程开发不足有密切关系,国家层面有必要推出一系列基于问题导向的德育工作手册,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更新,以便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德育工作能力。如果全凭学校和教师个人的自觉与努力,而没有统一的高质量课程支撑,全员育人就很难保证。这方面师范院校要起作用,可以会同中小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把德育工作能力培养纳入师范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从源头上提升师范生的育人能力。
四是要增长教师育人见识。所谓育人见识就是站在什么高度看德育工作。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政治见识,就是善于从政治的角度、政治的高度看待德育工作,增强做好全员育人的政治自觉。新时代教师的育人见识,就是如何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落实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政治任务。育人见识就是教育不仅要为一个孩子的长远人生计,更要为国家未來计,为民族复兴计,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计,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计。增长育人见识,就是要跳出教育的象牙塔看教育,跳出个人安身立命的小我看教育,跳出功利主义的狭隘看教育。教师不但要有知识视野,更要有历史视野、未来视野和政治视野,以大德育的定力推进全员育人。在中国进入一个新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全员育人具有很深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意义。只有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沉的家国历史感和敏锐的政治责任感的教师,才会有育人的自觉。所以,德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教师对学生的深爱,也是对社会、民族、国家和党的热爱。
三、构建全员育人机制
全员育人能不能真正落实,能不能成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行动自觉,与建立一套基于刚性约束的可评价、可落实的育人机制密不可分。
一是建立立德树人评价指标体系。要落实全员育人,首先要解决基层学校对德育的真重视问题,只有把立德树人真正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全员育人才有落实的现实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重视德育是实现和推动全员育人的前提条件。全员育人是德育工作受重视的一个表现,也是体现受重视的一条实现路径。所以,要实现全员育人,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位,而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位,就必须在改变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上创新。从现实情况看,立德树人之所以得不到有效落实,是因为立德树人不像考试分数那样可以直接测量,学校重视不重视、教师重视不重视很难看得出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容易变成可有可无的软性指标。有必要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框架基础上,集中力量开发一套基于县域、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的立德树人监测指标体系,让立德树人从看不见的定性软指标,变成看得见、可衡量、可操作的量化硬指标,让立德树人成为一项显性工作、刚性工作、重要工作。指标体系的建立也为学校和教师的立德树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对教师有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科学指引,也是落实全员育人最好的指标参照。
二是建立全员育人日常监测评估制度。全员育人是一项“新事物”,特别学科育人这一块是崭新的领域。没有科学的全员育人监测制度,就无法知晓和掌握学校和教师的立德树人履职情况。可以在全员育人日常监测机制上进行创新,一方面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部门可以按照立德树人指标体系和全员育人要求,对学校和教师履行全员育人情况进行全覆盖的定期检测;另一方面也可考虑探索建立第三方专业监测制度,用专业的监测报告来代替教师和学校履行全员育人的履职报告。传统以听汇报为主的检查抽查,容易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现象,难以真正反映一个区域、一所学校、一位教师的真实情况,也不利于全员育人的落实。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数字技术,进行日常动态抽测。只有建立起无缝隙全覆盖的全员育人监测评估制度,才能发挥监测的效用,客观评估全员育人的真实情况。学校层面可以按照全员育人的要求,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开展教师履行育人职责的述职工作,全面汇报自己在育人课程开发、经典案例、育人创新、育人效果、困难问题等方面的情况,育人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以教师反思型评价为主,他人评价以学生和专业人士评价为主,尤其要把健康的师生关系列为重要衡量指标。评价结果可以等级制的形式呈现。
三是要加大全员育人评价结果运用力度。评价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反映全员育人事实。但要让评价发挥指挥棒作用,以此来改变学校和教师的育人行为,就必须让评价结果得到最大化的运用。当前部分教师育人意识淡薄、育人知识欠缺、育人能力薄弱,都是和全员育人的教育评价机制不到位、不健全相关。必须要让全员育人评价“长牙齿”。学校层面要将教师育人职责履行情况纳入教师评价,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一个前提性条件,坚决杜绝单方面以分数论英雄、只管育分不管育人的不合理考评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学校履行全员育人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把教师履行全员育人等级评估情况纳入教师资格证注册、名师名校长等评选的必备条件。通过评估结果的大力度运用,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改变说起来重要而实际做起来不重要的现象,激励教师从内心重视德育。
【童文兴,浙江省台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李 敏
一、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育人者
第一,要唤醒教師育人自觉。只有从思想源头上认清教师职业的育人第一内涵,全员育人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当下,全员育人还没有成为学校的自觉,更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源于我们的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对育人工作的思想认识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和我们对教师职业的错误认知分不开。一讲起德育,似乎就是班主任的事,而绝大部分学科教师还是缺乏自觉的育人意识,没有自觉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因此,要落实全员育人,首先要唤醒每一个教师内心深处的育人意识。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以德育工作为核心的育人素养,然后才是术业有专攻的学科素养。其实学科的育人工作做好了,也就解决了学生学科学习的动力问题。其次要改变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教师育人意识的淡薄,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原因,也与相关部门、学校和社会对教师职业错误的、片面的认知和定位息息相关,在主客观上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师的全部职责,甚至是唯一的职责。自古以来,中国教育传统一直强调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作为教育的第一任务。只是到了当下,由于深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育人逐渐被育分“取代”,教师的育人功能也随之被虚化、弱化和边缘化。在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有必要正本清源,重新定义教师的职能。
第二,要重塑育人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决定组织功能的实现。当前中小学德育的组织体系基本上是以一名分管领导、一个德育处室和一群班主任为主体构成。这种基于传统工作分工的德育组织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德育工作要求,也不符合全员育人的内在要求。一是德育工作力量严重不足,目前普遍存在的40~50班额的大班,加上因时代的急剧变化出现的家庭变异、留守儿童、价值多元等新问题新背景,再加上新生代学生越来越大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教育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仅靠一名班主任断然无法完成一个班的德育工作,没有精力把德育做到每一位学生的心坎里,无法满足个性化德育需求。二是德育工作容易发生变异,因力量不足、精力不济,在现实中德育工作很容易成为“救火”的德育,成为所谓“问题学生”的德育,成为极少数人的德育。本该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的德育工作容易演变为简单化的管制、说教和惩罚,而没有心思去思考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德育。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重塑德育工作组织结构,关键是要把学校的立德树人工作从少数人的“专利”变成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职责。只有每一名教育者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工作,才能解决学生多而德育工作者少这个根本性矛盾。当下很多学科教师是不管德育工作的,是因为德育组织制度安排上就没有把班主任外的学科教师纳入。这种情况必须扭转。国家提出的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全员育人,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并落实每一门学科教师的育人职责。
第三,提升专业机构引领作用。落实全员育人,需要专业机构的引领,否则就会流于形式。特别是在全员育人工作还没有成为普遍意识和共同责任的现实中,高水平的学校德育专业化机构引领就显得越发重要。因此,强调德育工作需要专业化机构,绝不是把德育工作理解成为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从事德育工作的“自留地”,而是发挥学校德育专业化机构和班主任等专业人员的德育“孵化地”作用。强调全员育人,也不是去专业化机构,而是需要重新定义传统的专业化机构,重点是围绕全员育人这个新要求,转变提升学校德育处、班主任等的职责功能,赋予他们新的时代使命。全员育人是专业化机构存在的使命和目标。学校德育专业化机构是一个促进和支持全员育人专业化的制度安排、运行机制,而不是大包大揽德育工作,更不是以削弱、取代其他非德育教师的德育功能为目的,而应该是全员德育的培训者和引领者。学校德育专业化机构应该承担起提升全体教师德育专业化能力的责任,成为学校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推动者、指导者和研究者等角色。反过来说,作为非班主任等教师,也不能抛弃自己的德育责任,放弃德育专业化自我发展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处理好两者关系,决不能顾此失彼。
二、提升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育人能力
育人是一门科学。德育工作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合格教师的第一能力。 教师的专业化理应包含德育能力的专业化和学科教学能力的专业化,两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尤其是德育专业化能力提升刻不容缓,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现象。
一是要推进育人知识普及。育人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育人能力是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而学科教学能力是研究知识的教育教学规律,所以不能以学科教育教学能力来取代育人能力。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让每一位教师掌握基本的育人知识和育人规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在育人知识方面存在盲区,即使是一些很优秀的教学名师,在育人工作上也存在育人认知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平时的学习主要停留在本学科领域,很少涉猎心理学、管理学等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学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心理学是走进心灵的学问,提出了“不懂心理学就不懂教育”的论断。我们可以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在德育工作上处处都有心理学的影子。所以,按照全员育人这个新要求,补足育人知识短板、重构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要推进学校德育研究。全员育人是一项新课题,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新任务,解决教师的育人本领恐慌,最根本的就是让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德育的道路,特别是在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下,教师更应该有这样的研究自觉。然而从当前基层学校实际情况看,当下对德育研究的深度广度是不够的。德育研究的落后不仅会直接影响我们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更会制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国家层面、地方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每一位教师都要开展研究。一方面要求加强对德育基本问题的研究,把德育作为一门专门学问,深入研究学校德育的基本规律、基本规范、基本做法,让学校德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论研究,急需突破。另一方面,要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深度挖掘学科里的育人元素,研究学科育人的路径和方法。
三是要推进全员育人课程体系开发。教师德育能力培养只有做到课程化,全员育人才能真正落地。开发全员育人课程体系,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变新教师德育工作“摸着石头过河”的零起步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学校德育工作陷入代际经验传播的低水平循环,让每一位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保持在一个基本水准上,从而保证德育的基本质量。当前学科育人之所以很难破题,除了理念、制度等因素之外,与缺乏基于深度研究的学科育人能力顶层设计课程开发不足有密切关系,国家层面有必要推出一系列基于问题导向的德育工作手册,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更新,以便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德育工作能力。如果全凭学校和教师个人的自觉与努力,而没有统一的高质量课程支撑,全员育人就很难保证。这方面师范院校要起作用,可以会同中小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把德育工作能力培养纳入师范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从源头上提升师范生的育人能力。
四是要增长教师育人见识。所谓育人见识就是站在什么高度看德育工作。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政治见识,就是善于从政治的角度、政治的高度看待德育工作,增强做好全员育人的政治自觉。新时代教师的育人见识,就是如何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落实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政治任务。育人见识就是教育不仅要为一个孩子的长远人生计,更要为国家未來计,为民族复兴计,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计,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计。增长育人见识,就是要跳出教育的象牙塔看教育,跳出个人安身立命的小我看教育,跳出功利主义的狭隘看教育。教师不但要有知识视野,更要有历史视野、未来视野和政治视野,以大德育的定力推进全员育人。在中国进入一个新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全员育人具有很深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意义。只有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沉的家国历史感和敏锐的政治责任感的教师,才会有育人的自觉。所以,德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教师对学生的深爱,也是对社会、民族、国家和党的热爱。
三、构建全员育人机制
全员育人能不能真正落实,能不能成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行动自觉,与建立一套基于刚性约束的可评价、可落实的育人机制密不可分。
一是建立立德树人评价指标体系。要落实全员育人,首先要解决基层学校对德育的真重视问题,只有把立德树人真正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全员育人才有落实的现实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重视德育是实现和推动全员育人的前提条件。全员育人是德育工作受重视的一个表现,也是体现受重视的一条实现路径。所以,要实现全员育人,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位,而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位,就必须在改变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上创新。从现实情况看,立德树人之所以得不到有效落实,是因为立德树人不像考试分数那样可以直接测量,学校重视不重视、教师重视不重视很难看得出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容易变成可有可无的软性指标。有必要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框架基础上,集中力量开发一套基于县域、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的立德树人监测指标体系,让立德树人从看不见的定性软指标,变成看得见、可衡量、可操作的量化硬指标,让立德树人成为一项显性工作、刚性工作、重要工作。指标体系的建立也为学校和教师的立德树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对教师有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科学指引,也是落实全员育人最好的指标参照。
二是建立全员育人日常监测评估制度。全员育人是一项“新事物”,特别学科育人这一块是崭新的领域。没有科学的全员育人监测制度,就无法知晓和掌握学校和教师的立德树人履职情况。可以在全员育人日常监测机制上进行创新,一方面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部门可以按照立德树人指标体系和全员育人要求,对学校和教师履行全员育人情况进行全覆盖的定期检测;另一方面也可考虑探索建立第三方专业监测制度,用专业的监测报告来代替教师和学校履行全员育人的履职报告。传统以听汇报为主的检查抽查,容易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现象,难以真正反映一个区域、一所学校、一位教师的真实情况,也不利于全员育人的落实。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数字技术,进行日常动态抽测。只有建立起无缝隙全覆盖的全员育人监测评估制度,才能发挥监测的效用,客观评估全员育人的真实情况。学校层面可以按照全员育人的要求,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开展教师履行育人职责的述职工作,全面汇报自己在育人课程开发、经典案例、育人创新、育人效果、困难问题等方面的情况,育人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以教师反思型评价为主,他人评价以学生和专业人士评价为主,尤其要把健康的师生关系列为重要衡量指标。评价结果可以等级制的形式呈现。
三是要加大全员育人评价结果运用力度。评价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反映全员育人事实。但要让评价发挥指挥棒作用,以此来改变学校和教师的育人行为,就必须让评价结果得到最大化的运用。当前部分教师育人意识淡薄、育人知识欠缺、育人能力薄弱,都是和全员育人的教育评价机制不到位、不健全相关。必须要让全员育人评价“长牙齿”。学校层面要将教师育人职责履行情况纳入教师评价,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一个前提性条件,坚决杜绝单方面以分数论英雄、只管育分不管育人的不合理考评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学校履行全员育人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把教师履行全员育人等级评估情况纳入教师资格证注册、名师名校长等评选的必备条件。通过评估结果的大力度运用,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改变说起来重要而实际做起来不重要的现象,激励教师从内心重视德育。
【童文兴,浙江省台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