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末代皇帝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pf443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溥仪为清朝最后一任皇帝,也是中国帝制“最后终结者”,但由于他的个人原因,不须要为朝代灭亡负责,仅仅为历史的符号,但是其后来几十年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本文即是在读完本书的基础上对这位皇帝的评价,以对其他学人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皇帝;清代;自传
  俗语曰“时势造英雄”,但历史人物如果未能抓住历史车轮带给自己的历史使命感,而是随波逐流,则他的人生往往沉沦在历史长河中。而爱新觉罗·溥仪便是一位这样的人,他出生在皇家,却在晚年成了新中国公民,完成了由皇帝到公民的转变,这样人生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在其晚年开始撰写回忆录,后来整理成书,名为《我的前半生》,也是他自己的自传。
  这本书从我的家室开始说起,经历了宣统皇帝,天津张园,伪满洲国,抚顺战犯管理所,新生几个历史时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位末代皇帝的一生,虽然书名冠以我的前半生,但基本已是溥仪的一生。
  众所周知,溥仪为清代最后一位皇帝。毫无疑问,溥仪的童年是幸福的,身在皇家,无忧无虑,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虽然当时的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在革命党人的打击下岌岌可危,但是似乎与他无关,1908年,慈禧去世,临终时立他为帝,在位三年,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六岁退位,不具备亲政的年龄和能力,都是由隆裕太后和其父亲载沣辅政,公正地说,他仅仅是帝制历史的一个最后的符号而已,无须对清朝灭亡负责。
  他或许没有康熙的少年睿智,也没有乾隆的天资聪慧,他的前半生,总是随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而漂泊,从北京到天津,从天津到长春,从长春到苏联,从苏联到抚顺,从抚顺到北京,终此一生,都在随着历史的大潮,一路飘摇,从一位懵懂的少年,变成了一位历尽沧桑的老年,我没有看到一位战犯,而是看到一位普通的老人,诚然,清朝亡于他手,他不甘心,想借用任何机会复国,可惜站错队伍,投靠了日本人。
  抚顺战犯管理所,他怎么也没想到,年近半百的他竟然住进了监狱,夜晚的溥仪,看着高墙外的月光,回想着当年,祖宗们就是从这里打进了山海关,而他,只有天天看着牢房高墙外凄清的月光,悔过他所谓罪恶的一生。
  由于是个人自传,所以本书主要按时间顺序推进,思维严密,话语清晰,本书书写的基本都是作者经历过的历史,所以作者写作起来如行云流水,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也是唯一留下自传的君主,也是唯一一生当过三次皇帝的君主,但是,我从他身上,没有看到一位慵懒的帝王,而是看到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建国后,他一次回到故宫,又到他当年坐过的龙椅上坐了一次,但是此时的中华,已经是社会主义的中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也包括本书的作者,溥仪在书中不止一次说道自己的缺点,如曾经多次调戏宫女,鞭打太监,年纪轻轻不孕不育,到了满洲国当皇帝后,生活也是毫无规律,如经常睡觉到中午十二点,晚间吃夜宵,经常乱发脾气等。[1]溥仪作为封建帝王,自身难免会有地主阶级思想,认为全国人民应该为他这个“皇帝”服务,甚至到解放后这种思想依然在他脑海中存在。溥仪被特赦之后,有一次抚顺战犯管理所狱友杜聿明等几人邀请溥仪参观故宫,故地重游,当溥仪得知自己进故宫时也需买票时,惊讶地说了一句“我也要买票?”须知当时已是建国之后,故宫早已是人民大众的公有财产,而非属于溥仪私人。故事虽小,但反映了溥仪根深蒂固的地主阶级思想是依然存在的。作为皇帝,溥仪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养尊处优生活,在1950年被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后,几乎不会做任何家务,生活也无法自理,经常惹得狱友笑话,因此,溥仪从进监狱大门的那天起,天天自学如何自理生活及相关的生产技能,如种菜,养猪,除草,种田等等,正如他自己在书中说的那样:“到了年终,我们吃着自己种植出来的蔬菜瓜果,才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的存在。”
  溥仪虽然有过几次婚姻,由于历史原因,直到娶了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后,才真正过上了正常人般的夫妻生活,因此,溥仪很感谢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将他杀害,还将他改造成为了新社会的公民,他在书中所说:“自从遇见中国共产党,我才真正学会了做人,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1]
  也许是作者本身影响力巨大,1987年,一部名为《末代皇帝》的电影在中国上映,意大利著名导员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等主演,这部电影正是以《我的前半生》一书为剧本,真实地再现了溥仪六十年跌宕起伏人生,影片播出后立刻引起了海内外强大反响,因此这部电影也获得了1988年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影片,看完此部电影,我真的有种想哭的感觉,站在历史的高度看溥仪,他的一生都是个悲剧,被历史遗弃的溥仪,他的一生都生活在牢笼里,当电影中的溥仪向故宫门卫喊道:“开门”。却无人理会,令人痛楚、惋惜,整个影片令我最为动容的地方有两处:其一,溥仪走在街上遇见了曾经关押他的抚顺战犯管理所监狱狱长,此时文革已经爆发,溥仪胸前也和常人一样佩戴上了毛主席像章,试想,一位“皇帝”佩戴另一位领袖的像章,是何等的令人心酸,此时溥仪上前试图解救原监狱狱长,却被旁边红卫兵猛烈推倒在地;其二,溥仪有一次故宫故地重游,刚坐在宝座上便被一位少先队员叫住,这时溥仪从宝座地下掏出了一个蟋蟀罐,这个蟋蟀罐,正是五十年前一个向他叩头的大臣进献给他的,此时少先队员打开蟋蟀罐,环顾四周,溥仪却不见了,孩子低头看着蟋蟀罐。此时,一只苍老的蟋蟀缓缓爬出……看到这里,我眼睛湿润了,这只蟋蟀其实就是溥仪自己,蟋蟀罐就是束缚溥仪一辈子的牢笼,故宫,日本人,苏联,战犯管理所,溥仪人生的每个时期无时不被牢笼束缚着,直到特赦,才彻底地获得了自由,彻底地做了一个真正意义的自由公民。
  此书为作者留下的唯一著作,虽然溥仪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也有很多可敬的地方,尤其是几十年坎坷的人生经历,仍为后人传诵,怀古伤今。“往者之不谏,来者尤可追”,作者已去世半个世纪,21世纪的中国与百年前的中国已有天壤之别,但《我的前半生》一书将会永远闪耀着光芒,并传之后世,值得我们后辈每个人探讨,思索。
  参考文献:
  [1] 我的前半生[M].群众出版社,1964.
  作者简介:林勃,江西赣州人,西华师范大学2015级中国近代史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中,光由为人们服务渐渐被人们喜爱,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但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变成人们厌恶的工业下的产物,公共环境中的光污染就是一个很明显体现这种转变的现象。本文着重讨论城市夜幕下,灯光装置艺术的兴起、转变,并结合分析具有代表意义的光语言作品来说明现在公共空间中灯光装置产生的意义。阐述如何借助对于灯光装置的研究从而改善这种无序运用光的现象,带给人们更好的体验。  关键
期刊
摘 要:无锡精微绣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了世人的尊重。文章从游于艺、工于技、精于术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了无锡精微绣艺术的精湛、精致与精美。  关键词:精微绣;游于艺;工于技;精于术  1 引言——高冷的无锡精微绣  熟悉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刺绣,古时叫“针绣”,最早可见诸《尚书》中的“衣画而裳绣”、“日月星辰山龙
期刊
摘 要:象征符号在电影里颇为常见,也最容易让人接受,象征符号可以体现在人物、故事情节、道具,甚至人物情感上,往往对整部电影的艺术提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此之外象征符号能更好地表达导演的思想和情感。再者,只要合理的运用这些象征符号就能使电影里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空里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使原本简单的“外延”产生不同的艺术“内涵”,从而丰富影片的艺术张力。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象征符号;指示符号
期刊
摘 要: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且民族众多,服饰文化经历长期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它传达着民族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多元化的文化内质。传承传统服饰文化在服饰设计的教学方面肩负着历史重任,只有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服饰才会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道路。  关键词:民族服饰文化;服饰设计教育;传承;创新  中华民族服饰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其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音乐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点,音乐中的流行元素与民族元素相融合,是当今音乐发展的一大趋势,希望本文对于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创新做出有价值的探索。  关键词:“玖月奇迹”;民族与流行;融合与创新  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对民歌的发展和传播有了相当大的挑战,因此,要让现在的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民歌、喜欢民歌,从创作到表演形式都需要创新,融合
期刊
摘 要:在社会化高度融合与发展、信息技术日益突飞猛进的今天,戏剧的生存与发展即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危机也存有相对宽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那么,如何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跟上时代需求、如何迎合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戏剧人物造型设计者,面对一部传统戏剧中性格迥异的众多角色时,如何即保留住观众耳熟能详的传统形象印记、又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合理的融入流行元素与创新意识,为现代观众所接
期刊
摘 要:电影艺术发展至今天,暴力元素已经成为电影视听语言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各个国家的电影创作者都在尝试着将这种极端的元素融入进大众审美体系,并被受众广为接受。姜文是一名“演而优则导”的电影导演,在他的作品中,从开始逐渐显现出暴力的元素到后来不断利用暴力元素作为其电影视听语言表述的最基本的手法之一,通过导演作品《让子弹飞》,将暴力革命进行到底,从而显出姜文电影暴力美学风格所形成的独特品质。  关键
期刊
摘 要:说起超级写实主义绘画艺术,我们的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来自美国的超级写实主义艺术家达米安·洛布对于细节赋以精准刻画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文章介绍了超级写实主义的背景,以及达米安·洛布的艺术风格和他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超级写实主义;达米安·洛布;摄影  1 超级写实主义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风行抽象艺术,因此,一种对抽象艺术垄断状态持反抗的情绪产生
期刊
摘 要:信笔是一种高度追求自我意识的书写状态,苏轼曾屡次坦言信笔而书,并以此为快,却遭到董其昌等人的批评。董其昌与苏轼所谓的信笔其实有一些不同的含义,本文以苏轼的书法为例,分析苏轼信笔的含义以及与时代的关系,强调信笔是一种自然逍遥的状态。  关键词:信笔;苏轼;尚意  信笔是指随手书写,不甚经意。在《辞海》中,“信”有“信任、听凭、随意”的义项,它是没有经过刻意的安排,纵笔所如,不受拘束,是一种高
期刊
摘 要:本格蕾丝是美国著名雕塑家、画家、概念和表演艺术家。本格蕾丝的作品与女权主义运动有着的复杂关系,她是女性主义艺术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她一直致力于尝试突破男性霸权定义艺术的实践,在男性霸权的艺术规则中,某些材料被人为定义为男性化属性,只有艺术家使用,诸如石头、砖、黏土、钢带、油漆等。她试图通过使用这些材料,完成女性前所未有的创作,成为超时代的艺术品。  关键词:雕塑家;油漆;影像;观念艺术
期刊